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婴儿的疫苗有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果母体不存在乙肝大三阳,孩子出生后24小时以内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如果母体存在乙肝大三阳,出生24小时以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接种卡介苗。
要按顺序接种疫苗。
我们在出生之后,还在儿童时期就会需要去接种各种各样的疫苗,比如乙肝疫苗、卡介苗等等,这样可以预防得一些传染性、危害性比较强的疾病,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小孩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在小孩出生之后,医院就会立刻给小孩注射乙肝疫苗,有的时候还会再打一针卡介苗。
孩子出生医院会打乙肝疫苗吗
只要是正规医院就会给宝宝打乙肝疫苗,一般是在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打第一针,有的会在宝宝出生后立即注射。同时也会给宝宝打卡介苗,保证宝宝健康,准妈妈可以放心。不过医院只会给宝宝接种这一次疫苗。 之后,宝宝需要在卫生防疫机构或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卡介苗、破伤风、麻疹、百白破等计划内疫苗,准妈妈按照疫苗本上的进行接种就可以。医院为婴儿接种的第一针疫苗称为乙肝疫苗,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接种乙肝病毒免疫球蛋白。
为什么小孩刚出生就要打疫苗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刚出生就需要打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越小(尤其是新生儿或5岁以下儿童),转为乙肝慢性感染的概率越大。研究数据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后,只有4%不能阻断母婴传播,但24小时之后接种者20%不能被阻断。因此,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接种时间越早,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越好。
防患于未然,无论母亲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婴儿必须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第一针)、1 个月(第二针)和 6 小时个月(第三针)各接种一针乙肝疫苗。乙肝疫苗0、1、6个月全程接种三剂后,95%以上的婴幼儿可产生保护性抗体。
乙肝有什么危害和影响
1、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 人得了乙肝后,如果不尽快把这个病治好,肯定会传染给别人。 特别是当病毒DNA呈阳性时,更具传染性。
2、乙肝如果不尽快治愈,还会出现其他疾病,这种疾病可能会发展为肝硬化。 部分乙肝患者在检查中发现肝纤维化,这是乙肝向肝硬化的过渡期。
3、乙肝危害最严重的是肝癌。 部分患者得了乙肝后,由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演变为肝癌。 长期随访可能导致 HBVDNA 水平较高的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较高。
7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为普及儿童免疫纳入国家卫生计划,并于1985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即对七周岁及以下儿童进行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以及及时加强免疫接种,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
1992年卫生部又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范畴。随着科技进步,计划免疫将不断扩大其内容。
扩展资料:
一、方案
1、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2、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3、2个月月龄,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4、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5、4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6、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7、6个月月龄,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8、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9、1.5~2岁,进行百白破加强接种。
10、4岁,复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11、7岁,复种卡介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白破二联疫苗。
二、注意事项‘
1、接种的途径及剂量 不同的疫苗的接种途径、接种对象年龄及接种剂量有所不同。如果接种途径及剂量不当,不仅影响免疫效果,而且还会加重接种反应,甚至造成接种事故。因此在接种前应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
2、疫苗禁忌证 WHO规定具有以下情况者作为常规免疫的禁忌证:
⑴免疫缺陷、恶性疾病(肿瘤、白血病)及应用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而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者,不能使用活疫苗;
⑵接种对象正在患有发热或明显全身不适的急性疾病,应推迟接种;
⑶以往接种疫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者,不应继续接种;
⑷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如癫痫、婴儿痉挛等,不应接种含有百日咳抗原的疫苗。
3、预防接种反应
生物制品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接种后可引起有益的免疫反应,但也可产生有害机体的不良反应或变态反应。主要有以下副反应:
⑴一般反应
接种24小时内在接种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有时可能同时伴有发热、头晕、恶心、腹泻等全身反应。这些一般属正常免疫反应,不需任何处理,1~2天内可消失。
⑵异常反应?
