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耳朵里面疼是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10997
儿童耳朵里面疼是什么原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10-16 16:28:36

小孩子耳朵里面出现疼痛,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出现脓性分泌物增多的现象。如果没有出现脓性的分泌物增多,就要观察外耳道的皮肤有没有出现异物红肿的现象。如果是外热道出现了细菌的感染,产生了化脓性的病变,要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来进行用药治疗,清除细菌之后,耳朵疼痛的症状就可以减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31 04:04:51

    耳朵里面疼痛怎么回事

     耳朵里面疼痛怎么回事,应该有很多人在正常生活时耳朵会突然疼痛了一下,有的症状轻一些就是耳鸣的情况,耳朵疼也是非常难受的,那么耳朵里面疼痛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耳朵里面疼痛怎么回事1

      耳朵里面疼是怎么回事

      患中耳炎

     这是耳朵疼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指的是8岁以下的儿童!

     这属于常见的耳源性耳朵疼,是由耳部本身的病变引起的耳朵疼。

     中耳炎: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中耳炎,又称“耳朵底子”,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

      中耳炎的症状:

     1、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2、耳痛: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

      反射性耳朵疼

     反射性耳朵疼又称继发性耳朵疼,是由于支配耳部的神经同时又支配其他部位的感觉,所以其他部位病变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该神经反射至耳部引起耳朵疼。

      包括:

     1、耳周疾患: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

     2、鼻部疾患: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

     3、口腔、咽部疾患: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

     4、喉部疾病: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

      神经性耳朵疼

     神经性耳朵疼是由于耳部感觉神经本身的病变而引起的疼痛。

      包括:

     1、舌咽神经痛。

     2、膝状神经节痛。

     3、喉上神经痛。

     4、颈神经丛痛。

      耳朵飞进虫子

     夏天的时候蚊虫多,飞蛾、蚊子到处飞,一不小心就会进入我们的耳道,而且往往是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的,当这些蚊虫入耳时会煽动他们的翅膀,触碰到我们的鼓膜,引起疼痛,这种疼痛是比较剧烈的,而且有些人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正确做法:

     1、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要盲目的用东西掏耳朵,以免蚊虫越往里爬。

     2、先让患者到暗处,用手电筒照射耳朵,引出蚊虫,也可以滴一两滴食用油入耳,这样可以将蚊虫包裹住,也可以杀死它们,随后它们会随油流出。

     3、如果这些方法还是不奏效的话,要赶快就医。

      耳垢积聚过多

     耳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在医学生称为耳耵聍,这是我们耳道皮肤下的耵聍腺分泌物。这种分泌物积聚后,如果不能排除耳朵我们的听力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耳道内进水的话,这些分泌物就会膨胀压迫我们的耳道,从而引起耳朵疼痛。

      耳部疱疹

     这也是导致耳朵疼痛的常见原因,这种耳朵疼痛主要是与病毒感染有关,表现为针刺痛、灼烧感,这种疱疹主要发生在耳廓上。

     本病多为一侧发病,多发于成年人,病人多于受凉或劳累后初感低热、头痛和食欲不振,继而出现患侧耳部剧痛,随后于耳廓前方、外耳道及鼓膜的表面出现散在的淡红色丘疹,渐成多数薄壁小疤,内含血清,后期小疤渐自行破溃或融合成大疤而破溃,最后结痴愈合。

      耳朵里面疼的自疗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进入中耳,引发炎症。

     2、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不能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应十分小心,宜先湿润后才挖,避免损坏鼓膜。

     4、游泳上岸后,侧头单脚跳动,让耳内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签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强体育锻炼,增加休质,减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热性补药,如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补膏之类。

     10、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11、小虫进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虫后捉取。

      耳朵里面疼痛怎么回事2

      应急万能法:热敷

     耳朵无故引起的耳痛,而局部用热敷法在早期治疗效果非常好,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发炎反应尽快消失,可局部热敷20分钟直到疼痛消失。

