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由于身体比较的虚弱,护理方面要格外的注意,首先要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因为早产儿神经系统没有完全的发育,体温调节功能比较差。同时由于心脏而生长发育比较快,要选择正确的喂养方式。还要注意保持恒温、恒湿以及空气新鲜,还要经常变换位置,能够帮助肺循环和预防肺炎。
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到不满37周的婴儿,体重大多是在2500克以下,身长到47厘米,早产儿体质是比较弱的,哭声是小的,呼吸常不规则,皮肤娇嫩,胎毛细而且长,皮下脂肪少,头相对较大,有细软头发,指甲是软的,足根光滑,缺少足纹理以及红痕,四肢的张力低下。
??保持体温
早产儿不容易保持自己的体温,须用热水袋保暖或者是需要放置暖箱中中。
?特殊护理
因此早产需要进行特殊的护理,有些胎龄过小的孩子还需要住院。
?易患病
抵抗疾病的能力比较差的,容易患病,有的早产儿不会吞咽,吃奶困难,需插管进行喂奶。
?早产儿奶粉
所以宝宝有必要喝早产儿奶粉。
?存活率低
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存活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措施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措施,孕妇在早产前后都要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状况,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或动态等。早产宝宝的调理身体期间也需要注意许多事项和禁忌。下文分享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措施。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措施11、温度
早产儿皮肤肤娇嫩,身体脆弱,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
2、注意保 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
3、洗澡
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4、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广东气温高,即使是冬天也可以通过开暖气等来保证室温,没必要担心孩子会感觉冷。清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其褶皱部位,屁股每次换完尿布后要及时用清水清洗并擦干。口腔要用凉开水清理,防口腔感染。
5、精心喂养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
6、多进行抚触和语言沟通,给孩子一些爱的传递
早产儿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抚触疗法,经过一定时间按摩,可以使婴儿的摄入奶量明显增加,头围、身长、血经蛋白、体重均明显增高。抚触对早产儿生长能带来诸多益处,可作为早产儿时期综合干预措施之一。抚触是一种被动式的`运动,皮肤的接触能刺激触觉神经、运动神经等的发育,利于大脑发育。
7、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措施2第一、加强保暖
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各个器官发育还不成熟,体温中枢调节发育也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汗腺发育不良,体温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要注意维持早产儿的体温。家长应该注意经常测量早产儿的体温,并注意做好记录。
第二、加强消毒隔离,防止感染
早产儿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免疫功能还不健全,容易发生感染,所以要注意在接触早产儿的时候最好使用酒精擦拭双手,达到消毒的目的。日常护理早产儿也应该注意佩戴上口罩,对口腔、脐部、臀部等皮肤进行护理,预防肺炎等发生。如果早产儿是在保温箱内,保温箱内的水也需要每天更换,注意用碘伏消毒等。
第三、科学喂养
早产儿的吮吸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异乳呛咳,再加上消化能力差,容易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所以在喂养的时候,奶量务必要从少到多,并根据每个早产儿的耐受能力来进行,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爱心,注意观察早产儿体重增长情况。
早产儿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为了让早产儿更早的适应生活环境,一般在出生以后,需要在保温箱中待一段时间,这个期间会有护士专门照顾,不需要家长们格外的护理。在早产儿身体逐渐恢复正常以后,就可以回归到妈妈的怀抱中,这个时候注意宝宝的物品都是经过消毒,特别是一些喂养的工具等。
