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属于外科,精确一点的叫疝外科,也可以挂胃肠外科进行检查,因为疝气是发生在腹股沟处的一种疾病,表现为腹股沟有包块突出,特别是在哭闹时更为严重。
发现孩子有疝气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一岁之内如果没有自愈,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气(以下简称疝气)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第一种是肠子或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股沟的天然管道而到达腹腔之外所引起,另一种是因腹股沟附近的腹壁薄弱,腹腔内容物由此凸出所引起,小儿疝气均是第一种。原因是胚胎发育期间腹腔与阴囊(男性)或大 *** (女性)间有相通的管道;出生时管道几乎均仍然存在。
陈肇真医师表示,家有小儿疝气不要害怕,找小儿外科医师手术治疗。疝气的症状是腹股沟附近突起的肿块;小孩用力如哭闹、运动或站立时,腹腔压力增加,肿块会变大,躺下休息,肿块会缩小甚至消失。若肿块卡在腹股沟无法缩小时,呈现腹痛腹胀、躁动不安、呕吐等,是疝气的箝制现象,拖延过久(超过6小时以上)则会因血流供应不良引起肠道坏死甚至睾丸或卵巢的坏死,这就是绞勒性疝气。因此发现有症状的患者应及早接受手术治疗。
门诊询问及解答如下:
1.有没有非手术的疗法:因解剖构造问题的疾病,只能以手术治疗,药物及疝气带均无法治疗,反而延误病情。
2.我听家中长辈或隔壁邻居说没开刀后来也会自己好:可能他们经验到的不是疝气而是阴囊水肿或其他阴囊疾病。
3.多大的孩童可做疝气修补术:小孩若低于2000公克,因腹壁较薄,较不会箝制,可到2000公克以后再手术。
4.手术时间会很久吗? 一般女生大约4-6分钟,男生大约5-8分钟可完成手术。
5.手术伤口会很大吗? 一般伤口约0.8-1公分,手术半年后伤口会淡化几乎看不到。
6.手术会影响到未来的生育能力吗?有经验的小儿外科医师及正确的手术方法不会造成伤害。
7.除了6.之外,常见哪些并发症?阴囊或腹股沟局部肿胀剧痛,伤口感染,数日无法恢复正常行动或上学。有经验的小儿外科医师手术后半小时可进食出院,当天下午就可自由活动,隔日即可上学。
8.手术后需如何照顾?伤口会贴上防水透明胶布,不必换药及拆线,避免直接弄湿伤口。
9.有多大比例会同侧复发或在对侧继发?同侧复发比例极低;对侧继发的比例约为百分之五。无论性别、左右侧、 年龄,是否为早产儿,对侧继发性疝气均< 5% (大规模长期间的研究) (JPS 小儿外科杂志 2006:980-986, 2006:2004-2007) 。 因此医师不应以预防对侧继发的理由来做两侧手术。
10.从阴囊的中线手术,是不是以后较无疤痕或看不到伤口?这是不正确的手术方式,伤口距离手术部位极远(一般为7~8公分),需大力勾开伤口,增加对血管及输精管的拉扯及剥离,手术流血多而时间延长约40~60分,术后伤口肿痛,经常需住院数天,恢复上学及正常活动时间极慢。腹股沟手术的伤口在手术部位的正上方,对伤口牵扯少,组织切割剥离少,手术伤口更小,不必住院,才是正确的手术。
11.用腹腔镜施行小儿疝气手术是否侵袭性较小,伤口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腹腔镜常需不只一个切口,故侵袭性较大,加总伤口较大。手术麻醉时间较长,恢复较慢,常需住院观察。需在腹腔中灌注气体,并于其中操纵器械,故并发症较多。无法处理阴囊问题如阴囊水肿等,术后复发率较高。
在此呼吁家有小儿疝气的家长们不要害怕,只要及时发现,找小儿外科医师接受正确的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都很快,预后也很好。
《》粉丝团,照顾你的健康!
挂小儿外科,如果没有小儿外科的,可以挂普外科。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小儿疝气是小儿泌尿科中最常见的疾病,可能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通常在小孩哭闹,运动,解便后,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严重者会腹痛,恶心,呕吐,厌食或哭闹不安。
?手术治疗
小儿疝气一般不能自愈,需要手术治疗,一般最佳手术时期在1~2岁之间,宝宝这种情况可以听从医生建议,等6个月以后手术治疗。
?护理工作
有疝气的宝宝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做好护理工作:避免小宝宝过度吵闹,预防便秘、咳嗽以减轻腹压。经常观察疝气部位有无突出现象,如无法自行复位,且宝宝有腹胀哭闹不安的现象,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问题分析:
你好,小儿疝气属于外科疾病。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是调节免疫功能的。和这个疾病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意见建议:
但如果宝宝反复呼吸道感染,会影响到疝气的,比如咳嗽会导致腹压大,容易使疝气突出,需要提高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几率,祝宝宝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