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染色体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所以是没有办法进行治疗的,平常的话我们就建议去一定要做唐氏筛查,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避免唐氏综合症宝宝的出生,唐氏筛查是高风险的情况下,是建议去做无创DNA检测的,孩子出生以后,是没有办法进行治疗的,他们各方面的话发育都比较迟缓。
随体柄增加就是比正常染色体长,21号染色体随体柄增长还要看是显性还是隐形,一般21号染色体与某些单基因遗传紊乱、某些复杂疾病、实体瘤及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属于遗传性的染色体异常,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不可以治疗的,具体情况你可以去医院作遗传咨询
21-三体综合征(trisomy2lsyndrome)又称先天愚型或伸舌样痴呆;是由于异常增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所致。1846年Sequin首先报告此症。1866年Down将本综合征作了全面描述后而被称为Down's综合征。1959年由Lejeune等证实本病是由21号染色体三体引起?1960、1961年Lejeune和Clarke又分别发现该病存在罗伯逊移位及嵌合体,因而将该病分为三型:21-三体型、嵌合型和易位型。本综合征是最先被描述的人类染色体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在活产新生儿的普查中,国外报告发生率为0.32~3%。,国内为0.56~0.64%。
,男:女约为3:2。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的产生机理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近端着丝染色体不分离的结果。影响染色体不分离的因素较为复杂,可能为病毒感染、母体接触放射线、孕前或妊娠时服用某些药物(如避孕药、解热镇痛药、某些抗癫痫药、抗癌药、抗甲状腺功能药、黄体酮、异烟肼、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化学毒物以及遗传倾向、高龄孕妇等。国外报道20~29岁的母亲生育先天愚型的发生率为0.62~0.88‰,30~39岁时上升到1.06~3.74‰,40~49岁
则高达9.93~62.5‰;国内上海调查发现小于30岁组为0.1‰,30~39岁组为1.45‰ 大于40岁组为12.8‰。。最近也有研究表明父亲接触某些诱变剂,如铍、聚氯二苯、环磷酰胺等也可以影响胎儿而导致先天愚型的产生。
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有大脑、小脑、脑干的发育异常、体积变小和重量减轻,特别是后颞及颞上回明显缩小。镜下可见大脑皮质第三层神经细胞减少,排列不整。众多的研究表明,所有35岁以上的先天愚型患者都出现与Alzheimer老年性痴呆类似的病理变化:脑具有颗粒状空泡细胞质病变、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紊乱及脑血管淀粉样病变,提示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临床表现]
1. 智力低下:最常见,可为轻~重度,多数是中度。其智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Melyn和White发现在家中抚养的先天愚型患儿中,年龄从1岁增长至10岁,其平均IQ则从58下降至40以下。但也有报道在青少年期IQ相对稳定,以后才降低。大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IQ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的环境中抚养的患者IQ相对较高。不同类型的患者智力低下 程度较小。嵌合型者则取决于异常细胞株的比例。女性嵌合型者IQ评分稍高于男性。
2. 语言发育障碍:患者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95%有发音缺陷,口齿含糊不清, 口吃、声音低哑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3. 行为障碍: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可进行简单的劳动。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破坏攻击行为,某些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姿势。
