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48天宝宝腹泻如何是好

时间: 阅读:11071
48天宝宝腹泻如何是好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5 10:39:37

48天宝宝腹泻,如果是腹部受凉引起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治疗比较好:1、物理治疗: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的方式进行缓解。2、药物治疗:可以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黄连素等药物进行缓解,保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通过补液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5-01 18:18:50

     导语:腹泻是宝宝的常见健康问题,若是夏季里宝宝出现腹泻,妈妈应该如何应对呢?一起了解一下吧!

     如果夏季里宝宝是和家人一起进餐后发生腹泻,除宝宝外家人都没事,对于这种腹泻妈妈不必过于担心,因为通常这种腹泻很快就会痊愈。若是家里其他人也发生了腹泻,要考虑是细菌感染性腹泻,妈妈应带宝宝马上就医。

     当宝宝除了腹泻还有发热表现时,妈妈要注意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在与医生联络之前,最好不吃东西,还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做小儿推拿,也可以帮助孩子减轻身体的负担。

     提醒妈妈们注意的是,若宝宝虽然腹泻,但精神头儿十足,也不发热,妈妈可将饭换成粥给宝宝吃,同时让宝宝多喝水,这有助于宝宝早日康复,但如果宝宝发热又没有精神,便不合适这种家庭疗法了,应及时就医。

     腹泻宝宝如何护理?

     生活中如何避免宝宝腹泻呢?宝宝儿推建议妈妈不妨从以下方面加以注意。

     1.注意居家卫生

     为免宝宝腹泻,妈妈要注意饮食、生活卫生。宝宝的用具、玩具、餐具要注意清洗消毒,宝宝用过的便器要彻底消毒。

     2.不要滥用抗生素

     以最常见的秋季腹泻为例,是因轮状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妈妈给宝宝滥用抗生素会引发宝宝肠道内菌群失调,影响肠道的吸收功能,不利于宝宝康复。

     3.补充水分预防脱水

     宝宝腹泻会使体内水分大量流失,妈妈要注意为宝宝及时补水,以预防宝宝脱水。

     4.记录宝宝腹泻表现

     腹泻的宝宝很容易精神萎靡,妈妈要注意观察宝宝精神状态、面色、体温等变化,还要认真记录宝宝大便次数、量及性状,一来对于宝宝腹泻是否有好转可做到心中有数,二来就医时也可给医生做参考,便于医生对症治疗。

     5.每天为孩子做十分钟按摩

     轻度腹泻也可以通过按摩减轻

     1.补大肠经:大肠经在食指外侧缘末节,用拇指指腹由食指指尖推至虎口,推200次。

     2.揉外牢宫:外劳宫在掌背正中两骨中间凹处,与内劳宫穴相对,以中指指腹揉1分钟。

     3.揉脐:用掌根顺时针揉肚脐200次。

     4.摩腹: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顺时针摩动腹部100-200次。

     医生提醒

     需要提示家长的是,如果宝宝出现腹泻,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如果被确诊为病毒性腹泻,家长也不要着急,牢记以下对抗腹泻的六点,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1.莫给宝宝乱服药

     对于病毒性腹泻,尤其是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感染,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主要依靠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肠道黏膜保护剂蒙脱石粉,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及口服补液盐等。家长一定不能给孩子乱服药,特别是抗生素,抗生素针对的是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不起作用。有的宝宝腹泻的同时伴有发热,家长可能会误认为是感冒而给孩子服用感冒药,这些都是不妥的。有问题还需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对于症状严重病情复杂的宝宝可能会需要输液或住院治疗。

     2.“草药+按摩”缓解症状

     中医认为病毒性腹泻是感受外邪,损伤脾胃导致的。小儿脾胃薄弱,易于受伤,若脾胃受伤,则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则成泄泻。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患泄泻后较成人更不容易恢复。中药汤剂辩证治疗病毒性肠炎有良好的疗效,可以运脾化湿,恢复脾胃功能。根据孩子腹泻时间的长短,症状的轻重,体质的不同等进行针对性治疗,“一人一方”的中草药能够扶正祛邪,帮助孩子扛过生病的过程。同时,中药的穴位贴敷、推拿按摩也有利于缓解病毒性腹泻的症状,比如家长在孩子肚子疼的时候可以试试按揉腹部的中脘穴、神阙穴,通过穴位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3.防止脱水是关键

