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该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9988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该怎么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26 11:31:55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是需要进行换血手术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像这种手术也是比较复杂的,一定要选择比较正规承受的医院去做,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北京上海之类的大医院,这样也可以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治疗,孩子长期这种情况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是会影响到整体的生长发育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4-01 03:03:38

    一个家庭有了孩子,就会给家庭带来温暖和快乐,但是在血型的问题上,很多人就出现了一点问题,有溶血的问题。因为如果孕爸爸不是O型,宝宝有发生ABO溶血的可能。那么abo溶血有什么相关小知识?

    abo溶血怎么办

    并不是所有O型血妈妈所生的宝宝都会发生溶血病,而是有的宝宝会发病,有的宝宝不发病;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可是,有abo溶血应该怎么办呢?

    ABO溶血症多为母婴血型不合,多数母亲为O型,婴儿为A型、B型或AB型;如果婴儿也为O型时一般不会发生溶血,因为O型血中不含有抗原。ABO溶血症比较容易治疗,治疗以光疗为主,重症需换血治疗。

    胎儿出生后尽早结扎挤带,可减轻黄疸。出生时或出生后12小时内有严重贫血、全身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病儿应立即给氧、利尿、强心治疗,情况稳定后尽快换血。一般小儿使用蓝光照射,用加速胆红素代谢和排泄的药物,例如苯巴比妥、激素、中药、白蛋白或血浆等可使小儿黄疸逐渐减轻。如果血中胆红素超过340μmol/L时应给小儿换血,防止引起胆红素脑病。

    abo溶血怎么治疗

    有的宝宝在出生以后会得abo溶血性黄疸的,这个病情是比较严重,必须及时就医的,一般根据宝宝的皮肤颜色可以判断是否严重的,主要是采用一些药物治疗的,必须要清楚诱因的,下面就给各位介绍关于abo溶血的治疗方法等。

    目前溶血抗体效价太高了,有很大可能出现新生儿溶血,目前孕期用药还没有太有效的方法,一般都是以利胆退黄的中药来治疗,效果也不太理想。建议心情放松,不要想太多。定期孕检,完善检查,做到有情况早发现。可以和当地医生沟通。

    绝大多数ABO溶血病的宝宝不需要换血,经积极治疗后预后良好。新生儿ABO溶血病常同时伴有贫血,其程度与溶血程度一致。轻度溶血者常贫血较轻,严重溶血病患儿可能有较重的贫血,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充铁剂或输血等相应的治疗。注意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要补充充足的水分,一些病毒细菌会直接从尿道排泄出去,要时刻的注意孩子的一些疾病的产生,这些附加的疾病也会引起加重黄疸的症状出现,应该尽快的治疗这些疾病。

    abo溶血正常值

    溶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红细胞溶解,简称溶血。在我国,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症病例多数属于abo溶血。那么,ABO溶血正常值是多少呢?

    ABO溶血是因母子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这是一种同族免疫性溶血。一般是低于1:64就是正常的。一般要进行抗体检查。在1:128时,胎婴儿可能发生溶血病,可以用些茵陈蒿汤治疗,对预防早产、流产、溶血有一定的疗效。

    正常值是在1:64以下。所以检查的abo溶血抗a效价是很重要的,所以将来出生的婴儿有可能会出现溶血性黄疸,所以可以通过服用一些中药进行调理,但是并不代表1定会出现溶血性黄疸,家人也不必太过担心。

    abo溶血是什么意思

    预防胎儿、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如果不干预的话,随着孕期的延长,母亲体内的效价会逐渐增高,胎儿发生溶血症的几率也会越大。属于高危情况的女性怀孕后,应定期检测,一般一个月就要进行一次复查。所以,可是,ABO溶血是什么意思呢?

