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去儿科进行挂号,然后进行一个CT检查,看一下玩具的大小和位置,一般情况下,能够吞咽进肚子里的玩具,会随着大便进行排出,但是如果是一些容易掉色或者有毒物质就需要进行手术将异物取出。目前可以适当的给孩子服用一些促进排便的药物,能够有效的将异物排出。
“医生,快救救我的孙子吧!”8月12日下午,吴阿姨(化名)抱着1岁多的孙子小金(化名)跌跌撞撞地跑向抢救室,怀中的孩子已经脸色发绀、呼吸微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急诊科立刻展开生死营救。
吴阿姨急得声音都在发抖:“我刚好在看电视,一不留神,孩子就把玩具吞了下去,我抠也抠不出来,社区医院说处理不了!”省二医急诊科主任医师曾毓与吴阿姨进行了简短的沟通后,马上意识到小金是严重的气道梗阻,省二医急诊科负责人刘兴涛立刻组织抢救,省二医急诊科主任医师饶先伟迅速协助配合。
环甲膜穿刺针、开口器、异物钳、鼻咽通气管、心肺复苏设备……紧急抢救开始了。经过检查,小金的咽喉部卡有一个红色的五边形玩具,已经完全堵塞了气道。更糟糕的是,因为气道的负压作用,异物被牢牢吸在里面,难以取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小金因为缺氧,出现了意识丧失,心跳和呼吸也停止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为了挽救这条年幼鲜活的生命,省二医急救科医护人员当机立断,迅速为小金进行小儿心肺复苏术抢救,同时不断尝试不同的办法取出物体。
在省二医急救科医生护士的共同努力下,卡在小金气道里的物体终于用异物钳取了出来——一个直径长达3.5厘米的塑料花瓣玩具。玩具取出后,医护人员并没有放松救治,持续为小金进行心肺复苏。两分钟后,小金的心跳和脉搏逐渐复苏,青紫的口唇和脸蛋儿也转回红润,呼吸也慢慢恢复了。
随着小金的一声啼哭,省二医急诊科所有医护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抢救成功了!他们把小金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小金从急诊抢救室出来后,转送至儿科住院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太感谢所有参加抢救的省二医医护人员了,你们值得信任!”吴阿姨松了一口气,抱着小孙子与参与抢救的急诊科团队合影留念。
省二医急诊科主任医师曾毓提醒,许多儿童喜欢将各种东西放入口中咬一咬,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误吞异物,造成因气道梗阻窒息身亡的严重后果。
“如果发生小儿异物卡喉,应第一时间送医,及时处理,切勿耽误了黄金抢救时间。即使孩子没有窒息的征象,也不要心大,异物梗阻还可能引起食管梗阻、消化道溃疡、穿孔、出血等危险。” 省二医急诊科负责人刘兴涛补充,想要避免孩子误吞异物,重点在于预防,尽量不要将易吞食的异物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也要注意看护,及时发现孩子误吞的情况。
孩子误吞硬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家长们一定要警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应对这种紧急情况。
?观察孩子体征
首先,观察孩子的体征变化。误吞的硬币类型很重要。一角钱硬币相对较小,风险较低。但如果是一块钱硬币,风险就增加了。
?呼叫急救车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不畅、嘴唇发紫、憋气等症状,请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时,抓住孩子的脚,将其头朝下拎起,用力拍打后胸,帮助异物咳出。这可能是硬币卡在气道的表现。
?切忌盲目催吐
如果孩子没有特殊反应,但误吞了小硬币,切忌盲目催吐。这时硬币可能已进入食道,催吐反而可能造成伤害。请立即带孩子去医院急诊科检查,拍片子确定硬币位置。如果硬币在消化系统内,可以通过饮食方法助其排出。
?前往三甲医院检查
如果孩子误吞了大硬币,如一块钱硬币,请尽快前往三甲医院检查。由于孩子器官发育尚未完善,喉部狭窄,排除可能较为困难。如果食物方法不适用,可能需要使用儿童胃镜取出。