      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准备一条干净的纯棉毛巾和一盆40度左右的热水。

     2、将毛巾打湿,然后热敷于耳朵处。

     3、热敷时间为10—20分钟,温度降低了,就重新更换水再敷,每日3—4次。

     4、注意温度不宜过高,否则易烫伤。

      快速见效法:滴耳法

     很多时候我们耳朵痛,是因为耳膜上堆积了太多耳垢导致的,此时用滴耳油或食用油以及4%的硼酸酒精和抗生素溶液地耳可起到快速止疼的效果。

      附:家用食用油滴耳方法

     加热数滴食用油,灌入耳内,用药棉塞住耳孔,食用油的热量会使疼痛减弱,油也会使耳垢软化,然后用棉签将软化后的耳垢弄出来即可。

      单侧耳朵里面疼怎么回事

     如果乘飞机因机舱内密闭的压力会使耳膜向内凹并牵扯耳膜引起的耳痛,可以试用双手捏住鼻子,舌头往上后方顶,如此可使耳咽不致受伤;

     还有采取打哈欠或嚼口香糖,在登机前20分钟与登机时喷上抗鼻黏膜充血剂都有很好的效果。

     因耳郭外伤导致的疼痛首先要按外伤的具体情况采取治疗措施,给予消毒包扎。

     对于裂伤,应去医院做清创缝合。在外伤痊愈以前,可给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镇痛。

      耳朵里面疼痛怎么回事3

      耳朵里面疼的.原因

     耳朵里面疼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发病最多的是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苦、小便红或黄、大便秘结、听力减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内会流出脓液,疼痛会减轻。

     有关专家介绍,耳朵里面疼,可能是隐藏着一些疾病。那么,具体有哪些疾病呢?耳朵里面疼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症状, 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症状,其症状还包括: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表现为转动头部可时而改善,时而堵塞。如只有一耳患病,可能长期不被察觉。

     2、耳痛:急性者中耳炎会有持续性隐隐耳痛或时而抽痛,慢性中耳炎患者耳痛则不明显。本病或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可暂时减轻。

     3、耳鸣: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总之,造成耳朵疼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治疗的关键在于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耳朵疼怎么办

     出现耳朵疼的症状,大多数原因都在于中耳炎,该怎么办好呢?

     要治疗中耳炎,采用保守方法规范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可以使用如双氧水清洗,适当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治疗,也可去看中医,根据辨证使用如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等,多饮水,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做到以下的日常注意事项。

     1、尽量不掏耳朵。不用不干净、尖锐的物体挖耳朵,以免感染发炎。成人外耳道口到鼓膜的距离只有3.5厘米,用棉签清理耵聍时,伸入外耳道的部分应在2.5~3厘米之间,以免刺伤鼓膜。此外,不到按摩店、美容店采耳,一是用具消毒没有保证,二是非专业人员有可能把鼓膜弄伤。

     2、预防感冒。夏天是感冒高发季,耳炎往往是由感冒引起,咽鼓管不通气可引起渗入性中耳炎。

     3、尽量不要让水进入外耳道。游泳或洗头洗澡,如果有水进入耳朵应立即用棉签将水擦干净,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4、此外,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工作、学习或玩游戏等,容易让耳部精细的血管神经受压。这是不少患者耳鸣却查不出病因的原因。坐下来超过1小时,就应该进行体育运动,以及适当放松颈部。

      吞口水耳朵痛

     耳朵出现疼痛的情况,一般情况都是属于中耳炎。而中耳炎有两种,一种是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感冒引起。另一种称为非化脓性中耳炎,这种中耳炎不流脓,只是耳朵发闷,听力下降,或者有耳鸣,这是由于耳咽管的炎症引起中耳腔的压力变化而引起的。这种时候,一般就表现为吞口水都会造成耳朵痛。

     那么,吞口水耳朵痛该怎么办才好呢?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导致急性中耳炎。这时候,抗生素是特效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或头孢类。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样可以更快地到达病灶,使药物发挥作用。另外,在鼓膜未穿孔前可以用酚甘油滴耳液止痛。鼓膜穿孔后,用双氧水清洗脓液后再使用泰利必妥滴耳液滴耳治疗。另外,还要注意口腔卫生,少食酸甜食物,平时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喝水,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另外,对于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是:有条件的进行脓液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或口服或注射。耳朵局部:如果脓液量大且稠厚的话,用双氧水进行清洗,然后用敏感的抗菌素滴耳液滴耳。如果是非化脓性中耳炎,那主要是要减轻耳咽管的水肿,滴鼻液、消肿药等应用,并适当地使用抗菌素。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31 04:04:51