     “轮状病毒感染和诺如病毒感染都属自限性疾病”,李晨解释说:“自限性疾病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疾病会自愈。但家长不能放松警惕,病毒性腹泻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防止脱水是治疗的关键。”

     对于轻度脱水的孩子,可以通过喝“水”来纠正,用口服补液盐兑水来喝,既可以补水,又可以补充电解质,根据孩子接受程度,少量多次的饮用,避免因强行灌服导致呕吐。若孩子嫌口感略涩而拒绝喝,也可加些果汁来调味,不推荐自己在家给孩子调盐水喝。中重度脱水应尽量预防,家长并不能像医生那样准确判断脱水的程度,并且脱水进展可能会很快,因此一旦出现异常,一定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4.饮食调整循序渐进

     一般不频繁呕吐,能口服补液的孩子,就可以正常饮食,只是饮食需加以调整,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加重腹泻。小婴儿可继续喂奶,尽量母乳喂养,应做到少量多次。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至6小时,不禁水,尽快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恢复喂食与患儿年龄相适应的易消化食物,因为禁食和过度的饮食控制会影响孩子胃肠道黏膜的修复。

     5.皮肤护理警惕“红屁屁”

     婴幼儿臀部皮肤娇嫩,频繁腹泻的时候很容易引起“红屁屁”甚至局部皮肤破损。李晨特别强调,对于不会说话的婴儿,家长需勤查看宝宝有无排便,及时更换尿布或尿不湿。此外,注意每次排便后把宝宝的小屁股用清水洗干净,用柔软的纸巾或毛巾擦干,保持干爽清洁,必要时涂些护臀霜保护局部皮肤。

     6.消毒隔离斩断传染源

     孩子得了病毒性腹泻,家长就要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像诺如病毒,它的传染性就很强,家中只要有一人感染,不注意防护很可能会殃及全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更要认真洗手,不吃生冷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出现腹泻、呕吐症状者不要在为他人准备食物;呕吐或腹泻后应及时清洗、消毒呕吐物及被污染的地方和衣物,以免造成病毒扩散。可用酒精(75%浓度)或漂白剂(漂**)对器物或其他接触物进行消毒,消毒时注意严格按说明书的配比使用。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1 18:18:50

    由于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成熟,发育快,所需热量和营养物质多,一旦喂养或护理不当,就容易发生腹泻。爸爸妈妈要清楚造成宝宝腹泻的原因,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给宝宝造成腹泻。
    1、生理性稀便
    不同喂养方式的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对策:合理喂养,加强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特别处理。若怀疑是真腹泻,应考虑以下原因,或及时进行专家治疗。
    2、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对策: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若症状不能改善,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3、对奶粉过敏
    100名宝宝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于2~3个月的宝宝。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2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对策:根据医生的处方给新生儿喂食特殊的奶粉。
    4、患感冒
    在宝宝患感冒时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造成腹泻的魁祸首——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症状:感冒、腹泻
    对策:加紧治疗感冒,预防脱水。
    5、病毒或细菌感染
    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腹泻中最具挖根生的是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秋冬季新生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占秋冬季节宝宝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把它称作秋季腹泻。传染性很强,能在家庭、幼托儿及儿科病房流行。发病时伴有呕吐、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状:大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应考虑轮状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对策:不要犹豫,立即找专家接受治疗。
    贴心提示: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宝宝清洁卫生,经常清洗宝宝的小屁屁。患腹泻的宝宝要注意腹部保暖,可用毛巾包裹腹部或热水袋敷腹部,同时让宝宝多休息。
    希望能帮到你。如果宝宝腹泻/拉肚子严重,请及时送往医院就医,别拖延。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1 18:18:50

     众所周知,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一般情况下,在季节交替或吃法不对的时候就会拉肚子,这是很正常的,一旦生病则一定要及时就医,防止宝宝出现更严重的后果,那么, 40天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40天婴儿拉肚子怎么办

