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婴幼儿走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时间: 阅读:14604
婴幼儿走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08-25 13:40:32

婴幼儿走路一定要注意做好防范,以免意外摔倒。还有要观察走路的姿势是否正确,因为骨骼发育还没有完善,可能会存在走路姿势不正确的现象。走路期间多吃些含钙丰富的食物,多带出去晒太阳。还有不要强迫宝宝走路以免导致骨骼损伤畸形。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4-02 17:17:45

    序言:在孩子出生之后,父母就可以带着孩子出去散步了。在散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时间,最好在傍晚的时候进行。因为这个时候空气是非常清新的,而且温度适宜。如果早上带着宝宝去散步的话,我们也要注意,尽量在天气比较暖和的时候再出去,同时注意给宝宝多添加一些衣物,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注意时间

    在早上的时候,我们要等太阳出来之后,再带宝宝出去散步。如果是六七点的话,天气比较的寒冷,宝宝的身体是非常脆弱的,他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像成年人那么好。我们要在八九点的时候,再带孩子出去。特别是冬天,因为冬天天比较短,太阳出来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了。父母一定要注意,如果工作比较忙碌的话,我们就可以让家里的老人,带孩子出去散步。

    二、注意增加衣物

    在早上的时候,一般天气比较寒冷,那么在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我们就要给他们多穿一些衣服。但是我们也要根据季节来,如果夏天的话,给孩子穿一件外套就可以了。如果是冬天,最好戴上帽子围巾,这样就可以防止宝宝感冒。如果感觉宝宝运动一会儿,已经热了,那么也可以将衣服脱掉,一定要多多观察自己宝宝的表现。

    三、注意空气质量

    如果是生活在农村的话,那么空气是特别好的,带宝宝出去散步,也可以让宝宝呼吸到外界的新鲜空气。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如果是生活大城市的话,那么我们尽量挑选空气质量比较好的时候,再带宝宝出去。我们可以查看一下天气预报,查看一下污染指数。如果是指数特别高的话,那么就不要再带孩子出去啦,这样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

  • 紫苏
    回复
    2024-04-02 17:17:45

     12~16个月是每个宝宝学会独立行走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宝宝肌肉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他们的走路动作还不能很好协调,走起路来总是摇摇晃晃。妈妈不要着急,宝宝慢慢的就会学会走,但妈妈在宝宝学走路时要注意几点:

      注意一:妈妈要注意宝宝学走路的姿势要端正。端正的姿势是:宝宝的两脚要朝前,不要向外或者向内。这样宝宝以后会形成内八字脚或外八字腿,影响以后成人后的美观。并且宝宝以这样的姿势走路很容易摔倒,而且极不雅观。

      注意二:妈妈要让宝宝平时要多晒太阳。同时让宝宝吃些鱼肝油和含钙高的食物或者直接服用钙剂,只有这样才能使宝宝骨头长得更硬实。这样宝宝行走起来才能够承受身体足够的重量,不致因宝宝的双腿不硬实,而形成不美观的罗圈腿。

      注意三:当妈妈牵着宝宝的手走路时,妈妈用力要得当。千万不要使劲拉拽,以免宝宝的肩关节,肘关节脱臼。给宝宝带来痛苦。

      注意四:宝宝学走路的安全问题,妈妈要加强对学会走路的宝宝的保护。当宝宝学走路,会有跌倒、磕破头皮等情况是不可避免地,因此妈妈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特别是在容易受到损伤的部位,比如头、膝盖等。

      注意五:妈妈平时让宝宝玩一些无危险的玩具,因为宝宝刚学会走路时期,他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爱玩玩具。稍不注意,可能宝宝就会拿玩具扎到自已。这就要求对宝宝的眼、耳、鼻等进行必要的保护。妈妈不要让宝宝玩锐利的玩具或长棒小玩具,否则当宝宝走路时不小心摔倒后会伤害身体,更不能让宝宝把这类玩具塞迸鼻孔和耳朵。

      注意六:妈妈不要让宝宝往嘴里塞东西吃。宝宝刚学会走路时,妈妈要时刻看好,不要让他把任何东西塞在嘴里,否则容易引起一些事故,比如把小玩物吞进气管里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故。

      注意七:妈妈让危险品远离宝宝。当宝宝学会走路后,对什么都感到新奇,以前没有见过的没有摸过的都想见一下摸一下。任何东西都成了宝宝的玩具。而有些东西会对宝宝造成危险,如家里的一些药品、妈妈的化妆品、没有封口的洗衣粉等,家长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幼儿手触不到的地方。或者直接不让宝宝走路时看见更好。