少数人在接种后出现并发症,如晕厥、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性脑脊髓膜炎、过敏性皮炎、血管性水肿等。这些反应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其后果很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⑶偶合病?
与预防接种无关,只是因为在时间上的巧合而被误认为由疫苗接种引起。
参考资料:
-儿童计划免疫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很多家长都知道,新生儿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就需要进行疫苗接种,主要是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给新生儿宝宝接种疫苗,一方面是宝宝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另外一方面,因为宝宝刚出生,接触小量病原维生素的机会也少,宝宝容易受到各种传染病侵扰,影响宝宝的健康发育,因而要给宝宝按国家免疫规定接种疫苗。
喵喵家儿子出生后不久就打了卡介苗,但是出院回家后接种疫苗的地方一直没好,刚开始是小脓疱,后来破了,就开始化脓,现在都出生50多天了,一直还没好,她看着宝宝化脓的小伤口,不仅心疼,还担心,最后实在不放心,还专门跑去医院挂号看了医生,后来听医生一解释才明白是正常的,悬着的心才放下。
新生儿宝宝打完卡介苗后50天还有?脓包?,算正常吗?一般接种卡介苗后,2-4周会在注射疫苗的局部出现红肿现象,并且是逐渐从中央开始软化的,形成一个白色的小脓疱,几天后破溃后再结痂,等到结痂脱落后就形成我们说的?卡疤?,这是正常反应,新手爸妈也不用担心,并不是发生了化脓性感染。
这个过程大约经历8-12周,也就是2-3个月后红肿才能消失,这时候手臂上就会留下一个疤痕,但由于每个宝宝的皮肤敏感度不同,留下的疤痕大小、疤痕厚度等也会有区别。
所以,宝宝打完卡介苗后50天有包,一般是正常现象,家长注意避免感染就好,不用太担心。
新手爸妈必知的?卡介苗?知识1. 什么是卡介苗?
?卡介苗?属于计划内疫苗,也就是国家计划内强制接种的疫苗,主要是针对感染性强、流行地区广且治愈性低的传染病的。
2. 为什么宝宝一出生需要接种卡介苗?
由于考虑下面几个原因,宝宝出生后容易被感染、容易留下严重后遗症,所以要做好预防,而卡介苗是强有力的抗结核病的武器。
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时,母体的抗结核病的特异性抗体无法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
新生儿宝宝的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抵抗力弱,容易被结核病菌感染,一旦感染容易出现严重的粟粒性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并且极易留下后遗症;
我国是一个结核病感染几率较多的国家。
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再加上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以很隐蔽的形式传播,也有不少新生儿宝宝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染上。因此,新生儿宝宝接种卡介苗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我国的免疫规划程序中规定:新生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即应进行初次的免疫接种,最迟不应超过3月龄。
3. 接种卡介苗后会出现哪些反应,该如何处理?
宝宝接种卡介苗后,一般不会出现发热现象,但接种部位会红肿、化脓、结痂,一般是不需要特别处理。
