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尿黄、尿贫咋办

时间: 阅读:14374
小儿尿黄、尿贫咋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22 16:08:58

小儿尿黄、尿贫如果是因为泌尿感染导致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克洛等药物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头孢克肟来进行缓解。如果这种情况是因为上火所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黄栀花口服液来治疗这种疾病。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28 13:13:29

    中医认为小便频数主要由于小儿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膀胱约束无能,其化不宣所致。此外过于疲劳,脾肺二脏俱虚,上虚不能制下,土虚不能制水,膀胱气花无力,而发生小便频数。因此尿频多为虚症,需要调养,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

    尿频的治疗:
    三岁以上儿童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称为尿床或遗尿,有家族倾向但西医还没有找到遗传学证据。患儿白天尿频,尿急,每次尿量或多或少,晚上睡觉尿床,有些患儿X光检查可见隐性脊柱裂。有研究认为隐性脊柱裂和遗尿并无直接关系,在有隐性脊柱裂的人群中有尿床症状的是少数,而且隐性脊柱裂大多无症状,不必治疗,对健康没有影响。目前西医药物治疗使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用药,如使用氯酯醒或联合应用副交感神经阻滞剂和拟交感神经药物,如阿托品和麻黄素等,还有人应用抗利尿激素,如脱精氨酸加压素或弥凝等,部分患者虽然有效,但复发比例较大,且抗利尿激素应用于单纯的尿床患者,因某些指征掌握较为困难,尚有一定的危险性。西医行为治疗要求家长定时唤醒儿童,养成排尿习惯。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不但影响了儿童的睡眠,也影响了家长的睡眠,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弊大于利,因此多次唤醒睡眠中的儿童起来排尿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案。正常儿童在一夜的睡眠中不排尿或只有一两次排尿,且能尿憋自醒,让儿童能自主排尿才是治疗儿童尿床的根本目的,在这方面中医中药有很大优势。但儿童的体质娇嫩,临床用药不但要有效还更要安全,莲须、公鸡肠、龙骨等等,这些中药从药理上证明了对儿童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积极作用,同时结合外敷中药对神阙穴特殊刺激,激发肾阳,内服外用,经大量儿童和成人使用,疗效满意,使用三天即可明显减少尿量,有的当天即有效果,坚持使用一个疗程(20天)即可治愈,白天尿量正常,夜里睡觉不尿或能自主起床排尿一次,同时儿童的体质改善,如睡眠中不再出虚汗,睡眠质量良好,白天精神好,感冒感染减少等。成人使用也能很快纠正多尿和尿频症状,而且肾阳虚症状如阳痿、怕冷、困倦、乏力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疗效满意。
    偏方一:
    组成:韭菜籽6 克,水、酒各半。
    用法:韭菜籽研末,水酒各半调服,小儿酌减。
    主治:尿频。
    偏方二:
    组成:鸡肠1~2 条,黄酒或米酒适量。
    用法:鸡肠洗净切段,油炒将熟,加入黄酒1 汤匙及少许盐食用。
    主治:尿频,夜尿多。
    1.小便频多。用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在白矾水中渍过,焙干,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2.再方(阳痿)。用嫩鹿茸一两(去毛切片),加山药末一两,装布袋内,放入酒坛七天,然后开始饮服,每服一杯。一天服三次。同时将酒中的鹿茸焙干,作丸服。此方名“鹿茸酒”。
    3.再方(消渴饮水)。用野鸡一只,加五味煮汤喝,肉亦可食。
    4.尿频。把茴香(不定量)掏净,加少量盐,炒研为。
    偏方三:
    丁桂暖脐贴,贴在神阙穴(脐部),其效果不亚于任何敷脐药,药店有售。
    治疗尿床首先需要知道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遗尿症?如果是原发性遗尿,还必须知道是什么类型。
    根据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点把该病分为四型,对选择治疗方案时具有参考价值。
    昼夜尿频型:夜尿次数多,经常≥2次,伴有白天尿频。病理机制是膀胱排尿机能调节障碍。
    觉醒障碍型:尿湿后仍沉睡,难唤醒,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神经传导功能调节障碍。
    夜间多尿型:夜间尿量多,但是尿床的次数不多,白天无尿频。病理机制是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调节障碍。
    混合型:a.昼夜尿频+觉醒障碍,b.昼夜尿频+夜间多尿,c.觉醒障碍+夜间多尿。
    原先认为遗尿症的治疗是世界难题,近二年来在SNM骶神经调节疗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编辑本段]尿频要注意的事项: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儿童,尤其多见于3-5岁的小儿,主要表现为每天排尿次数增加,而无尿量的增加,尿常规检查正常,排尿次数可以从正常的每天6-8次,增加到每天20-30次,甚至每天40-50次,每小时可达10多次,每次排尿量不多,有时仅几滴,睡眠后则无尿频症状,常在上床睡觉前、吃饭时、上课时加重。
    神经性尿频的病因:1.内因小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弱,而且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损,这是小儿易患本病的内在原因。2.外因受惊吓、精神紧张易使神经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常常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变换环境(如新入托儿所、幼儿园、上学和住院等),突然离开父母,害怕打针和考试等所导致的紧张或焦虑所诱发。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8 13:13:29

