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胳膊向外弯曲正常吗

时间: 阅读:3824
新生儿胳膊向外弯曲正常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16 12:30:39

新生儿胳膊向外弯曲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但宝宝的骨骼相对柔软,发育不完全。也可能是因为在妈妈肚子里蜷缩太久所致。你可以带孩子去当地的正规医院做X光检查。一般来说,当宝宝被强迫时,就可以矫正了。考虑到存在的问题不大,可以经常按摩宝宝的手臂,使宝宝的手臂处于正常状态下的位置。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1 12:12:02

  • 景天
    回复
    2024-04-01 12:12:02

     在三四个月以下的宝宝,比如说在爸爸妈妈或者是有人突然走到孩子身边或者发出声响,会发现孩子会出现拥抱状,这是一种生理现象,也就是拥抱反射。那么,婴儿拥抱反射频繁是吓着了么?下面我们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婴儿拥抱反射频繁是吓着了么

     家长是不需要太担心的,而且在婴儿睡觉的时候,只要给婴儿足够的安全感,或者是频繁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就需要选择用手拍一下婴儿的背部,或者是给婴儿的左右挤上一个娃娃,这样能够给婴儿更多的安全感,还可以让这种现象有所缓解的,如果经常出现的话就需要加强给婴儿检查一下身体。

     拥抱反射是婴幼儿当中一种具有防御性的反射,多见于3-4个月的宝宝,宝宝这种反射六个月后就会完全消失的。当父母或者其他家人出现在宝宝身边的时候,宝宝双臂会向外展开,然后双臂会屈曲收到胸前,呈现拥抱状,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拥抱反射。

     婴儿在听到一些声音的时候总会出现两个手臂往外生长,接着就会收到胸前,其实这都是正常的一种生理现象,家长是不需要太担心的,而且家长还需要多观察一下婴儿,如果在婴儿时期没有出现这种反应的话,就需要给婴儿检查一下,有可能是因为婴儿的大脑出现了一些疾病。

     所以孕妇一定要注意生活的习惯,千万不能经常抽烟,喝酒更不能经常大晚上睡觉,否则这样对于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甚至还会让胎儿身体上携带一些先天性的疾病。

    宝宝常见“原始反射”

     人们印象里,新生宝宝都是弱弱小小的,经不起任何“伤害”。其实他们很强大,生来自带“护体神功”,保护自己。

     ①嘴部反射

     嘴部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这种反射在宝宝4个月时减弱消失,变成自我可控的“咀嚼”阶段。

     ②抓握反射

     新生宝宝的手都是紧握的,妈妈们用手轻触,小手会张开抓住妈妈的手。

     宝宝遇到物体会出现抓握反射。一般在4个月左右消失,慢慢发展手指的精细动作。

     ③拥抱反射

     防御性反射,宝宝听到较大较吵的声音或被突然改变姿势,宝宝小胳膊向外伸直,手张开,呈现拥抱的样子。

     这种反射在第一个月最为明显,3个月左右消失。

     ④踏步反射

     扶着宝宝的腋下,让宝宝脚踩在床上或桌子上,宝宝会一只脚抬起另一脚下降,好像在踏步一样。

     这种反射在宝宝2个月左右逐渐消失。

  • 木槿
    回复
    2024-04-01 11:11:52

    刚接触新生儿的时候,总感觉特别神奇,他们一出生就会吸吮吃奶,而且表现的非常棒,根本不需要任何学习;他们会把小手握得紧紧的,当妈妈把手指放在他的手掌上时,他们还会把妈妈的手指抓握的紧紧的,让人不禁感叹,这么点的孩子力气怎么就这么大呢?

    其实新生儿出生以后,他们本身就带有一些神奇的能力,就是“反射”。这些反射看似神奇,却跟宝宝的发育有关,医生经常通过这些反射来判断他们的发育是否正常。

    这8种新生儿反射,大部分6个月前消失,如果缺乏可能“脑损伤”

    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周,他们的身体活动大部分都是反射行为,而且这些反射都是与生俱来的,不过会随着时间增加慢慢消失,短则几周,长则几个月。

    当妈妈用手拨动宝宝的面颊和嘴唇时,他们会将头转向妈妈手指的方向,这种反射可以帮助宝宝找到RU头的位置,被称为“觅食反应”。

    刚开始,宝宝会左右摆头,在两侧寻找RU头,将头扭向RU头然后再稍微转开,总之找的过程稍微麻烦一点,不会一下子就找到。但是到了3周左右,这种寻找的情况基本消失,宝宝对RU头的位置定位的非常准确,接受刺激以后,他们转过头,直接就会将嘴巴放在合适的位置开始吸吮,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左右寻找了。

    Ps:觅食反射在宝宝出生后3周基本消失。

    吸吮也属于反射的一种,属于生存反射。

    其实,宝宝出生前就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他们在宫内经常吸吮手指,还会把羊水吞咽到肚子里,时不时的打个嗝,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在打嗝吃饭一样,特别可爱。宝宝出生以后,他们还在觅食阶段,需要妈妈的帮忙才能真正的吃到“食物”,这时如果妈妈把RU头放进宝宝的口中,接触到他们口腔的上颚部分,那么他们很快就会自动的吸吮,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停顿。