不过,接种后妈妈们应该护理好,因为卡介苗是皮内接种,出现的反应比较重,而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最好能够母乳喂养。
以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而且母乳喂养能够增加宝宝安全感,就算接种部位出现了红肿不适,有了母乳,也能有效安抚宝宝情绪。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家长们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尤其是局部皮肤,内衣要经常换洗,以防止局部感染。
红肿破溃时,避免用手挤、抓挠、涂抹紫药水。
化脓时避免用手挤,而且也要避免宝宝用手抓结痂,应该让结痂自行脱落,以免造成局部感染;而且当有破溃时,不宜用紫药水涂抹局部,不然容易导致脓液外流不畅而影响结痂。
接种部位同侧出现淋巴结肿大。
有的宝宝还可能在接种部位同侧出现颈部、锁骨上、腋窝下淋巴结肿大,如果肿大直径不超过10厘米,就算正常,不需特殊处理;若是超过10厘米并且处理后也不见好转,那就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了。这点也需要新手爸妈们多注意观察。
但如果宝宝局部或全身反应剧烈,那要及时去看医生。
出生时没能及时接种的,出院后要按时并正确接种。
有的宝宝,出生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接种卡介苗,那么在出院的时候医生会交代妈妈什么时候再带宝宝到防疫站接种,所以妈妈们要了解清楚宝宝是什么原因没有接种卡介苗,到时候把情况再跟防疫站工作人员说一次,以确保安全接种。
以下情况的新生儿需暂缓接种卡介苗
。体温超过37.5℃的新生儿;
。早产儿或者难产出生的新生儿;
。具有先天畸形、皮肤病的新生儿。
京妈提示: 计划内的疫苗必须按时接种完全哦,否则以后会影响宝宝上幼儿园、小学的。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又实用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京妈点赞并且分享给身边人哦。对于宝宝来说,「打预防针」可是一件人生大事,尤其是满周岁前,几乎每隔1、2个月就得到医院报到!爸比妈咪虽然知道预防接种可守护宝宝的健康,但施打预防针之后,引发令人心碎的副作用新闻也是时有所闻,您对于疫苗真的具备十足的了解吗?接种疫苗后为何会产生副作用呢?疫苗接种又有何禁忌呢? 宝宝的常规疫苗有哪些?从出生起,宝宝公费补助接种的疫苗种类繁多,更别提还有自费选择的疫苗了,爸比妈咪是否看得一头雾水呢?以下将以时间先后以及公、自费作为区分简介各项疫苗的接种时间。 公费疫苗 B 型肝炎疫苗近日对于B型肝炎疫苗接种日程有所变动,发现越早施打,其保护效果越佳!因此,建议出生24小时内且出生体重达2,000克以上的宝宝应尽速接种第一剂疫苗,第二剂于满月施打,满6个月便可施打第三剂。 卡介苗出生满24小时且体重达2,500克的宝宝,若无其他特殊疾病问题,建议及早施打卡介苗。不过,陈万德医师提醒,若宝宝已接受「严重复合型免疫缺乏症」(SCID)的新生儿自费筛检,应等待结果报告无异常后,再接种卡介苗疫苗。除了卡介苗之外,还有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的三合一疫苗、水痘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等活性疫苗,因这些疫苗含有减毒但仍具活性的病菌,因此,若宝宝患有免缺陷相关疾病,则不能施打这些疫苗。 五合一疫苗所谓的五合一疫苗就是包含白喉、破伤风、百日咳、B型嗜血杆菌、小儿麻痹等疾病的疫苗。满2个月可接种第一剂;满4个月应接种第二剂;第三剂于满6个月时接种;最后的第四剂则是满1岁半接种。 流感疫苗只要宝宝出生满6个月大之后,就可以施打流感疫苗。通常第一年需要打两剂,两剂间隔4星期左右;8岁以前第一次打需要打两剂,以后每年施打一次即可。