    四个月宝宝尿黄的原因和治疗建议

      四个月宝宝尿黄的原因和治疗建议1

     一、尿黄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前者通常见于大量出汗,缺水等情况,与尿液浓缩有关。后者则常见于肝炎等原因导致的黄疸。所以得先搞清楚是哪种情况才能决定是否治疗

     二、注意随时给宝宝喝水,如果尿液很黄的话,可以在冲奶粉的时候给宝宝加点如每伴的清清宝之类的;时值盛夏,妈妈不要把宝宝捂得太严,事实上宝宝越小新陈代谢越快,也就越容易出汗,宝宝的衣服以清薄透气为宜,宝宝睡觉只需盖好肚子就好

     三、这多是体有火,建议多给宝宝喝水,在二次奶之间加一次的水,多添加蔬菜和水果,少吃一些容易上火的水果,比如桔子、橙子等,可以适量添加清火宝。

     四、平时记得给宝宝有规律的多喝水!宝宝可能是上火了吧! 你留意一下宝宝的精神状态,小孩子身体状况有三好判断标准,精神好,食欲好,睡觉好,如果这三个没什么异样,你首先不要担心孩子是有什么大病。

     接下来,你做两件事,

     第一:清晨收集宝宝的尿样,要中段时的尿液,用无污染的'一次性杯子装好,送去医院化验。

     第二:多给宝宝喂水,增加喂水次数,做到定时定量,这很重要。 第三:千万不要给半周岁内的宝宝喂有盐分,味精成份的东西,他们的肾脏发育不完全,会给他们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

      四个月宝宝尿黄的原因和治疗建议2

      儿童尿黄的原因

      一、生理性尿黄。

     尿黄是儿童上火的典型症状之一,儿童新陈代谢较快,而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少,消化酶的活性低,承受不了饮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容易引起"内热",中医俗称上火。饮食不当或喂养方式不妥都可引起尿黄。

      二、病理性尿黄。

     尿路感染会引起尿黄,但新生儿和周岁以内的婴儿尿路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患儿只出现发热、不愿吃奶、脸色苍白呕吐、腹泻、腹胀等并非尿路感染的全身症状。当发现宝宝在排尿时出现哭闹,或出现尿频、顽固性尿布疹时,可能存在泌尿器官的感染,应及早去看医生,常规检查尿液。

      治疗和预防生理性尿黄的方法

      一、 多喝水:

     婴儿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每次喂水量约为每顿奶量的一半: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个月后50~60毫升;3个月时60~75毫升;4个月时70~80毫升;6个月时80~100毫升;8~12个月时100~120毫升。夏天应适当增加水量。

      二、调理上火

     尽可能择选母乳喂养。长期喝配方奶粉和鲜奶等高热量食物的宝宝,可选择药食同源的植物清火产品,缓解上火的尿黄的症状,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如每伴"清清宝"等产品:安全无副作用,将其调入牛奶或直接用温水冲调,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温和降火,不会过凉。要注意挑选可值得信赖且口碑良好的清火产品。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28 13:13:29

    小儿尿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饮水量少,导致尿液浓缩,尿少尿黄,宝宝一般无其他症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饮水量少
    保证营养充足,多喝热水即可。
    ?上火
    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病理性原因
    如果家里人有肝炎病史、宝宝有肝炎患者接触史等,父母可以带宝宝去医院抽血化验,就可以确诊是否为肝炎。若为肝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
    ?药物或食物原因
    如果宝宝没有其他异常症状,整体情况很好,就不需要特殊处理。

  • 远志
    回复
    2024-03-28 12:12:19

    宝宝尿黄首先需要排除多汗,喝水少导致尿液浓缩有关,其次尿频的情况,需要排除是否泌尿系感染。
    ?多喝水
    建议宝宝多喝水观察看看。
    ?温水清洗
    同时注意温水清洗会阴部,做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所致,必要时口服消炎药物治疗。

小儿尿忽然少是什么原因

小儿尿黄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