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手足口病挂什么科?

时间: 阅读:11553
儿童手足口病挂什么科?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4 15:59:35

儿童手足口病可以挂儿科,但要注意做好隔离的措施,避免传染他人或者受到其他的感染。这种疾病主要是以疱疹的形式出现,多发于手部和口腔以及咽喉部位,可以通过降温和抗生素类的药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症状和达到治愈的效果,同时还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9 18:18:07

    我是一名儿科药师,虽然我不是儿科医生,但是我在儿童专科医院工作,但是也会听到和看到很多大众自认为是奇葩 搞笑 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看来,可能都是些太经常不过的小事情了哈,下面我就来分享1个会让你们泪奔的 搞笑 事情。

    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是感染科某男神医生值班,下面就是关于他的真实事情。我们知道每年秋天这个时期正是儿童秋季腹泻的高峰阶段,秋季腹泻,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属于传染性疾病,我们医院会集中在感染科专门看这类的疾病,不是在消化科看这类疾病,因此感染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每年的这个时期医生都会累趴,不对应该是看大便看的眼花。但比视觉和嗅觉系统冲击更大的是下面的这个事情:

    大家都知道孩子腹泻了,医生通常会建议做个大便常规,但是有的家长把大便送到检验科以后,还是不放心不过瘾,也想让医生看看宝宝的大便颜色和形态,于是就把尿不湿中剩下的那一大堆稀便便非得再拿给医生也看看,家长就双手兜着这尿不湿进入医生诊室,谁知道一不小心,脚一打滑,这个年轻的漂亮妈妈穿的又是高跟鞋,当时摔个人仰马翻,摔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伤到身体,可是结局是他双手里面的那好几公斤的稀屎,在摔的那0.1秒内,全部飞向了空中,想天女散花一样,撒到了医生的一桌子上都是,其中有一坨非常长眼,非常精准的掉进了医生刚刚还在喝水的的那个水杯中......还有他的头发里面、衣服里面......这个诊室都弥漫着...此处省略1000字。

    那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地面有水啊,害得孩子家长摔跤了啊!这个就得说儿科诊室另外一个最最最常见的事情了,那就是随地大小便的高发之地。时光隧道得倒回3分钟之前,哈哈,原来在这个家长进来之前片刻,另外一个小朋友,穿着的是漏裆裤,正好刚吃完奶没一会,尿急来了,他也没有告诉他麻麻,直接自己就蹲在医生旁边的地上尿了起来......此处省略100字。前后也就几分钟间隔,医院的保洁工作人员还没有来得及拖地,结果导致了上述的尴尬发生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趣事太多了,在我们儿科人看来都是家常便饭!只要能够让孩子 健康 起来,只要能让家长能够开心起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在医院里工作时,遇见各种各样的 搞笑 奇葩的事情是很多的,见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我个人亲身经历的一件奇葩事讲给大家听吧!

    那时我在实习的时候,刚刚由内科转入儿科,正是秋高气爽的秋季,由于在秋季是季节性疾病的多发期,所以,患秋季腹泻的宝宝是很多的。那时候我们在实习时,护士的事情也让我们帮忙做的,每天早中晚给宝宝测体温,询问宝宝的饮食,大便情况等等,就都包在我们几个实习生的身上了。那天正好来了个新患儿,这时忙碌的护士和带我的老师,叫我去给新患儿测一下体温,顺便问一下大便的情况,我就像接到圣旨一样,健步如飞的到了新患儿面前,开始询问,宝宝大便了吗?宝妈妈回答;有,大了。我又问,大便多少次啊,宝妈妈回答;一两,我很惊讶,然后又问,宝宝大便一天多少次啊,宝妈妈惊恐的回答;一两吧,要不二两,一下子把我整蒙了。在患病期间,了解宝宝的病情病史是相关重要的,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样的奇葩事情是很多的,应该好多宝妈妈在带宝宝就医时也都遇见过,作为儿科医生也就习以为常了。

    其实奇葩好像有点贬义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有趣好玩的事,这样的事其实挺多的,略说一两个有趣的诊室插曲。

    一天在儿保诊室给一个42天宝宝体检,宝宝躺在诊室的床上,我坐在右边,宝爸宝妈坐在左边。其中一个检查项目是检查宝宝的视力和听力,我拿着一个红色的摇铃左右移动,吸引宝宝的眼球左右追视。这个宝宝可能看到陌生人有点怕生,无论我怎么弄红色摇铃眼睛都死死盯着左边的爸爸妈妈。

    “嘿,这个小宝贝眼中只装着爸爸妈妈,根本不把医生放在眼里,年纪这么小就有点目中无人了! ”我假装有点生气地说。诊室顿时哄堂大笑,气氛缓和了起来。宝爸宝妈也是喜逐颜开,在他(她)们的配合下,宝宝慢慢放开了紧张的心情,顺利了完成了全部体检项目。

    还有一次,一个身高170+的宝妈带她的小孩体检,两个多月宝宝身高体重发育一切正常,但宝妈还有有点懊恼地跟我说,宝宝爸爸身高也有180+,为什么宝宝的身高也不见得比其他小孩子高呢?

