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生长情况是怎样的

时间: 阅读:13802
儿童生长情况是怎样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15 08:48:56

生长情况是指儿童每隔一段时间,应进行测量身高和体重。从而来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然而最直接最简单的有效方法,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测量身高和体重,就可计算出生长的速度。建。到正规医院儿科进行检测,明确孩子的生长情况,如果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应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相应的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3-12 03:03:34

    判断5岁儿童的生长状况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参考生长曲线图: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数据与同龄儿童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都处于正常范围内,那么他们的生长状况就是良好的。


    2.观察孩子的体型:孩子的体型也可以反映他们的生长状况。如果孩子看起来健康、结实,肌肉发达,那么他们的生长状况可能是良好的。相反,如果孩子看起来瘦弱、营养不良,那么他们的生长状况可能存在问题。


    3.询问家长或监护人的意见:家长或监护人对孩子的生长状况有更直接的了解,他们可以提供有关孩子饮食、运动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评估孩子的生长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都不同,有些孩子可能会比同龄人长得更快或更慢。因此,在判断孩子的生长状况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有任何疑虑或担忧,建议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2 03:03:34

    人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生长和发育是儿童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生长和发育两者紧密相关,生长是发育的物质基础,生长的量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器官、系统的成熟状况。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吧。

    一、儿童生长发育指标

    1月生理指标:

    满月时,男婴体重3.09-6.33千克,身长48.7-61.2厘米;女婴体重2.98-6.05千克,身长47.9-59.9厘米。

    1月发育指标:

    满月时,俯卧抬头,下巴离床三秒钟;能注视眼前活动的物体:啼哭时听到声音会安静;除哭以外能发出叫声;双手能紧握笔杆;会张嘴模仿说话。

    2月生理指标:

    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94-7.97千克,身长52.2-65.7厘米;女婴体重3.72-7.46千克,身长51.1-64.1厘米。

    2月发育指标: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转动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会吸吮拇指。

    3月生理指标:

    满三个月时,男婴体重4.69-9.37千克,身长55.3-69.0厘米;女婴4.40-8.71厘米,身长54.2-67.5厘米。

    3月发育指标:

    俯卧时,能抬起半胸,用肘支撑上身;头部能够挺直;眼看双手、手能互握,会抓衣服,抓头发、脸;眼睛能随物体180度;见人会笑;会出声答话,尖叫,会发长元音。

    4月生理指标:

    满四个月时,男婴体重5.25-10.39千克,身长57.9-71.7厘米,女婴体重4.93-9.66千克,身长56.7-70.0厘米。

    4月发育指标:

    俯卧时宝宝上身完全抬起,与床垂直;腿能抬高踢去衣被及踢吊起的玩具;视线灵活,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外一个物体;开始咿呀学语,用声音回答大人的逗引;喜欢吃辅食。

    5月生理指标:

    满五个月的男婴体重5.66-11.15千克,身长59.9-73.9厘米。女婴5.33-10.38千克,身长58.6-72.1厘米。

    5月发育指标:

    能够认识妈妈,以及亲近的人,并与他们应答;大部分孩子能够从仰卧翻身变成俯卧;可靠着坐垫坐一会儿,坐着时能直腰;大人扶着,能站立;能拿东西往嘴里放;会发出辅音一二个。

    6月生理指标:

    满六个月时,男婴体重达5.97-11.72千克,身长61.4-75.8厘米,女婴体重5.64-10.93千克,身长60.1-74.0厘米。出牙两颗。

    6月发育指标:

    手可玩脚,能吃脚趾;头、躯干、下肢完全伸平;两手各拿一个玩具能拿稳;能听声音看目的物两种;会发两三个辅音;在大人背儿歌时会做出一种熟知的动作;照镜子时会笑,用手摸镜中人;会自己拿饼干吃,会咀嚼。

    7月生理指标:

    满七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24-12.20千克,62.7-77.4厘米,女婴体重5.90-11.40千克,61.3-75.6厘米。牙齿2~4颗。

    7月发育指标:

    会坐,在大人的帮助下会爬;手能拿起玩具放到口中;会表示喜欢和不喜欢;能够理解简单的词义,懂得大人用语言和表情表示的表扬和批评;记住离别一星期的熟人3~4人;会用声音和动作表示要大小便。

