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刚出生的婴儿头部有水肿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12906
刚出生的婴儿头部有水肿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18 05:56:00

如果宝妈是顺产生下的宝宝,那么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经过产道的挤压所导致的,进而使头部发生了碰撞,导致的肿胀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同时,建议宝妈要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不要一次性喂的太饱,以免影响宝宝消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30 19:19:54

    刚出生的婴儿头上有包块,这可有两种情况:一是产瘤,二是头颅血肿。

    产瘤又称先锋头,是由于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头部受产道挤压而发生头皮下局部水肿所致,多在刚出生时最明显,以后逐渐变小,1~2天内会自然消失,最迟不超过五天,无须治疗。

    头颅血肿是由于胎儿在娩出时颅顶部和母亲骨盆间相互摩擦、挤压,或因生产困难而采用了产钳或胎吸助产,导致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渗血,瘀血积聚于骨膜下便成为血肿。婴儿在刚出生时往往头部包块不明,数小时后或1~2天后头部包块逐渐增大,以后缓慢吸收缩小,一般在2周到3个月内自然吸收,在此期间只须注意保护包块及周围皮肤,给孩子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碰撞摩擦,不能弄破它,更不要穿刺抽液,以免继发感染。如小孩子头部多处出现血肿,则要考虑是否合并颅骨骨折;如小孩子有嗜睡、不吃不哭、反应差、面色苍白,或尖叫等现象,则要警惕颅内出血,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头颅B超或头颅CT等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 半夏
    回复
    2024-03-30 19:19:54

    1.胎头水肿(产瘤)
    新生儿产瘤的发生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的光露部位(最多先露头),一般在中间横跨两个头骨,受强烈压迫,头皮和皮下组织发生水肿,因而产生柔软的瘤体,即称为产瘤。临床不需特殊处理,3—5d后可自行消失。
    2.帽状腱膜下血肿
    出血量较大,血肿范围广。帽状腱膜下血肿的处理,对较小的血肿亦可采用早期冷敷、加压包扎,24—28h后改为热敷,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肿巨大,则应在严格皮肤准备和消毒下,分次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尤其对婴幼儿患者,需间隔1—2d穿刺—次,并根据情况给予抗生素,必时尚需补充血容量之不足。
    3.骨膜下血肿(头血肿)
    颅骨骨膜下血肿,除婴儿因产伤或胎头吸引助产所致者外,一般都伴有颅骨线形骨折。出血来源多为板障出血或因骨膜剥离而致,血液集积在骨膜与颅骨表面之间,其临床特征是:血肿用界止于骨缝。骨膜下血肿的处理,幂期仍以冷敷为宜,似忌用强力加压包扎,以防血液经骨沂缝流向颅内,引起硬脑膜外血肿,应在严格备皮和消毒情况下施行穿刺,抽吸积血1一2次即可恢复。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30 19:19:54

    新生儿头部包块可有两种情况引起,即产瘤和头颅血肿。
    ?产瘤
    产瘤又称为先锋头,是由于孩子在娩出过程中,头部受产道挤压而发生头皮下局部水肿所致。多在刚出生时最明显,以后逐渐变小,36小时内可完全消失。
    ?头颅血肿
    而头颅血肿则为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被骨膜局限在局部所致。这是由于孩子在娩出时颅顶部和母亲骨盆间相互摩擦、挤压或因生产困难而采用了产钳或胎吸助产所致。孩子在刚出生时往往头部包块不明显,数小时后或1~2天后头部包块逐渐增大,以后缓慢地缩小。一般在生后二周至三个月自然吸收。
    ?无明显不适
    大多数孩子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无明显的不适之感,亦不会出现发热、呕吐、抽搐等异常情况,不用特殊处理。

  • 芍药
    回复
    2024-03-30 18:18:44

    你好,新生儿头皮血肿是产科较常见的产伤之一,是由于胎儿娩出时颅骨和母体骨盆相摩擦或受挤压致颅骨骨膜损伤和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颅骨与骨膜之间而形成.,大多数在产后2~3天出现,血肿小的能逐渐自行吸收,个别血肿大的容易机化硬块.严重的话建议去检查一下啊,确诊发病原因后尊医嘱积极防治结合,不必担心可以康复的.

新生儿睡觉感觉喉咙有痰怎么回事

新生儿身上有红点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