    ABO溶血是由母婴ABO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称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同源免疫性溶血病。我国新生儿溶血大多属于ABO溶血。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同源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指由血型抗体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母婴血型不相容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如果以前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流产、新生儿重度黄疸史的女性打算再要孩子的时候,应该和丈夫提前进行ABO血型检查,检测体内抗A抗B抗体的情况,这种检测叫IgG抗体效价测试。

    一般人们的血型有两种分类方式:一种是ABO血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型、B型、O型和AB型;另一种是Rh血型,即Rh阳性和Rh阴性。如果在孕检的过程中,发生有溶血的情况,医生都是会帮助你用药治疗的,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那么考虑出现溶血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 龙葵
    回复
    2024-04-01 03:03:38

    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怎么治疗呢?

    一、新生儿溶血症是怎样一种疾病?

    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发生在新生儿身体上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刚出生的孩子和母亲之间血型不合所引起的免疫系统的疾病,新生儿溶血病一般发生在刚出生的婴儿以及胎儿的身上,这也是很多的新生儿在出生的时候出现黄疸和贫血的主要原因,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患者会出现贫血黄疸以及水肿这样的症状。

    二、这种病需要怎么治疗呢?

    一旦胎儿或者是新生儿被诊断为患有新生儿溶血病的话,那么对于胎儿或者是新生儿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刚开始会通过新生儿的症状去进行对症处理,然后会用光疗或者是换血这样的措施来保持新生儿现在的身体状况,避免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最后会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使用的药物有免疫球蛋白或者是白蛋白等等,通过三到五天的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是完全可以被治好的,但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后遗症,比如脑瘫运动障碍或者是听觉和智力障碍等等。

    三、怎么预防新生儿溶血症的出现?

    新生儿溶血症是完全可以进行预防的,因为在在新生儿刚出生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监测来判断新生儿是否患有溶血病,在孕妇还没有分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来查看肚子里面的胎儿是否会花发生新生儿溶血病,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的话,就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手段来进行预防,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多次妊娠或者是曾经有过多次流产,经历的孕妇,在产前检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检查胎儿是否可能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病因为这一类人群是最容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群体,所以产前的检查是预防新生儿溶血症出现的最主要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1 03:03:38

    溶血性贫血可能是因为ABO溶血导致的,在贫血中溶血性贫血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一旦发生溶血性贫血,虽然大多数人都是积极治疗的,但溶血性贫血并不一定能治好,但不管溶血性贫血能不能治好,不积极治疗只会越来越严重,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溶血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吧。

    溶血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溶血性贫血在贫血中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么溶血性贫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比较常见的是蚕豆病,这个是因为人体内缺乏某种酶而导致的。这种是先天性的,对于此类患者,最重要的就是远离蚕豆。所以发病后最主要的是要确定病因,进而对症治疗。平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鸡蛋中蛋黄、猪血及鸡鸭血含有较高的铁,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叶酸,多吃有益。此外还应多食豆类、菌类、粗粮以及海带、紫菜等食品。

    而血管内溶血往往是获得性的红细胞损伤多见,有免疫性因素和非免疫性因素。免疫性血管内溶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abo血型不合输血引起的溶血,药物原因引起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因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包括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微血管病性溶血,脾功能亢进等。

    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讲究一定方法,通常溶血性贫血怎么治疗呢?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也很多的,比如要输血,患有此病可以采用成分输血的治疗方式帮助缓解,尤其适用于严重性贫血患者,通过此方法能够很好的改善病症,减轻不适。服用维生素b6,骨髓移植。如果比较严重,那么要积极处理。如果是一些慢性溶血性贫血,适当的补充叶酸,如果有缺铁还要补充铁剂,如果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可以用铁螯合剂去铁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难以实现有效治愈,就可以结合免疫抑制剂进行综合医治,效果会更好。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都能达到治疗的效果,可以选用。每个患者的贫血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最好就是配合医生,通过检查结果来针对性治疗。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贫血的种类很多,其中一种是溶血性贫血,那么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溶血性贫血包括很多种类型,如果考虑溶血性贫血的话,我们首先要明确具体是哪种类型的溶血性贫血,有些类型的溶血性贫血是可以治愈的,但是有些类型的溶血性贫血是不能治愈的,比如温抗体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经过规范的治疗,虽然病情容易反复,但是部分病人是可以治愈的。

    再有就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这一类的溶血性贫血就是难以治愈的。所以需要具体情况,具体的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

    溶血性贫血跟其他贫血可以区分出来,那么溶血性贫血的症状有哪些呢?