  • 紫苏
    回复
    2024-04-02 17:17:45

    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

     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要知道学会走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实每一个宝宝学会走路的时间都不一定相同,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家长在给宝宝练习走路的时候要多加注意,下面一起来了解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

     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1

      宝宝学步的四大误区

      1、学步车

     尽量不用学步车,因为学步车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性特别强,它不是去发育大脑如何指挥他的四肢,比如他的下肢和胳膊、头、颈、身体,整个部位如何协调的运动,而是依赖学步车,而且学步车下面还有四个轮子,想去哪就去哪儿。因为有一部分是应该靠自己肌肉的力量去走路、跑步的,学步车也不能说一点用也没有,可是我们不能指望它发挥很大作用,所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但是意味着要在宝宝学步之前要有足够的训练,比如爬行训练要足够,爬行训练之前抬头、翻身、抓握的训练都要足够,他学走路的时候就水到渠成了。

     提示:学步车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

      2、太早学走路

     俗话说三翻、六坐然后八爬,一岁的时候会走路,如果过早的训练走路就会剥夺前面的那些时间,这个时候要通过他稳不稳来判断,如果他自己站起来走的挺稳不怎么摔跟头,说明他平衡能力已经发展足够了。如果他站起来摔一跟头,站起来摔一跟头,宝宝还是练习走路太早,说明他的腿部发育还没有足够,如果学走路过早会形成罗圈腿。

     提示:过早学走路会造成宝宝罗圈腿。

      3、不爬先走路

     如果爬行不足会影响小孩的本体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身体、四肢的感觉,这感觉会影响小孩写作业的速度,还有些作业的自觉性,还有上课的注意力的集中。

     提示:爬行不足会影响宝宝的本体感。

      4、学走路要穿鞋

     其实小孩学走路的时候一开始时在家里爬然后站起来,还是光脚或者穿袜子的更多一些。然后逐渐到了一岁左右有穿软底鞋,就像过去给小孩穿的布鞋,不必要给小孩穿硬底的凉鞋或者皮鞋,最好还是软底的布鞋。如果地板不是很凉的话最好能让宝宝赤脚学走路。

     提示:宝宝学步时最好不要穿硬底鞋。

      剖析宝宝学步晚的七大原因

     每个宝宝学走路的时间并不一样,但大部分在1周岁前后就进入了学步阶段。从你描述你家宝宝的情况来看,“现在还不会爬”、“摔倒后也不能自己站起来”,而且你的宝宝快要2岁了,我建议立即去医院检查一下宝宝的平衡能力以及发育情况,以排除生理问题。同时,我也为你列出一些可能导致宝宝学步晚的因素:

     1、遗传因素:父母早,宝宝也会早。

     2、强壮体质:健康、四肢长、肌肉发育良好,较早会走路。

     3、学习环境:缺乏刺激会延缓走路时间。

     4、安全感:学走路时摔过跤,留下害怕的阴影,以后不敢学走路。

     5、逆反情绪:逼宝宝学步,反而会导致他的逆反情绪。

     6、疾病:耳部感染或流感等疾病,会影响平衡因而推迟学走路的时间。

     7、爬行锻炼:如果宝宝缺乏地面爬行锻练,会比同龄儿童晚走路。

      宝宝学步技巧

      1、让宝宝先学会自由的爬行

     在教给宝宝走路之前,一定要保证宝宝能在床上或者柔软的垫子上自由的爬行,这是学走路的前提。爬行时宝宝不能有打软腿等情况,这说明宝宝四肢不够强壮,还要再继续练习爬行再学走路

      2、家长抓着宝宝双手让其学走路

     训练宝宝走路前,家长先要抓着宝宝双手让其慢慢适应着走路。可以在其身后扶着宝宝两个胳膊,这个阶段要循序渐进,走一段让宝宝休息一会儿。

      3、准备好学步鞋

     在宝宝准备学走路之前,要选择合适的学步鞋,一定要合脚才行,在买时要给宝宝试鞋,当宝宝穿上鞋后,站在地面上,全脚着地。让宝宝的脚趾顶到鞋的前面,后面能伸进大人的一个手指就可以了。而且学步鞋穿一段时间后,要注意定时给宝宝量一下脚的尺寸,看宝宝是否需要换鞋。

