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小儿肺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和止咳化痰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肟和氨溴索口服液等药物。或者是做雾化吸入来稀释痰液。
要经常的给室内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流通。饮食上避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适当的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来补充营养。
婴儿患上肺炎之后,首先要根据病情及时的进行相应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再就是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进行对症治疗。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比如说要密切观察婴儿的体温变化,还要多注意休息以及合理的搭配日常饮食。
婴儿不仅是体质弱,而且肺部发育也不完善,稍微不注意就会患鼻炎。婴儿肺炎多半都是有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也有可能是支原体感染导致,该病对于婴儿的呼吸系统危害比较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那么婴儿得了肺炎怎么办?
一、婴儿得了肺炎要及时治疗
1.药物治疗
如果说婴儿患上了肺炎,首先需要根据发病原因以及具体的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很多婴儿肺炎都是由细菌感染导致,这个时候需要应用抗生素类的药物治疗,比如说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如果说是病毒感染,则需要应用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或过敏性因素导致的肺炎,要用抗真菌感染或者抗过敏的药物治疗。
2.对症治疗
婴儿患上肺炎之后往往会有咳嗽、发热和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家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来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说咳嗽的时候要多给宝宝拍背,有必要的话可以应用止咳化痰的药物。若是出现了发热现象,还需要通过一些物理或者药物方法来降温。
二、婴儿得了肺炎要正确护理
1.观察婴儿的体温变化
在婴儿患上了肺炎之后,家长要随时观察婴儿的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如果说体温并不是很高,而且精神状态比较好,可以暂时不进行处理,不过要让宝宝多喝些水。如果体温比较高,甚至出现了高热惊厥的现象,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2.多注意休息
对于患有肺炎的婴儿来说,保证充分的休息可以促使病情更快的恢复。尽量给患儿营造好的睡眠环境,这样可以使其更快入眠,并且提高睡眠质量。
3.合理搭配饮食
婴儿得了肺炎,往往会因为感染或者是发烧等因素而影响到肠胃的功能,消化和吸收能力都会明显减弱,所以这个时候还需要合理的搭配饮食。既要确保饮食有营养,又要考虑到消化和吸收的问题,尽量吃一些营养又容易吸收的食物,比如说小米粥或者是鸡蛋羹,也可以喝些蔬菜汤。
1 一般治疗
尽快清除吸入物,给氧,加强保暖,使新生儿的皮肤温度达到36.5℃,室内空气要新鲜,环境温度22-26℃,相对湿度在55%-60%。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定期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
2 氧气疗法吸氧是纠正低氧血症,防止呼吸衰竭和肺、脑水肿的主要疗法之一。有低氧血症时根据病情,维持吸氧在50-80mmHg。严重缺氧并发呼吸衰竭者,应及时用呼吸器间接正压给氧或持续正压给氧以改善通气功能。
3 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及有续发细菌感染的病毒性肺炎。治疗前要做喉部分泌物或血液、胸腔穿刺培养加药敏实验,以针对选择有效的药物。
4 新生儿肺炎的家庭护理注意休息宝宝得了新生儿肺炎以后一定要让他多休息,还要保持室内的安静,空气的流通。冬季因为空气比较干燥,室内又有暖气可能会加重宝宝的病情,最好在室内装有加湿器,以提高室内的空气湿度,利于痰液的排出。
营养与水分的供应尽量母乳喂养,如果是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过宝宝腹泻,要用脱脂奶。多给宝宝喂水补充丢失的水分。
合理喂养在喂宝宝药物时,应该把宝宝抱起来,避免直接灌入宝宝的口中。喂奶时一定要注意防止呛奶,防止误吸入肺内,最好用小勺慢慢地喂奶,一次不要喂太多,多喂几次以防呕吐。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及时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要给宝宝经常更换体位,宝宝在咳嗽的时候,一定要帮宝宝拍拍后背,可以使痰液松动,以利于痰液的咳出。如果痰液特别粘稠,就要给予雾化吸入治疗,主要是使痰液变得稀薄。
正确给药应遵医嘱按时吃药,爸妈不可以随意减药或加大剂量,更不能给宝宝吃成人止咳祛痰药,避免病情反复发作或出现因药物使用不当而出现的种种不良反应。宝宝在有痰的时期,最好不要给宝宝吃止咳药,要以化痰为主。
发热的护理如果宝宝发热超过39℃,可以先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降温,或者同时给予退烧药,宝宝在发热时要给宝宝穿宽大的衣服,不要给宝宝盖过厚的棉被,要适当减少衣服,以利于散热,要为宝宝定时擦拭和保持衣服的干爽,服退烧药后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以利于出汗退热和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妈妈们一定要密切观察的宝宝的精神、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如果宝宝在治疗中突然出现剧烈的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严重症状,妈妈们一定要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做好预防1.在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2.得了感冒一定要彻底治疗,直至痊愈。
3.不要过多的去医院,以免交叉感染。
4.提前注射预防疫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