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18个月的宝宝呕吐

时间: 阅读:7605
18个月的宝宝呕吐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9-18 18:47:07

18个月的宝宝呕吐可能和消化不良有关。如果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可能会引发消化不良,出现呕吐,腹胀等症状。

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等方法,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同时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4-03 12:12:20

    新手爸妈们,是不是常常为宝宝的吐奶问题苦恼?别担心,这里有几招吐奶应对大法,让你轻松应对宝宝的“吐奶挑战”
    ?轻拍背有奇效
    喂奶后,将宝宝竖抱在肩头,轻拍其后背,帮助排出胃内空气。听到宝宝的嗝声后,再放下宝宝,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溢乳哦。
    ??床垫倾斜有讲究
    对于两个月内的宝宝,床垫最好倾斜15度,保持头高脚低。如果床不能倾斜,不妨在宝宝头下垫一块折叠的毛巾,并确保放下时宝宝的头部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预防奶水误入肺部。
    ?轻柔抱放记心头
    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宝宝时要特别小心,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摇晃。这样做可以减少宝宝溢奶的可能。
    ?备好清洁用品很关键
    如果宝宝偶尔呕吐,及时为他擦净面部和衣物。记得要常备一些小毛巾或湿巾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哦。
    ?奶粉选择也有讲究
    虽然吐奶和奶粉关系不大,但选择像惠氏、圣元这些知名品牌时,还是要注意喂养技巧。

  • 蓦山溪
    回复
    2024-04-03 12:12:20

      宝宝吃蛋黄呕吐,原因可能有:1、蛋黄大了,可以把蛋黄再捣碎点,或者掺水喂;2、宝宝对蛋黄过敏,对鸡蛋过敏的宝宝一般到14个月~18个月的时候过敏反应会消失,到时候再试就好了。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症状。小儿的许多常见疾病都能引起呕吐。虽然大多数孩子不需要治疗也会很快止吐,但作为家长,你一定担心孩子发生严重问题或渴望孩子更好,所以你应该尽可能学习关于呕吐原因的知识,并在孩子呕吐时,知道如何处理。小儿呕吐的原因: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呕吐的常见原因也有很大差异。

      一、新生儿呕吐的主要原因有:

      1、幽门肥大性狭窄幽门是胃的出口,是通往肠道的一个“关卡”。由于幽门肌肉畸形增厚、肥大、水肿,通往肠道的“关卡”只能打开得很小,使胃内的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肠道。胃壁肌肉强烈收缩,使食物进入肠道的阻力很大,于是就从嘴里返流出来。患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的新生儿,出生后一切正常,偶然在吃奶之后吐几口奶。但是到了十天左右,呕吐次数逐日增多,吐出的奶量也越来越多。

      2、肠梗阻新生儿时期的肠狭窄与肠闭锁引起肠腔不通是严重的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早期发现的关键在认识这种病的表现。患以上疾病的新生儿,肠道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停顿,引起肠腔不通畅。婴儿在出生后一天就开始出现呕吐,而且是越吐越剧烈,可能吐出唾液、奶块、黄绿色的胆汁、肠液,甚至是大便样的东西。小儿的全身情况恶化,没有胎粪排出,或仅有很少胎粪,或有青灰色的粘液样物排出。如畸形位置高,腹部可能不胀,反之可出现腹胀。

      3、肠旋转不良肠旋转不良也是引起呕吐的一种常见病。患有肠旋转不良的小儿和正常新生儿一样,在24小时内就排出墨绿色的胎粪,吃奶也很好。但是到了出生后第3-5天,却开始出现呕吐,次数多少不一,时轻时重。有些小儿呕吐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

      二、幼儿呕吐的原因与新生儿、婴儿有较大的区别,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 ? ?1、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肠梗阻、肝炎、阑尾炎、胰腺炎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由于颅内感染、肿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颅内压增高时,均可发生呕吐。如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脑肿瘤、硬脑膜下出血等,但这种呕吐性质为喷射性呕吐。

      3.全身感染性疾病: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遇到剌激容易发生过强反应,一些消化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会引起呕吐,但在小儿却容易发生呕吐,如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

      4.周期性呕吐:这是一种反复发作、阵发性的呕吐。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好发于2-4岁的小儿,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发作。呕吐期间可能无症状或体征,亦不能提示某一器官或系统有疾病。发作时呕吐频繁,呕吐物开始为吃下的食物,以后为胆汁与胃液,早期即出现酸中毒。小儿呕吐的治疗多数情况下,呕吐无需治疗也可以自行停止。如果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要给孩子使用任何处方或非处方药物。如果你孩子正在呕吐,尽可能让他俯卧或侧卧,这样可以减少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和肺的机会。当孩子持续性呕吐时,你必须确信孩子有无脱水(脱水是指身体失去了大量水分,以至于难以有效地发挥功能)。如果脱水非常严重,就会威胁生命。为防止脱水,应确保孩子饮用足够多的水分,以补充因呕吐丧失的水分。如果继续呕吐,应及早就医。由任何原因引起呕吐疾病的最初24小时内,避免让孩子进食固体食物,鼓励孩子吸吮或饮用清澈的液体,例如白开水、糖水(120毫升水中溶解1/2茶匙糖2.5毫克)、冰棒、明胶水(1茶匙(5毫升)食用明胶溶解于120毫升水中)和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儿科医生推荐)。饮用液体不仅有助于防止脱水,也可减少因食用固体食物刺激导致进一步呕吐的可能性。

      三、下面的一些指导原则可用于孩子呕吐后的液体补充:

    ? ? ??1、最后一次呕吐后2~3小时,每半小时到1小时给孩子饮用30~60毫升冷水,喝4次。??