4. 运动发育迟缓:患者在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其运动功能与正常同龄儿的差别可能不大,但随年龄增长其差别增大。在不同的患者运动发育的情况也相差很大。先天愚型患者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
5. 生长发育障碍:先天愚型患者母体的妊娠期较短,平均为262~272天。出生体重平均为2900克。出生身高较正常新生儿短1~3cm,头围基本正常,双顶径在正常范围,前后径相对较短。枕部平坦。大多数呈短头畸形。前后因及前额缝宽,闭合迟,常出现第三囱 (后囱上方的矢状缝增宽)。国内有报道本病患者身高、体重、胸围、坐高、指距和指距/身长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胸围/身长、坐高/身高指数大于对照组,提示本病患者在体型上以矮胖型为多。
本病患者生后几天内睡眠较深,吸吮、吞咽十分缓慢,甚至完全不能。故弄醒和喂养十分困难。80%患儿肌张力普遍低下,Moro反射 (一)。
6. 躯体畸形:可见头型短小、眼裂向外上方倾斜、眼距宽、鼻根低平、张口伸舌、舌表面有裂缝、流涎、腭弓高、齿小且排列不齐、耳位低、小耳垂和耳轮畸形等;手(足)短宽,以小指为甚,小拇指末端内弯,第1、2趾间距明显增宽,可有多指(趾)和指节缺如;常见心脏和胃肠道畸形;此外患者颈短,可有颈蹼、小骨盆、隐睾。双侧贯通掌(30%),三叉点t上移至T',atd角达70度(82%),拇趾球区多见腔侧弓形纹(72%),第4、5指为桡侧箕形纹(13%)。
7. 其他:患者可伴有白血病 (3.4%)或白血病样反应,部分可伴甲状腺功能异常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少数可并有抽搐 (10%")。
生殖器及第二性征发育差。女性月经初潮迟,一般可生育。男性无生育能力。
[实验室检查]
(一)核型分析
1. 三体型:即比正常人多一条21号染色体,其核型为47,XY(XX),十21;约占92~"94%。推测其形成为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所致,可分为以下两类:
(1)初级不分离:为正常二倍体细胞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在这种情况下患儿父母的核型几乎完全正常,可能为患者的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21号染色体由于某些原因不分离,一对染色体同时进入子细胞,产生两种不同染色体数目的配子,即21-单体与21-三体,前者往往在胚胎期死亡而致流产,后者可在胚胎期或胎儿期死亡,也可存活。
(2)次级不分离:即亲代为三体型,在减数分裂中亲代精母或卵母细胞中的三条同源染色体,一条进入一极,另两条联合进入另一极,而分别产生正常型和三体型配子,它们与正常的精子或卵子受精而产生正常的二倍体和三体型合子,21-三体型母亲与正常父亲所生的婴儿约50%为先天愚型。至今未见有21-三体型父亲生育的报道。
2. 嵌合型(mosaic):即在同一个体中既存在正常二倍体细胞株,又存在21-三体型等异常细胞株。核型为46,XX(XY)/47,XX(XY),十21,有个案报告存在有47,XY十21/47,XY,十19;47,XY,十21/45,XO等其他异常核型。此型较少见,约占2~3%。此型为受精卵在早期进行有丝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分离所致,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均较其他两型轻,认为其临床表现轻重取决于异常细胞株多少,Penrose认为嵌合体细胞占9%以上时才出现临床症状。
3. 易位型(translocation):即染色体断裂后,断片离开原来位置转移到另一部位,常见额外的21号染色体易位到D或G组染色体上。此型约占4~5%。在易位者中,如果遗传物质没有丢失或增加,或丢失很少,其表型可正常,即为平衡易位携带者。D/G易位者半数来自遗传,且多为年轻父母,其一方为平衡易位携带者,如母亲为此种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与正常男性配子结合可形成4种受精卵,即正常个体、不能生存的21单体、易位型患者及表型正常的平衡易位基因携带者,各占U4。G/G易位者大多数为散发,父母核型正常,它是合子形成后在理化生物、遗传等因素作用下,端着丝染色体断裂并发生易位,子代发生不平衡易位而表现出异常表型。
(二)血液学改变 白细胞核左移,寿命短,吞噬能力低,感染或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可出现类白血病样反应;新生儿期易出现黄疸和有核红细胞持续增高。
