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可以治愈的,可以选择输液或和口服药一起进行治疗,但是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观察,最好是可以带孩子去当地稍微大一点的儿科医院或者是医院的新生儿科去进行检查和治疗,这样比较有保障,平时也要注意宝宝的卫生和大人的卫生清洁和消毒,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妇产医学的进步,在这些年是日新月异。作为在产房工作20多年的助产士来说,我更是深有体会。
就拿现在的产前筛查项目来说吧,就有了不少的变化。
前几天,一位十年前生第一胎的孕妈,在我们医院生二胎,就发现在产前检查中,有一项新的检查项目, B族链球菌筛查。孕妇就感到不理解,觉得这些检查是不是过度医疗呢,或者是单纯为了收费而增加的?
小红姐先科普一下什么是B族链球菌。这种菌是B型一种常见的肠内菌,大约10-35%健康女性的直肠肛门或阴道里面,都可以发现B族链球菌的踪迹,通常B族链球菌并不会危害健康,但偶尔也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其中60%以上的感染会发生在顺产的新生儿身上。
对新生儿而言,感染B族链球菌是败血症和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因,也是新生儿肺炎的常见病因,感染了B族链球菌脑膜炎的新生儿即使治愈以后,也容易留下一些后遗症,比如,听力或视力受损、学习障碍、运动障碍或是脑性麻痹等等,
小宝宝之所以感染,是因为顺产时要经过妈妈的产道,如果妈妈的产道中存在这种链球菌,就容易被感染。B族链球菌感染还容易引起早产、流产或胎膜早破甚至死亡。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出现,孕妈最好在孕35-37周的时候进行B族链球菌的例行检查,至少可以减少70%以上的感染,确保新生儿健康。
据统计,孕妈如果感染B族链球菌,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会传染给新生儿,如果新生儿带了这种菌,大约有1%-3%会出现早期的侵入性感染,其中有些严重的会导致死亡。
基于B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孕妇和新生儿相关症状、疾病的严峻性,产前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欧美国家已经把这种产前筛查作为必查的项目。
这种产前筛查也很简单,孕妈在孕35-37周时,进行阴道及肛门B族链球菌的例行筛查。无创也无痛,没有什么不适感。
如果在筛查中,发现带菌怎么办?孕妈也不要着急,临床上给予抗生素治疗可以减少大多数新生儿的早发性感染。
在这里,小红姐还要多说一句,有些人把b族链球菌感染和不洁的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是没有根据的。任何女性的体内都有可能存在b族链球菌。
在过去,由于缺乏对于孕期B族链球菌带菌率,新生儿感染率的相关研究,且试验方法及诊断标准不统一,并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并没有将B族链球菌筛查作为一个产前的必查项目,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开展,不是常规。但随着和国际接轨和认识的提高,目前,在我们医院,这项产前筛查已经成为了必检的项目。
还有一些孕妇问:小红姐,如果我在孕期没有经过这项检查,紧急到院临产怎么办?
有这种情况不用着急,产妇在顺产前,可以进行紧急的检查,一般2小时内就可以出结果,在临产前给予足量的抗生素,常用青霉素注射,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新生儿感染,这些用药,对胎儿也是安全的。
? ? ? b族链球菌阳性是什么意思,一般来说需要特殊治疗吗?
女性在妊娠期及产后感染B族链球菌很严重。B族链球菌是革兰阳性球菌,在围产期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导致多种围产期不良的结局,妊娠期可以引发晚期流产、胎儿生长受限、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的妊娠结局。
新生儿感染B族链球菌可以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为母婴垂直传播,最常见表现为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病死率比较高;晚发型可以通过水平传播或者垂直传染发病,较早发型低,可以表现为脑膜炎和菌血症。
围产期进行B族链球菌的筛查和对筛查阳性的孕妇,在分娩期以及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早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和严重的程度,但是对于晚发型B族链球菌感染却没有直接效果。所以对所有孕妇进行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筛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殖道B族链球菌阳性的孕妇临产后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果既往没有青霉素的过敏史,此次试敏青霉素还是阴性的孕妇,临产后可以应用青霉素静点,此后间隔四小时静点一次,直到分娩结束,首次剂量加倍。
如果反复出现腹泻,可以考虑对症治疗为主,原则上来说可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你怀孕的时间超过三个月,相对使用药物也还是比较安全,可以考虑使用青霉素类的药物,如果有反复出现腹泻,可以使用蒙脱石酸等药物对症进行治疗,在饮食上还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油炸的食品,尽量避免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
如果青霉素试敏阳性,需要更换为头孢类的抗生素,也是首次剂量加倍,间隔八小时静点一次,直至分娩。如果头孢类抗生素试敏仍然是阳性,建议应用克林霉素,每十二小时一次,直到分娩结束。如果是破水的孕妇,在没有规律宫缩、没有临产前,也需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如果在肛门的这个位置有B族链球菌阳性的,一般来说还是有肠炎的存在,往往都是由于身体抵抗力的下降,或者生活习惯、作息时间不规律等因素造成的。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