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咳嗽如何处理

时间: 阅读:8443
儿童咳嗽如何处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10-23 13:15:05

儿童咳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使用阿奇霉素颗粒等具有止咳作用的药物,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用药期间,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明确病情的恢复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给身体带来损伤。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3 08:08:16

    .寒咳:风寒侵袭,肺气失于宣降所致,多见于冬春两季。

    .热咳:风热犯肺,入里化热,热灼津液,肺失清肃所致,以夏秋较多见。

    寒咳表现:痰色稀白,呈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有怕冷、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热咳表现:痰色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寒咳治疗:当以发散风寒,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三拗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杏仁、荆芥、前胡、桔梗、苏子、法夏、陈皮、桂枝、百部、白前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杏苏止咳糖浆、小青龙口服液等。

    寒咳护理:居室保持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当,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注意空气消毒,室内禁止吸烟,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在空调房间时要注意增加衣服,防止受凉而加重咳嗽。不要喝饮料,夏季尤其注意不要贪凉饮冷。
    热咳治疗:当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为治,可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药取麻黄、甘草各3克,石膏10克,桑叶、菊花、杏仁、前胡、连翘、大力子、贝母、桔梗、竹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三蛇胆川贝露等。

    热咳护理:与寒咳一样,爸妈要加强宝宝居室卫生,冷暖、干湿适度,防止烟尘及特殊气味的刺激。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之物。

    寒咳食疗:生姜3片,大米30克。将生姜洗净,切碎,同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暖脾胃,散风寒,利肺气。

    热咳食疗:贝母5克,大米30克,白糖适量。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可化痰止咳,清热宣肺。

    寒咳脐疗:麻黄、细辛、五味子、罂粟壳各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蜂蜜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热咳脐疗:黄芩20克,鱼腥草15克,青黛、丹参各10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末适量,用蜂蜜适量调匀,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病愈为止。可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寒咳药浴:生姜适量,择净,放入药罐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次1剂,每日2~3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2~3天。可温肺散寒。

    热咳药浴:麻黄、杏仁、甘草各5克,大力子15克,石膏30克。将上方如上法水煎取汁足浴,每次15~30分钟,每日2~3次,每日1剂,连续3~5天。可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 南絮
    回复
    2024-03-13 08:08:16

    小儿咳嗽怎么办

     小儿咳嗽怎么办?在日常生活中,妈妈们都是非常关注宝宝的所有问题的,一旦宝宝有任何的不适,都会立刻寻找解决方法,小儿咳嗽也是需要妈妈们去寻找办法解决的。接下来就由我带你了解小儿咳嗽怎么办。

      小儿咳嗽怎么办1

      一、 小儿咳嗽时家长如何处理

     1、夜间抬高宝宝头部。

     2、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宝宝黏痰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最好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给宝宝喝鲜果汁,果汁应选刺激性较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

     3、水蒸汽止咳法。如果宝宝咳嗽严重,可让宝宝吸入蒸汽;或者抱着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浴室里坐5分钟,潮湿的空气有助于帮助宝宝清除肺部的黏液,平息咳嗽。

     4、热水袋敷背止咳法。热水袋中灌满40℃左右的热水,外面用薄毛巾包好,然后敷于宝宝背部靠近肺的位置,这样可以加速驱寒,对伤风感冒早期出现的咳嗽症状尤为灵验。

      二、小儿咳嗽的治疗

      1、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治疗是指通过中医推拿疗法来治疗小儿咳嗽相关症状。

      2、中医中药治疗

     当小儿出现流清涕,身稍热,咽不适,食欲减时,可服用保元丹、至宝锭等小丸药,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后,病情加重,即需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果小儿咳嗽是阵发性的干咳、用抗生素无效,伴有咽喉痒、不伴发热,怕冷空气怕烟雾,夜间加重,那就可能是过敏性咳嗽。

     小儿低烧,鼻塞流涕,轻咳等,可服用妙灵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儿身热、咽红、声哑,病情较前加重,可加用小儿清咽冲剂、小儿感冒冲剂。

     小儿突然发热,可用些小儿清热冲剂。如热度较高,且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可先用紫雪散。如大便干结可用牛黄清热散一次。

     对于因感冒,不发烧而咳嗽的患儿,可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儿童咳液等治咳糖浆,可控制咳嗽病情的发展。

     以上病情不缓解即需到医院请儿科大夫诊治为佳。此外,这些儿科常用呼吸道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也不可乱用,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民间“有病无病至宝锭”的说法其实并不科学,如果长期服用以上药物,会伤及小儿脾胃。

