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应该是足月低的体重,孩子长得会比较快,因为孩子毕竟是足月出生的一般身体抵抗力都会比早产儿要好一些有些早产儿抵抗力比较强的,他的身体吸收能力也会比较慢,但是有些孩子虽然说是早产儿,但是后期营养比较充足,吸收的也比较好,也有可能是长得比较快的。
早产宝宝追赶对照表
早产宝宝追赶对照表,早产儿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满10个月就出生的宝宝,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任务就是要快速赶超同龄,但是很多家长不清楚身高标准,下面来看看早产宝宝追赶对照表。
早产宝宝追赶对照表1早产儿因为在母胎发育不足,所以在出生后身体发育生长速度也比较缓慢;而且早产的男宝宝和女宝宝因为身体特质的不同,所以身高的生长规律也是不同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早产男宝宝的身高标准,一般早产儿出生之后身高不一,在母乳喂养的前提下,早产儿在出生前3个月内,每个月身高应该增长3.5-5.5公分;
在4-6个月里会每月增长6.5-8公分左右,这个时候是早产儿身体极速发育的时期,身高生长比较快,一定要保证营养供给充足。
宝宝在6个月之后因为身体营养的需要会停掉母乳,转而喝营养价值更好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因此在6-12月内,早产儿男宝宝身高会以每个月7-9公分的速度生长,以达到快速赶超同龄的目的。
在12个月后,早产儿宝宝基本可以赶上同龄的发育状态,身体会恢复到正常发育水平,身高平均每月增加4-6.5公分不等。
女宝宝和男宝宝不同,早产儿女宝宝因为生来会比男宝宝的身高短上1-1.5公分;在后期发育的时候身高在3-5个月的时候是高峰期,在1岁以后身高也会明显增加。
早产儿女宝宝在出生前两个月内身高每个月会增长3-5公分,在3-5个月内身高会以每月4.5-6.5公分的速度生长;在6-12个月基本是每个月增长3.5-5公分,在1岁以后身体发育才步入赶超同龄速度,每个月会达到增长6-8公分,直至完全赶上同龄身高增长。
其实早产儿宝宝的身高增长影响因素很多,一般早产儿在新生儿阶段以母乳喂养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如果妈妈母乳不足,那么早产儿宝宝身高增长没有那么快。还有早产儿选择的配方奶粉也是决定宝宝身体增高的重要元素。
早产儿宝宝身高增长的全数规律和模式都已经介绍给家长了,但是就像现实生活中那样,早产儿身高增长受很多条件影响,家长也不能完全依赖标准身高对照表,只要身高在正常范围内、早产宝宝健康,妈妈不必过于对身高耿耿于怀。
早产宝宝追赶对照表21、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矫正月龄,用头围、体重、身长这三项指标来进行检测宝宝的发育速度正不正常。在出院后,按时回到医院进行复查,观察宝宝对外界的反应,如声音动作等。十个月后,练习宝宝的爬行和协调能力。
2、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合理的饮食。依据科学的方法给宝宝进行补充营养。对于早产宝宝,母乳的营养无法满足发育需求。可以添加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母乳强化剂,给宝宝合理的喂下。
3、早产宝宝体温调节容易不稳定,看护时要特别注意温度调节,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给宝宝一个合理舒适的环境。
此外,运动能促进早产宝宝的正常发育。在出生后,可以让宝宝多练习抬头,训练俯身;当宝宝4个月时,可以练习翻身、坐;宝宝6个月时,训练爬行;12个月时,开始学习站立。
早产儿比足月宝宝更易出现发育迟缓
医学上将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
随着高龄产妇的增多,早产儿出生比例增多,有数据显示,国内早产儿出生率为7-15%(2018),相较于足月儿,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出现呼吸问题、消化问题、严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颅内出血、脑损伤等各种危重病变。
医生介绍,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宝宝除了在体格上能明显看出差距,早产宝宝个头小一点,其次很明显的就是运动发育上的差异。
很多早产宝宝会出现更晚学会抬头、翻身、学说话等表现,但面对这些神经心理发育上存在的问题,不少家长抱着“总有一天孩子会学会”的心态,忽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早产儿发育迟滞。
因此,早产儿会需要一段时间来追赶上足月宝宝的生长发育,又称“追赶性生长”。医生介绍,对于出生时孕周≤28周的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建议在3岁内完成;
对于出生时孕周>28周的早产儿,追赶性生长建议在2岁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仅要特别关注早产儿的体格成长,也要关注早产儿的脑部发育,全方位评估早产宝宝发育情况。
早产宝宝追赶对照表3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发育监测手段
除了利用早产儿生长曲线评估宝宝发育情况,早产儿出生后的定期随访与生长发育评估同样重要。
医生介绍,因过早出生,早产儿中枢系统发育不成熟、神经功能发育延迟,如果没有专业机构的随访评估,发育延迟没有得到及早干预纠正,这些宝宝往往容易出现发育迟缓,例如:感觉统合失调、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智力较低、学习能力差、不爱与人交往等情况。
因此,动态地监测,及时干预有助于早产儿宝宝更好地完成追赶性生长。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筛查目的,用到的监测方式和评估手段也不尽相同:
1、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
适用于胎龄34周至矫正年龄4个月的婴儿,是重点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和脑损伤高危婴儿,对婴儿早期的姿势和运动进行评估,以筛查出异常婴儿的一个工具。
2、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
