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好

时间: 阅读:4276
小儿疝气怎么治疗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10-15 21:36:35

小儿患有疝气的时候如果症状并不是太严重,这时候可以通过使用疝气带来进行治疗,但如果使用疝气带治疗之后效果并不是太明显,这时候需要通过手术方法来进行修补,这样能够有效缓解疝气。

患有疝气的时候需要积极积极的治疗,否则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29 01:01:13

    注意:以下偏方转自网上,其真实有较性没有经过任何验证,仅供网友参考。有病最好还是要去正规的医院治疗。1.瓜瓤治疝气 到中药店买丝瓜瓤2根,剪成数段, 每次用几段放在药锅中煎熬半小时,每日当水饮用(不加任何东西),两周后即可治愈。以后曾有几个小孩照方治疗都除了根,大人病情较顽固,治疗时间要长些。
    2.西红柿治疝气
    听邻 居介绍:生吃西红柿治疝气。生吃了一星期的西红柿,每天吃两斤,未吃任何药,也未做手术治疗,疝气就治好了,后来一直未再犯病。
    3.荔枝冰糖治小儿疝气 其法是:每天用干荔枝(鲜荔枝也行)5至6个去 壳用水煮20分钟,加冰糖(小粒的5至6块)再煮10分钟( 可以连煮3 次)。每天当水饮用,3至4个月后可治愈。 4.牡蛎粉治疝气 用牡蛎粉调成糊涂在阴囊上,一天涂一次到好为止。5.烤麻雀治疝气 将捕来的麻雀去毛开膛。将买来的干茴香子放入膛里,
    把麻雀用纸包好放在火上烤酥,然后把烤酥的麻雀弄成末放上黄酒和黑糖服下,
    连吃5-6只。

    食疗偏方:
    验方自疗法(1)小茴香10克、荔枝核10克、桔核6克、吴茱萸6克、木香3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2)向日葵1棵,水煎后红糖冲服。(3)乌药、升麻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疝气肿痛。(4)杉树球8个,用水煎服,每日1剂。饮食自疗法(1)羊睾丸、鸡蛋各4个,水煮后吃蛋喝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用于本病气虚者。(2)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3)全蝎一个研末,装入鸡蛋孔内蒸熟食之。(4)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5)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本方适用于小儿疝气者。(6)大葱、紫苏各适量,石灰袋1个,大葱、紫苏加水煮开后,待温热时浸坐15-2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然后以石灰袋置于患处入睡。本方对于疝气胀痛有一定效果,一般应用15-30分钟即愈。(7)生姜15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同煮熟,吃肉饮汤,每日1次。本方用治寒疝,具有补血活血、解气止痛,温暖下元之功效。(8)红皮蒜2只、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2碗,煮成1碗,顿服。本方用治疝气疼痛异常,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9)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绞取其汁,去渣,将汁贮于碗内,阴囊浸入姜汁内片刻即成。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10)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外治自疗法(1)吴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克,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气海、中极穴。(2)肉桂10克、研末醋调,纱布包后敷脐部。(3)蓖麻仁7粒研碎,面粉适量,水调成膏,敷健侧涌泉贴在右侧腰部,右侧疼痛贴在左侧腰部。其他自疗法(1)熏药:灯笼草30克,煎汤熏洗,每日1-2次。(2)药垫法:川椒30克、小茴香30克、灶心土500克。将川椒、小茴香研为细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匀,棉布包裹,制成坐垫,坐其上。---------------------

    方1

    【组成】生姜连皮120 克、大茴香60 克、食盐30 克。
    【用法】共捣烂,置于砂锅浸24 小时,文火炒干,研为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 粒,空腹温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指小肠坠入阴囊,时上时下,似有物状,立则入囊,如狐之出入无常,故又称“狐疝”)

    方2

    【组成】鲜生姜捣汁1 茶杯。
    【用法】去渣将汁贮瓶中。洗澡,待周身出汗,将姜汁倒入碗中,以阴囊侵入姜汁中,囊部微觉针刺样感,即渐收缩。
    【主治】小肠疯气。
    【说明】通常治疗10 余分钟后缩小如常。