      3、西医治疗

     关键是查清咳嗽的原因才能正确治疗。是呼吸道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应该采用抗病毒药物;由于超过2个月的慢性咳嗽的大多数是过敏性咳嗽,应该采用消除呼吸道过敏性炎症为主 ;如果合并过敏性鼻炎,就可能是过敏性鼻支气管炎,应该脱敏治疗为主。

      三、预防措施有;

     1、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2、气候转变时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过冷或过热。

     3、少带小儿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经常开窗,流通新鲜空气。家人有感冒时,室内可用醋熏蒸消毒,防止病毒感染。

     5、感冒流行期间可服中药预防。配方是:贯众12克,防风12克,荆芥10克,每日一帖,连服2—3天。

     6、对经常易感冒的小儿,可每天以黄芪15克,红枣7只,煎汁代茶,长期服用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四、冬季四种美食有效止咳

     1、蜂蜜生姜萝卜饮,适合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生姜发汗解表、温肺止咳,不但能把多余的热量带走,同时还能带出体内的病菌、寒气。白萝卜中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 的钙,具有较强的消炎、止咳作用。具体做法是,选用新鲜白萝卜1斤、生姜30克、蜂蜜30克。萝卜和生姜去皮后切碎块,一同放入榨汁机打碎,加入蜂蜜后即可饮用。这款饮品还 适用于肺热咳嗽引起的咽喉干痛、声音嘶哑等问题。

     2、罗汉雪梨饮,适用于风热咳嗽和急慢性咽炎引起的咳嗽。罗汉果性味甘凉,具有止咳定喘、清凉解暑的功效,与清热养胃、滋阴润肺的雪梨配在一起,养阴清热止咳的作用 更强。将干净的.罗汉果一个、雪梨两个放进砂锅中,加入净水,大火烧开,改微火,煮20—30分钟,将水沥干,即可饮用。

     3、蒸梨,适用于有痰不易咳出的咳嗽。梨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将梨洗净去核,用锅蒸熟,每日食用一个。要想效果更好,可以放上少许止咳化痰的川贝母和陈皮, 蒸前将其放入梨心。

     4、银耳百合饮,适于无痰干咳的咳嗽。银耳养胃生津;百合止咳祛痰。两者搭配食用,止咳效果更好。方法是,取银耳10克,清水泡发12小时,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百合 10克,放入蒸锅,隔水炖1小时,拌入蜂蜜,每日早晨起来空腹食用。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的反射动作,有清扫呼吸道分泌物,促进气管畅通的作用。所以,对小儿咳嗽单用止咳药来制止咳嗽显然是不对的,而应对症消炎止咳。有些肺炎病儿,病情好 转时咳嗽反见增多,这是因为呼吸道内稀薄的分泌物需通过咳嗽反射来清除的缘故。如突然发生呛咳,则往往说明有异物进入呼吸道,这时应鼓励咳嗽。通过咳嗽反射将异物排出 体外。对由于慢性咽炎的长期刺激形成的习惯性咳嗽,应在炎症消除后,通过加强自我意识控制而逐步减少咳嗽。

      小儿咳嗽怎么办2

      小儿咳嗽怎么办

     1、夜间干咳

     如果孩子咳嗽不断,且一到晚上症状就加重,家长则要小心了。这可能是哮喘的症状。此时,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如果他们出现无法吃饭,喝水或说话困难,最好叫急救车。

     2、呼吸时发出异常声音的咳嗽

     如果孩子已经感冒好几天,咳嗽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嘶嘶的声音,呼吸也显得急促,且很爱发脾气,可能是支气管炎造成的。可以带他去看医生,同时要鼓励孩子多休息、喝果汁,严重时,可能需要吸氧。

     3、发出嗬嗬声的咳嗽

     孩子感冒一周后出现咳嗽症状,有时,一次呼吸会咳嗽20多次,在吸气的时候还会发出嗬嗬的声音。这是细菌感染的症状,可能有痰液甚至块状物阻塞了呼吸道,需要马上去医院,6个月以下的婴儿需要住院观察。

     4、痰多影响呼吸的咳嗽

     孩子感冒一周后,情况没有好转,且咳嗽起来痰变很多,呼吸也比平时快了。这很可能是肺炎的症状,要送孩子去医院照X光,且要使用抗生素。一般来说,肺炎是可以在家里照料的,但是严重的要住院。

     5、发烧伴随咳嗽

     孩子发着高烧,同时无力、嘶哑地咳嗽着,身体酸痛,流鼻涕。这种症状通常是流感,应让孩子尽量多吃水果,6个月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也可以把布洛芬混在食品、饮料中给他服用。

     6、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这种情况下爸妈不可自行在家解决,应及时就医,请医生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7、吸入异物引发呛咳