若已年满8岁,即便过去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一年接种一次即可。 水痘疫苗出生满1岁后,即可施打水痘疫苗。 三合一疫苗包含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疫苗的三合一疫苗,第一剂也是在满1岁时接种;第二剂则到小学一年级时,再接种即可。 日本脑炎疫苗当宝宝满1岁3个月应接种第一剂;在第一剂接种完毕后2星期,再接种第二剂;第三剂则于满2岁3个月时接种;小学一年级再接种第四剂即可。原则上,第二剂与第三剂应该相隔一年。 自费疫苗 肺炎链球菌疫苗最快满2个月大开始接种第一剂,每间隔2个月可接种第二、三剂,第四剂为1岁以后。肺炎链球菌疫苗是首次接种的年纪越大,需要接种的剂数越少。倘若满7个月、未满1岁才开始接种,仅需接种3剂,前两剂间隔2个月、第三剂为1岁以后。若1岁后才开始施打,间隔2个月,仅需两剂。2岁后才接种,仅接种1剂即可。 今年元月起,公费补助年满1岁之幼儿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有些爸妈心想既然 *** 会补助那就等到1岁以后再施打就好!陈万德医师表示,当然可以满周岁再施打此疫苗,这属于个人的选择。不过,从疫苗效果来看,越早施打此疫苗,其保护效果越佳,因此,若决定施打此疫苗,建议及早施打,效果更好,也能提早发挥保护力。 轮状病毒疫苗素有幼儿国民病之称的轮状病毒为,几乎每位5岁以下的婴幼儿都被感染过,特别是秋冬交替季节。而目前台湾有两种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分别为2剂型与3剂型,最早均可于1.5个月投予,服用间隔为1~2个月。 A 型肝炎疫苗满1岁大时,可接种第一剂;第一剂后间隔6个月接种第二剂。虽然台湾本土很少见A型肝炎案例,但是经口传染的A型肝炎,容易透过从到中国、东南亚等流行地区回台的人而传染。若是家中成员时常至上述地区,建议宝宝也接种A型肝炎疫苗。 接种疫苗居然会有副作用?偶尔从新闻事件之中,看到有人接种了某疫苗后,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爸妈心想,既然宝宝平常都在家,也都很健康,应该不需要白白挨一针,还要承受副作用的风险!其实,平时孩子罹患的大小疾病,病毒种类繁多,有些有预防疫苗,有些却没有。 通常是在感染后,其病情严重程度高,才会去研发预防疫苗。像倘若得到肺炎链球菌住院,所花费的金额就不只是千元,而是上万元了!因此,陈万德医师表示,打了预防针就像是多一层保障。 为何疫苗会有副作用?为何有些宝宝对于疫苗会产生副作用呢?陈万德医师表示,这与个人体质有关!就像是有些人对于某些药物就是产生会过敏反应。虽然,目前无法确定疫苗与人体的哪一部份产生反应而有副作用,不过,医学界猜测与基因有关! 卡介苗副作用最严重?在众多疫苗之中,卡介苗的副作用最严重吗?根据「预防接种受害救济申请案」的统计,卡介苗副作用的通报高居首位!像是今年年初,有一名1岁半男娃的手举不起来,追查原因才发现是结核菌感染引起骨髓炎,推估是接种卡介苗所引起!还有,一名女童也是施打卡介苗菌株后造成感染,以致三节胸椎受损,恐怕一辈子驼背,每天就要穿着铁衣。看到这里是否让各位爸妈心生怕怕? 由活性灭毒的细菌制成的卡介苗,伴随着一定比率及不同程度的副作用。陈万德医师指出,由于疫苗含有活性病菌、具有活性,的确可能造成淋巴腺发炎,甚至如同新闻所言的引发罕见骨髓炎。目前也无法以简单方式筛选出可能发生副作用的孩子。因此,提醒爸妈,若宝宝接种卡介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刻求诊。 常见疫苗副作用为何?多数疫苗的安全性都颇高,但还是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发烧、注射局部肿胀、手脚酸痛、睡眠不安稳或是食欲不振等,这些轻微副作用至多2~3天内就会消除。如接种部位红肿严重或经过数日不退、出现化脓或持续发烧,应尽速就医。 只有极少数才可能发生危及生命或身体健康的严重副作用,如:全身过敏、过敏性休克等。