    8月生理指标:

    满八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46-12.60千克,身长63.9-78.9厘米。女婴体重达6.13-11.80千克,身长62.5-77.3厘米.本月可出2~4颗牙。

    8月发育指标:

    能够扶着栏杆站起来;可以坐得很好;会两手对敲玩具;会捏响玩具;会把玩具给指定的人;展开双手要大人抱;用手指抓东西吃;会用1~2种动作表示语言。

    9月生理指标:

    满九个月时,男婴体重达6.67-12.99千克,身长65.2-80.5厘米。女婴体重达6.34-12.18千克,身长63.7-78.9厘米。牙齿2~4颗。

    9月发育指标:

    扶物站立,双脚横向跨步;拇指和食指能捏起细小的东西;能听懂自己的名字;能用简单语言回答问题;会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摇晃;认识五官;会做3~4种表示语言的动作;知道大人谈论自己,懂得害羞;会配合穿衣。

    10月生理指标:

    满十个月时,男婴体重6.86-13.34千克,身长66.4-82.1厘米。女婴体重6.53-12.52千克,身长64.9-80.5厘米。出4~6颗。

    10月发育指标:

    会叫妈妈、爸爸;认识常见的人和物;能够独自站立片刻;能迅速爬行;大人牵着手会走;喜欢被表扬;主动地用动作表示语言;主动亲近小朋友。

    11月生理指标:

    满十一个月时,男婴体重7.04-13.68千克,身长67.5-83.6厘米。女婴体重达6.71-12.85千克,身长66.1-82.0厘米。出4~6颗。

    11月发育指标:

    大人牵一只手就能走;能准确理解简单词语的意思;会叫奶奶、姑、姨等;拿指出身体的一些部位;会竖起手指表示自己一岁;不愿意母亲抱别人;有初步的自我意识。

    12月生理指标:

    满十二个月时,男婴体重达7.21-14.00千克,身长68.6-85.0厘米,女婴体重达6.87-13.15千克,身长67.2-83.4厘米。出牙6-8颗。

    12月发育指标:

    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认识身体部位三到四处;认识动物三种;会随儿歌做表演动作;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简单要求;不做成人不喜欢或禁止的事;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

    1-3岁生长发育情况:

    调查显示,各种营养缺乏症主要发生在1-3岁。这一时期的宝宝,体格和大脑的生长发育仍然非常迅速。然而,很多妈咪只注重让宝宝怎样吃得好、吃得多,常常忽视怎样吃得合理,吃得符合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很多的宝宝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各种营养问题,如缺铁、缺钙、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肥胖症等。

    1-3岁生长发育特点:

    1.生长发育速度仍很快。1-3岁的宝宝,虽然生长发育的速度比婴儿时期有所减慢,可仍然非常迅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都还很高。加上处于断母乳,正是离乳食品转变为主食的饮食过渡阶段。因此,应该更注意保证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供应。不然,容易使宝宝出现生长缓慢、停滞甚至营养不良。

    2.胃肠消化功能仍不完善宝宝的牙齿正在逐步长出,2岁时基本出齐,咀嚼和消化能力比婴儿时期大为增强。但牙齿尚未完全出齐,咀嚼能力还相对较差。加之胃肠道蠕动及调节能力较低,各种消化酶的活性远不及成人。因此,消化功能仍还未发育完善,容易发生疾病。

    3.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大。宝宝的整个身体正在处于各个器官组织建造中,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大脑的生长发育,不然就会影响到智力发育。身体肌肉发育也较快,特别是下肢、臀部和背部肌肉的发育。

    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食物

    (1)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单位是细胞,蛋白质是细胞的重要构成物质,因此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包括动物性食品和豆类及其制品。如蛋类食品富含卵磷脂,能够改善脑组织代谢,可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在蛋类中以鹌鹑蛋含的磷脂类物质尤为丰富,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每餐加一个鹌鹑蛋,有良好效果。此外,酸奶含乳酸菌,能分解乳糖产生半乳糖,有助于儿童脑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还能提高钙、磷、铁的吸收利用率。

    (2)富含铁的食物

    营养调查计算往往指出,摄入铁量已超过供给量标准,但因非血红素铁多,血红素铁少,故吸收率低。因此,防治缺铁性贫血时必须注意此点。婴儿应尽量及时添加含铁辅食与断奶食品;2岁以后应多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等。