?孩子的安全无小事
家长们,孩子的安全无小事!请务必警惕并正确处理这类紧急情况。
武汉 9 个月大男婴嘟嘟
长得白胖可爱
大人们都喜欢将他抱着逗他玩
可是没想到遇到一件突发事
就在大人逗孩子玩时
嘟嘟突然拽下脖子上的黄金吊坠
并且瞬间吞进肚子里
这下可把大人急坏了
男婴吞下"黄金吊坠"
上周末,嘟嘟妈妈的闺蜜沈女士到家里做客,抱着嘟嘟逗他玩儿。沈女士戴着项链,挂着一个黄金吊坠。嘟嘟伸手使劲儿一抓,项链断了,小家伙抓着吊坠就迅速塞到嘴里。
家人慌了神,但当时抠也抠不出来。家人赶紧将孩子送到附近医院就诊后,医生建议观察看能否排出,但三天后还是没有排出来。随后,妈妈戴着嘟嘟到武汉儿童医院求诊,忧心忡忡,一直掉眼泪。好在拍片显示,异物仍位于食道入口的地方。
医生给孩子安排了急诊手术。耳鼻喉科医生张亚敏立即采取全麻的手术过程,给嘟嘟做了食道镜检异物取出术。因为吞下的时间比较长,又是一个不规则的异物,张医生看到,嘟嘟的食道的入口处有少许划伤,还有少量出血,好在最终是有惊无险。
家长看着医生取出来的金饰,都心疼得掉眼泪。"唉,孩子遭罪了。"
10 岁女孩嘴里喊着金属睡着
醒来后喉咙痛
就在不久前,武汉市儿童医院还接诊了一个 10 岁女孩,她跟着父母参加婚宴,席间收到了主人家的礼品,上面有一金属制成的"双喜"字。小女孩觉得很好玩,回家后就含在嘴里睡着了。醒来后,孩子开始呕吐,觉得喉咙痛,原来不知不觉她吞了进去,后来被送往武汉儿童医院手术取出。
医生提醒
带娃再小心都不为过,最好不要穿戴有小饰品的衣服,带小婴儿,家长最好不要戴项链、戒指、手链等装饰品。一旦发现孩子吞入异物,要及时就诊。对于大点的孩子,要做好安全教育,预防"祸从口入"。
电视和小说里,
不乏古人"吞金自杀"的桥段,
那么,
吃掉金子会有生命危险吗?
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夏忠芳介绍,那只是传说。金元素无毒,是惰性金属,短时间内也不容易被腐蚀。有理论认为,古人吞的可能是水银,因汞中毒死亡;或吞下的金首饰边角不光滑,划破食管或胃肠后引发死亡。
要特别提醒家长,儿童脏器娇嫩,一旦异物刺破消化道,可能会引发大出血或进入腹腔"乱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看紧家中幼儿,别让他们误吞异物。
为了抱抱宝宝不受到伤害
小编提醒千万要注意
下面这 5 样东西最好别戴
1、垂吊式的耳环、耳坠
长长的垂吊式耳环确实很看好,但很容易被宝宝得手,如果宝宝的力度比较大,也容易对大人的耳垂造成伤害。
2、项链
抱着宝宝时,宝宝看见项链多半会扯你没商量,细细的项链被宝宝扯断后,不仅会给妈妈脖子留下印子,还可能伤害宝宝的小手。
3、 手链
手链跟项链一样危险,而且万一被宝宝吞食后果不堪设想。
4、披散着的长头发
爱留长发的妈妈抱宝宝前可以将头发扎束起来,或者编成发髻,减少宝宝抓扯,而且发丝细韧,宝宝的小手娇嫩,在用力拉扯细小的发丝时,还可能勒伤宝宝的手部皮肤。
5、戒指
在抱宝宝之前,妈妈应该摘掉手上的戒指,尤其是有钻石凸起的戒指,妈妈在抱宝宝或帮宝宝洗澡时,非常容易划伤宝宝。
除此之外,家里有宝宝后,妈妈的饰物最好收起来,以防被宝宝拿到以免被宝宝误吞。
近日,一名1岁11个月大的宝宝喘息症状好几天了。在院外看了几次,接诊医生按喘息性支气管肺炎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症状不见改善。患儿转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
“会不会不是肺炎而是气道异物?”胸部CT片拍出来一看,果然在右主支气管中有东西。专家团队当晚就紧急用支气管镜取出了这个异物,原来是半粒花生米。
“我们科室平均每个月要收到这样的患儿三到四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梁章武大夫告诉“涨健识”,儿童气道异物更容易发生在年龄比较小一些的孩子身上,孩子五六岁后,发生气道异物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了。
01
吞咽功能未发育好
小孩气管就容易卡异物
梁章武大夫告诉“涨健识”,孩子吞咽时,“被食物卡住”常见的有两个地方,一是食管上端,食管被卡住了,一般可以借助吞咽动作或者刺激咽部呕出来的;另一个是气管,气管是人通气的地方,不允许堵塞,否则会影响通气而危及生命。