陈万德医师建议,接受疫苗后,应先留在原地观察20~30分钟,倘若30分钟内并无明显的过敏反应,产生其副作用的机会就大为降低,但像是全身长疹子等过敏反应,可能在1~2天内发生,爸妈要持续注意。 爸妈的4大疫苗疑问 Q1 疫苗百分之百安全吗?陈万德医师表示,疫苗当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虽然疫苗有其风险,却不应该因噎废食,就像平常在外面走路都有风险,但爸妈不会因此而整天足不出户。且经过现代医学的进步与技术,已可将此风险尽可能降低。 对此,医学界最常以1960年代的日本作为例子,当时处于接种旧型三合一疫苗的时代,那年发现短时间内因百日咳疫苗而造成几例严重副作用──死亡的案例,后来 *** 决定停止施打疫苗,但那一年因得到百日咳而死亡的人数远多于接种疫苗而死亡的人数,因此还是决定恢复施打疫苗。很多医学研究都已证实,注射疫苗对个人、社会及国家带来的好处,远远多于坏处。 此外,很多人怕打流感疫苗,陈医师认为这对流感疫苗有点不公平,每年 *** 会提供几百万剂流感疫苗,但其他疫苗每年则不到20万剂(出生率低),因此,感觉流感疫苗负作用多,其实发生疫苗负作用机率是相似的。 Q2 自费的疫苗要不要打?为了维护新生儿健康, *** 每年都有提拨预算,办理公费疫苗接种。除了公费疫苗之外,还有自费疫苗的选项可以让爸妈选择。爸妈担心若仅接种公费疫苗,对于宝宝来说,是否足够呢?陈万德医师表示,自己的孩子也都会接种自费疫苗。因此,在经济允许的状况之下,建议公费与自费疫苗都接种。 像是肺炎链球菌及轮状病毒疫苗在台湾虽属于自费的疫苗,其实在其他先进国家是纳入公费疫苗项目,这是因为考量到倘若未免费提供疫苗施打,愿意施打的意愿就大为降低,相较于因感染某些疾病而看诊、开刀、住院等医疗成本费用与全面提供预防性的疫苗费用相比,因而选择纳入公费。而台湾可能受限于经费或其他因素目前仍属于自费。 另外,当医师向爸妈提及自费疫苗时,有些爸妈误以为医生假介绍之名,行推销之实。陈医师表示,其实刚好相反!若单纯从业绩观点来看,若宝宝不施打疫苗,反而可能更多人需要求诊,而医生的业绩则更佳! Q3 可以早点打完预防针吗?有些爸妈因为想到让宝宝早点获得预防保护或是下一剂的接种时间刚好有私事,原本应该1个月后施打,想要满3星期就带着宝宝来施打。陈万德医师表示,不建议如此!至少要等待至规定的时间,因抗体需要时间来生产。 而延后施打对于疫苗效果并不会因此打折扣,只是晚点打,就晚点预防。因为只有完成全部剂数后,才有完整的抗体保护。以五合一疫苗来举例,第一、二、三剂应该至少间隔两个月。若宝宝于3个月大时,施打了第一剂。第二剂一定要再隔2个月,也就是5个月大时,再施打。而第三剂与第四剂建议间隔一年。 Q4 什么时候不能接种疫苗?当宝宝有发烧或是明显的身体不适症状,就不适合在当下接种疫苗。不过,原则上,轻微感冒是可接种疫苗,但陈万德医师指出,像是秋冬病毒较猖狂,有时候小感冒就会变成重感冒,此时延后施打时间也没有关系。 或是若宝宝曾接种某疫苗而产生过敏反应,接下来的剂数就不需要再继续完成了。如前面所述,免疫力方面有问题的宝宝便不能施打活性疫苗,以免受到疫苗中的病菌感染!另外,更多疫苗的相关资讯,爸妈可别忘了参考《儿童健康手册》! 最后,陈万德医师特别想要与爸比妈咪说明,预防注射是公共卫生问题,无法完全仅站在个人立场思考。在门诊碰到连公费疫苗都不愿施打的爸妈,认为目前台湾少有此传染病,其实这是所有人施打之后所形成非常紧密的防护网所致。倘若施打的人少,此防护网会松散,防护效果差,爸妈不应抱持着叫别人施打疫苗来保护自己的心态! 陈万德学历:中山医学院医学系 经历:台安医院小儿科住院及总医师、台北荣民总医师儿童医学部新生儿科 、儿童胸腔科及重症加护专科医师 现任:台安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 *更多内容请参考:【婴儿与母亲】2014年3月号。mababy/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13902/4大婴幼儿疫苗QA 关键字:预防针, 轮状病毒, 卡介苗, 婴儿与母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