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28周早产儿后遗症要多久才能发现

时间: 阅读:6862
28周早产儿后遗症要多久才能发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8-21 05:15:24

28周出生的是属于早产儿,如果有后遗症的话,可能在三岁之内都会被发现的,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后遗症,所以现在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注意细心的护理孩子就可以,后期也要注意加强孩子的饮食营养,一般只要孩子免疫力比较好都是可以正常生长发育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4-02 18:18:42

    早产儿是指怀孕达到28周但不足37周就出生的新生儿,早产儿比起普通新生儿会更容易出现健康问题,比如有一对早产龙凤胎就发生了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和心肌损伤等症状,从而需要进行急救。那么为何早产儿会更容易有风险呢?其实这和以下四个原因有关。

    一、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全

    早产儿的身体和足月儿相比,是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其中很多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都发育不全,这就导致早产儿的产热与散热出现不平衡的现象,给早产儿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因此,早产儿的父母一定要注意给孩子做好保暖工作,经常测孩子的体温,保证孩子的体温处于正常水平。

    二、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大多数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功能还无法正常运行,这个时候的孩子就相当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犯,从而增加生病的风险。因此早产儿更需要通过母乳喂养,来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同时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湿度和温度合适的环境,等时间长了,孩子的免疫系统也会逐渐建立完成。

    三、肺部发育不健全

    肺部是我们用来呼吸的器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部分早产儿的肺部发育是不健全的,包括肺组织的分化还未完善,肺部表面的活性物质较少,肺血管相对丰富等。这就会引起早产儿出现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帮助孩子进行呼吸,避免造成呼吸暂停等严重后果。

    四、胃肠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

    早产儿经常出现肠胃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早产儿的胃肠内消化酶的含量和活性比较低,营养吸收功能比起足月儿是差上不少的,同时早产儿也更容易患上胃肠系统疾病。

    以上就是有关早产儿为何更容易出现风险的原因,早产儿虽然容易出现异常,但只要父母加强重视,更用心地照看早产儿,那么早产儿是可以和足月儿一样健康成长的。

  • 蓦山溪
    回复
    2024-04-02 18:18:42

    早产婴儿长大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早产婴儿长大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大家都知道孕妇怀孕之后的每一个时期的状况都非常重要,对于以后孕妇和宝宝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早产,那么早产婴儿长大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早产婴儿长大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1

     早产儿长大后是否有缺陷,也就是是否会有后遗症,是要根据早产儿出生时候的孕周,以及早产儿是否合并有先天发育异常,以及早产儿出生以后的原发病等相应的因素来决定。

     如果早产儿孕周比较小,如出生的时候胎龄是小于28周的,这些早产儿在出生之后虽然经过积极的治疗,部分可能会有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如果早产儿出生以后,合并有严重的疾病,导致新生儿出生之后,发生持续的缺氧或者是严重的急性缺氧,也可能会发生脑损伤,甚至颅内感染,这种情况下在后期也可能部分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要根据早产儿是否有先天发育畸形有关判断,有些早产儿早产的原因本身是和先天发育异常有关的,如一些严重的Robin综合征或者是其他脏器发育畸形,预后就相对不好。随着新生儿救治技术的提高,如果早产儿出生之后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治,同时没有合并严重的先天畸形,28周之后的早产儿,在出生体重大于1000g的,预后往往都是比较好的。

      早产儿可能会出现哪些方面的不足?

     早产儿会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因为他的脏器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小早产儿。

     喂养困难:早产儿由于吞咽功能不协调,吃奶时容易出现呛咳。胃肠功能不全,容易出现呕奶、消化不良等情况。因此,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身体长得慢的情况,同时容易出现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比如钙、铁、锌、维生素D等,易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锌缺乏等营养相关的疾病。所以早产儿早期的营养状况监测非常重要,应定期到医院做一些相关的检查,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肺发育不良:一些早产儿出生后需要长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需要吸氧。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影响肺组织的正常发育导致慢性肺疾病。这些孩子出院后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患哮喘及肺炎。

     神经系统后遗症:早产儿容易出现脑损伤,严重时会导致脑瘫。一部分会存在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比如抬头、翻身、坐、爬、走大运动,可能会比同龄的孩子滞后;手的抓握、敲、捏等精细动作不协调;语言发育迟滞。另外容易出现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姿势的异常。,,学龄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学习障碍等问题。