    得了溶血性贫血会出现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在溶血过程中,某些诱因如病毒性感染,患者可发生暂时性红系造血停滞,引起寒战、发热、头痛、呕吐、四肢腰背疼痛及腹痛,继之出现血红蛋白尿,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

    慢性溶血时,常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和黄疸,病程中可因某种诱因而使病情加剧。在急性溶血时可突然发病,背痛、胸闷、发热,甚至发生周围循环衰竭、少尿、无尿以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先天性溶血病常从幼年即有贫血、间断的黄疸、脾大、溶血危象、胆石,少数可有小腿溃疡、骨改变;家族史常有贫血、黄疸、脾大、脾切除者;后天者常可查知病因,如感染、中毒、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 徐长卿
    回复
    2024-04-01 02:02:28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故称本病为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其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指Rh系统和ABO系统。新生儿溶血症如何治疗?新生儿溶血症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新生儿溶血症治疗方法的资料,欢迎阅读。

      新生儿溶血症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

      1.血浆或白蛋白,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血浆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联结非结合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

      2.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强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氢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控制下慎用。

      3.酶诱导剂,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药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葡萄糖及碱性溶液,葡萄糖可供给患儿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血脑屏障开放,可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量增加,尚应及时输给碱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碱剩余?体重(kg)?0.3。

      中药治疗

      中药可以退黄,体外试验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

      1.三黄汤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2.茵陈蒿汤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消黄利胆冲剂茵陈9g,栀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以上三方可选其中之一,每日服1剂,分次在喂奶前服。亦有制成静脉输入剂应用者,其疗效较口服者为快。

      光疗

      1、光疗原理

      胆红素能吸收光,在光和氧的作用下,脂溶性的胆红素氧化成为一种水溶性的产物(光-氧化胆红素,即双吡咯),能从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胆红素的吸收光带是400~500毫微米,尤其是在420~440毫微米波长时光分解作用最强,蓝色荧光波长主峰在425~475毫微米之间,故多采用蓝色荧光灯进行治疗。近年来,有报告绿光退黄效果胜于蓝光者。

      2、光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让患儿裸体睡于蓝光箱中央,光源距婴儿体表50cm,两眼及外生殖器用黑罩或黑布遮盖。箱周温度应保持在30~32℃,每小时测肛温1次,使体温保持在36.5~37.2℃之间。光照时间根据病因、病情轻重和血清胆红素浓度减退的程度来定,可连续照射24~72小时。

      光疗对结合胆红素的作用很弱。当血清结合胆红素>64.8?mol/L(4mg/dl)、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光疗后胆绿素蓄积,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故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或肝功能有损害的病儿不宜作光疗。

      换血

      1、换血目的

      换出血中已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阻止进一步溶血;减少血清非结合胆红素浓度,预防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2、换血指征

      ⑴产前已经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出生时有贫血、水肿、肝脾肿大及心力衰竭,脐血血红蛋白<120g/L

      ⑵脐血胆红素>59.84~68.4?mol/L(3.5~4mg/dl),或生后6小时达102.6?mol/L(6mg/dl),12小时达205.2?mol/L(13mg/dl)

      ⑶生后胆红素已达307.8~342?mol/L(18~20mg/dl)、早产儿胆红素达273.6?mol/L(16mg/dl)者

      ⑷已有早期胆红素脑病症状者。

      3、血清选择

      ABO溶血症用AB型血浆,加O型红细胞混合后的血。Rh溶血症应有ABO同型(或O型),Rh阴性的肝素化血。血源应为3天内的新鲜血。

      4、换血量及速度

      常用的换血量为85ml/kg,约为婴儿全血的2倍。每次抽出和注入的血量为10~20ml,病情重、体重轻者抽注10ml。速度要均匀,约每分钟10ml。换血后可作光疗。以减少或避免再次换血。

      必要提示

      1、换血操作较复杂,易发生感染、血容量改变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所以必须谨慎从事。