对生后纠正月龄一个月内的.新生儿进行神经行为评估,主要用于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识别。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
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的有效手段,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预测5个月以下婴幼儿脑瘫的最佳临床工具之一,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具有指导意义。
3、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IMS)
适用于0~18个月的婴幼儿,可识别存在运动发育迟缓危险或有可疑异常模式,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的婴儿;也用于正常运动发育监测,评估因发育成熟或干预治疗所带来的运动技能变化。
4、Peab0dy运动评估量表(PDMS-2)
适用于出生至5岁11个月的儿童,可以评估小儿相对于同龄儿的运动能力,并确定小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能力是否存在相对地分离,也可以评估小儿的进步情况。
5、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
适用于0~6岁的儿童,从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水平、语言以及社交行为5个能区评价孩子的发育商和智龄,早期甄别发育偏离、延迟及发育不均衡。
6、盖塞尔发展量表
适用于0~6岁的儿童,包括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会5个能区,以正常的行为模式为标准,鉴定观察到的行为模式是否存在异常,为观察和评价儿童行为的发展进程提供标准化步骤。
7、ASQ-3
筛查1-66个月儿童的综合发育状况,包括沟通、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及个人-社会5个能区。
8、ASQ:SE-2
筛查1-72个月儿童的社会-情绪行为的发展状况,包括自我调控、依从性、社会-沟通、适应功能、自主性、情感和人际互动7个能区。
医生提醒,通过定期评估,及时掌握宝宝的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早进行早期干预,让早产儿能够顺利完成追赶性生长,弯道超车赶上甚至超过同龄人。
家里生早产儿真的比足月的宝宝更让人担心小表弟的宝宝是早产三个月的宝宝,出生后只有两三斤,在保育箱里呆了一个月才出院,这让小表弟的家人很伤心。那么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与足月宝宝相比,早产儿前三个月应该注意什么?
早产儿的发育和正常婴儿一样吗
与正常婴儿相比,早产儿的成熟度不同,有许多并发症,因此他们在适应外部环境方面不如足月婴儿成熟。一般来说,35周后,早产婴儿的器官发育与足月出生的婴儿相同。此时,早产儿不需要保护他们的婴儿,也不需要促进他们的肺成熟。然而,28-35周之间的早产需要促进肺成熟和防止流产。
正常情况下,早产儿会比在足月,出生的正常儿童发育晚,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纠正胎龄后能达到相应月份的发育水平,也是正常的。
一般情况下,一岁以下的早产儿需要去除早产的时间,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评估其发育情况。但是早产的因素在一岁或一岁以后就不能再考虑了,因为孩子在早产的时候有追赶生长,一岁以后追赶生长一般不明显,所以要定期检查孩子的发育情况。
早产儿应该注意什么
重视护理
早产儿比足月,的婴儿更容易吐奶,有些可能会在产后一小时吐奶。所以喂养早产儿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喝多了,喝完及时打嗝。
注意宝宝黄疸
早产儿更容易出现黄疸,黄疸很难退。如果妈妈发现宝宝有黄疸,要密切关注,及时送医生。
每月都需要定期检查
早产儿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做一次常规检查,密切监测宝宝的头围和肌肉紧张度的变化,因为早产儿需要矫正年龄,检查完了才能知道宝宝是怎么喂养的。
有一个宝宝生长追赶期,所以前三个月是早产儿长肉长高的重要时刻。在最初的三个月里,早产儿的身高和体重基本上可以赶上足月婴儿,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他们的活动。
注意接种疫苗
早产儿出生后,医生通常不会立即为其接种疫苗。他们需要等一个月才能带婴儿做各种检查,如黄疸检测、指血、静脉血、眼底检查、心脏和头部的ct和磁共振成像等。只有当他们合格时,他们才被允许接种疫苗。
注意微量元素的缺乏
早产儿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医生会在每月体检的时候给宝宝做指血,可以检查是否贫血。如果贫血,他们需要为婴儿补充铁。注意铁剂不能多补。一般情况下,通过下一次检查后,就不需要添加了。同时要补充鱼肝油,帮助钙吸收。
避免颤抖综合症
早产儿更缺乏安全感,睡觉时要经常抱着,但注意不要用力摇晃,要轻摇慢摇,避免出现婴儿摇晃综合症。
注意居住环境
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必须保持通风。父母应该尽量不要把孩子带到拥挤的地方,以免细菌入侵。
什么是早产儿
一般来说,一个足月的婴儿是在37周后出生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婴儿提前出生,没有在妈妈肚子里呆37周,这就叫早产。
如何避免早产
早产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大龄女性容易早产,孕妇有吸烟史,阴道炎症和感染,运动过度,饮食不当等等。首先要排除这些因素,尽量避免早产。
没有这些因素,怀孕妈咪要多喝营养均衡的水,注意局部卫生,同时注意胎儿保护,避免疲劳导致早产,积极做好产前检查。
总结
怀孕的妈妈必须在怀孕期间照顾好自己和她的孩子,以避免早产的所有可能性。如果早产是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也不用太担心,在医生的指导下把宝宝养好,让宝宝健康成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