     免疫力低下:体质差,容易反复感染生病。

      早产婴儿长大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2

     早产儿和正常的孩子,进行比较大部分的情况下,体质比较差而至于会不会有缺陷,这本身就需要结合孩子本身,而有的时候可能也是因为后天性因素而造成的,所以说这之间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大部分的情况下都有一些后遗症。

      二、早产儿长大后有哪些后遗症

      1、慢性肺疾病

     如果早产儿在怀孕约36周时仍依赖氧气,他们更有可能患上慢性肺病。有些婴儿出院后仍需带氧气和药物回家,注意避免家中肺部感染,需要医生长期随访。

      2、视网膜病变

     从胎儿眼结构的发展来看,第一部分位于鼻侧,第二部分位于另一端的颞部。因此,对于早产儿来说,鼻子旁的视网膜发育良好,而另一侧的'视网膜则不成熟,当未成熟的视网膜过早暴露于氧气中时,会影响视网膜内部微血管的生长,从而导致视网膜病变,甚至视力损害、视网膜脱离。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需要选择介入治疗,否则对于孩子的视力就会造成严重影响。

      3、听力问题

     相关数据表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听力损害的发生率为1.8%,大多数父母在2岁以后会因为语言发育缓慢而出现听力问题。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出生后数小时内进行,如果测试失败,医院将协助转诊治疗。一般情况下,尽早发现听力异常,尽快接受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的减少损伤的出现。此外,建议家长无论筛查结果如何,都应密切观察早产儿第一年的听觉反应。

      早产婴儿长大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3

      早产儿会影响长大以后的体质吗

     头部:头大,头长为身高的1/3,囟门宽大,颅缝可分开,头发呈短绒样,耳壳软,缺乏软骨,耳舟不清楚。

     皮肤:呈鲜红薄嫩,水肿发亮,胎毛多(胎龄愈小愈多),胎脂丰富,皮下脂肪少,趾( 早产儿指)甲软,不超过趾(指)端。

     乳腺结节:不能触到,36周后触到直径小于3mm的乳腺结节。

     胸腹部:胸廓呈圆筒形,肋骨软,肋间肌无力,吸气时胸壁易凹陷,腹壁薄弱,易有脐疝。

     跖纹:仅在足前部见1~2条足纹,足跟光滑。

     生殖系统:男性睾丸未降或未全降。女性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1)体温:

     ①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稳定性不好。

     ②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多。

     ③皮下脂肪少,贮热能力低,供应热能的棕色脂肪组织发育未成熟。

     ④过冷时肌肉颤动的反应少,控制血液流至皮肤微血管的血管扩张能力差。

     ⑤胃肠发育不全,无法摄取足够热量来维持体温。

     ⑥汗腺功能不足,妊娠32周以下出生的婴儿不会出汗。

     ⑦活动力差。

      (2)呼吸系统:

     ①呼吸中枢、呕吐反射、咳嗽反射均比较微弱,容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②肺泡发育不全,缺乏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泡塌陷,引起肺透明膜病。

     ③容易发生呼 早产儿吸困难、不规则的呼吸暂停及发绀。

     ④胸廓及呼吸肌无力,需较强的刺激才能起反应。

      早产儿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

      保暖

     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困难,因此护理中对温、湿度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

     早产锗衣着以轻柔软暖、简便易穿为宜,尿布也要柔软容易吸水为佳,所有衣着宜用带系结,忌用别针和纽扣。睡暖箱者,除测体重外,护理工作尽量在暖内进行,操作时应边门内进入,非万不得已才打开箱盖,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

     凡体重增达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况良好,室温维持在24℃时,在不加热的暖箱内保持正常体温,和每3小时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体重继续上升者,可出暖箱。

      正确的喂养

     由于早产儿生长发育较快,正确的喂养比足月儿更重要。生后开始喂养时间:一般早产儿可于生后2~4小时开始喂糖水,试喂1~2次无呕吐者,6~8小时后再改喂奶液。曾发生过青紫、呼吸困难、体重过低或用手术产出者,可用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应用全静脉和部份高营养液,情况好转后才改口服。

  • 空青
    回复
    2024-04-02 18:18:42

    早产儿多久可以存活

     早产儿多久可以存活,新生儿诞生后会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这时候是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的,调整好新生儿的作息才能更好的成长,下面为大家分享早产儿多久可以存活。