    方3

    【组成】葱衣(葱白的外皮)60~90 克。
    【用法】煮熟吃。
    【主治】小肠疝气。

    方4

    【组成】大生姜1 块。
    【用法】切薄片,6~10 片敷于患侧阴囊,用纱布兜之。每日更换1 次。
    【主治】卒疝(相当于急性睾丸炎)。
    【说明】通常敷药2~3 天缓解。敷药后有灼热刺痛感,个别起小皮疹。

    方5

    【组成】莲须10 克、葱白60 克、灶心土适量。
    【用法】共捣烂作饼敷患处。
    【主治】水疝,证见阴囊肿痛,阴汗或痒出黄水。

    方6

    【组成】大蒜每岁1 瓣、黄酒120 克、烧酒60 毫升。
    【用法】将大蒜同酒放一个碗内蒸熟,1 日分3 次服完。
    【主治】卒疝。

    方7

    【组成】葱白2 根、食盐少许。
    【用法】共捣烂如泥状,涂于患处。
    【主治】卒疝。

    方8

    【组成】葱白、乳香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如泥状,涂于患处。
    【主治】卒疝。

    方9

    【组成】葱汁、白面备适量。
    【用法】将上药混合调如糊状,涂于阴囊上。
    【主治】阴囊肿痛,疝气。

    方10

    【组成】生姜、鲜地骨皮各等量,丝瓜络(烧灰存性)60 克。
    【用法】生姜、鲜地骨皮共捣烂如膏状,敷于阴囊处,纱布包扎固定。再将丝瓜络研为细未,每服6 克,温开水送下,每日2 次。
    【主治】疝气初起。

    方11

    【组成】大茴香(生姜汁浸一宿晒干)、荔枝核(盐炒)各等量。
    【用法】共研为细未,每服6 克,每日3 次,米汤送下。
    【主治】疝气肿痛。

    方12

    【组成】生姜120 克、葱10 根、大蒜1 个、麸皮适量。
    【用法】前3 味共捣烂如泥,敷于患处,再将麸皮炒热,于敷药外烘之。
    【主治】诸疝初起。

    方13

    【组成】葱白6 根、艾叶15 克。
    【用法】艾叶浓煎洗患处,再将葱白煎汤温饮。
    【主治】阴囊肿痛,疝气。
    【说明】眼药后令患者覆被取汗,则收效更捷。

    方14

    【组成】孵出小鸡后的蛋壳若干(煅炭存性研未)、酒适量。
    【用法】每服9 克,老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

    方15

    【组成】茴香、白酒适量(或黄酒)。
    【用法】煮酒服。
    【主治】疝气偏坠,胸胁腰腹胀满刺痛,脚气攻心。

    方16

    【组成】杜茴香500 克、老生姜500 克。
    【用法】生姜取汁浸茴香1 夜,待姜汁尽入茴香内,以好青盐2 两同炒赤,取出焙燥,碾罗为末,无灰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食前服30 丸或50 丸,温酒或米汤下。
    【主治】小肠疝气。

    方17

    【组成】小茴香、桃仁各9 克,黄酒适量。
    【用法】前2 味共研末,黄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

    方18

    【组成】橘核,小茵香各等份,黄酒适量。
    【用法】分别炒香研未,混匀,每次5~10 克,临睡前以热黄酒送服。
    【主治】小肠疝气,睾丸肿痛。

    方19

    【组成】喜蛋1 只、小茴香3 克、黄酒适量。
    【用法】喜蛋火上焙焦同小茵香共研未,用黄酒冲服,然后取汗。
    【主治】疝气。

    方20

    【组成】熟铁1 块、酒一大杯。
    【用法】将铁烧红,急投酒中,去铁即成,顿服,随量饮之。
    【主治】疝肿。
    【说明】本方兼治耳聋,治疗时另需用磁石塞耳中。

    方21

    【组成】吴茱萸14 克、生姜7 克、黄酒200 毫升。
    【用法】将药研碎,用酒煎沸,温分服之。
    【主治】寒疝往来。

    方22

    【组成】天花粉18 克、黄酒适量(约1 碗)。
    【用法】浸约6 小时后慢火微煎滚,露1 夜,次晨低登坐定,两手按膝,饮下即愈,若未愈再一服。
    【主治】偏疝痛极。