(三)免疫功能 大多数有细胞免疫功能低下,γ-球蛋白降低,某些患者可测得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微粒体抗体。
(四)生化改变 既往的研究发现本病存在多种酶学改变,如过氧化物歧化酶(50D-l),G-6P脱氢酶、红细胞磷酸果糖激酶等等。其中研究较多的为SOD-l,本病患者SOD-I为正常人的1.5倍,有报道认为三条染色体21q22.1都存在时,即SOD-l活性为1.5,才有典型的先天愚型表现。但目前的研究表明21号染色体上不存在酶的位点,以往发现的酶学改变对决定临床症状无关。
此外本病还存在有色氨酸代谢改变,尿黄嘌呤及5-羟吲哚乙酸及吲哚乙酸等排泄率降低,血液中5-羟色胺降低。还可有高尿素血症、高钙血症等等。
(五)电生理改变 EEG示弥漫性慢波增多,痫性活动出现率为2.5%。听觉诱发电位的N1、N2,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较大,视觉诱发电位P3波潜伏期延长,P2~N2和P3波幅显著增高。
[预 后] 本病预后不良。产前70%发生流产;平均寿命短,生后第一年死亡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约30%死于I岁内,50%死于5岁前,10岁前约23患儿死亡。寿命取决于是否有合并症,先天性心脏病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消化道畸形、感染。手术矫正畸形可延长寿命。
[诊 断] 一般根据特殊面容、异常体征、智力低下可作出诊断,但上述特征非21-三体综合征所特有,进一步确定诊断需作染色体检查,新生儿期应注意体征观察,争取早日诊断。Hal1(1964)提出在以下十个体征中如新生儿具备六个以上时即可诊断:①拥抱反射消失(阳性率85%),②肌张力低(80%),③面部扁平(90%),④眼裂上斜(80%),⑤耳发育不良(60%),⑥颈后皮肤增厚 (80%),⑦通贯掌 (45%),⑧关节活动过度 (80%),⑨骨盆
发育不良(70%),⑩小指中指骨发育不良(60%)。
关于产前诊断有报道可通过测定母血甲胎蛋白、非结合雌三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并结合母亲妊娠的时间进行筛查,可筛查出61%的先天愚型胎儿的妊娠,假阳性率为5%;近来发现母血中尿素抗嗜中性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其阳性率79%,假阳性率为5%,确切的诊断需羊水穿刺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
[治 疗] 本病无特殊治疗,应着重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和训练,以增强患儿的体力和精神发育迟滞135生活能力,加强护理,预防感染及传染病,早期应用维生素B。、叶酸、γ-氨酪酸等对神经营养及发育可能有一定作用。
[预 防] 应避免接触前述的各种可能致病的因素,适龄生育,高危患儿要做好产前诊断及咨询。一般认为产前诊断的指征有:①高龄父母,母>35岁,父>55岁。②已生育过一个先天愚型,其再生育21-三体型的风险为1~1·3%。③父或母为平衡易位携带者,t(Dq21q)易位者,如为女性则子女患病率10~15%,男性3~5%;t(21q21q)易位者为100%,应劝绝育。④双亲中一方为嵌合体,生育患儿的危险性增高,一般认为嵌合型有遗传性,再发率高。⑤有先天愚型家族史并具有本病皮纹特征的孕妇。⑥习惯性流产者。此外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染色体检查,对末梢血细胞核型正常的父母,应尽量做皮肤成纤维细胞或2种以上组织培养,尽可能检出平衡易位携带者和表型正常的嵌合体。
21一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即Down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异常疾病,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0.7%~2%,男女无明显差别.其发生与母亲年龄较为密切,一般认为母龄大于35岁者,随着年龄的增加,生育患儿的频率显著上升.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特殊"痴呆面容" 两眼距离增宽眼裂小,外眼角向上,内疵赘皮明显,塌鼻梁,婴幼儿时常张口伸舌. 2.智力低下
患者智商通常在25一50之间,常有语言发育障碍,抽象思维能力差. 3.先天多发畸形 新生儿期多一个第三囟门,枕部扁平,蹼颈.可有小头,裂唇,裂腭.
四肢软而无力,通贯手,小指第二节缺如或短,且内弯,两足呈"草鞋足"(第一,二趾间距离增宽).可有多指趾.