      早产儿多久可以存活1

     由于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而且现在孕妇所摄入的营养普遍都比较好,所以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有资料统计,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之下妊娠期长度与存活率之间关系大致为: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到31周90到95% ,32到33周95% ,34+周存活率与足月宝宝几乎一样。

      早产儿的预防方法

     1、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母亲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过孕期保健来预防。

     2、产前检查应予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识,有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

     3、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断早产,并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在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成熟等。

     怀孕期间一定要密切注意身体的变化,多加强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同时多补充蛋白质和营养,更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外出时最好是由家人的陪同,预防各种意外的发生。避免近亲结婚,在备孕前要做好全面体检,提倡优生优育。

      早产儿多久可以存活2

     在怀孕28到32周出生的宝宝属于早产儿,在医院经过保温箱专人看护后有机会存活,所以在怀孕28周出生的宝宝可以存活,但也有看宝宝的器官发育和体重等等情况确定。如果有早产的宝宝,要就医治疗。怀孕以后要按时产检,注意休息。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

     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其实,早产多久的胎儿能存活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还需评估胎儿的.各个方面,而且还要看胎儿在哪里生的,如果是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医院,胎儿的存活率肯定会比较高,如果是在乡下条件差的医院,可能就会因为医生技术或医院设备的欠缺而降低存活率。

      胎儿早产多久可以存活

     24周之前出生的孩子,越提前出生,越是没法成活的,一般医院里会建议做流产处理。但是24-28周出生的婴儿,虽然这时候他的肺部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但是可以依靠呼吸机存活下来,经过后天的护理宝宝是可以发育好的。28周之后的早产儿出生存活是没有问题的,只要好好喂养,孩子会健康长大的。

     一般来说,在我们怀孕7周左右的时候,胎儿的心脏和肺脏开始成型,但是这个时候它们不能自主的呼吸,在未来第3-6个月要进行发育完善它们的功能。心脏的发育比肺部的发育要快,一般在18-20周的时间心脏就可以非常规律的波动了,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超声多普勒检测到,到22周左右的时间医生用听诊器就可以听见胎音了,这个时候胎儿的心脏已经基本具备了泵血的功能。

     由于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而且现在孕妇所摄入的营养普遍都比较好,所以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

      早产儿多久可以存活3

     早产儿通常在妊娠28周即妊娠7个月时可以存活。一般来说,新生儿离足月越近,器官功能越成熟、存活率越高,越早产存活率越低。早产指怀孕28周至37周之间的分娩。然而,28周以上婴儿的存活率非常高,一些拥有先进医疗技术的医院可以治疗24或25周的早产儿。建议有早产风险的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早期风险评估,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提前进行相关治疗。

      30周以上的早产儿能活吗

     1、在临床理论上,26周以上的孩子,基本上就已经发育完全,如果早产,符合独自存活的条件了。30周以上的孩子已经七个多月了,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存活的几率在70%以上,但是需要暂时寄养在保温箱。

     2、早产儿的身体各方面发育尚不完善,和足月的孩子相比,这样的孩子,机体抵抗能力较差,更容易生病,在出生以后需要暂时放在医院的无菌保温箱,尽可能的模拟母亲子宫的内环境,帮助孩子存活。

     3、早产的孩子由于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更大,平常一定要注意孩子得保暖问题,不要让孩子到人口过于密集的地方去,尽量的避免着凉感冒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各方面都发育问题。

      注意事项:

     孩子能够吃母乳以外其他食物的时候,要注意孩子营养的均衡供应,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平常适当的接受阳光照,逐渐提高孩子的抵抗能力。

     所以说30周早产儿的存活率是很大的,在出生时送入保温箱,进行无菌护理。只要精心地为早产儿做好呵护,早产儿的存活是没有问题的。另外,有早产迹象的产妇应该多多注意,进行定时的产检,确保宝宝的稳定,必要时在家静养一段时间。

  • 徐长卿
    回复
    2024-04-02 17:17:32

    孩子早产几个月能存活

      孩子早产几个月能存活,37周之前出生的新生儿就属于是早产儿,这时候是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的,调整好新生儿的作息才能更好的成长,下面为大家分享孩子早产几个月能存活。

      孩子早产几个月能存活1

       早产儿存活率的现状

      由于现在科技比较发达,而且现在孕妇所摄入的营养普遍都比较好,所以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大大提高。有资料统计,在现代医学技术支持之下妊娠期长度与存活率之间关系大致为:23周17% ,24周39%, 25周50% ,26周80% ,27周90% ,28~31周90-95% ,32~33周95% ,34+周存活率与足月宝宝几乎一样。