    方23

    【组成】苏方木12 克、米酒250 毫升(或黄酒)。
    【用法】煮饮,宜热饮频饮。
    【主治】偏疝肿痛。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9 01:01:13

    小儿疝气主要有两种类型:先天性腹股沟疝气和脐疝。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一岁以上的小儿腹股沟疝不能自愈;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小儿脐疝加以一定程度的辅助缓解可以自愈。
    ?疝气带缓解
    小儿疝气较大或者脱出频繁的,可以用疝气带来缓解,其原理就是进行物理压迫,其目的就是避免疝内容物突出。多数有疝气的婴幼儿,使用疝气带进行缓解按压,一段时间后都可以恢复。
    ?优选纯棉材质的绑带
    在给婴幼儿选择疝气带时,建议优选纯棉材质的绑带,棉质面料柔软亲和,不会伤害婴儿稚嫩的肌肤。
    ?抑菌抗菌的海藻纤维疝包
    对于疝包的选择,也要看清成分,建议选择抑菌抗菌的海藻纤维疝包,不会对婴儿造成二次感染或更严重的伤害。
    ?可移动的疝包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量选择可移动的疝包,婴幼儿容易翻滚活动,很容易造成疝包移位,可移动疝包能够随时调节,调正疝包位置。
    ?减少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
    在用疝气带缓解的同时,尽量减少小儿哭吵、咳嗽、便秘等使腹内压增高情况的发生。如发现小儿哭闹不止,而疝块不能回缩的情况,则提示可能发生了疝嵌顿,应立即进行检查。

  • 空青
    回复
    2024-03-29 01:01:13

    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病,一般婴幼儿只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因为随着身体发育到学龄前期有可能症状会消失。
    ?手术治疗
    如学龄前仍有症状则需手术治疗,一般采取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很简单。
    ??保守治疗风险
    但保守治疗期间有一定的风险,如小儿疝内容物发生嵌顿,会引起肠梗阻甚至坏死的可能。
    ????咨询专家
    建议到当地小儿外科或普外可咨询。

  • 龙葵
    回复
    2024-03-29 00:00:03

    非手术疗法

    1、适应症:

    6个月以内的小儿因有严重的疾患不宜手术时,可暂时采取疝带疗法,期望其自行愈合。

    2、治疗方法:

    方法是先将疝内容物还纳后使用疝带或采用纱布压迫法压迫内环口,以防疝内容物脱出。使用时应放好位置并随时观察疝内容物有无脱出,否则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引起疝内容物嵌顿。故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还是主张手术治疗。

    手术疗法

    1、适应症:

    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及有嵌顿史的腹股沟斜疝。

    2、治疗方法:

    一般采用腹横肌切口,经腹股沟或经腹疝囊高位结扎术,国内不主张常规探查对侧,除非手术前已诊断为双侧腹股沟疝。

    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小儿腹腔镜做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恢复快且不易影响精索睾丸的发育,可同时治疗双侧疝或治疗一侧探查对侧而不增加痛苦。

    疝气手术前应治疗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便秘等慢性疾病,以防术后复发。

    治疗注意事项

    1、小儿腹股沟斜疝最好的治疗是手术治疗。

    2、手术时机最好在6个月后进行。但如发生嵌顿疝,手术应当提早进行以防反复嵌顿导致严重后果。

    3、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疝内肠段的缺血性坏死),甚至肠穿孔而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

    4、当孩子有斜疝时,特别要注意避免让孩子经常哭闹、咳嗽或便秘等腹压升高的情况长期存在。不然的话,即使是手术后,斜疝还是易复发。

    相关诊疗知识

    就诊科室: 普外科 胃肠外科

    治疗费用: 市三甲医院约(2000—5000元)

    治 愈 率: 86%

    治疗周期: 7-14天

    治疗方法: 疝带疗法、注射疗法、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小儿腹股沟疝的病因]

    [小儿腹股沟疝的症状]

小儿疝气怎么治

小儿疝气怎样引起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