      2.药物方面,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预防胆红素脑病。中西药可联合应用。

      3.生后2个月内,重症溶血常发生严重贫血,应注意复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若血红蛋白<70g/L,可小量输血。轻度贫血可口服铁剂治疗。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故称本病为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其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指Rh系统和ABO系统。
      新生儿溶血症发病原因
      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

      1、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2、ABO血型不合

      该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该病。

      新生儿溶血症的症状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的进展缓慢,全身状况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1、黄疸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2、肝脾肿大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3、贫血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4、胆红素脑病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5、神经症状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6、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新生儿溶血症的鉴别检查
      1、病史

      凡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输血史、新生儿重症黄疸史的的孕妇或生后早期出现进行性黄疸加深,即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送检标本要求为:①试管应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发生。②产前血型血清学抗体检查,送产妇和其丈夫的血样;新生儿检验送新生儿血样为主,父、母血样为辅(如母血不能及时扣帽子取时,可只送新生儿血样)。③新生儿抽血3ml(不抗凝);产妇抽血5ml(不抗凝);丈夫抽血2ml(抗凝,使用一般抗凝剂)。④如当地不能检验,可将产妇血清分离后寄至附近检验单位,另抽取2ml抗凝血。天气炎热时可将血样瓶放入有冰块的大口瓶中,航空邮寄(存放空间必须注意无菌)。

      2、血型

      孕期由羊水测定胎儿ABO血型,若证实母胎同型者就可免患病之忧,但Rh血型无血型物质需取到胎儿血才能定型。新生儿O型者可排除ABO溶血病,而不能排除其它血型系统的溶血病。

      3、特异性抗体检查

      包括母、婴、父血型、抗体效价、抗人球蛋白试验(产前做间接法、生后做直接法)、释放试验和游离试验,这是诊断该病的主依据。

      抗人球蛋白间接试验是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去检查受检者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是检测婴儿红细胞是否被不完全抗体致敏。释放试验若阳性,诊断即可成立,因致敏红细胞通过加热将抗体释放出来,而释放液中抗体的特异性可用标准红细胞来确定。游离试验是在新生儿血清中检测是否存在能与红细胞结合的尚未致敏红细胞的不完全抗体,结果阳性表明可能受害。

      在孕期诊断可能为该病者,应争取在妊娠6个月内每月检验抗体效介一次,7~8月每半月一次,8个月以后每周一次或根据需要决定。抗体效价由低到高,起伏颇大或突然由高转低均提示病情不稳定,有加重可能,效价维持不变提示病情稳定或母婴血型相合,该抗体仅属以前遗留所致。排除遗留因素后,一般发病轻重与抗体效价成正比,但ABO系统受自然界存在类似抗A(B)物质关系,有的未婚女子效价已达1024。通常ABO溶血病的效价64作为疑似病例,但个别效价为8时也有发病的报道。

      4、羊水检查胆红素含量

      它不象抗体效价受前一胎遗留下来的影响,故羊水胆红素含量对估计病情和考虑终止妊娠时间有指导意义,正常羊水透明无色,重症溶血病时凌晨水呈黄色。

      Liley发现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与胎儿溶血病的严重程度呈一定比例。由于正常胎儿羊水中胆红素的浓度随孕周增加而降低,故在不同孕周所测得的450mm处光密度的升高数,有不同的意义。Liley从101名Rh免疫妇女羊水中所得结果,以450mm的光密度增加数为纵坐标,孕周为横坐标,绘成一经验图,分三个区,羊水中450mm处光密度的增加数在上区者,病情严重,一般即将死亡。在中区者,中度病重,在下区者,可能为Rh阴性儿或为贫血极轻的Rh阳性儿,仅10%需要换血。

      5、影像检查

      全身水肿胎儿在X光摄片可见软组织增宽的透明带四肢弯曲度较差。B超检查更为清晰,肝脾肿大,胸腹腔积液都能反映于荧光屏。

      6、其它实验室检查

刚刚出生的婴儿检查出肺部未发育好怎么办

刚满月婴儿不爱睡觉还总哭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