      据资料记载,世界上最早出生并存活的早产儿是21周+5天,出生在加拿大。所以说,基于胎儿发育的基础上,胎儿的存活是一个概率问题,是否能够活下来还需要靠现在发达的医学科技。

      就医学上来说,存活率与以下因素相关:胎龄或早产儿在**内的周数、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和健康并发症的数目和范围,根据胎龄和出生体重,早产儿被划分为轻度早产儿、中度早产儿和极端早产儿三大类。

      轻度早产儿指胎龄足 33 至 36 周和/或体重为 1.5 到 2.5 千克的婴儿。

      中度早产儿指胎龄足 28 至 32 周,体重为 1 到 2.5 千克的婴儿。

      极端早产儿指胎龄不足 28 周或者体重轻于 1 千克的婴儿。

      轻度早产儿存活率大于中度早产儿,极端早产儿的存活率最低。这就形成直观理解:除非早产之外因素引发其他并发症,否则婴儿在的时间越长,器官发育越成熟,从而更好地准备外界生存。

      孩子早产几个月能存活2

      早产一般在28个孕周,即7个妊娠月的婴儿是可以存活的。

      一般来说,新生儿越接近于足月,器官的功能越成熟,存活率就越高,越早产存活率就越低。早产是指在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但目前28周以上的宝宝存活率已经很高了,有些医疗技术先进的医院甚至是可以救治24、25周的早产儿,建议有早产风险的产妇要定期产检、及早进行早产风险评估,之后再根据医生建议提前进行相关治疗,争取降低早产风险,提高胎儿存活率。

       28周早产儿的存活率是多少

      一般足月孩子是在孕40周左右出生,28周的早产儿相对来说各系统的发育成熟度以及各脏器的功能都比较差,孕周太小,孩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比较多。具体情况要根据孩子的发育、状态、吃奶及大小便等综合分析。现在医学也比较发达,不要担心。孩子放置在保温箱,做好与医生的密切配合,积极给孩子进行治疗,孩子应该能健康成长的。

      在发生早产的情况下,胎儿的预后与其妊娠周数有相当的关系:

      23周大的早产儿存活率只有8﹪以下。

      25周大的早产儿约有50~60﹪的存活率。

      26~28周早产的存活率可达85﹪。

      29周以上出生的胎儿存活率可超过90﹪。

      存活率还是很大的,一般七个月在特定的环境下存活率是很大的。26~28周早产的存活率可达85﹪。但是早产儿容易有一些疾病,如呼吸窘迫、窒息、肺部发育不全、开放性动脉导管、坏死性肠炎、颅内出血、神经系统异常、眼球晶状体后纤维化增生、视力不良、新生儿败血症及死亡。

      主要的原因在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未完成,器官功能及免疫力均不良。除去先天异常者,早产所造成的死亡占了新生儿死亡的75﹪。

      孩子早产几个月能存活3

       早产的后果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你去网上查阅早产儿相关的资料时会发现,中国的早产率大约为8%左右,除了死亡率比较高以外,还有很多和早产儿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例如脑瘫,发育迟缓,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

      其实,早产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些严重的并发症或后遗症主要是和孕周相关,孕周越早出生体重越小,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越高。

      真正导致最大危害的还是占早产比例较小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出生<1500g),特别是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出生体重<1000g)。

      以美国为例,1997年美国统计<2500g早产儿的发生率为7.5%,其中<1500g的早产儿只占1.4%,但其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率的50%,占残疾儿的50%。

      澳大利亚统计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分别为5.0%、1.1%和0.5%,分别占围产儿死亡率的56%、45%和3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善,VLBWI和ELBWI的存活率还会继续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天价的医疗费用和早产儿的严重后遗症。所以,究竟哪些早产儿需要抢救,哪些早产儿不得不放弃抢救而只进行安慰性护理,一直都有争论。这里既有医疗水平的问题,也有经济条件的问题,现在考虑越来越多的还有伦理原则。

       抢救或放弃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依据是什么?