    我和妈妈说, 姚明刚从娘胎生出来的时候也不会比我们每个人高多少啊,遗传上的优势需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它慢慢发挥出来,别太着急!

    诊室其他人听了也笑了起来。

    其实还有一句我不太好意思和宝妈说: 姚明还是受精卵的时候,他的细胞直径也不见得比别人的长啊!

    哈哈,我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是太阿Q了!


    读研之前手札君在大学的附属医院实习,转到儿科时已然是夏季,南方的夏季闷热潮湿,诊室的空调清一色调成除湿模式。某日下午,儿科诊室来了一大家子,奶奶、妈妈、保姆和爸爸,奶奶抱着一个约1个月大的婴儿。孩子奶奶把一个裹的像粽子一样的婴儿放在我们的检查床上,还没开口就哭上了。我们看着这个婴儿外观发育和应答都是正常的,摘下口罩准备问家长时,一股酸爽的味道排山倒海扑面而来,屎臭混合着腐肉的味道比解剖室内福尔马林泡着的尸体味道要浓郁的多。为了自救我们带上了口罩。把孩子身上裹着的毯子、外衣、毛衣、衬里一件件扒开,我们看到孩子的肚脐位置挂着一根鸭肠似的组织,黏糊糊,与肚脐藕断丝连,肚脐处有血性渗出。

    带教我的Z老师哭笑不得“你们给这孩子做过脐带护理么?别告诉我出生到现在一直这样裹着?”,孩子妈妈明显感觉有人撑腰了,委屈的带着哭腔“医生,我婆婆说就得这样捂着,我怎么说她都不听,说她看的孩子比我吃的盐还多,妈,我就说这样不对吧,您非不听”,孩子奶奶也感觉理亏,哄着孩子不再吱声。

    这是一例典型的因脐带护理不佳导致的新生儿脐炎。脐带是宝宝和胎盘之间的纽带,每个宝宝脐带脱落的时间有所不同,但一般在出生后1 2周均会脱落, 这期间的护理只要掌握两个小技巧就能平稳度过这段“尴尬期”:

    1.脐带断口保持干燥:

    如果在洗护时不慎沾水,要用干净棉签擦拭,不要在脐带断段涂抹婴儿护肤品,避免过多衣物覆盖脐周。

    2.避免摩擦:

    婴儿尿裤的腰带建议高过肚脐位置,避免脐带被拉锯式摩擦

    硕士期间,跟导师出门诊,遇到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询问病史后,导师建议患儿母亲也做一下化验,结果患儿和其母亲均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经正规治疗,母女二人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原来儿科医生还有更大的价值。

    奇葩的事?其实不一定是奇葩,也不一定不奇葩。个人看法不同。曾经遇到儿科的问题太多,也许还会发生。下面回忆2件。

    1,遇到一个乡医,给几岁的孩子看病,孩子恶心不适(可能是感冒),给高孟酸钾粉溶解后喝下(消毒杀菌,只能外用,还要注意浓度),天啦!伤口腔,食管,胃等整个消化道。是30年前庸医的事了,现在不会发生的。

    2,8个多月的男宝,从2个多月患上咳喘不适后,儿童医院惑疑过敏性哮喘?半年来反复咳嗽气喘,每一个月都发生,宝妈当然经常往反医院,平喘,雾化,输液,喂药,效果就是不佳!经济和身心疲惫。找过敏原?一般情况下宝宝3岁过后可以各大医院检查过敏原,可以对宝宝进行相关治疗。可是这位男宝才8个月!一个医生想进行基因检测过敏原?可以吗?分析下基因是人生下来固有的,试试,检查结果没有发现相关过敏原。

    男宝突然高热住院治疗了,经过治疗后好转,但是宝妈仍担心宝宝的病情,于是要求增强免疫力试试(输液人血丙种球蛋白,一种难申请到的药品),奇迹出现了,宝宝这次真的好久没有严重的哮喘发作了,身体渐渐好转。

    6岁前的宝宝生理性免疫力低下,爱生病,可是象这样的宝宝反复不好,效果不好的还不少见。

    儿科的问题多种多样,需要儿科大夫用丰富的经验和耐心的观察来解决一个个难题。

    突然觉得这样子的一个提问有诱导负能量的嫌疑,而正能量是我们提倡宣传的哦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在现在的这种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是很紧张的,在儿科方面呢,也是如此。我们自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家长理解儿科医生护士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能够寻找医务人员帮忙,但是又不苛责其成。