     腹泻的原因是较多的,一般是由于胃肠炎 消化不良 胃肠虚寒等导致的,如果可以确定是由于受凉导致的话,可以适当运用丁桂儿脐贴,促使胃肠发热,就会好转的,如果是不能确定的话,最好是去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查清后针对性治疗,这样更好点。

     婴儿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宝宝。新生儿每天的大便次数通常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相对人工喂养而言,母乳喂养的婴儿排便次数较多。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爸妈需要首先了解宝宝正常的排便习惯,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爸妈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数外,还要注意观察便便的形态,如果便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宝宝拉肚子主要症状有:

     1、轻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4、部分宝宝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宝宝拉肚子一直不好怎么办

     1、一般疗法:

     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内,是母乳喂养,需要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可以用宝宝日常食用的奶或者奶制品继续喂养,轻症的宝宝适当减少吸奶量。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上或已开始食用固体食物,则给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条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鱼或肉末,每次喂饭可加些植物油。

     (1)可以给些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补充钾。

     (2)喂新鲜制作的食物,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捣碎。

     (3)鼓励宝宝进食,每日至少喂6次。

     (4)腹泻停止后继续给宝宝喂上述食物,且在腹泻停止后两周内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体重恢复正常。

     但如果宝宝拉肚子情况严重,要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2、液体疗法:

     (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的宝宝。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的孩子。

     3、药物治疗:如小儿腹泻3天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症状时带病儿去找医生:

     (1)多次水样便。

     (2)频繁呕吐。

     (3)明显口渴。

     (4)不能正常饮食。

     (5)发烧。

     (6)大便带血。

     4、控制感染:针对病因,选用抗菌药物。

     5、对症治疗:腹泻可口服1次碳酸铋或轻酸蛋白0.3克,一日3次;助消化可口服胃蛋白酶合。

    精彩推荐: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新生儿护理新生儿喂养新生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儿童身高体重标准表2015早产儿黄疸多久能退婴儿洗澡用香皂好吗宝宝用爽身粉过敏怎么办

  • 龙葵
    回复
    2024-05-01 17:17:40

    1 宝宝拉肚子放屁是好还是坏情况一:症状好转

    如果宝宝在一段时间的拉肚子之后,在拉肚子之后出现放空屁的情况,那么这是宝宝腹泻快好了的征兆,说明宝宝的肠胃正在尝试着恢复正常状态。

    情况二:腹胀气

    如果宝宝一开始拉肚子的时候就伴有放屁的情况,可以观察一下宝宝是否存在腹鸣、腹胀的的情况,这可能是宝宝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着凉等原因导致腹胀气、腹泻,并不能作为宝宝腹泻好转的依据。

    2 宝宝拉肚子好转的症状有哪些大便逐渐成形

    宝宝拉肚子严重的时候,通常会大便不成形、拉稀水等,当症状逐渐好转时,大便会逐渐成形,直到性状类似糊糊状、稀糊状、软条状软便等正常大便。

    拉肚子频率降低

    当宝宝两次拉肚子之间是时间延长,没有那么频繁了,也说明宝宝的拉肚子出现了好转的征兆。简章也可以记录下每天宝宝每次拉大便的时间,这样更容易对比出来。

    精神状态好转

    宝宝在拉肚子比较严重的时候,整个人会比较没精神,经常想睡觉。当宝宝拉肚子好转时,宝宝肠胃吸收会好一些,相应的精神状态也会好转,比较有活力了,逗宝宝玩的时候能够明显感觉到。

    食欲增加

    宝宝拉肚子时,肠胃功能减弱,食欲也会降低很多。因此当观察到宝宝的奶量或者食量增加了,则说明宝宝腹泻症状再逐渐好转。

    3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好得快方法一:药物治疗

    宝宝拉肚子时最有效最快的办法就是药物治疗。需要先到医院进行粪便常规检查和血液检查,确诊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

    注意不要随意用药,导致宝宝的拉肚子的原因比较多,不同的病因用药是不一样的,用药不对时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

    方法二:推拿治疗

    推脾经300次

    位置: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的螺纹面上。

    操作:让患儿取坐位,用右手的拇指螺纹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在患儿拇指螺纹面做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保存在每分钟200次左右。