约50%患者有先天性心脏病,常见是室间隔缺损,房室通道,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
此外,男性婴儿常伴隐睾症,部分患者有各种各样的消化道畸形,如十二指肠狭窄,巨结肠等.
4.其他表现患者常存在免疫缺陷,呼吸道感染率高,急性白血病的发病率较同龄高10-20倍,患者常因合并急性感染疾病导致幼年死亡. (二)细胞遗传学检查
对临床怀疑和诊断21一三体综合征的对象,应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21一三体综合位患儿染色体核型常有以下几种: 1.21一三体型
患者体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染色体核型为47,XY或XX,+21.此类型最常见,约占90%-95%.这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来自双亲之一的生殖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不分离畸变.
2.易位型
约3%-5%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为易位型,包括D/G(即D组的13或14或15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联接在一起)或G/G(即G组的22号染色体与21号染色体联接在一起)易位,以14/21易位为常见.这一类型的21一三体综合征,部分患儿父母的染色体检查结果正常,但有部分患儿是由于双亲之一是外表正常的平衡易位携带者遗传而来.
3.嵌合型
患者体内一部分细胞正常,另一部分细胞内多一条21号染色体,核型为46/47+21.此型约占全部病例的1%.其主要症状表现和病情轻重取决于异常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的比例,一般较纯合的21一三体染色体综合征为轻,应引起警惕和重视.
治疗 1.预防患儿出生
对可能分娩21一三体综合征的高危孕妇,通过采集绒毛或羊水,应用细胞遗传学方法,进行细胞培养,染色体显带核型分析确定诊断.随着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引物原位DNA合成(PRINS)技术已开始在产前诊断中研究和应用.通过产前诊断,可预防患儿出生.
2.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确切的药物治疗方法.可选用某些促进脑细胞代谢和营养的药物,诸如脑活素,谷氨酸,γ一氨酪酸,胞二磷胆碱等,但不能根本上解决疾病的治疗.
3.护理和训练 目前,对21一三体综合征虽还不能有效治疗,但经细心照料和适当训练,有可能使病人得到进步和提高. 4.对症治疗
患儿由于存在先天异常,同时容易继发和并发各种感染或疾病,应根据每一患儿的情况,进行适当治疗.
唐氏综合征在医学上又称之为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这种病涉及染色体,是因为多了一条染色体(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大多数患儿在胎儿期就流产掉了,当然还有一小部分被幸存下来,这也是家庭不幸的开始。因为这个病是无法治愈的。
1.智力落后是最突出的一点,还有其他的症状体征,比如特殊的面容,如双眼眼距宽,鼻根平,眼裂小,眼外侧上斜,内眦赘皮,神射常伸出口外,流涎。
2.体型矮小,头围小,多呈扁头。颈短。出牙延迟常错位。头发软而稀少。四肢短,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手掌三叉点向远端移位,常见通贯掌纹。生长发育迟,比如前囟闭合晚。
3.喂养困难,神志呈嗜睡状,性发育延迟。男性患者终生都不会有生育能力,但女性患者成年以后,可有月经,有可能会怀孕并生育下一代的。
4.心脏病,这是很难避免的,因为第21对染色体是与心脏有关的,这意味着可出现先天性心脏病;
5.免疫力差,容易患各种病,包括白血病,比正常人高20~30倍,假如活到成年,超过30岁,可出现老年痴呆症状。
那么怎么确诊唐氏综合征呢?