从解剖位置来看,人体的气管和食管紧邻在一起的,食道在后,气管在前。气管上端有一个门,叫声门,声门旁有两个声带。而对孩子来说,声门的关闭功能发育不完善,孩子在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关闭功能稍微紊乱了一点,吞咽的时候容易把食物呛到气道里面去。
随着孩子的成长,吞咽功能慢慢协调了,声门关闭的功能逐渐发育好了,一般在四五岁以后发生气道异物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减少。
梁章武大夫告诉“涨健识”, 气道异物有一个好发年龄,一般都是四五岁以内。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两个特点。一是他对外界充满好奇,抓到一些小东西可能就放进嘴巴里去,如果突然哭闹,声门就打开了,这个瞬间,孩子口里的东西就非常容易呛到气管里去。
第二个特点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吃东西时好动,也比较爱吃他感兴趣的东西,如坚果类的零食。坚果类的食物咬碎以后,不像稀饭、米饭咬碎了很容易吞进食管,像花生、毛豆等咬碎后碎渣子,容易误吸到气道里面去了。
02
要当心!
这些食物和器物最容易卡气道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Ⅱ科有一台儿童用的电子气管内镜,本来是给孩子做检查和治疗用的,现在在取异物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梁医生(中)和团队同事正在用气管内镜给小儿取气管异物。
梁章武大夫告诉“涨健识”,平均每个月用这台电子气管内镜,要为3到4个孩子取出误吸进气道里的异物。 取出的异物中,花生、毛豆、坚果类是最多的 ,比较少见的还有 笔帽、小瓶盖 等。
“过年过节的时候,小孩气道异物最多。”梁章武大夫及其团队在 过年时,从孩子的气管里取出最多的是瓜子 。
除了食物,临床上有时候也碰到学龄期的孩子写作业时咬笔帽,不小心笔帽卡进气管了。
03
异物卡喉越抠越危险
学会这一招关键时刻能救命
当孩子被呛得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第一反应是伸手想从孩子嘴里把东西抠出来。梁章武大夫说这样做有时候更危险,当你把手伸进孩子嘴里抠的时候,孩子是有恐惧心理的,他会哭得更厉害,哭的时候气道会打得更开,异物吸入会进到更深的气道。
梁章武大夫告诉“涨健识”,当发现孩子气管被东西卡住后,正确的方法是用海氏急救法,这个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是——
大人坐好,双腿形成一个平面台,将孩子俯卧在平面台上,左手放在孩子上腹部,右手不停地用力拍后背,拍的力度是使胸腔压缩2~3个厘米左右。不停拍打,直到孩子把异物吐出来为止。为了安全起见,拍打期间,家里其他人打120,尽早把拍不出异物的孩子送到有条件的医院去。
04
就诊前给孩子吃了啥
一定要对医生如实相告
文章开头的那个1岁11个月大的孩子,在出现喘息症状并进行肺炎对症治疗十多天无效,拍CT后,发现孩子两侧肺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右边有明显的炎症反应,由于异物堵塞,两肺通气不均。
梁医生正在操作气管内镜,给患儿取气管异物。
而当医生再三追问孩子是否吃过容易导致气管异物的食物时,家长均否认。直到医生从孩子体内取出了半粒花生,孩子的爷爷才承认确实是给孩子吃过花生。
梁章武大夫告诉“涨健识”, 小儿气管异物已经是目前小儿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上是一种急症,孩子可以在发生气管异物现场数分钟内窒息死亡,也可以长期隐匿达数月之久, 多见于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 ,为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家长的坦诚相告,能给医生抢救和治疗抢时间。 最后,梁章武大夫还补充到,容易引起呛吸的异物不仅有固体的,流质性食物也会发生呛吸,比如牛奶, 流质性异物呛吸会更麻烦,物体全部浸入到肺中,可造成油脂性吸入性肺炎等 。
编辑 费吟梅 制图&封面 马晶晶
出品 长江 健康 传媒
校对 熊琳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