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热主要是指新生儿的体温超出了正常水平,腋下的温度超过了37.2℃。
出现了新生儿发热,这可能是自身存在某些身体方面的疾病导致的,比如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等等。这种现象可能会伴随着呼吸急促、皮肤严重发黄、腹胀、腹泻等症状。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还会诱发脱水。
你会正确判断孩子是否发热吗?
错误的判断
1、妈妈用手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宝宝的皮肤发烫,妈妈认为宝宝确实是发烧了。
2、妈妈拿来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7℃,妈妈认为宝宝生病了。
正确的判断
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所以,上述两种妈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发烧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实验室检查对于小儿高热的诊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检查结果发现,外周血中白细胞降低,多应考虑是病毒感染。白细胞增高,多应考虑为细菌感染。
2、对发热患儿还应注意检查外周血中有无异常淋巴细胞或幼稚细胞,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病毒感染。对长期发热的患儿要做血培养,检查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肝肾功能等,还应做结核菌素试验。对临床考虑为消化系统感染者一定要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可进行肥达氏反应、外斐氏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和类风湿因子等检查。
二、胸部X线检查
有助于肺与胸部疾病的诊断。其它如恶性肿瘤,可根据部位选作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放射性同位素、B超、活体组织等检查。
新生儿发热是一种症状,也是身体内一种特别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以及提升抵抗力的功效,只不过新生儿发烧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都比较特殊,需要各位家长引起重视。新生儿发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是由于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导致的,其次也就是孩子的代谢比较旺盛,水分特别容易流失。新手家长采取护理时要注意,新生儿体温在38℃以下是不需要处理,体温在38~39℃之间,可以给孩子盖薄一点的衣服。
新生儿发热是怎么回事,家长别忽视
1、体温调节功能不稳定
新生儿的出汗排热功能还没有成熟,如果环境温度比较高或者是保暖过度,也就会让孩子的代谢产生的热量散发受到严重的阻碍,此时孩子体温就会升高。
2、孩子代谢旺盛,水分容易流失
新生儿身体里的含水量大约占体重的85%,如果孩子代谢比较旺盛,排泄水分较多,水分就特别容易流失,家长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
新生儿发热时,新手家长怎样护理
首先,新生儿的体温在38℃以下的时候不需要处理,只需要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并且及时给他们补充一定的水分,通常情况下几个小时以后,体温就可以恢复正常。
其次,新生儿的体温在38~39℃的时候,可以给孩子盖薄点的衣服,这样也能够让孩子的皮肤多散热。千万不要继续捂着,同时室内温度要保持在15~25℃之间。
温馨提示:关于孩子洗澡的问题
如果宝宝正在发热或者是发热后48小时之内,希望各位新手父母最好不要给孩子洗澡。如果孩子处于发热的状态,给他们洗澡,特别容易出现寒战甚至是惊厥的情况。无论是孩子正在发热中还是发热之后的48小时之内,都不建议给孩子洗澡,护理不当会加重病情。
小儿发热是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如何正确判断和处理小儿发热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小儿发热的判断标准、分度分型和处理方法。
??正确判断小儿发热
当小儿肛温超过37.8℃,舌下温度超过37.5℃,或腋下温度超过37.4℃时,这被认为是发热。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和新生儿的体温容易波动,高温环境、运动、过分保暖、新生儿哭闹或喂奶等都可能使体温暂时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正常范围1℃。
??分度分型小儿发热
对于发热的分度分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腋温在37.5℃至38℃之间为低热,38.1℃至39℃为中度发热,39.1℃至40.5℃为高热,超过40.5℃则为超高热。另外,根据发热的持续时间和波峰特点,发热可以分为短期发热、长期发热和不同热型,如间歇热、弛张热、双峰热等。
??正确处理小儿发热
对于小儿发热,家长需注意观察并记录其体温变化,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度保暖和高温环境,以预防发热的发生。
宝宝出生后,自然就要尽心尽力的照顾他,新生儿的免疫力是比较低的,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有很多宝宝在出生后不久出现高烧不退的现象的,家长们一定要留心,时刻注意孩子的体温变化,那么怎么判断新生儿发热?
怎么判断新生儿发热1、用手摸:平时经常摸摸宝宝的小手和颈部后面,既可知道宝宝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可以了解宝宝的衣着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宝宝的健康和舒适。了解了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有发热,你就马上能“摸出”。
2、观察:如果宝宝脸部潮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没有食欲时,宝宝很可能是发热了。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如果宝宝的小便比平时的尿量少,且小便发黄、颜色较深,宝宝也可能体温增高了。
3、体温计测量: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最确切的。通常用肛表测量小宝宝的直肠温度较确切(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宝宝的腋下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测出的直肠温度需减去0.5℃,腋下和颈部温度应加0.5℃,得出的度数便是宝宝的现时体温数,如此可知宝宝的准确体温和是否发热。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腔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新生儿发热时,个体的反应性差异比较大,大多会出现奶量减少,活力下降,部分孩子可能出现睡眠多或哭吵不安,呼吸增快,一般表现与以往状态有所不同,触摸身体有热感,手脚可热可凉,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给孩子正确测量体温以确定是否发热。
新生儿宝宝发烧的表现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
宝宝发烧,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
作为一名新生儿的父母你最好是学会判断新生儿是否发烧,这样在新生儿发烧的时候作为家长就可以及时发现,这样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应对。其实只要是应对得宜,孩子的发烧可以尽快好转哦。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