1.可以抽血检测染色体(对外周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2.假如是孕妇是可以通过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但是这有前提的,只是针对“高危”孕妇,适宜孕16 20周的孕妇。
3.产前(13周以后)进行唐氏筛查很普遍,如: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FE3)。
唐氏综合症的小孩外貌以至体质上都有很多明显的症状。他们智能较正常小童低,通常智商只有40至60,但性格温驯。患此症的小孩发育迟缓,加是肌肉张力低,令他们学习坐立及走路也比正常小孩迟。他们也有很特殊的面貌,易于辨认,又患此症的小孩通常双眼距离较远、眼睛向上斜、鼻梁骨平坦,嘴、牙齿及耳朵均细小,大部分患者手掌纹呈猿型(俗称断掌),手指呈特殊的蹄状纹,第一及第二双脚趾的距离特宽。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不是很舒服。先祈祷每个宝宝都平安 健康 的来到世界上吧。
什么是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的特征
1、唐氏宝宝在外表上具有如下特征,如两眼之间的距离比较宽,眼角外侧向上斜,鼻根又低又平,经常流口水。
2、唐氏宝宝智能低:他们的智商通常只有20-50,语言动作都发育迟缓。
3、唐氏宝宝身体特别软。
4、唐氏宝宝大部分都有先天性的心脏及其它器宫的功能性缺陷。
5.唐氏宝宝特别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身体素质差。
6.男性不会有生育能力,女性如果来月经,可能有生育能力。
如何辨别宝宝是不是唐氏综合征
以上唐氏宝宝的各种特征都可以作为辨别唐氏儿的标准。除此以外,孕检的某些项目也会检测宝宝是不是唐氏儿。比如早期的NT和中期的唐筛。
如何避免唐氏宝宝
唐氏宝宝大都与孕妇高龄导致卵细胞老化有关;父源占5%,还有少数是家庭遗传。因此
第一就是要避免高龄生子。虽然现在高龄产妇的身体素质都很好,但是各种异常的几率还是要比年轻的产妇高。不过如果已经是高龄产妇,只要按期做孕检,排除风险,都是可以避免的。
第二,不要接触高压辐射,农药等危险环境,孕期按时睡觉,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第三,做好孕前检查,男女双方都要做孕检。降低唐氏宝宝的风险。
注,并不是唐氏儿的所有智力都低于常人,如果家长善于观察,可能唐氏宝宝也会在哪个方面有特长。比如我们指挥家舟舟,就是唐氏儿,但是他的形象思维能力非常强,小时候看过一场音乐会以后,可以把指挥的动作全部模仿下来,后来成了知名的指挥家。
J妈学堂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教学课程已经上线啦!关注即可免费获得!
唐氏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疾病,多指的是21-三体综合征,也就是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身体发育畸形,语言、运动等能力发育迟缓,智力严重障碍,所以唐氏儿又称先天性痴呆或智障。具体包括以下这些方面:
1、 智力低下 是唐氏综合征最突出、最严重表现,患儿智商通常只有25 50,尤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2、唐氏儿 面容较为特殊 ,包括眼距宽,眼裂小,有内眦赘皮,外眼角上斜,鼻梁低平,耳廓较小,舌头经常伸出口外,流涎较多。
3、患儿 说话很晚 ,平均年龄在4 6岁,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有发音缺陷、声音低哑、吐字不清、结巴口吃、语音节律不正常等障碍。
4、体格发育落后,表现为出牙晚、牙齿咬合不正; 身材矮小,四肢短 ,四肢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向内弯曲。
掌纹呈“通贯手” ,手掌短;脚拇指球区胫侧弓形纹和第5指只有一条指褶纹。
5、随着年龄增长,患儿和正常儿童的运动功能差距会越来越大,经过养育者耐心、反复训练后,患儿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 动作笨拙、不协调 。
6、唐氏儿大多 性情温和、爱笑 ,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攻击行为;有些患儿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情绪。
7、约50%的患儿伴有 先天性心脏病 或胃肠道畸形、视力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
8、因 免疫功能低下 ,唐氏综合征患者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比普通人高10%~30%。
鉴于唐氏综合症对孩子的影响如此巨大,而且无法治疗,所以,现在医院都开展了 唐氏筛查 这项产检项目,目的就是筛查胎儿是否患有这种疾病。
唐氏筛查是一般是在怀孕15~20周左右做,方法是抽取孕妈妈2毫升的血液,检查血清中甲型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浓度。如果唐筛高危则建议要做 无创DNA或做羊水穿刺 来进一步确诊。
生下“唐宝宝”对家庭来说会是灾难性打击,所以在孕期要做好各项染色体检查,早发现早干预。别让孩子来到世上遭罪。
唐氏综合症有什么特征?
