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便血怎么办?

时间: 阅读:1524
儿童便血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10-27 00:34:58

针对儿童血便的情况,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1、因为孩子引起便血,往往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2、患儿需经结肠镜诊断治疗,由于有些儿童的便血是反复、持久、难治的情况,常规抗感染治疗没有效果,这种情况需要儿童做结肠镜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8 14:14:26

  • 木槿
    回复
    2024-03-28 14:14:26

    大便是人体肠道的代谢物,通过大便的变化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态。平时孩子在排便的时候,家长也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孩子的大便中出现鲜血,就要引起重视,那来看下儿童大便出血鲜红不痛好几天是什么原因?

    大便中带有鲜红色的血液,应该是下消化道出血。如果孩子排便时没有痛觉,考虑是痔疮引发的。等孩子清洁完 *** 之后,家长可以观察下孩子的 *** 状态,是否存在小肉瘤,或者是赘生物,如果有这样的现象要带着孩子积极治疗,否则痔疮会越来越严重。

    除了痔疮之外,一些肠道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大便中带有鲜血,比较常见的就是痢疾、结肠炎、直肠炎等疾病。为了了解孩子的肠道健康状态,确诊出血部位,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医院进行肠镜检查。

    当孩子的大便干燥时会出现排便不畅的现象,此时排便可能会导致 *** 受损,也可能会造成大便带血的现象。为了避免孩子大便带血,平时要及时给孩子补充膳食纤维,适当给孩子吃一些粗粮和蔬果,并且要让孩子多喝水,注意补充水分。

  • 龙葵
    回复
    2024-03-28 13:13:16

      父母看到孩子有大便出血的情况,都会非常的害怕,也会束手无策。其实,对于孩子大便出血的情况,只要找到病因,就可以有效的治疗。大便出血的情况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那么,10岁儿童大便出血怎回事呢?还有,儿童便秘怎么调理?

    10岁儿童大便出血怎回事

      血便。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果宝宝肠道出血,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通过你说的情况,你家宝宝可能是便秘了。

      如是便秘引起的,就要解决大便问题。每天多喝水,饮食中多添加辅食,尽量添加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的粗粮,但不易过饱,以免食积。

      食物或药物造成的小儿便血。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有时容易与便血混淆。如夏天吃大量西瓜和西红柿后可以使大便颜色变红,贫血小儿服用铁剂后大便可发黑,食用动物血后大便颜色也可发黑,这些由于食物和药物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不属于便血。

      如果是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当验证并发感染时,建议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对于儿童出现的大便出血的情况,首先要搞清楚是怎样的一种出血情况,有的出血是与大便混在一起,有的出血是在便后。同时,也要搞清楚其出血的原因,有的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有的是可能是肠道出血,总之一定要对症处理便血的情况。

    儿童便秘怎么调理

      1、多摄取瓜果

      中医认为,儿童便秘的原因在于其体质燥热。因此,便秘的孩子平时可以多进食瓜类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体内的燥热。如果孩子不喜欢这类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洒点炼乳、酸奶或冰淇淋,让香浓的甜奶味盖过瓜味。此外,家长还应经常为孩子熬点绿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热通便的作用。

      2、适当运动

      平时,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家长也可在孩子临睡前,以其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其腹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肠蠕动,还有助于其入眠。另外,在孩子进食后一小时轻按以下两处穴位,也可促进其排便。足三里穴:此穴位位于髌骨下缘3寸,胫骨外侧1寸处。可连续按压1~2分钟。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不按时排便是导致许多孩子便秘的原因之一。3~7岁的儿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处在发育阶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们还不知道有便意就该上洗手间,经常需要家长的提醒。因此,家长可以把早餐后一小时作为孩子固定的排便时间。开始时,家长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钟左右,渐渐帮助孩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如厕前可给孩子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

儿童嘴唇发白是什么原因?

儿童白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