小儿脑瘫运动障碍一般不会自己好。这种情况给运动功能带来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患者只能够通过相关的治疗方式来控制病情。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必要时,也可以通过运动功能训练的方式来改善。
小儿脑瘫一般不可以被治愈,小儿脑瘫只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并不能够达到完全治疗的效果,在患上脑瘫之后,可以选择心理的方式治疗,也可以通过功能训练改善病情。
1、心理治疗:小儿患上脑疝通常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并且对心理进行开导,同时还要让小孩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与人接触,能够消除心理阴影,对于治疗也可以起到较好的帮助,但是经过积极的治疗,病情只能够得到好转,并不能够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2、功能训练:如果小孩患上了脑瘫,需要及早的进行功能训练,比如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也能够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通过训练的方式也能够帮助病情得到好转,同时还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在日常需要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并且还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多与人接触能够减轻症状,但是小儿脑瘫并不能够治愈。
脑瘫儿早期训练康复效果较好,婴儿出生后6个月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脑神经细胞体积增大、树突增多、加长以及神经髓鞘形成。脑瘫儿这时的脑损伤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固定化,有较大的可逆性,治疗后运动障碍较易恢复。
婴儿的运动发育由上而下,先抬头挺胸,而后可两取物、坐、爬、站、走,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所以对于未成熟脑神经,给予足够的运动和感觉刺激后可促进脑细胞发育和髓鞘的形成;早期矫治对预防小儿脑瘫继发性损害(关节挛缩、肢体变形)非常重要。
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脑瘫儿的康复训练呢?
1、头的控制
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方法:让孩子趴着,拿一个玩具停在与他的眼睛一般高处,为了让孩子抬头看它,把它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饭后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及爬方法
让患儿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让他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反浴巾两头提起来,保持只让他手和膝部着地,你一边和他沿地板慢慢地前进,一边鼓励他;一人帮他移动手臂,另一人帮助交替活动他的脚,帮他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推荐阅读:认清脑瘫分型,早期诊断利于治疗
3、支撑后背保持坐姿
在自己手臂的支撑下坐起,把它喜欢的物品放在面前引起注意,藉以保持较长时间的坐姿,渐渐减少支撑,最后独坐。
4、拉物站起
大人可拉脑瘫儿一只手,诱使他从座位过度到双腿为脆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孩子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掖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他自己保持平衡。
5、行走
脑瘫儿学走路的关键就是要学会移动身体重心,开始拉双手向前走,渐渐过度拉一只手,最后达到自己独走;也可用学步吊带。
6、上下楼梯
开始让患儿一手扶栏杆,一手拉大人手,以维持平衡,逐渐让他脱离成人的支持,靠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两步一个台阶,上下楼梯。大一点的孩子需鼓励他一步一个台阶两脚交替上下楼梯,可配合音乐进行练习。
7、跳跃
跳跃是锻炼下股肌肉的一个重要项目,练习蹲起动作,为跳跃作准备。经常拉患儿双手从台阶上跳下,作为自行跳跃的爆发力的准备,在室内挂上一些鲜艳的纱布和小玩具(在上述两个训练基础上)让几个儿童一起跳跃着去触摸、拍打。
8、平衡协调训练
选择无障碍物的场地或房间,在大人的保护下让患儿闭目直行、走脚印、走直线、坐摇马、荡秋千、骑小三轮车、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滚都是练习平衡协调动作的好方法。
9、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是训练手与大脑的协调能力,提高患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方法主要有抓、捏、握物品或玩具,要选择适合小孩玩的物品,由方形、长方形逐步过渡到圆形。五六岁时,教患者学习旋拧瓶盖、给玩具上弦、搭积木、握笔写字画图等,为日后上学读书、提高生活能力打基础。最后建议: 〈1〉康复医师和家长应该与孩子多沟通,和社会多接触,建立起家长康复医师的沟通平台。
〈2〉教育和康复训练的正确的结合,让我们正确认识脑瘫。孩子需要教育,也需要康复,家长要理解小儿脑瘫康复。
〈3〉康复医师指导家长的时候对有些家长错误的手法规范化。
〈4〉多给家长一些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水平。
〈5〉多带孩子出去接触社会,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这样可以训练孩子更好的融入社会。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