    (3)富含锌的食物

    此类食物如牡蛎、海鱼、蛤贝等海产品与肉类;精制米、面中锌含量低,不宜长期用精白米面。人乳中有含锌的配位体,故婴儿应尽量多摄人母乳,还要矫正儿童的偏食习惯以便能摄人较多锌。由于大量的钙和铁可妨碍锌的吸收,故食用加强钙或铁的强化食品时更要注意锌的供给。

    (4)富含钙的食物

    奶和奶制品是钙的主要来源,其含量和吸收率均高。虾皮、鱼、海带、硬果类、芝麻酱含钙量也高。豆类、绿色蔬菜(如甘蓝菜、花椰菜)因含钙丰富含草酸少也是钙的较好来源。

    (5)其他

    虾皮富含钙、碘及其他成分,海藻类食品富含钙、磷,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良好食品。铜元素缺乏会产生少年白发或贫血,贝壳类、动物内脏、豆类食品含铜丰富,常食有益。锰与脑垂体代谢有关,小儿缺锰会造成智力低下。母亲缺锰,会殃及胎儿。如儿童出现各种皮炎、白发、体重下降要想到缺锰。多吃水果、蔬菜和粗粮可补其不足。

    三、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原因

    一、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四、宝宝成长所需营养素大全

    怀孕期间的胎儿,整体的发育状况取决于母体怀孕期间的营养状态;孩子出生后,则是依赖食物所提供的营养作为发育的基础,因此,喂养宝宝一定要满足婴幼儿期每日所需的热量及各种营养素。

    维生素:?维生素虽不能供给能量,但对维持宝宝生长发育,并对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如缺乏会造成以下症状。

    维生素A:宝宝若缺乏维生素A易导致皮肤干燥、毛发枯黄,在日常饮食中,动物肝脏、蛋黄和橙色蔬果中维生素A的含量最多。

    维生素B族:缺乏维生素B族会使宝宝口角发炎,并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一般在谷类、坚果、豆类、蛋黄及瘦肉中维生素B族含量最多。

    维生素D:维生素D能健全宝宝的骨骼和牙齿发育,食物中鱼肝油、猪肝、蛋黄及奶类中含量最多。由于食物中的钙和磷可经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因此偶尔让宝宝晒晒太阳,也可促进钙、磷的吸收。

    维生素K:维生素K缺乏会引起宝宝牙龈出血导致食欲不振。绿叶蔬菜及动物肝脏、鱼类中所含的维生素K含量较高,维生素K也可以由肠道细菌合成。

    蛋白质:?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婴幼儿生长发育和组织修复,更离不开蛋白质。鱼、肉、海鲜等都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在植物中以大豆含量最多,如果能让宝宝同时摄取几种不同的蛋白质,可提高营养价值,达到互补的作用。

    脂肪:?脂肪的作用除了能提供热能,有保暖作用,还可以保护内脏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是婴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尤其对脑部发育十分重要,以及维持宝宝的皮肤健康。植物油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较动物性油脂高。

    糖类:?糖类是能量的最佳来源,且是抗体制造及细胞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若供给量不足,就会动用到脂肪或者蛋白质,使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较小的婴儿由于肝糖量储存较少,因此需要摄取较多的淀粉类食物以供给足够的能量。

    水:?水是维持生命的必须物质,人体若丧失水分达20%以上,就会危及生命。而婴儿比成年人更需要多喝水,如以宝宝体重来算,每日摄入的水量更不可以少于60ml/Kg,否则就会发生 脱水。

    纤维质:?食物纤维又成为六大营养素以外的“第七营养素”,可增加饱足感,防止便秘,但由于不好吞咽,必须咀嚼才能消化,所以能加强宝宝的牙齿和下颚发育,含食物纤维最多的是蔬果类食物。

    矿物质:?矿物质包括多种常量元素和铁、锌、铜等41种微量元素,是人体本身无法合成,必须靠食物中摄取的。

    钙:宝宝长期缺钙可引起佝偻病,食物中含钙最多的是虾米、奶类及豆制品等,绿叶蔬菜含钙量也很丰富。

    铁:缺铁会引起宝宝贫血及多动症,含铁量最多的是肝、蛋黄、瘦肉、绿叶蔬菜等。

    锌:缺锌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引起口腔溃疡,使宝宝产生厌食症或贫血。含锌最多的食物是牡蛎,其次是鱼及牛、羊肉。

