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抗生素只考虑儿童发烧、扁桃体发炎的情况,轻度疾病的儿童不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需要根据具体的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儿童得到的疾病是典型的细菌感染,直接选择相对应的细菌抗生素,受到球菌或者是杆菌感染需要选择头孢类抗生素,支原体感染会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作者\禾馨妇幼诊所 小儿科医师巫汉盟(阿包医师)
最近门诊不少烧得乱七八糟的孩子,不管是支气管肺炎、鼻窦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阿包医生都会评估孩子临床症状,来决定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也会告知爸妈该注意什么副作用。
不过许多爸妈听到孩子要吃抗生素,就一脸错愕,但孩子如果因为细菌感染,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爸妈又希望孩子症状能改善,也心疼孩子的不舒服,却又担忧怀疑医师开立的药物,医师当下也会觉得很为难。
其实 任何药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及意义,只要合理使用都能治病救命,恐惧往往是因为我们对药物不够了解。
接下来让我简单介绍在门诊时常开立的抗生素药水:
1.优?霉素(Ulex for Oral Suspension、Cephalexin)
属于第一代头环孢素(Cephalosporin),对于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等都有效。常用于上述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生殖泌尿道、骨骼、皮肤及软组织等的感染。
推荐阅读:当孩子服用抗生素,爸妈注意服药「前、中、后」
※在此提醒,对于青霉素/盘尼西林(Penicillin)过敏的孩子,使用优?霉素需特别小心,因为它们可能有部分交互过敏的性质,也就是服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2.沙法克宁(Sulfacotrim、Sulfamethoxazole / Trimethoprim)
由Sulfamethoxazole和Trimethoprim两种抗生素组合而成,是一种磺胺类药物。用于由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所引起之呼吸道、胃肠道及尿道感染。
※在此提醒,若孩子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是禁止使用的,此外孩子若有蚕豆症(G6PD deficiency)也应避免使用。
3.万博霉素、安莫西林、施霉素(Amoxicillin)
属于广效性的盘尼西林类抗生素(Penicillin),常用于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例如:A型链球菌咽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肺炎等,是儿科医师最常选择的第一线抗生素用药。
※在此提醒,若孩子服药后出现严重皮肤红疹、发痒、呼吸或吞咽困难、喘鸣等过敏症状,建议停药并回诊调整药物。
4.安灭菌、诺快宁(Augmentin、Curam、Amoxicillin and Clavulanate)
它是万博霉素加入Clavulanate而成的抗生素,可阻断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酵素(β-lactamase enzymes),就能有效对抗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一般做为第二线用药。适应症如同万博霉素,但由于抗药性细菌的增加,在一些感染症,例如中耳炎,它可作为第一线用药。
※在此提醒,由于它具有Clavulanate,服药后的肠胃道不适症状如腹泻,可能会较明显,倘若孩子服药后腹泻状况严重,还是建议回诊调整药物。
5.日舒(Zithromax、Azithromycin)
属于巨环类抗生素(macrolides),是红霉素的一种。用于革兰氏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所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性传染病。
在儿科常用于对抗霉浆菌、披衣菌、百日咳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症。它相较于传统的红霉素,具有较低的肠胃道副作用,且一天只吃一次,疗程为三至五天,服药依从性较高。
推荐阅读:小儿医师:小孩常吃抗生素会有抗药性吗?
6.开罗理霉素(Klaricid、Clarithromycin)
属于巨环类抗生素,是一种改变结构后的红霉素。用于下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急性中耳炎。适应症与日舒雷同,此外还可与制酸剂并用,治疗与幽门螺旋杆菌(H. pylori)有关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以上是六种儿科门诊常用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上,医师评估孩子症状表现,针对可能感染的细菌来选择抗生素,当怀疑同时有不同细菌感染时,可能就会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 若怀疑是具抗药性的细菌感染时,则会选择第二线的抗生素。
但每位医师的诊断思维和用药习惯不同,抗生素的运用方式可能因人而异,阿包医生建议各位爸妈找寻信任的儿科医师,用药上有任何问题请和他讨论,让药物成为帮忙孩子从疾病康复的助力!
【导读】:抗生素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双刃剑,有的人认为是快速治病的神丹妙药,其实是破坏宝宝免疫力的杀手,小孩子到底应该怎么使用抗生素,什么情况该用,什么时候停用?跟随爱秀美一起了解抗生素的正确用法。
抗生素的十个常见问题
1. 孩子发高烧,怎么判断该不该用抗生素?