2、早产儿因为在妈妈肚子中发育不完善,身体机能也不全面,在出生以后,身体会相对的比较柔弱,容易生病,在护理期间,需要注意及时添减衣物,避免着凉和上火等情况发生,婴儿的衣服被褥需选择纯棉的,这样婴儿使用更亲肤舒适。
3、婴儿的到来全家都很开心,较多的人也会想要亲亲抱抱,因为早产儿的身体机能不完善,要尽量避免旁人的触碰和亲吻,以免容易感染细菌,导致婴儿生病。婴儿的休息要安静舒适,好的睡眠能够加强婴儿的抵抗力。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措施3早产儿体质为什么差
与足月产的孩子相比,早产的孩子体质确实稍差一些,由于孩子出生的'时候身体各器官发育还不成熟,产后免疫力就会差一些,因此体质也弱一些。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足月的孩子脾胃比较弱,食欲不好也会影响体质,因此孩子的体质与后天的养育方法也密切相关。
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早产,妈妈也不要担心,只要精心养育早产的孩子也可以健康的长大。由于早产会导致孩子的肠胃消化能力不足,因此建议妈妈们给孩子吃早产儿专用奶粉,早产儿奶粉的营养更加充足,而且更容易消化吸收,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好处。
早产的孩子抵抗力不是很好,为了避免孩子生病,妈妈最好不要带着孩子到人群嘈杂的场所逗留,比如说商场、医院、公园、景区、车站等。因为这些场所内有更多的细菌,会导致孩子患病的几率增加。
如何增强早产儿体质
1、饮食调节,早产儿要多吃些营养的食物,妈妈喂养要借助吸奶器吸奶再给宝宝喝,避免宝宝呛奶,要少食多餐,一天大概要给宝宝喝十几次的奶,隔着2小时就给宝宝喝一次。
2、肢体调节,早产儿的发育要比正常宝宝慢,不论是在心理上和身体上要多给予些关怀,父母要经常的抚摸下宝宝,重点抚摸宝宝的头部和腹部,从上到下的,可以锻炼宝宝身体的感应能力,对身体和心理发育都有好处。
3、给宝宝定期的做下检查,在宝宝发育才好些了就要及时的给宝宝接种疫苗,定时的给宝宝做听力检查和视力检查,定时的去医院做检查,看看有无其他的疾病。
注意事项:
早产儿的身体是比较弱的,需要父母多加注意,做好以上的基本工作,定期的去医院做检查是很有必要的,避免些常见的早产儿疾病。
早产儿如何护理比较好
早产儿要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维生素D的作用是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并使之沉积于骨骼。早产儿体内的钙、磷储备不足,为了满足生后的快速生长,他们对维生素D和钙、磷的需求较足月儿高得多。
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指出,早产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素D800单位~1000单位/每天,3个月后改为400单位/每天,直至2岁。
可以购买一些早产儿专用尿片。若需用奶瓶喂养,在每次使用后都要消毒,因早产儿抵抗力特别弱、这点要特别注意。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如维生素A、D、钙等。
还要给宝宝补充大脑、免疫系统所需营养物质、如DHA(对于过敏体质宝宝,建议海藻类DHA)、乳铁蛋白等。不要擅自进食,一般应该在矫正月龄6个月时。还有在情感上,不要给早产儿特别的待遇,如过度小心、溺爱。两岁时,即使完全正常、也可能比其它同龄小孩落后,此时需矫正孕周计算。
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保持卫生
早产儿的身体体质和抵抗力都是非常弱的,所以在护理早产儿的时候,应该选择干净适宜且通风良好的房间。除了护理早产儿的专人之外,其他人最好不要进入房间,否则可能会将细菌带入房间,从而导致不良后果。另外,在专人护理的情况下,护理人应该佩戴口罩、消毒衣,同时清洁双手,确保万无一失。
??保持适宜的温度
早产儿身体对提问的调节是非常差的,所以护理人必须对房间温度严格的把控。建议购买专业温度计来随时监管房间温度,应保持24度至28度之间。如果温度较低可以使用热水袋来适当提高温度,但不可直接接触婴儿。
?保持营养的摄入
早产儿身体内的营养成分是很少的,因为在妈妈的肚子中没有足月,没有吸收足够的营养。适宜在护理中一定要保持婴儿营养的摄入,虽然母乳的营养成分很高,而且在免疫力和代谢成长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一些营养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早产儿所需要的营养水平,建议先不要母乳
给早产宝宝换尿布和洗澡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为您提供早产宝宝护理小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
?换尿布技巧
给早产宝宝换尿布,动作要迅速。最好在最短的时间内搞定,否则宝宝会着凉。开始时如果妈妈不熟练,可以请爸爸帮忙。宝宝大便后要及时用温水洗干净,如果发现臀部红了,要及时处理,否则会引来麻烦的尿布疹,因为早产宝宝的皮肤抵抗力相对足月宝宝来说要差一些。为了小宝宝的健康,尿布务必用开水烫一下,放在阳光下晾晒。
?洗澡技巧
洗澡时注意室温。在水里体温散热非常快,所以给早产儿洗澡时,室内温度还是高一点好,一般保持室温在26-28摄氏度。洗澡次数可根据情况和习惯来定,只要保证宝宝的清洁就可以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