    铜:缺铜会引起宝宝贫血和大脑皮质萎缩,影响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食物中含铜最多的是肝脏、肉类、鱼类和花生、核桃、豆类。

    碘:缺碘会使宝宝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和甲状腺肿大。食物中以紫菜、海带含碘最多。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2 03:03:34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特点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特点,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改变。来看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特点。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特点1

    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相互比较。一般来说三到四岁的孩子主要是进行生长发育,在此期间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比较慢,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增长速度。孩子的皮下脂肪厚度减少,但体重在持续增长,就有时候看起来又瘦又小,是正常的生理变化家长不用过于担心。

    营养是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儿童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高于成人,这是因为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即生长发育与活动的需要,尤其是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最为迅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因此必须给以重视。

    小儿从断奶后,就需要做到平衡膳食,尽量多吃各种食物,以保证对热能与营养素的需要以及保持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不致因营养素的缺乏造成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和乱吃零食非常重要。

    另外除了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食欲外,还要培养孩子有规律的生活,睡眠要充足,应该经常参加户外活动,这样就能有利于防止疾病,促进摄入的营养消化吸收而使儿童健康的成长。

    微量元素硒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缺硒大国,72%的地区都是缺硒地区。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是绝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微量元素硒的需求也相对比较旺盛。一旦缺乏了微量元素硒,将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影响因素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 遗传:遗传因素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如父母身材的高矮、皮肤的颜色、毛发的多少以及形态等,对子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 精神因素:专家认为得不到抚爱的儿童,由于体内分泌的生长激素比较少,故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低于同龄儿童。

    三、 营养: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婴幼儿期需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否则不但影响正常发育,而会影响日后的智能。

    四、睡眠:儿童入睡后,脑垂体的前叶就能分泌出一种生长激素。如睡眠不足,生长激素就可能受阻,形成精神性侏儒症。

    五、 锻炼:利用自然条件进行体格锻炼对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发育水平和降低发病率有很大作用。日光、空气、水能促进新陈代谢、消化、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利生长发育。

    六、 疾病:长期消化功能紊乱、反复呼吸道感染、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大脑发育不全等,对小儿生长发育都有直接影响。

    七、 环境和气候:人体学研究已经证明,秋季长重,春季长高。从地区来看,热带发育较早,寒带生长迅速。此外,合理的生活制度、清鲜空气、没有噪音和污染的环境,均有利于小儿体格和精神的发育。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特点2

    倡导父母双方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是预防幼儿多动症的重要手段。孕期检查对胎儿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同样也会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发育。那么,幼儿期儿童发育的特点都有哪些呢?

    幼儿期儿童发育的特点有:脑功能的发育越来越完善:由于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接触面越来越广,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迅速的发展。

    胸围发展大于头围:胸围可反映孩子胸部、胸背肌肉和肺脏的发育情况;头围的大小一般与脑发育有关,3-6岁男孩子的头围数一般在49.1-50.8厘米,女孩为48.1-50厘米。

    头围过小可能为先天性小头畸形。1岁时婴儿应出6~8颗乳牙;2岁半时20颗乳牙应全部出齐。颅囟的.变化反映了颅骨发育情况。

    幼儿期儿童体格生长速度减慢仍稳定增长:体重稳定在每年增长2kg左右,身高稳定在每年5~7cm左右。比婴儿时期旺盛的食欲相对略为下降。从会走、会跳、会跑开始,接触外界环境相对增多。

    神经心里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趋向智能发展过渡。一般1岁半的幼儿颅囟都应闭合。

    父母不要总是唠叨幼儿期宝宝所犯的每一个小的错误,这样会给幼儿期宝宝年幼的自尊心带来伤害。幼儿期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父母们不妨继续阅读更多相关的文章。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特点3

    何谓猛生长期

    宝宝的生长通常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大多数是在某一段时间内生长发育特别快,而在其它时间段里则相对比较缓慢。生长发育相对很快的这段时间即是猛生长期。因此,宝宝的生长发育呈现的是跳跃性的生长特点。

