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黄疸之后是不可以给他使用黄芪的。刚刚出生的孩子出现黄疸是一个正常的情况,这个时间段暂时不用给孩子去使用一些药物,可以多给孩子晒晒太阳或者是多喝水,能够促进黄疸的消退,但是如果孩子超过半个月黄疸这种情况还是不消退的时候再使用一些药物治疗才可以。
【导读】:新生儿从出生3到5天就会生出黄疸,属于正常现象,黄疸指数一般情况下应该不超过15mg dL,这是正常范围,是生理性的,大家不用太紧张,但如果黄疸指数较高的话,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
黄疸症状:
1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 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2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 *** 、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别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胎黄)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胎龄12周时,羊水中已有胆红素。这是由胎儿气管和支气管树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结合胆红素。胎儿靠胎盘供应血和氧气,但是体内为低氧环境,必须有更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因此胎儿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未结合胆红素,极大部分通过胎盘到母体循环中去清除,故新生儿刚出生时都无黄疸。
出生后,新生儿必须用自己的肺呼吸直接获得氧气,体内的低氧环境得到改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红血球被破坏,分解产生未结合胆红素。新生儿必须自己处理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未结合胆红素。但这时新生儿的肝功能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在足月儿要3~5天、未成熟儿要5~7天才成熟,不能把过多的胆红质处理后排出体外,只能堆积在血液中。这种胆红质象黄色的染料一样,随着血液的流动,加诸各种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把新生儿的皮肤和巩膜染成黄色,就发生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高的治疗方法:
· 喝白开水。
每天早晚必须都要给孩子喂30ML的白开水,在白天也要适量的喝水,让孩子自身尽早的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还好,如果是喝配方奶粉,要加喂水。
· 喝葡萄糖。
发现新生儿黄疸指数高的时候,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把葡萄糖加入水中,喂给孩子喝就可以,这是去黄疸的有效方法。
· 晒太阳。
每天早上十点左右,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给孩子晒太阳,要尽量多的晒到孩子的皮肤,但是不要晒到眼睛。
停止母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那么就停止喂养母乳两到三天,因为黄疸高形成的原因可能是母乳,所以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
病理性黄疸高的治疗方法:
· 吃药。
到医院测量黄疸指数,如果还是高,医生会给开控制黄疸的药,比如妈咪爱或者茵栀黄一类的。
· 照蓝光。
如果用完以上方法都不管用,而且孩子出生已经一两个月了,黄疸仍然很严重,建议到医院让医生诊断,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在医生的指教下住院照蓝光,就是让新生儿在保温箱里照蓝光进行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食疗法 :
一、治疗方法
中药方
方剂1:金钱草15g,栀子6g,茵陈9g,甘草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茵陈、茯苓各20g,栀子、白术各15g,木通5g
制用法:水煎服。大便干结者去除白术,加大黄5g,枳实5g;发热烦躁,舌质绛红者,加生地20g,丹皮、赤芍各15g。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溼热证
方剂3:黄连、茵陈、云苓各10g,黄柏、黄芩、栀子各6g
制用法:研成粉,用蜂蜜调成药饼。贴于肚脐,外用热水袋温暖肚脐。
适应症:胎黄不退先天不足,气血两虚证。
食疗法
方剂1:蝉蜕0、5g,绿豆5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方剂2:鲜蘑菇或番薯适量
制用法:做菜煮汤。食用。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阴黄证
方剂3:冬瓜皮、玉米叶各3g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新生儿黄疸
二、家庭护理
1、婴儿出生后,即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黄疸退后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早考虑病理性黄疸的诊断。
2、注意观察荒诞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剔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及早发现重症婴儿,及早治疗。
3、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肚脐部及臀部的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治愈吗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治愈吗,正常情况下,当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只要及时发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可以治愈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下面一起来了解更多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不能治愈。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治愈吗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发现及时的情况下非常好治疗。现在多采用蓝光照射的方法来帮助宝宝治疗病理性黄疸,如果宝宝发生的是溶血性黄疸可能需要帮助宝宝换血。但不论是哪一种病,理性黄疸都不是疑难杂症,只要能及时进行治疗,就完全可以治好。
有少数宝宝,因为家长发现的病理性黄疸时间比较晚,在黄疸加重之后对宝宝的脑部发育造成一定影响,使宝宝的智力受到损伤,这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在新生儿期家长应每天细心耐心的仔细观察宝宝,看宝宝有没有黄疸的迹象。
因为性黄疸的具体治疗需要去医院检测一下黄疸指数,同时应注意检查有没有胆道梗阻,是否存在溶血等其他疾病,要找出病理性黄疸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医生和病理性黄疸,如果能及时正确的治疗,是完全可以彻底康复的,家长切勿把病理性黄疸当成是生理性黄疸,自己在家给宝宝进行护理,否则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能治愈吗2现在的医疗水平这么高,只要及时发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很好治的。可以让宝宝住院照蓝光来治疗。如果是溶血性黄疸的话可能需要换血,但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及时治疗就行了。一般是不会转变成核黄疸伤害到脑子的。
当新生儿黄疸不是很严重的时候,例如眼睛没有出现黄色。只是脸颊有一点黄色。可通排泄减轻症状。尽量多给新生儿喝水。可适当加入少量葡萄糖。有助于黄疸退去。一般可能7-15天左右会退去。
