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渊穴或者肺俞穴都可以进行按摩,能够帮助止咳。太渊穴在孩子的手腕部位轻轻的按摩,能够帮助疏通尽量缓解咳嗽。
按摩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还需要进行相关检查确诊病因,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会更彻底一些。咳嗽的时候不能让孩子跑、跳。
养生导读: 怎样?。是常见的一个症状,一年四季均可以发。怎样?,一起来看看吧。
由于尚未发育健全、体质和抵抗力较为低下,咳喘者更多。小儿在同时,可以配合家庭自我治疗和。
小儿是的一种,适用于6岁以下的儿童,通过对特定穴位和部位的 *** ,既可以让孩子气血调和起到不、少的功效,又可以在孩子得后,防止发生并发症以及向危急病症转变的可能,同时还可以保证孩子气血充盈,胃肠通畅,促进体智发育等,可谓一举数得。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家长用小鱼际按揉患儿背部的肺俞穴5分钟。然后,向两侧分推肩胛骨。
2、患儿仰卧位,家长用拇指点揉天突穴50次,揉膻中1分钟。
3、按揉并弹拨患儿、丰隆穴各1分钟。
小儿推拿随证加减
1、外感风寒型: ,痰稀色白,鼻塞,流涕,咽痒,或头身痛,发热恶寒,无汗,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1推三关次。
2拿风池、合谷穴各10次。
3推太阳30次。
2、外感风热型: ,痰黄咯吐不畅,咽于咽痛,甚则胸痛,或有发热汗出,舌苔薄黄,常用手法加
1清肺经、退六腑各次。
2揉大椎30次。
3用拇指在肩井穴上作按揉法10次,最后用双手拇指与食、中二指提拿肩井5次。
3、痰湿咳嗽型: 痰多而嗽,屡咳痰而不绝,痰白胸闷,恶心,纳呆,舌苔白腻。常用手法加
1补脾经次,掐揉四横纹5次。
2运内八卦。
4、火热咳嗽型: 干咳连声,少痰,或痰稠夹杂血丝,胸胁胀痛,烦躁口苦,面红目赤,舌边红,苔薄黄少津。常用手法加
1按揉掌小横纹100次。
2揉内劳宫50次。
3推涌泉穴,揉肾俞1分钟。
止咳的穴位及指压法
主要通过对穴位 *** 起到消炎、止咳、化痰作用,主要穴位包括天突穴(位于两锁骨中点凹陷处)、胸部、两手臂外侧部(沿大鱼际至肘关节部)、天宗穴(相当于肩胛骨中点处)、背部等。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患儿仰卧,家长位于其右侧,家长右手五指稍分开,以五指指端螺纹面为着力点,在小儿胸部沿着患儿肋骨走向进行左右平推3~5分钟,力量宜轻柔。
第二步:用中指尖点揉患儿天突穴10~30秒,力量不可过重,以免造成呛咳甚至窒息;家长左手握住患儿手部,分别用右手拇指腹擦推小儿左右两手臂外侧部,至局部皮肤红润。可先涂少许粉或油剂防止擦破皮肤。
第三步:患儿俯卧,家长左手托住宝宝胸部,防止口鼻部阻塞。右手掌心在其背部揉推至局部皮肤红润,以两侧肩胛骨部为重点(肩胛骨部有两肺叶所在),点揉两天宗穴,具有润肺作用。并用掌根揉推小儿脊柱胸段(两肩胛骨间脊柱部)3~5分钟左右,可增强免疫力。
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宜加强日常生活中的。首先要注意保暖,预防风寒侵袭,因为受凉常能加重病情;其次在秋冬季节,患儿应少去,预防传染病;再次要合理喂养,,提高健康水平。
方法虽好,但也提醒家长朋友们,因为孩子的体质敏感,推拿的部位要准确,力度更要适中,千万不要随意学些皮毛,就在孩子身上施展,防止效果。
儿童咳嗽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按摩:
1. 对背部膀胱经上的肺腧穴揉按;
2. 分别对两侧的肩脾胃进行按推;
3. 对天突穴进行适当的揉按;
拓展资料
儿童咳嗽通常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干咳,另外一种是咳中有痰。对于咳嗽当中有痰,首先还是要明确其病因,主要属于是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个具体表现,咳嗽是病症的表现。首先要选择对症、对因治疗的药物,如果家长朋友们去医院,通过医生开具了相关检查报告单当中,明确其有相关的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在这个情况下,要选择相关的抗菌药物治疗。咳嗽一方面是有痰,另外一方面是咳嗽。针对这两种情况,要选择相关的改善症状的药,一是止咳,另外是化痰,化痰通常使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氨溴索,它能够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另外中成药像止咳橘红化痰颗粒,它也是针对咳嗽有痰症状进行缓解的作用。遇到咳嗽有痰的情况下,建议服用相关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服用药物效果不明显前提下,还是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能够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相关治疗,明确其病因产生,从而对其进行对症治疗。
咳嗽是小孩常患的疾病,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那么小孩常咳嗽怎么办呢?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湘雅附二医院儿科主任易著文教授。下面是易教授就小孩咳嗽的病因及防治方面的经验之谈,以供小儿的家长参考:
不要盲目止咳
咳嗽本是人体自身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可以阻止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系统,或防止支气管分泌物积聚。咳与嗽,是有所区别的,凡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在疾病状态下,咳与嗽常常并见,故合称为咳嗽。咳嗽一般不用镇咳药,因下呼吸道有分泌物(也就是痰)时,通过咳嗽才可排出体外,若用镇咳药就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气管支气管内痰液滞留,使病情加重或继发感染;但频繁咳嗽影响睡眠或进食,给患者带来痛苦时则可酌情选用止咳药。
分清病因病位
诊疗首先要明确诊断。导致咳嗽的原因,主要有呼吸道疾病(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的炎症,异物、出血、肿瘤、刺激性气体吸入等)、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炎、心律失常)及中枢性因素等。咳嗽的病因不止于肺,而咳嗽的病位不离于肺,俗话说“肺气如钟撞则鸣”,咳嗽是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司呼吸、主制节、主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引起的主要症状。咳嗽要分清是感染性还是变态反应性,是急性还是慢性,是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是外感还是内伤。对咳嗽的时间也要注意辨别:午前多嗽者属胃中有火,午后嗽者多属阴虚,黄昏嗽者是火气浮于肺,五更嗽多者是胃中有食积。
及时恰当治疗
在治疗上应及时恰当,宜中西医结合治疗。⑴对症处理:痰多黏稠不易咯出时,应喝足水以稀化痰液,并可用祛痰药如祛痰灵、鲜竹沥及雾化吸入疗法以助排痰,剧咳时可予非那根等镇静止咳。⑵西医对症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治疗,支原体感染者应选阿奇霉素等红霉素族药物治疗,病毒感染者可予病毒唑、阿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⑶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咳嗽初期宜辛散宣肺,中期宜化痰清肺,后期宜补气养阴。感染性的多按温病论治,变态反应性的多按内伤论治;上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宣肺利咽,下呼吸道部位的咳嗽注重祛痰顺气。并注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通达关系,通腑可以泻肺。
中医常见症型
①风寒咳嗽可选用华盖散、杏苏散、止嗽散。②风热咳嗽可选用宣肺饮、桑菊饮、麻杏石甘汤。③湿热咳嗽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千金苇茎加杏仁滑石汤、五叶芦根汤。④咽痒咳嗽可选用参龙丸、利咽合剂、桑射豆根汤、板玄金灯汤等。⑤燥邪咳嗽可选用清燥救肺汤、贝母瓜蒌散、桑杏汤、杏苏散等。⑥肺热咳嗽可选用清肺止咳合剂、泻白散、加减泻白汤。⑦痰热咳嗽可选用泻肺止咳合剂、清气化痰丸、清金化痰汤,痰湿咳嗽可选用二陈汤、三子养亲汤。⑧食积咳嗽可选用曲麦二陈汤、麻贝蒌菔汤。⑨阴虚咳嗽可选用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丸。⑩气虚咳嗽可选用六君子汤、补肺汤、人参五味子汤、九仙散。中成药如急支糖浆、橘红痰咳液、川贝枇杷膏、金振口服液、小儿金丹片等也可辨证选用。
5 小儿咳嗽按摩止咳
风池穴:以拇指指腹按揉风池穴2-3次,力度适中。
肺俞穴:用双手拇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肺俞穴1-2分钟,力度适中。
中府穴:用拇指指腹按揉中府穴,时间1-2分钟。
膻中穴:用拇指指腹按揉膻中穴,时间为1-2分钟,力度适中。
点揉合谷穴:用拇指指腹点揉合谷穴1-2分钟。
刮擦少商穴:将食指弯曲,以食指中节侧面刮擦患儿的少商穴1-2分钟。
按摩功效:咳嗽病在肺,按俞募配穴法取肺俞,中府调理肺脏气机,宣肺化痰;风池疏风解表祛邪;膻中宽胸理气止咳,合谷解表清热祛风,少商善清泻肺火,驱邪外出,可以治疗外感风热的咳嗽,咽喉肿痛,发热等病症。
孩子咳嗽时,可以按摩以下几个部位来缓解咳嗽症状:
1.背部:让孩子俯卧在床上或沙发上,用手掌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按摩。这有助于促进肺部的气流和痰液排出,减轻咳嗽症状。
2.胸部:让孩子坐直或半躺着,用手指轻轻按压孩子的胸部两侧,从上到下、从内到外进行按摩。这有助于刺激呼吸道的神经末梢,缓解咳嗽症状。
3.喉咙:用手指轻轻按压孩子的喉咙部位,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进行按摩。这有助于刺激喉部的神经末梢,缓解咳嗽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是缓解咳嗽症状的一种方法,如果孩子的咳嗽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呼吸急促等),建议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