      早产儿是否能够存活,以及存活后是否会发生后遗症,主要取决于出生时的孕周和出生时的体重。即使是孕周和出生体重相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在妊娠22周时,不管出生体重多大,欧洲婴儿的预计存活率为2%~3%。在妊娠24周以后,在孕周相同的情况下,出生体重不一样婴儿的存活率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24周时,出生体重为250~499g时,存活率为9%(7%~13%),而在出生体重为1000~1249g时,存活率为21%(16%~28%)。

      在妊娠28周时,出生体重为500~749g(低于第10百份位数)的婴儿存活率为63%(56%~70%),出生体重为1250~1499g的婴儿存活率为90%(87%~92%)。在妊娠32周时,出生体重为750~999g婴儿的存活率为80%(70%~88%),出生体重为1500~2499g的婴儿存活率为98%(97%~99%)。

      不过请注意,以上所提到的数据是来自于欧洲的资料,不能简单地在中国引用。中国国内关于不同孕周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的研究大多数是小样本,单中心的报道,不同地区和机构所报道的存活率和伤残率会有明显的差异,除了医疗水平的差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就是医务人员和患儿的家长对早产儿抢救所持的态度。对于孕周比较早,出生体重比较低的早产儿,许多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会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往往会导致放弃抢救。

      由患儿家长决定自动出院。自动出院早产儿的结局大多数是不可避免的死亡,这些死亡有时会被统计在医疗机构的早产儿结局的资料中,但是多数不会被统计在内。这会严重影响统计数据的可靠性,也就导致我们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真实的比较,更无法和国外的数据进行对比。

       面对抢救或放弃抢救的难题时,医患双方应该怎么办?

      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特别是VLBWI和ELBWI的处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不同的方案。有研究者对15篇不同国家和组织的关于ELBWI处理方面的指南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这些指南来自加拿大、美国、德国、新加坡、法国、英国、瑞士、荷兰、澳大利亚、西班牙以及一些国际性的学术组织,其结论可以供大家参考。

      对于孕周太小的早产儿,所有指南的看法比较一致:孕周≤22周时,新生儿无存活希望,不处理。妊娠22~22+6周被认为是人类存活的.边界,不推荐积极处理,除非是安慰性护理。

      对于妊娠25~25+6周,所有指南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分娩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必要时行剖宫产分娩胎儿,对所有新生儿进行积极抢救,除非是有致命的畸形。

      从这些指南来看,23~24周是所谓的“灰色区域”,处理建议是根据“个体情况”和“父母的愿望”决定是否进行积极抢救。在一些国家,“灰色区域”会延伸至25~25+6周。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在一般三级医院,只有孕周达到30~32周,出生体重达到1000~1500g时,新生儿的存活才能比较有保证。“灰色区域”一般在28~30周之间,低于28周时多数医务人员和患儿父母基本上会选择放弃抢救。在中国广大欠发达地区,“灰色区域”会延伸至30~32周,即使孕周达到30~32周、出生体重达到1000~1500g,也不一定都会选择积极抢救。

      对于处于“灰色区域”的早产儿,究竟是积极抢救还是放弃治疗,需要患儿父母在充分知情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选择。但是,这需要有一个前提。

      就是医务人员能够提供自己医疗机构的相应出生孕周和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伤残率以及可能的医疗费用。但是大多数的医疗机构往往无法准确地提供以上的数据,虽然可以参考国内文献上所介绍的数据,但是这些小样本、单中心的数据一来不一定准确,二来不一定适合本医疗机构。

      所以,现在可以非常容易地回答本文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早产,多早是太早?没有标准答案!上海的答案不适用于广西,三级医院的答案不适用于一、二级医院。

      所以,比较理性的做法是每家医疗机构都要制订自己的处理原则。首先是查找国内外文献并将这些资料与自己机构的不同孕周早产儿存活率和伤残率的资料进行对比,让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甚至患者参与讨论,根据当地的实际医疗状况制订自己的指南,在实践中使用指南并根据医务人员和早产儿家长的反馈对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

      PS:为了让大家有个初步印象,把一妇婴近两年早产儿存活率的情况分享如下:

      25周:46.15%,

      26周:62.5%,

      27周:78.57%,

      28周:88.24%,

      29周:88.10%,

      30周:100.00%,

      31周:97.30%,

      32周:96.03%,

      33周:100.00%。

      数据会因为统计的年份或月份的不同而改变,特别是28周之前的数据。由于在25周之前患儿家长选择放弃抢救的比例比较高,所以患儿的数量比较少,存活率的数据也会有比较大的波动。由于不同机构的成功率会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看我们的数据。

新生儿母乳换奶粉引起的呕吐怎么回事

新生儿下巴抖动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