发高烧的孩子必须验血常规,再判断该不该使用抗生素。孩子发烧一般都有流涕、咳嗽等症状,大部分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不仅无法杀灭引起感染的病毒,还使一些潜藏病菌具备了抗药性,为今后的疾病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常用的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简便快速的周围血象检查对鉴别是病毒或细菌感染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为病儿选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可靠指示。
2. 口服抗生素已经几天了,孩子根本没有好转的迹象,我是不是该换一种抗生素?
首先要确定孩子是否是细菌感染,是否需要服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并且抗生素发挥疗效需要足量及疗程,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应当考虑是否用药剂量、时间、用药频次不足(例如需要一日三次服用的药物却仅口服一次);此外,给药途径、时机不恰当(饭前/饭后)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如果与这些因素有关,只要加以调整,抗生素的疗效就会提高;确实需要更换药物的,一定要请医生根据患儿病情决定,不宜自行换药。频繁更换药物,不仅会造成用药混乱,未发挥其有效性,徒增毒副作用,伤害孩子的身体,而且也容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影响后续治疗。
3. 孩子的病情已经有好转,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抗生素停了?
抗生素使用时,如指征明确,用药量要足,并坚持按疗程用药(即用药时间),不可以随便减少药量或缩短用药时间,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反复,且可能引起细菌耐药,影响日后治疗。
4. 孩子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应避免哪些食物和活动?
尽管没有什么特定的食物禁忌,但父母应该密切注意孩子服药的时候是否已经吃过东西或吃了多少东西,大部分的抗生素均建议在饭后服用。不同药物的服用说明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从医生或药剂师处得到明确的指示。
5. 为什么孩子会在服药期间起疹子,这样还能继续服用吗?
考虑为药物过敏所致可能性较大,建议停用使用的药物,同时口服抗过敏药物治疗,必要时去医院就诊。如需要继续使用抗生素,应更换其他类别药物。另外需注意有无并发麻疹、风疹等传染病可能,需至医院就诊明确。
6. 孩子吃了抗生素之后拉肚子,这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吗?
这种情况考虑是抗生素的副作用,用了抗生素之后出现拉肚子属于常见现象,因为抗生素杀死了肠道内所有的敏感细菌,包括有害菌和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引起肠道菌羣失调,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这段时间尽量饮食清淡且易消化,可以口服“妈咪爱”等补充肠道有益菌,促进恢复;腹泻严重者多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7. 哪些病应该使用抗生素治疗?哪些病不用抗生素治疗?
很多人将抗生素等同于消炎药,误以为抗生素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实际上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性感冒或哮喘病人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没有效。倘若对非病原菌感染所致的无菌性炎症也采用抗生素治疗,那么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人体内存在大量有益的菌羣,这些菌羣有互相制约的作用,所以才能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以防止某一种细菌繁殖生长过盛而发生疾病;如果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炎症,这些药物进入体内后将会敌我不分,乱杀无辜,反而压抑和杀灭了人体内有益的菌羣,引起菌羣失调,造成抵抗力下降,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8. 感冒后有些咳嗽,需要用抗生素吗?
调查显示,儿童普通感冒在最初48小时内伴发咳嗽的发生率多达83%。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而一般的抗生素仅仅对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对病毒根本是“无能为力”, 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除非继发或合并细菌感染。应注意让孩子多饮水和休息,而不是加用抗生素。
9. 用了抗生素后,可不可以补充些益生菌或维生素?
儿童使用抗生素后,对肠胃的影响较大,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肠道内寄生着许多细菌,组成正常菌羣。肠道内有益菌与有害菌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维持微生态平衡,还能阻挡外袭菌的入侵,从而维护机体的健康,但抗生素不像人一样长着眼睛,杀菌时往往好坏通杀。由于正常菌羣的敏感菌受到抑制或被杀灭,使得耐药细菌失去其他细菌的抵抗和制约,趁机大量繁殖,造成肠道细菌羣紊乱。孩子也就出现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状态。 所以应用抗生素后可采取补充益生菌的方法,对孩子的肠道菌羣进行调节,恢复肠道菌羣生态学平衡。益生菌应在吃完其他药后2~3个小时再服用。
另外,有些抗生素代谢产物会把一些维生素带出体外或者致其失去活性。所以在吃抗生素的同时可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10. 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很心疼,于是几种抗生素一起来,希望孩子的病可以马上好起来,这样做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在门诊和临牀上经常看到一个普通的感染用几种抗生素的现象,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更主要的是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容易造成二重感染。抗生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只有病原菌不明的重症感染,同时感染两种以上病菌或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时才联合使用,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