     吸入异物后父母要鼓励小儿咳嗽,千万别用手在其嘴里乱抠,以防异物越抠越深,以致把气道完全堵死。如果没有咳出东西,小儿反复咳嗽或气喘,说明异物已到达下呼吸道,应立即送小儿去医院及时取出异物。

      治疗小儿咳嗽的食疗偏方

     1、热咳

     咳嗽多痰,痰呈黄色,舌红苔黄,咽红

     冰糖川贝梨:梨1个,冰糖10克,川贝粉2克,将梨去皮,挖去核,冰糖和川贝粉放入“洞”中。梨放碗中隔水蒸30分钟,待稍冷却后即可食用。

     白萝卜冰糖饮:白萝卜1个,冰糖12克,将白萝卜切成片,放水和冰糖,烧开后,再用小火烧5分钟即可。效用:清热、化痰。

     2、寒咳

     咳嗽,痰稀薄白,舌苔薄白。

     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钟,饮汤。效用:温肺止咳。

     姜糖豆腐羹:豆腐200克,红糖50克,生姜3片,加少许水煮熟即可。效用:补脾温肺。

     3、脾虚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

     山药杏仁粥:山药120克,杏仁12克,粳米50克,山药去皮切块,杏仁去皮尖加粳米、水 煮粥食用。效用:健脾止咳。

     薏仁茯苓粥:薏仁30克,茯苓30克 ,粳米50克,加水煮粥。效用:健脾渗湿、止咳化痰作用。

     4、肺阴虚咳嗽

     久咳少痰、口干舌燥 、舌红 、盗汗。

     百合粥:新鲜百合15克,糯米50克,冰糖10克 ,将新鲜百合和糯米加水煮粥,调入冰糖食用。效用:补肺止咳。

     银耳羹:干银耳30克,鸡蛋1个, 冰糖200克,将银耳煮烂,放入冰糖溶化;鸡蛋取蛋清,加入少许水搅拌后,放入银耳中加热食用。效用:滋阴润肺止咳。

  • 南絮
    回复
    2024-03-13 08:08:16

    宝宝咳嗽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对于父母来说,看到宝宝咳嗽还是很心疼的。那么,宝宝咳嗽怎么办呢?下面介绍3个方法,很有效哦!
    ?多喝温水温饮料
    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宝宝黏痰变得稀薄,缓解呼吸道黏膜的紧张状态,促进痰液咳出。最好让宝宝喝温开水或温的牛奶、米汤等,也可以适量的喝点温果汁。选刺激性较小的苹果汁和梨汁等,不宜喝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的果汁;
    ?水蒸汽止咳法
    宝宝咳嗽严重,可让宝宝吸入蒸汽;或者抱着宝宝在充满蒸汽的浴室里坐5分钟,潮湿的空气有助于帮助宝宝清除肺部的黏液,平息咳嗽;
    ?热水袋敷背止咳法
    热水袋中灌满40℃左右的热水,外面用薄毛巾包好,然后敷于宝宝背部靠近肺的位置,这样可以加速驱寒,对伤风感冒早期出现的咳嗽症状尤为灵验。

  • 紫苏
    回复
    2024-03-13 07:07:06

    孩子咳嗽是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夜晚,孩子的咳嗽声更是让人心疼。那么,当孩子咳嗽时,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文将为您介绍4种方法,帮助您轻松解决儿童咳嗽问题。
    ??药物排痰法
    在医生的知道下,家长可以为孩子选择止咳祛痰、化痰的药。常见的祛痰药物有:止咳糖浆、化痰平喘颗粒。这些药物有很好的化痰止咳的效果。
    ?饮水法
    喂孩子喝室温白开水,能够很好的滋润孩子的喉咙,这种物理疗法能够有效的消除嗓子的局部炎症。孩子感冒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厌食和脱水,从而使得呼吸道的分泌物更加粘稠。所以,多喂孩子喝白开水还能湿润孩子的呼吸道,稀释痰液,最重要的是,白开水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孩子体内的废物能够尽快通过尿液从身体中排出。
    ?拍背法
    在孩子咳嗽时,家长可以侧着抱起孩子,然后五指稍微弯曲,长整只手握成空拳,有规律的拍打孩子的背部。注意,孩子侧卧的方向与拍打的方向应该保持一致。这样有利于孩子支气管内部空气的流通,从而可以使粘稠的痰液松动、易于排出。
    ?保持环境湿润
    湿润的空气能缓解孩子干咳的状况,并且水分能够稀释孩子的痰液。所以,家长可以勤用抹布末地砖,或者使用室内加湿器。在此同时,不要忘了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不然,湿润的空气只会导致细菌疯狂的滋生。

儿童咳嗽气喘怎么办

儿童咳嗽嗓子拉弦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