      4、让宝宝自己扶着墙、桌子等走路

     当宝宝走路有些起色后,为了增强他的信心,可以让宝宝自己扶着墙边、沙发边等慢慢走走。这样宝宝能不断的增强信心,这期间要特别注意别让宝宝跌倒,或者碰到桌角等,可以提前用防护垫保护各种家具的尖角。

      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2

      宝宝天生喜欢行走

     你会看到孩子天生喜欢行走和到处跑动,他们喜欢围着滑滑梯,登上去又滑下来,还爱在草地上飞奔,好像是个充满了汽油的发动机,精力旺盛地欢腾。

     如果你非得制止他的活动,他还会发起脾气呢。例如一位妈妈,就对刚学会走路的女儿就很无语,宝宝这几天刚学会走路,每次看到梯子就会尖叫,妈妈抱着她上下楼梯她就会扭动身体不停哭闹。原来小家伙是想自己爬上爬下楼梯了,看她内心的渴望多么热切,妈妈没有明白她的意思,她只能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宝宝学习行走的内在动力

     蒙台梭利说,动物是本能地学会行走,而人类则是通过主观的努力才学会走路的;儿童获得行走的能力,靠的不是这种能力的自动降临,而是通过自己学习探索而获得的。在他成功迈开第一步之后,他就需要经常练习才能掌握这项本领。这种学习的欲望来源他的内在,他渴望这种学习来完善自己。

      不要给宝宝设置阻碍

     正是宝宝们内心的强烈渴望,甚至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反而促使成人在儿童周围布满了各种保护措施,而这些措施又成了宝宝们学习的.障碍。例如,我们在儿童学步期最经常使用的学步围栏,在宝宝学会走路后,反而成了限制他们行动的障碍,其实他们已经走得不错了,却还是被爸爸妈妈放在围栏里,他们想在更广泛的空间里施展他学会的技能。也许你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可以在没有人看管时把他放在围栏里,但是你应该在尽可能多的时间,在大人的看护下让他有更自由的空间去探索,如果你站在宝宝的立场,你会知道这么做他会有多开心。

      宝宝学步要注意什么3

      1、爸妈别急

     很多家长面对宝宝学走路时都急得不得了,生怕自己的宝宝比别人晚了,其实在宝宝学走路期间,最忌的就是父母太过着急,宝宝走路也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10个月能走的宝宝也有,过了一岁还不怎么会走的宝宝也有很多,都是正常的,只要你在平时适当培养宝宝的运动能力,他到时间肯定就会走了。

      2、选软一点的鞋子

     很多时候,年轻的爸妈认为哪双童鞋好看就给宝宝买,也不去注意一下鞋子是否够柔软,这种可是不称职的爸妈哦!在学走路期间,最好是给宝宝穿柔软的鞋子,甚至很多时候可以直接光脚爬行、走路,宝宝的骨骼还没有长定型,硬底鞋和皮鞋不利于宝宝小脚的正常发育,记住哦!

      3、少用学步车

     学步车确实能省不少麻烦,但是四平八稳的学步车也剥夺了宝宝体验平衡的机会,很难练就好的平衡感,这样对自主的走路反而还有些不利,而学步车最为诟病的就是它可能导致罗圈腿,让宝宝走路姿势严重错误,所以大家不要过于依赖学步车哦。

      4、注意环境的安全

     不让宝宝在学走路时受伤相信是爸爸妈妈们最大的愿望,比如家里的桌角、开水瓶、地上的水渍或者外面的车辆、地上的坑、石头等都是可能伤害宝宝的“凶器”,而爸爸妈妈的职责就是让这些危险远离宝宝,让宝宝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学习走路。

  • 蓦山溪
    回复
    2024-04-02 16:16:35

    1、尖锐的物品、尖锐的家具。这些都能直接伤害宝宝,务必收好尖锐物品,家具买包边和包角包起来。
    2、易碎品,玻璃器皿、碗盘等。同样要收好,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
    3、放在高处的重物,尤其是架子上的、家具上的,宝宝很可能摇晃家具、架子,导致重物掉落。
    总之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认为没有什么危险的东西,对在学走路的宝宝来说可能是致命的,务必盯紧宝宝,教他/她不要做危险的事,划定禁区,例如厨房和阳台,没有大人的陪同决不允许宝宝进去。

婴幼儿紫草可以吃吗

婴幼儿作呕要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