    也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工作更轻松一些,负担没那么重,这样子就拥有更多的时间跟耐心,跟家属患者进行沟通。

    不过既然这个问题问的是在儿科诊室遇见的奇葩事,那么我也勉为其难的贡献一件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曾经有一次,有一个小孩大概是五六岁,家长因为孩子已经有六个多小时没有排小便来就诊,特别担心小孩的情况。那天刚好是我值班,初步的检查了一下小孩的身体,并没有发现太大的异常,于是我把孩子放在床上,轻轻地抚摸他的腹部。当我检查到膀胱区的时候,感觉到膀胱是鼓鼓的的。这个时候我搓热我的双手,并在膀胱区,轻微的按摩了一下。

    说是迟那时快,突然一泡尿酥的一下了,一下子就飞射而出出来了,弄在了我的白大褂上面。

    家长好尴尬,又想笑。只好对我说,医生这手是妙手回春,是一把神手,我们在家里担心了好几个小时,没想到医生摸一下小便就出来了。

    关于儿科诊所发生的=的事情,真的是说不清道不尽,有太多的跟你讲的啦。只是真正忙碌的儿科医生,真的是没有多少时间去做这些总结。

    祝愿2018年,宝宝们都能够 健康 成长吧。

    额额额,这个问题感觉企图挑起咱们医患之间的是是非非啊,换个问法“你在儿科诊室遇见过什么笑出声的事”,这样分享起来才是活泼有趣。

    某天,来了一个腹泻的娃,我们照例要询问便便的情况,“小孩的大便是什么样子的?”话音未落,只见妈妈胸有成竹从包里摸出一个碗,拿到我面前,说“医生你看!”。是的,我直观的看到了一碗便便。哭笑不得ing……

    另一个故事,小孩大概5、6岁在候诊,玩的无聊了开始吵吵,机智的妈妈立刻打开手机 游戏 给小孩玩,小孩安静了,认真的玩起了王者荣耀。所以说,农药里你永远不要猜你的队友是谁。

    儿科是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非常大的科室,希望未来工作中,医务人员心理能更放松一些,家长们能多理解一些,为医疗环境一起添砖加瓦~


    医学界作者 李土豆

    在我从事小儿骨科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聪明”的小孩子。

    他们往往有一些外伤,在家里苦恼不安。但是他来到了骨科诊室,看到了穿白大褂的医生伯伯。说什么也不承认他受过伤,哪里痛

    这个时候医生伯伯怎么办呢?我会用手慢慢的从从不同的地方逐渐的摸向他疼痛的地方。我的眼睛却不看着他疼痛的肢体,而是盯着孩子的眼睛

    到了孩子真正疼痛的地方,孩子面部会发生一些变化。

    小样儿,还想骗我

    我会告诉他听医生伯伯的话,认真做好检查,回家妈妈会给你买好吃的和小玩具。

    让医生成为大家的朋友,让大家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曾在儿科轮转,每逢手足口病流行季节,病房就爆满,而且每天还有几十个小孩入院,出院,即便这样,大家还是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那就是接触病人后一定会洗手,在办公室一定是,手是干净清洁的,可以直接接触食物的标准。

    入院后医生要检查一下小孩,这是必须要做的,入院体格检查。大部分家属可以接受,然而有几次,一位爱子心切的妈妈抱着小孩冲进医生办公室就说,医生快救救我小孩,其实只是体温38.2 。

    医生一边说,我来看看小朋友什么情况,一边准备伸手去检查小孩。

    小孩妈妈突然把小孩抱起来,转向一边说,你手不干净,都是细菌,不要碰我小孩!不要碰我小孩!不要碰我小孩!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29 18:18:07

    我家小孩得手口足病 输液4-5天了,怎么每天还是发烧,,发烧多在38度左右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一: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二: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棱形的水泡,疱的,周围有红晕,水泡的液体清亮。水疱的长轴与皮纹是一致的。 然后水泡的中心凹陷,干燥变黄,脱落(脱屑)。另外,指、趾端会有散落的比较坚硬的淡红色的丘疹或者水疱。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三:口腔里,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齿龈上也有散在的水疱,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但是口腔里的水泡很快就会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色的膜下面可看见点状或片状糜烂面。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四:出现在手、足部位的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

    我家小孩发烧38度左右好几天了怎么办

    如果不高于38。5度可以吃些药,或给孩子擦点洒精,如果仍不退的话,就赶紧去医院吧,我家宝宝就是,吃了布洛芬退烧后,过一会还发烧,后来去医院打了吊瓶,马上就好了,千万马虎不得。

    小孩子的手口足病发烧反复

    多喝水
    口服抗病毒颗粒
    也可以挂点滴
    输些抗病毒的
    最近别外出
    手足口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
    如果去医院的话
    挂传染科
    请到正规医院治疗
    以免耽误病情

    手口足病除发烧还会抽筋吗?