病理性黄疸一般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胆红素过高可以对新生儿产生神经毒性作用,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一般可以早期治疗。可以用光照疗法降低胆红素,一般应注意检查有无胆道梗阻,溶血等疾病,针对病因治疗。病理性黄疸,一般对症治疗的话,是可以彻底康复的,具体的`治疗,建议去医院检查下黄疸的程度,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采用激素疗法:激素疗法可增加肝酶活力,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结合,并阻止抗原抗体反应,可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s米松,也可以口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症状病理性黄疸相较于生理性黄疸出现得更早,如果宝宝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已经有了黄疸,所以高度怀疑为病理性黄疸。而且病性黄疸发展的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宝宝的皮肤颜色会越来越黄,在不进行治疗或是错误治疗的情况下,两周内都没无法消退。如果宝宝的黄疸消退了,但是没过两天黄疸又回来了,则可以确定宝宝此时得的是病理性黄疸。这几个症状当中,宝宝不论出现了哪一个症状,都说明宝宝得的是病理性黄疸。
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周到周中,对宝宝进行严密的观察,查看宝宝是否存在黄疸时,应把宝宝放在自然的光线下,如果宝宝的皮肤是橘黄色,白眼球也已经发黄,再观其手掌脚掌都是黄黄的,在小便之后观察尿布,如果尿布被小便染黄,小便本身的颜色也比较深,大便的颜色又偏淡偏白,这说明宝宝不是生理性黄疸,理性黄疸。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出现黄疸的情况,像眼黄、尿黄或者面板黄等症。尤那么,?黄疸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一***非结合型胆红素为主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1***先天性溶血性黄疸:①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②红细胞酶异常,如G-6-PD、丙酮酸激酶缺乏等;③血红蛋白中珠蛋白链异常,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等。
***2***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①免疫性溶血,如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输血后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③生物因素致溶血,如疟疾、蛇毒、溶血性链球菌感染;④脾功能亢进}⑤药物及化学毒物致溶血;⑥机械性溶血,如创伤性心源性溶血;⑦物理因素所致溶血,如大面积烧伤、放射等。
2、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如Gilbert综合征.GriglerNajjar综合征、Lucey-Driscoll综合征。
3、肝炎后高胆缸素血症
***二***以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疽
以结合型胆红素增高为主的黄疸包括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疽、某些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疽。
1。肝细胞性黄疽
***1***感染:如肝炎病毒感染及累及肝脏的其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血吸虫病、阿米巴性肝炎及脓肿、钩端螺旋体病等。
***2***酒精性肝病。
***3***药物性肝损害。
***4***中毒性肝损害。
***5***静脉阻塞性疾病:如布查综合征、肝小静脉阻塞性疾病等。
***6***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7***原发性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8***心源性黄疽:如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等。
***9***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哺乳性黄疸。
2。肝内胆汁淤积
***1***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
***2***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
***3***酒精性肝病。
***4***良性家族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
***5***妊娠期复发性肝内胆汁积。
***6***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7***霍奇金病、淋巴肉瘤。
***8***良性手术后黄疸。
3.肝内胆管机械性梗阻
***1***肝内胆管结石。
***2***胆管炎症:肝内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等。
***3***肿瘤:肝门原发或继发性肿瘤、胆管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
***4***先天性肝内胆管闭锁、先天性节段性胆管扩张-
***5***其他:华支睾吸虫病等。
4。肝外胆管机械性梗阻
***1***肝外胆管结石。
***2***肿瘤:原发胆管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
***3***炎症:急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硬化性胆管炎。
***4***先天畸形:先天性胆道闭锁、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
***5***胆狭窄;手术及外伤后胆管狭窄。
***6***寄生虫: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
5。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l***Rotor综合征。
***2***Dubin-Johnson综合征。
黄疸的中医辨证论治
阳黄
1、热重于溼
治法 清利溼热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
2、溼重于热
治法 利溼化浊,佐以清热
方药 茵陈五苓汤和连朴饮加减
3、急黄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 千金犀角散加减
阴黄
1、寒溼困脾
治法 温阳健脾,化溼退黄
方药 茵陈术附汤加味
2、脾虚溼滞
治法 健脾养血,利溼退黄
方药 黄芪建中汤加减
十种型别介绍
1.阴黄: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溼,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2.阳黄: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溼,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3.热黄: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4.寒黄: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5.溼黄: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溼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6.燥黄: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7.血黄: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腹痛。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8.气黄: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9.新生儿黄疸: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胎儿感受孕母溼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10.手足黄: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溼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黄疸的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甜瓜蒂10克,研末搐鼻,每日数次,黄水流尽则愈。
***2***茵陈蒿1把,生姜1块,捣烂,擦于胸前、四肢。
2.针灸疗法
针刺章门、太冲、脾俞、肝俞、劳宫、脊中等穴。若嗜卧、四肢倦怠者,可灸手三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