    主因: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儿童中耳炎的原因,呼吸道疾病是直接导致儿童中耳炎的原因,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中耳与鼻、咽管相通,加上小儿的咽鼓管角度更为平缓,较宽,直而短,最容易受感染,当鼻咽部存在大量细菌的时候,这些病原体就很容易进入耳部。所以,宝宝感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的耳部是否有异常,另外,在幼儿园里,孩子接触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患中耳炎的可能性。

    常见原因:儿童中耳炎大多由感冒引起

    儿童中耳炎的原因,患中耳炎的人羣很广,从两三岁的幼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有。不过,儿童就以急性中耳炎居多,成人以慢性为主。在临牀,我们发现一个特点:儿童发生急性中耳炎之前8成以上都有感冒的病史,小一点的患儿常常会喊耳朵痛(尤其在夜间),而大一点患儿会描述“耳朵好像蒙着一层膜,听不清楚,闷闷的;

    幼儿特别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这是因为儿童的咽鼓管较短直,官腔也宽,感冒之后继发细菌感染,细菌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五官相通),引发炎症反应;

    给这些孩子做检查,就会发现外耳道红肿,向外膨出。由于发生炎症之后,耳朵内外空气不流通,压力不平衡,所以才会有疼痛和听力障碍出现。

    专家表示,大多数人会经历过一次或轻或重的急性中耳炎,如果急性期治疗不彻底,会转变为慢性中耳炎,耳内会经常性流脓液,迁延不愈,后患无穷。

    相关文章推荐>>>>>>>>>>>>>儿童感冒警惕患中耳炎

    以下情况是儿童中耳炎的诱发因素

    儿童中耳炎的原因常常与以下12种诱发因素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

    一、鼻、咽部慢性疾病和鼻窦炎、扁桃体炎及增殖体肥大等,炎性分泌物易于进入咽鼓管内,而且病变妨碍了咽口引流所致。

    二、急性期延误治疗和用药不当等因素难逃其咎,比如,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几天药后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甚至消失,这时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认为宝宝已经好了,停止吃药和治疗。中途停止治疗是急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甚至转为慢性的原因之一。

    三、继发于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和肺炎等,中耳粘膜急性坏死症侵及鼓窦乳突,尤其是继发于耐久性较大的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四、乳突发育不良导致病变所致。

    五、上鼓室发生胆脂瘤、听骨坏死或鼓室外侧壁破坏。

    六、患有过敏性疾病,如上呼吸道粘膜变态反应性水肿、渗出,累及咽鼓管和中耳。

    七、慢性周身疾病如贫血、糖尿病、肺结核和肾炎等,机体抵抗力减弱也极易引起中耳炎。

    八、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

    九、游泳时如果将水咽入口中,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也可能引发中耳炎,但如果鼓膜没有孔的话,水是不会从外耳进入中耳的。不过,如果游泳池里人较多,清洁卫生又做得不是很到位的时候,水中的细菌或消毒剂会通过孩子的鼻、口进入体内,导致感冒,进而引起中耳炎。

    十、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

    十一、吸香菸包括吸二手菸,也会引起中耳炎。欧洲的研究报告表明:家里有人吸菸,容易诱发中耳炎。即使你把那个吸菸者赶到阳台上吸菸,他的头发和衣服上也会沾有香菸的有害物质。他再去抱宝宝时,这些有害物质就会吸附在宝宝的鼻咽黏膜上,容易引起炎症。

    十二、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

    十三、外出。在密闭的火车或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上,或者在通风不好、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很容易感染上感冒病毒,也很容易让宝宝患上中耳炎。所以,带孩子外出,要尽可能避开人羣拥挤的场所。

    小儿中耳炎常见的类型

    小儿鼻咽部炎症所导致的中耳炎,常见的有两种情况:渗出性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渗出性中耳炎

    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鼻炎等引起,多为病毒感染,小孩会感到耳朵内闷胀、耳鸣、听力减退等,会有轻度耳痛,不剧烈。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多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小孩感到耳朵深处极度疼痛,伴有高烧、呕吐、腹泻。炎症持续2-3天后,有脓液在内积聚,当鼓膜破溃后,脓液就会流出耳外,这时耳痛才稍有缓解。