    猛生长期的特点

    在进入猛生长期之前,宝宝一般会显得比较安静,睡的比平时好,吃得也少,他(她)正在为生长蓄积能量。一两天之后,宝宝饿得更快,就会吃得很多,妈妈们感觉到喂奶的频率明显增加,这时不必太惊讶,应该为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不久之后,宝宝又会回到原来的就餐频率。等到下个星期或下个月,宝宝还会重复同样的生长周期,具体的时间则取决于宝宝自己的节奏,并不是恒定的。所以,在宝宝猛生长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

    猛生长期的间隔

    每个宝宝的猛生长期并不一样,有些宝宝每隔4天就会有一个猛生长期,而有的宝宝则是每隔4个星期。在猛生长期,家长可以明显的发现孩子每天的生长发育特别的快。一旦猛生长期过去,孩子的生长发育就会逐渐慢下来。

    婴儿运动系统怎么样?

    (一)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特点

    骨骼肌肉的迅速增长。周岁以内小儿体重、身长增加约50%,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加速生长。骨骼的率先迅速增长和钙化,为婴儿整个躯体的发育生长奠定了“支架”基础,婴儿躯体各部位肌肉的快速发育生长,使婴儿很快就有了各种动作能力。

    婴儿骨骼和肌肉的迅速增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尤其是骨骼对钙的需要量更大。有人粗略估计,一年婴儿需要400-500克钙,相当于800-1000片钙片,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的磷和维生素D。

    (二)脊柱三个生理变曲逐步形成

    2-3个月时,小儿会抬头,开始出现颈椎的前凸,称为颈曲;6-7个月小儿会坐时,才出现胸椎的后凸,称为胸曲;1岁左右会站、会走时、才出现腰椎的前凸,称为腰曲;只有这时,婴儿的脊椎才形成真正的人体曲线美,才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

    (三)躯体与四肢生长比例的变化

    躯体与四肢的长度比例逐步发生变化。出生时的指距

    (为两臂向两侧平伸,两手指尖之间的距离)短于身长,1-2岁时两者相等。出生时上部(为头顶至尾脊之间的距离)占身长的60%,下部(尾骨至脚跟的长度)仅占身长的40%,到了十二岁,上下部就相等,各占身长的50%。这说明身长的增长主要靠腿的增长。

    总的来说,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动作活动的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2 02:02:24

    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

      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一家人都是特别高兴的,但是如果外界环境中没有不利于生长因素的存在,儿童的生长过程将呈现一定的轨迹现象,下面是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及相关资料。

      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1

      1、生长发育速度减慢:身高每年平均只增加5~6 厘米,而体重仅增加1.5~2 公斤,加之活动量越来越大,热能消耗相对增多,所以身体开始变瘦,皮下脂肪减少。家长常误认为孩子有病 ,只要身高、体重、头围、胸围达标,就不必为之担忧。

      2、脑功能的发育越来越完善:由于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接触面越来越广,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各方面的能力均有较迅速的发展。

      3、胸围发展大于头围:胸围可反映孩子胸部、胸背肌肉和肺脏的发育情况;头围的大小一般与脑发育有关,3~6 岁男孩子的头围数一般在49.1~50.8厘米,女孩为48.1~50厘米。头围过小可能为先天性小头畸形,头围过大有可能为脑积水。

      胸围与头围的关系是:胸围 (厘米)= 头围 + 周岁数。

      一般来说,一个人成年期的最终身高取决于遗传、营养及内分泌激素对生长速度的调节。正常情况下,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至3岁时,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期。婴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为50厘米,出生第一年内:身高增长速度最快,平均增长约20~25厘米;宝宝现在一岁,是处于生长期最快的时候,家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合理搭配,保证营养的全面哦。

      宝宝到两岁至两岁半,20个乳牙就可长齐。

      由于每个幼儿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晚些。

      3岁前从牙龈萌出的牙齿被称为小乳牙。受遗传、性别、种族等遗传因素以及气温、营养、疾病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每个宝宝萌出小乳牙的时间不尽相同。