唐氏儿双眼间距宽,而且鼻根低平,经常流口水,身材矮小。大多数唐氏儿长相都出奇的一样,一眼就能看出来。
唐氏儿智商偏低,随着年龄增长会更明显,普遍智商在25~50之间,生活多半不能自理。且少有能活到成年,寿命不长。
如何辨别宝宝是不是唐氏综合症?
在孕前可以做遗传病咨询,了解夫妻双方家族是否有遗传病史。孕期可以通过早期的NT筛查配合血清检查,孕中期的唐筛或无创DNA都能筛查出染色体异常。不过最终确诊需要通过羊水穿刺来进行。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唐氏儿?
总之,在孕前或孕期一定要做好各项遗传病咨询或染色体检查,别让宝宝带着缺陷来到人间。孕期的筛查最后还是要靠羊水穿刺来确诊,不能一概而论。
我二儿子先天性心脏病住院做手术,同病房就有一个安徽的唐氏儿,1周8不会走路不会说话,五官长得很畸形,也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她一直由她外婆带,她妈妈感觉也不是很聪明的那种。家里有这样的孩子真的大人也累,小孩又不聪明,要一直照顾她到老。她外婆尿不湿不给她包,在病房里经常把尿到处乱拉。不给她喝奶粉,东西乱吃,刚做完手术没几天她外婆给她吃牛奶拌饭,还吃一点辣椒,肚子鼓起来很大,一直在那里哭闹。大人也带不来孩子,而且本身又有这样的病,真可怜
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又称21号三体综合征,顾名思义与第21号染色体发育异常有关。染色体是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载体,正常人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女共有的22对染色体是一样的,而决定性别差异的是性染色体。目前已确定唐氏综合征的发病是由于第21号染色体多发育了一条。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三体型、嵌合型以及易位型三种类型,其发病机制各不同,总结其机理主要为大龄产妇染色体不分裂、遗传因素(嵌合21-三体细胞遗传携带,21号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智力低下与特殊面容,不难看出,唐氏综合征患者有很明显的特点,双眼距离较大,鼻根较常人低,舌头胖大,经常流口水等(应与甲减进行鉴别)。
此外还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底下而导致的细菌病毒感染,这是唐氏综合征患儿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迄今为止无法进行根治,只能通过减少患儿出生降低发病。目前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是联合筛查,即孕早期血清标志物(相关蛋白A、游离绒毛促性腺激素)和B超颈后透明带厚度;孕中期甲胎蛋白、游离绒毛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指标联合起来进行早中期的风险判断。
其最佳时间,早期为怀孕后第9-13周,中期为14-20周。筛查可以预估风险但并不绝对,高危产妇须通过羊膜腔穿刺或血液检查,对染色体进行分析辅助确诊,这对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的出生率与发病率起到了有效的积极作用。对于已经出生的宝宝,可通过面容进行判断,最终的确诊还需要通过染色体检测分析。
外貌特征很明显 俗称国际脸 基本看面相就可以判断是不是 糖宝宝眼神呆滞缺乏灵气 至于断掌草鞋足心脏病等都不是硬指标 最终还是需要检查染色体来确诊 因为糖宝宝也分三种 标准型 嵌合型 易位型
随着“ 健康育儿 ”观念深入人心,孕期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排畸检查。其中有一项孕期必做的检查,叫做唐氏筛查。正常的精子和卵子都含有23条染色体,两者结合以后,就形成一个有46条染色体的细胞。当染色体出现异常,就会孕育唐氏综合症的宝宝。