    儿童中耳炎的危害

    慢性中耳炎可致面瘫

    中耳炎,特别是慢性中耳炎,耳朵黏膜上皮堆积分泌物过多,形成胆脂瘤,这个胆脂瘤会破坏鼓式及乳突天盖和脑之间的一层薄骨片,炎症极易侵入大脑形成硬膜外的脓肿,进一步感染就有可能发生脑膜炎、硬膜内脓肿等致命性疾病,除了致命性的并发症之外,在临牀上,较常见的是中耳炎引起面瘫。

    儿童中耳炎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而转为慢性中耳炎,持续时间长了就会朝着溃疡型中耳炎发展,炎症开始慢慢破坏骨头。再到后期便会形成胆脂瘤型中耳炎,进一步破坏骨头,从而引起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面神经通过颅内,经过耳朵到达面部,如果耳朵有炎症,会破坏面神经,因此,面瘫的病人最好看看内耳有无问题。

    儿童中耳炎怎么预防

    儿童中耳炎怎么预防来说,必须注意感冒时要观察有无耳痛、流脓表现。平日需注意儿童听力表现,看电视的声音是否过响。要积极处理鼻腔鼻咽病变,儿童有夜眠打鼾表现需要去医院检查有无腺样体肥大,下面是儿童中耳炎预防工作——

    1、预防感冒 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最多见。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因此预防感冒就能减少中耳炎发病的机会。

    2、正确擤鼻涕 擤鼻涕方法不正确也可导致中耳炎。有的人擤鼻涕时往往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不但不能完全擤出鼻涕,而且很危险。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因此应提倡正确的擤鼻方法:用手指按住一侧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对侧鼻孔的鼻涕,用同法再擤另一侧。

    3、坐姿哺乳 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因此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应取坐位,把婴儿抱起呈斜位,头部竖直吸吮奶汁。

    4、避免呛水 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5、避免外伤 外伤容易导致鼓膜穿孔,这时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

    相关文章推荐>>>>>>>>>>>>宝宝中耳炎的预防和护理

    相关文章

  • 空青
    回复
    2024-03-31 04:04:51

    孩子耳朵疼痛,让家长十分焦虑。虽然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耳炎
    中耳炎是小宝贝们的常见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除了耳朵痛,还可能有发热、流鼻涕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听力受损或其他并发症可能接踵而至。
    ???外耳道感染
    外耳道感染也被称为“游泳者耳朵”,通常发生在与水长时间亲密接触后。症状包括耳朵痛、痒和分泌物增多,让人苦不堪言。
    ?耳垢作祟
    适量的耳垢是天然的护耳使者,但过多的话也会引发耳朵疼痛和听力下降。试试用温水软化后,用棉签轻轻擦拭。
    ?牙齿问题
    智齿发炎或咬合不良等牙齿问题可能影响到颞下颌关节(TMJ),进一步导致耳朵疼痛。
    ?其他原因
    如外伤、过敏反应或肿瘤等,也可能成为孩子耳朵疼痛的元凶。如果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务必尽快就医哦。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31 03:03:41

    耳朵是重要的听觉器官,如果有健康问题出现就极有可能会损伤听力。而小孩子的听力神经系统正在逐步发育完善中,但有的孩子却耳朵出现疼痛,这会让家长十分的紧张和担心,那么小孩耳朵疼是咋回事呢
    ?外耳道炎
    小孩子耳朵出现疼痛常由外耳道炎症原因所致,家长需要仔细检查孩子耳朵部位是否有发红、耳痒、耳肿等这类情况。
    ?中耳炎
    小孩子出现耳朵疼痛另一种见原因为中耳炎,严重时会造成中耳积液、积脓而出现耳朵疼痛。并且本病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咽鼓管的粘膜肿胀会致使其狭窄或堵塞,严重时可导致听力下降,所以家长需要引起重视,要带孩子及时检查诊治。
    ?耳神经疼痛
    如果小孩子只有耳朵疼痛,但并无外部损伤,一般也不会伴随听力下降和耳闷等其他症状时,主要应考虑为耳神经疼痛原因。小孩子耳神经发育较不完善,受到不明 *** ,以及过强过久的噪声干扰也容易引起耳神经痛。

儿童扁桃体炎怎么预防?

5周岁儿童扁桃体肥大吃什么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