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白血球低怎么办?

时间: 阅读:9955
儿童白血球低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11-05 21:16:32

你好,孩子近几年出现了感冒的症状,去医院检查的时候白细胞偏低,感冒期间检查出的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病毒感染了,感冒好了以后,这个白细胞会逐渐的上升,给孩子多喝点水,注意休息,也要注意卫生,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抗病毒治疗或者是抗感冒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28 15:15:53

  • 景天
    回复
    2024-03-28 15:15:53

    宝宝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宝宝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我们都知道对家长来说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而宝宝免不了生病发烧,此时白细胞的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宝宝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宝宝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1

     绝大部分宝宝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病毒感染、药物引起,还有物理、化学因素,血液系统疾病,伴脾肿大的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等。临床工作中大多数见到的都是病毒感染引起或药物引起。

     如果是药物引起,停药后就恢复。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引起感冒发烧,需要抗病毒治疗,多选择中成类药物清热解毒。另外严重的细菌感染以及一些抗生素等药物也可以出现白细胞轻度下降。如果白细胞下降非常显著,则需要考虑是血液系统疾病,还是病毒感染。

     宝宝出现发烧,白细胞低(<4 * 10的9次方/L)说明非细菌感染的情况时,一般考虑病毒性感染造成的。若无其它明显症状(咳嗽、腹泻等),最好不要服用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有可能引起白细胞的进一步降低,尽量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退热。

     可观察一周,一周后再次复查血常规,如果血白细胞还低,就考虑白细胞减少症,要加用生白细胞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进行骨穿明确病因。

     宝宝发烧最大禁忌就是滥用抗生素。长期滥用抗生素将会导致身体内部的细菌或是病毒对药物的适应性增强,从而削弱药物的作用!

     宝宝发烧时,最好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低温室法,将患儿置于室温约为26℃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

     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发烧时伴有畏寒、寒战,则不能使用此方法。

     因为宝宝发烧时,身体散热的时候特别容易出汗,此时如果体内水分不足、散热不够的话,则退热效果就不好。因此,注意补充大量的水分,可增加尿量,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也能防止脱水的现象出现。

     当宝宝发烧时,全身都是烫的,家长可用温水洗浴的方法降温。尤其是腋窝、前额、掌心、手心都可多擦几遍,且水温在37度左右即可。因温水擦拭身体可擦掉身体上发烧散热的汗,让宝宝感觉到舒服。

     因为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发烧后,就关紧门窗,怕风吹到,其实,这是不对的。宝宝发烧时,室内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也不利于降温。

     因此,应保持室内环境通风,定时开窗是非常有必要的。发烧时切记不要给宝宝穿过多的衣服、盖太厚的被子。这种传统捂汗的方法不利于散热退烧,反而会因过热导致高热惊厥。

     平时要增强宝宝免疫力,多喝水,保持黏膜湿润,使其成为抵挡细菌的重要防线。80磅(约36公斤)以下的宝宝,一天应喝的水量是每10磅体重对应250毫升(也就是体重18公斤的宝宝每天该喝1000毫升的水)。

     加强营养,增强小儿抗病能力。小儿刚断奶时,要注意选择营养丰富、荤素搭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肉、鱼、蛋、豆类和新鲜蔬菜等。开始应喂些烂饭、软饭,菜要切碎、鱼要去刺。饮食要定时,除一日三餐外,可适当加1~2次饼干、豆浆、牛奶、水果等。

     锻炼身体,让宝宝多接触阳光、新鲜空气和冷水。对于刚出生七、八个月的婴儿来说,让他多爬是最好的锻炼方法。

     幼儿则需要进行适量的全面锻炼,每天运动一个半小时为宜,经常晒太阳以预防佝偻病。经常接触冷水,可促进幼儿体温调节的反应性,增强机体适应天气变化能力。

     注意随时给宝宝增减衣服。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机会。一定要让宝宝参加全程全量的计划免疫。适当为宝宝减压,教给放松的技巧,安排活动,别让压力压垮宝宝。

      宝宝白细胞低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2

     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细胞降低,这种情况下白细胞降低,并且以中性粒细胞降低为主,但是CRP并不会明显升高,同时红细胞,血小板都是大致正常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白细胞数目会随着感染的好转逐渐升高回正常,一般间隔1-2天查血常规就可以看到升高的趋势。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孩子的血常规也会出现白细胞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严重感染抑制了孩子的骨髓造血能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crp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同时,因为孩子有严重的感染,本身也会表现的精神很差,反应弱,嗜睡或者易激惹的情况,如果在严重感染的时候合并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话,还会在查体的时候出现脑膜刺激征(这一点医生会做检查的)。

     再来就是罕见,但是很严重的情况——白血病,这种情况也会出现白细胞的明显降低,但是同时还会合并出现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在白血病的时候孩子骨髓整体的造血能力都很差,所以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同时下降。与此同时孩子还有可能会有持续的高热,还有些孩子会有骨头疼的感觉。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28 14:14:43

    一、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饮食

    研究发现,母乳喂养的孩子患脑膜炎、肺炎等疾病的概率比非母乳喂养的婴儿低。而且,母乳喂养4个月以上的孩子,得儿童期癌症的情况也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母乳中有着丰富的增强免疫力的物质,仅在母乳喂养的头4天里,宝宝就能获取40亿个白血球,以帮助免疫系统工作。而且还能获得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A,这些物质附着在喉咙和肠道内,构筑起抵御细菌的屏障。

    专家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半年里只喂母乳,之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喂母乳直到一岁。母亲的乳汁不论多少,只要是母乳就好。

    二、维生素、矿物质

    宝宝的健康生长离不开维生素和矿物质,但除了维生素D和维生素K以外,我们的身体并不生成其他营养素,那么其他的营养物质则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包括:红薯、杏等;
    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包括:猕猴桃、哈密瓜等水果;
    富含维生素E的饮食包括:菠菜等绿色蔬菜;
    所有的谷物,如燕麦、大麦,都含有各种各样的矿物质。

    三、锻炼不可少

    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增加食欲、帮助休息,这些都是提高免疫功能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给宝宝做运动要适当,强度不能太大,每天保证至少花半小时就可以了。

    四、充分休息

    充分休息能使宝宝的身体做好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同时身体能够通过休息恢复活力,从而减轻了免疫系统的负担。

    因此保证宝宝睡眠充足很重要:
    每天应保证新生儿睡16~20小时;
    6~12个月的婴儿每天应睡14~15小时。

    五、免疫接种帮助宝宝抵抗疾病

    接种疫苗能够刺激宝宝的身体产生抗体,从而保护她免于感染某些危险的传染病,或者至少降低了感染的可能性。因此,一定要遵照医生的嘱托,按时给宝宝注射疫苗。

    六、补充免疫物质

    补充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益生菌等免疫物质,对预防宝宝疾病会有一定的效果。

    友情提示:可以试试中科院出品的乳珍牛初乳胶囊

    如何治疗

    1、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2.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对由于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患者忌食食品
    白细胞减少症患者多属中医虚证或虚劳范畴,故当忌食下列食品:
    1.柿子: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
    2.荸荠: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白细胞减少者,忌食之。白细胞减少的虚劳之人,切勿多食。
    3.槟榔:为破气伤正之果。体质虚弱的白细胞减少者,切勿服食。
    4.薄荷:辛凉之品,疏风散热,只泻不补。故凡虚弱之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者,皆当忌食。
    5.芥菜:又称雪里蕻,民间多视之为发物,有耗气伤正之弊故体弱者白细胞减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蓬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三岁儿童不爱吃饭怎么办?

6岁儿童拔牙注意事项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