    你好,如果小儿伴有发热等,可考虑是手足口病,应详细检查明确,积极治疗。日常应合理饮食,多饮水,保持面板清洁,避免不良 *** ,辅以对症治疗,如皮疹瘙痒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等,伴有病毒感染,应用病毒唑颗粒等,一般多可好转的 检视原帖>>
    希望采纳

    得了手口足病不发烧吃什么药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1、急性起病,发热;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治疗建议1、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指导意见:2、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3、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4、注意口腔面板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面板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我小孩快两岁了。这两天老是发烧昨天输了液还拿了药。今天还是发烧。都是37度多

    或属气机不畅 阴虚 积食而引起的发烧 若此 输液服用西药基本不起作用

    发烧38度左右4,5天了怎么办

    你还是得了重感冒。建议你去医院静滴些“阿奇霉素和病毒唑”之类的药,再口服这方面的药,效果会好些。阿莫西林对感冒没有什么作用的,最好不要乱服药。

    感冒反复发烧5天输液4天可还是发烧怎么办

    首先应该发烧的原因是什么,是感冒了,是细菌,还是支原体感染等。检查血常规了吗,白细胞数高吗?

    这几天发烧,咳嗽的厉害,发烧3天了,反反复覆的烧,每次都是38°左右,输液3天了,还是反反复覆发烧

    最好去医院拍个CT胸片看一下比较好

    得了手口足病,但是没有发烧,请问严重吗?

    治疗措施 主要是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保持幼儿个人清洁卫生。 ⑴ 可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 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生素、鱼肝油涂抹口腔,消炎止痛;还可外用芦甘石洗剂止痒。有合并症病人可肌注丙种球蛋白。 ⑵ 发热38℃以上可适当用退热药,注意多给患儿喝水,以防幼儿出现脱水现象。 ⑶ 若发热持续不退,适当静脉补充液体或口服补液。 ⑷ 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足够的休息⑸ 口腔溃疡的幼儿,要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 ⑹ 幼儿饮食,应给予易消化食物,食物应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 *** 性食品为宜。补足水分,以利于排毒及减少体液丢失。
    [编辑本段]愈后
    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少数患儿可有神经系统症状,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

  • 半夏
    回复
    2024-03-29 18:18:07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13 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EV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

    我国于1981年上海 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 、河北、天津 、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 000余病例。经过2年低水平散发后,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 病毒研究所从手足口病人中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 市卫生防疫站也从手足口病患者标本中分离出EV71。

    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重症病例的并发症包括脑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或肺出血、急性软瘫和心肌炎。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大。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病例定义

    (一) 临床诊断病例

    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重症病例:1.有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的患者,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2. 手足口病流行地区的婴幼儿虽无手足口病典型表现,但有发热伴肌阵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五、疫情报告

    (一)自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二)报告内容与方法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三)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发生流行或暴发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

    (四)报告信息分析和反馈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对疫情报告信息进行逐级审核。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浏览并分析监测数据,发现异常升高或病例呈聚集性分布或出现死亡病例,应及时核实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向下级疾控机构及医疗机构反馈疫情分析信息。

    六、流行病学调查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一是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二是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的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等;三是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四是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和调查表应根据调查目的不同而进行专门设计。

    七、实验室检测

    (一)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各省疾控中心要组织开展对手足口病病例的实验室监测。发生本病流行的省份每周至少采集5-10例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和保存技术要求和标本送检单见附件1和附件2。标本检测方法见附件3。如有重症病例,应尽量对所有重症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如有暴发疫情应采集部分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检测。无检测能力的地区可将标本送至有条件的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采集标本时应注意收集病例的相关信息,填写个案调查表见附件4。

    (二)检测结果的报告与反馈

    各省每周五将本省已完成实验室检测的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检测结果一览表(附件5)的电子版上传至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及应急处理办公室和病毒病所脊灰实验室。中国疾控中心对各地上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向各省疾控中心反馈。

    八、预防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

    1. 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

    2.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

    3. 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

    4. 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

    5. 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

    6. 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7. 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9 17:17:57

    如果是口腔溃疡的话,到是问题不大,如果孩子疼得厉害可咨询口腔科医生。

    如果是手足口病就需要特别注意了,这种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家中有其他孩子,则需要隔离。家长可观察孩子手上、脚上、或者臀部有无泡泡,孩子有无高热发烧,如果有,患手足口病的可能性就很高了,特别是发烧容易引起高热惊厥,需家长做好降温。及时到医院挂感染科医生号,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感冒时打了流感疫苗?

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呕吐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