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嗜睡

时间: 阅读:6175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嗜睡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食养人

食养人

2025-08-10 15:27:49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嗜睡,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出现上述症状是可能是伴随着发烧造成的,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退烧药以及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混悬液、利巴韦林颗粒等。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4-02 20:20:59

  • 景天
    回复
    2024-04-02 20:20:59

    幼儿急疹又叫做玫瑰疹 ,大多数小孩子一辈子只得一次玫瑰疹 。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复发的现象。这是因为小孩子得了玫瑰疹之后,体内会产生玫瑰疹的抗体,在第二次受到类似的病毒感染时,小孩子的身体很快就能做出免疫反应来对抗玫瑰疹。而且随着小孩子年龄的增长,自身的免疫力也越来越强,这就更不容易得玫瑰疹了。

    婴幼儿刚出生时,身体免疫力不是特别强,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玫瑰疹就是由于人类胞疹病毒侵入婴幼儿的体内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小孩子患有玫瑰疹之后,会发热一段时间,而且过了不久体温就会突然下降,身体的皮肤也会出现玫瑰色一般的小疹子。这也是玫瑰疹这个名字的由来。一般来说,玫瑰疹都是可以自行痊愈的,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在平时,家长要做好婴幼儿的卫生工作,保持婴幼儿的身体洁净是很关键的。

    有些患者在得了玫瑰疹之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家长要注意饮食方面的安全,不给孩子喂太多的食物,以防呕吐时呕吐物进入气道引起小孩子的窒息。家长可以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对孩子加强营养。还有一些患者会有嗜睡和惊厥的症状。家长对于这种现象要做好孩子心理安抚工作,必要时可以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对于发热特别严重的患者来说,家长应立即前往医院,对小孩子进行降温处理。常用的降温方式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小孩子对吃药可能比较抗拒,所以一般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患者在平时应该多注意休息。对于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家长应及时进行劝诫,并给小孩子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 离亭燕
    回复
    2024-04-02 20:20:59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老百姓也叫“烧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生后6—10个月为发病高峰期。年龄为4—12个月的幼儿急疹进行统计,发现98.2%的幼儿在出生后6个月发病。其典型表现为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体温一般为38.9—40.5℃,但除食欲稍差以外,患儿往往精神好。少数患儿表现为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一般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后或体温下降同时体表开始出皮疹。本病的皮疹为淡玫瑰红色,直径2—4mm,初起时散在分布,以后相邻近的皮疹可以融合成大片,皮疹主要集中于头额、颈部及躯干,四肢相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24小时内皮疹出满,1—2天后皮疹开始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及脱屑。发病期间患儿常合并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少数孩子伴有轻度烦躁、不适及腹泻等症状。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一般认为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
    (二)传播途径:患者咳嗽、喷嚏时,病毒随飞沫排出,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间接传播很少。
    (三)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症状
    潜伏期为10~14天。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
    (一)前驱期:又称出疹前驱期,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流涕、喷嚏、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睑浮肿。咳嗽逐日加重。少数病人病初1~2日在颈、胸、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数小时即退,称为前驱疹。此时在悬雍垂、扁桃体、咽后壁、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出疹期才消退。
    (二)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一般持续3~5天。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渐及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待手脚心见疹时,则为“出齐”或“出透”。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病情严重时,皮疹可突然隐退。
    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体温高达40℃,精神萎糜、嗜睡,有时谵妄抽搐。面部浮肿,皮诊,眼分泌物增多,甚至粘连眼睑不易睁开,流浓涕,上述表现之面貌称为麻疹面容。
    (三)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中毒症状明显缓解,体温下降,约1~2日降至正常。精神食欲好转,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以驱干为多,1~2周退净。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14天。

  • 泠青沼
    回复
    2024-04-02 19:19:49

    幼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在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病情减轻,如无并发症可很快痊愈。

    幼儿急疹症状:

    1、发热

    潜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

    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咳嗽、巩膜炎、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图片:

    扩展资料:

    病因: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主要病因,绝大多数ES由HHV-6B型感染引起,极少由A型感染引起。幼儿急疹及发热性疾病中,B型的感染多见,在免疫抑制病人,两型感染均可见。其他少见的病因有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1。

    HHV-6具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科病毒的形态特征,病毒颗粒呈圆形,由16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的核衣壳,直径90~110nm;外面由皮质粒组成皮质层,厚20~40nm;最外面覆盖一层脂质膜,表面有不规则糖蛋白突起。

    HHV是1990年首次从健康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分离、此后又从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体内分离出该病毒。病毒颗粒直径约200nm。HHV-7有囊膜。与HHV-6、CMV同属于β-疱疹病毒科。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出疹子后忌口有哪些

幼儿急疹出疹子可以洗澡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