      2.如果你继续给孩子饮水,每半小时给60毫升电解质溶液(代替清水)。

      3.保持喂养2次,增加半强度的配方乳或牛奶(根据年龄不同),持续将饮水量增加到每3~4小时90~120毫升。

      4.如果在12~24小时后,孩子没有呕吐,除了继续给他大量的清流质食物外,逐渐恢复孩子的正常饮食。多数情况下,孩子必须待在家中,给予12~24小时液体饮食。儿科医生一般不推荐使用药物治疗呕吐。

      5.如果孩子呕吐时伴有腹泻,要由儿科医生指导如何给予液体和恢复固体饮食。

      6.如果孩子不能进食任何清澈液体或症状更加严重,儿科医生需要检查孩子,并进行血液、尿液和X光检查,以明确呕吐的原因,有时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 南絮
    回复
    2024-04-03 12:12:20

    小宝宝吃奶之后,又全部吐出来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孩子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作为一名刚刚升级为妈妈的孕妇,你最好是积极参考一下本文的内容,了解一下小宝宝刚喝完奶就全吐出来是怎么回事,同时了解一下应该怎么办。

    说到宝宝吐奶,可能这是很多妈妈犯愁的问题之一。有些宝宝才刚吃完没多久,就把刚吃进去的奶全部吐出来了,妈妈既害怕宝宝的肠胃有状况,也担心宝宝不能吸收营养。现在让我来说说一些小心得吧!

    宝宝吐奶症状:吃完就全吐出来了

    宝宝哭闹或者吃奶时的吮吸动作往往会同时吸进许多空气,气体停留在胃中形成气泡,哺乳结束后,随着婴儿身体的移动或被翻动,宝宝胃中的空气会上升从气管里跑出来,而宝宝的胃部肌肉也很薄弱,支配胃部的神经调节功能发育不够成熟,也就是说宝宝还不会打嗝,无法将胃中的空气排出,加上胃的入口松出口紧,如果一次性喂奶量过多,奶会随着空气一起跑出来。

    解决方案: 

    1、宝宝哭闹后不要立即喂奶。喂食前如果哭闹太久,可能会在哭叫当中吸入较多的空气到胃里面,此时喂奶就容易反溢。如果在喂奶前先帮他拍拍背、排排气,就会改善。

    2、吃奶后应该避免的小动作。宝宝多采取仰卧位躺在床上。但吃奶后为防止吐,最好不要马上置宝宝仰卧位,应先右侧卧无吐奶现象后再让他仰卧。然后尽量在半个小时内不要翻动宝宝或给他洗澡,就可以避免吐奶。不要让宝宝吃完奶后,吸吮空的奶瓶。

    作为新妈妈,最担心的就是还不清楚宝宝的反应是表达什么意思,以及担心不能照顾好宝宝。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不用着急,如果遇到宝宝吐奶的情况,不要急着再喂奶,慢慢了解清楚宝宝是什么情况,再找解决方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宝宝刚喝完奶全吐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介绍了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小宝宝的妈妈你最好是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小宝宝吐奶其实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只需要采取本文的方法来改善宝宝的吐奶状况就可以哦。

  • 紫苏
    回复
    2024-04-03 11:11:10

    呕吐是证明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宝宝呕吐应该更引起注意。大人的身体比较强壮,轻微的呕吐不会都产生多大影响,但是小宝宝抵抗力弱,需要用一些方法给宝宝缓解一下。
    ?饮食不当或肠胃病菌侵袭
    引起18个月宝宝呕吐的原因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饮食不当,第二种是因为受到肠胃病菌的侵袭。
    ?侧卧缓解
    宝宝呕吐应该让宝宝侧卧,在吐后可以喂一些温水给宝宝。给宝宝少量果汁淡盐水喝。
    ?多喝水
    如果宝宝是因为受凉而呕吐,则在宝宝呕吐之后,应当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不要让宝宝吃任何东西,最起码要给宝宝禁食4到6个小时左右。
    ?流质饮食
    呕吐停止或减轻后,可给予少量、微温易消化食物或米汤等流质饮食。
    ??注意保暖
    宝宝刚吐完,身体是非常虚弱的,如果此时宝宝有冒冷汗的症状,则应当及时给宝宝保暖。

18个月的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18个月的宝宝体检项目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