      培养孩子健康的情感家长可以参考下面的观点,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使孩子身心感到愉快。孩子的情感是在活动中培养起来的,爸爸妈妈平时可多安排一些游园、游戏等活动,来丰富孩子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孩子的积极情感。同时要根据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使孩子积极、活泼、朝气蓬勃、情绪欢快。

      要养成宝宝自己动手吃饭的习惯并不难,只要能给予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并讲究一点策略,就能让宝宝自己爱上吃饭。当宝宝长到8、9个月大时已经会抓握东西,并慢慢学会运用手指头,此时就可以开始训练使用汤匙了。等宝宝过了1岁3个月,手指已变得比较灵活,就可以让他坐在自己的婴儿餐椅里吃饭了。这样经过持续练习之后,宝宝到了2岁左右就可以独立用餐了。

      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键在父母,父母如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孩子模仿性强,就会自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饭前准备

      2、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3、保护清洁安静的吃饭和轻松愉快的吃饭气氛

      4、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均

      5、避免暴饮暴食

      通常1岁以内婴儿的饮水量应是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60毫升;而2—3岁饮水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00—140毫升。除此之外,为人父母还应注意一些其他问题。孩子大量出汗后,千万别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这可能引起水中毒。因为出汗本身带走了一些盐分,而大量饮水后,水经肠胃吸收,又以汗的形式排出,这样会带走更多盐,以致血液吸水能力降低,一些水分很快被吸收到组织细胞内,造成细胞水肿,出现头晕、眼花、昏迷等中毒症状。

      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2

       一、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婴儿期:0-1岁

      幼儿前期:1-3岁

      幼儿期:3-6岁

      童年期:6-12岁

      青春发育期;10-20岁(男孩晚两年)

      生长发育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各阶段顺序衔接,不能跳跃。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生长发育的速度是不均衡的,曲线呈波浪式

      人的一生有两次突增高峰,第一次是胎儿期,第二次是青春发育期,出生后,生长最快的是婴儿期,0-1岁身高增长25厘米,2-3岁增长10厘米,以后逐渐放缓,每年约增长5-7.5厘米.直到青春发育早期, 每年可增长8-10厘米,甚至达到10-12厘米。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发育中期,性器官发育,生长速度减慢,女孩17-18岁,男孩22岁身高基本停止生长。

       三、生长轨迹现象和赶上生长

      一旦因疾病,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等因素影响而出现明显的生长发育延迟,离轨迹较远,只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克服不利因素后,患儿会表现为加速成长,恢复到正常轨迹,把这种现象叫“赶上成长”。

       四、生长关键期

      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都有生长关键期,比如脑细胞发育的关键期是在胎儿中后期和出生后6个月,若在此期发生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缺氧,产伤等就会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又如青春发育期是长身高的关键期,若出现阻碍生长的不利因素,都可导致骨细胞形成数量减少,若不能及时干预,随着骨骺和骨干的愈合,儿童少年的体格就无法实现其遗传潜力所赋予的水平。

      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特点是3

       儿童各期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一、胎儿期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止为胎儿期,共40周。此期胎儿完全依靠母体生存,孕母的健康、营养、情绪等状况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应重视孕期保健和胎儿保健。

       二、新生儿期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称新生儿期。此时儿童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体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1/2,尤以新生儿早期为高。因此,新生儿时期应特别加强护理,如保温、喂养、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

      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期,此期包括了妊娠后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早期3个阶段,是小儿经历巨大变化和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最高。

       三、婴儿期

      出生后到1周岁为婴儿期。此期为儿童出生后生长发育第一个高峰期,因此对能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量相对较大,但儿童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

      紊乱和营养不良,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婴儿6个月后,体内来自母体的免疫抗体逐渐消失,而自身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需要有计划地接受预防接种,完成基础免疫程序,并应重视卫生习惯的培养和注意消毒隔离。

       四、幼儿期

      自满1周岁到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较前减慢,但活动范围渐广,接触周围事物的机会增多,智能发育较前突出,语言、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发展,但对危险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

       五、学龄前期

      自满3周岁到6~7岁为学龄前期。此期儿童体格发育速度进一步减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语言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自理能力增强。因此期儿童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应加强早期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

       六、学龄期

      自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为学龄期。此期儿童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是长知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应加强教育,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含铅标准是多少

儿子每天晚上都吃好多吊炉花生长吃有坏处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