    不过吃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一个 吸吮、呼吸、吞咽 的过程,看起来是不是很复杂?所以,虽然吸吮和吞咽都是宝宝本能,但是他们刚开始吃奶的时候掌握的不是特别好,经常出现一些小差错,还需要妈妈的帮助才行。

    当然,妈妈也不要担心,宝宝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很多,不用多久,他们就能很好的掌握了。

    Ps:吸吮反射在3-4个月左右慢慢消失,然后被主动的进食动作替代 (不过睡眠时,宝宝还会表现出自发的吸吮动作)。

    宝宝出生后的前几周,还有一种特别好玩的反射—— “拥抱反射”

    如果宝宝的头突然变换姿势,或者后仰,或者受到惊吓,他们的手臂会向前伸展,手伸开,然后突然迅速的收回手臂抱在身前,就像把自己“拥抱”起来一样,然后开始大哭,寻求妈妈的安慰。

    Ps:拥抱反射因人而异 ,有的宝宝非常明显,有的不太明显,不过正常来说, 在满月之前很常见,等到2个月左右基本就消失了

    有一种比“拥抱反射”更有趣的反射,叫做“击剑姿势”。

    “击剑姿势”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妈妈发现, 当宝宝的头转向一侧时,同侧的手臂会伸直,然后另一侧的手臂会弯曲起来,看起来就像击剑一样 ,这其实是强制性颈部反射,是一种正常的情况,妈妈遇到以后不需要担心,也不需要过多的干预。

    Ps: 击剑反射也是因人而异的,当宝宝受到干扰或者哭泣的时候,可能就不会表现出来了。 这种反应一般会在5-7个月左右慢慢消失。

    当妈妈用手轻轻的抚摸宝宝的手掌时,还会发现一种新的反射——“抓握反射”。

    其实宝宝在宫内的时候,就喜欢把小手握得紧紧的,有时还会玩脐带,他们出生以后经常都是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的,当然小手并不是一直紧紧握住的,出生没多久小手就会展开,当妈妈用手指抚摸宝宝的手掌时,还会被宝宝的小手迅速的抓握住,特别的紧。

    同样的,如果妈妈用手指抚摸宝宝的脚掌,他的脚指头也会紧紧的蜷缩起来,是不是很有趣?这些其实都是“抓握反射”。

    Ps:手的抓握反射在3-4个月左右会慢慢消失,但是足底的抓握反射,消失的时间比较晚,大约6-12个月才开始消失。

    除了大力气的抓握反射,还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反射,就是“踏步反射”。听起来就像宝宝会在原地踏步一样,确实挺神奇的。其实这也是很常见的现象,妈妈们可以尝试一下,不过要注意安全,不要磕碰到宝宝,还得保护好宝宝的脑袋和脖颈。

    具体为:当妈妈用手从宝宝的腋下拖住他,让他的脚掌落在地上或者床上时,他会将一只脚抬起来放在另一只脚的前面,就像在“走路”一样。

    Ps:这种反射在2个月左右消失 ,然后在10-12个月左右出现,为宝宝的学步做好准备,当然10-12个月出现的踏步,就不再是踏步反射了,而是真正的自主的学步行为。

    带娃期间,很多妈妈发现小宝宝的睡眠非常差,经常抱着睡,放下就醒,特别累人。其实,3月内的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正常了。归根结底,都是“惊跳反射”惹的祸。

    医学上,把宝宝这种“放下就醒”的行为称为“惊跳反射”,是人类从灵长目种系进化而来的遗存现象,它显示了 幼畜遇到紧急情况伸出四肢抓住母畜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宝宝的双臂伸直,手指张开,背部伸展或弯曲,头朝后仰,双腿挺直,双臂互抱等等,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

    Ps: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前2个月很常见, 3个月左右会慢慢消退。

    巴宾斯基反射,是宝宝先天反射的一种,也是大家所说的“椎体束症”。

    当妈妈从宝宝的脚趾向着脚跟的方向,轻轻抚动时,宝宝的脚趾会张开,然后再缩起来,同时宝宝的脚还会向内侧扭动。

    Ps:这种反射会在6-18个月左右消失 ,如果成年以后还不消失的话,可能是疾病导致的,需要就医检查了。

    注意,上述8种反射消失的时间,都是因人而异的,有的早一些,有的稍微晚一些,都是正常的,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反射都是存在的,如果宝宝缺少某些反射,或许是“脑损伤”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比如:新生儿时期的“吸吮反射”,如果没有吸吮反射、反射消失、反射明显减弱,都可能是宝宝脑部存在问题……

    最后补充: 这8种反射都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是非常正常的反射行为,对此妈妈一定要了解清楚,千万不要盲目的使用偏方,去影响刺激这些反射,否则很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不利于宝宝的 健康 。


新生儿拉肚带血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闪到脖子的症状是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