一般来说,女性从出生就确定了身体的卵子数量,当卵子生存越久,就越容易出现问题。精子虽然说能够不断产生,不会老化,但是50岁以上的男性,其精子出现的问题机率,相对却比较高。
唐氏宝宝症状很多,其中有这几项较为常见,值得我们注意。
有些唐氏宝宝对胃口控制力比较差,容易导致肥胖症;有些唐氏宝宝的免疫力比较低,容易感冒;有些唐氏宝宝的脊椎不稳,要注意保护号脊椎;很多唐氏宝宝还存在视力和听力的问题,比如出现斜视、近视、远视、白内障和中耳炎;此外,唐氏宝宝还容易出现心脏缺陷、肠道缺陷,甲状腺机能减退等情况。
如果唐氏宝宝的智力有问题,一定要乘早进行特殊教育,才能让他们正常生活。
面对唐氏宝宝,一定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照顾,给他们温暖,让他们有幸福感,有安全感。
最后,舟舟妈妈希望大家在 育儿 方面,有什么问题和看法,都可以在评论区给舟舟妈妈留言,或者私信给舟舟妈妈。
1、唐氏宝宝智力低下
唐氏儿为轻、中度,多数是中度精神发育迟滞,其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年龄从1岁增长至10岁,其平均智商(IQ)则从58下降至40以下。也有专家认为,在青少年期智商(IQ)相对稳定,以后才降低。大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影响智商(IQ)的重要因素,在良好环境中抚养的患者智商(IQ)相对较高。
不同类型的患者智力低下的程度可不同,一般来说,三体型者最严重,易位者次之。易位型中以平衡易位者智力受累程度较小。由于患儿安静、温驯,为特殊教育训练提供较好条件,虽然在文化技能上很难达到小学1-2年级水平,但适应能力可有明显的改善,有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详细解读唐氏综合症!)
2、语言发育障碍
患儿开始学说话的平均年龄为4-6岁,95%有发音缺陷、口齿含糊不清、口吃、声音低哑;1/3以上有语音节律不正常,甚至呈爆发音。
3、行为障碍
大多性情温和,常傻笑,喜欢模仿和重复一些简单的动作,可进行简单的劳动,少数患者易激惹、任性、多动,甚至有破坏攻击行为,某些则显示畏缩倾向,伴有紧张症的姿势。(宝宝不爱喝药,一喝药就吐出来怎么办?)
4、运动发育迟缓
患儿在出生后的一段时期其运动功能与正常同龄儿差别可能不大,但随年龄增长其差别增大。在不同的患者中运动发育的情况也相差很大。先天愚型患者可执行简单的运动,如穿衣、吃饭等,但动作笨拙、不协调、步态不稳。
5、生长发育障碍
先天愚型患者母体妊娠期较短,平均为262-272天。出生时身高较正常新生儿短l-3cm,头围基本正常,双顶径在正常范围,前后径相对较短,枕部平坦。
大多数呈短头畸型。前后囟及前额缝宽,闭合迟,常出现第三囟(后囟上方的矢状缝增宽)。本病患儿出生后几天睡眠较深,吸吮、吞咽十分缓慢,甚至完全不能,故弄醒和喂养十分困难。80%的患儿肌张力普遍低下。
6、特殊的外貌
双眼距宽,两眼外角上斜,内眦赘皮,耳位低,鼻梁低,舌体宽厚,口常半张或舌伸出口外,舌面沟裂深而多,手掌厚而指短粗,末指短小常向内弯曲或有两指节,40%患儿有通贯掌。跖纹中,拇趾球区胫侧弓状纹,拇趾与第二趾指间距大,关节韧带松弛或见肌张力低。
7、约有1/2的病例并发先天性心脏病、易患传染性疾病和白血病
妊娠期间的一些检查请按时并且按照要求去做,这是筛查胎儿患病的重要方法,如果检查出胎儿不 健康 ,最好终止妊娠。
由于此病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的疾病,目前医学界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通过孕前检查,预防唐氏患儿的出世。对于已经出世的唐氏患儿,由于常伴有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家长和学校应帮助孩子克服行为问题, 社会 应对残疾儿的父母给予道义上的支持,不得歧视唐氏患儿。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