    补大肠300次

    位置:大肠穴位于食指靠近拇指一侧的边缘,长度为从指尖到指根。

    操作:用右手的拇指边缘或者食指、中指两指指面,蘸取介质葱姜水后,做由指尖推向指根方向的直线单方向推动,频率每分钟200次。

    按揉肚脐和丹田各300次

    位置:丹田位于肚脐下2.5寸,即肚脐与趾骨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操作者在患儿的右侧,用右手掌根对着依次对着肚脐、丹田进行按揉,频率每分钟200次。

    按揉中脘300次

    位置:中脘穴位于腹部肚脐以胸骨下凹陷处联线的中点。

    操作:让患儿仰卧在床上,用右手大鱼际处在中脘穴上做按揉,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

    摩腹5分钟

    位置:腹即为整个腹部。

    操作:患儿去仰卧位,用右手掌对整个腹部做逆时针方向的按摩,频率为每分钟120次。操作时需要在腹部放少血滑石粉或者爽身粉减少皮肤摩擦。

    按揉龟尾300次

    位置:龟尾穴位于小儿背部脊柱下端的尾部。

    操作:患儿去俯卧位,用右手中指或者拇指蘸取介质葱姜后,在穴位处做按摩。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推上七节骨200次

    位置:七节骨为线状穴位,在尾骶部,从第四腰椎起到尾骨处。

    操作:患儿取俯卧位,用右手的拇指边缘蘸取葱姜水做介质,从下往上直推,频率为每分钟200次。

    捏脊5遍

    如果小儿长期腹泻可在上述推拿手法的基础上加捏脊5遍。

    位置:小儿整个脊柱骨。

    操作:让患儿俯卧床上,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小儿脊柱骨上皮肤,做从尾骨处开始直到平肩处的两手交替翻动皮肤。要求中间不能滑脱,如滑脱则需重新开始。

    方法三:艾灸治疗

    艾灸中脘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5-10分钟。

    艾灸神阙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天枢

    位置:在肚脐两侧三指宽处(约2寸),与肚脐齐平。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两侧天枢穴均需要灸。

    艾灸关元

    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功效: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艾灸方法:同中脘穴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大肠俞

    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

    艾灸方法: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或者随身灸盒,也可以家长手持艾条给孩子熏灸。艾灸盒可以固定在宝宝身上灸,手持艾灸则需距离宝宝皮肤3厘米左右,避免烫伤,灸10分钟左右。

    艾灸关元俞

    位置: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主治腰痛,腹胀,泄泻,痢疾,遗尿,消渴及膀胱炎等。

    艾灸方法:同大肠俞艾灸方法一致。

    艾灸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艾灸方法:同大肠俞艾灸方法一致。

    方法四:饮食治疗

    1.脱脂奶

    脱脂奶中的脂肪含量微乎其微,更加容易消化,适用于呕吐、腹泻、消化不良等患儿。

    做法:将牛奶煮沸,待冷却后除去脂肪膜,再煮沸余乳,再冷却后去脂肪膜,如此反复3次即可。

    2.焦米汤

    米汤容易消化,而且具有较好的健脾和胃的作用,且焦米汤中的炭化结构则具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因此宝宝拉肚子呕吐时还可以尝试焦米汤止泻。

    做法:

    (1).取适量大米,淘洗干净后沥干水分,晾干备用。

    (2).把铁锅洗净,小火预热,把米倒进锅里不停地翻炒,必要时可以把锅拿起来轻晃也有助于米均匀受热。

    (3).把米炒到焦黄时,离火,炒好的米是裂口的。

    (4).然后把米放进汤锅或者奶锅里,差不多铺满了锅底,倒水至4/5左右处,开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熬煮半小时左右。

    (5).最后关火,等米粥放温后,捞出表面的米油放在碗里。

    3.蒸苹果

    蒸苹果中含有大量有机酸如鞣酸、凝酸等成分,具有很好的收敛作用,并且苹果中的果胶、纤维素有吸收细菌、毒素和肠道内过多水分的作用,能够达到止泻的作用,适合拉肚子的宝宝在呕吐症状不太严重时喝。

    做法:

    (1).将苹果洗净,去皮,切成黄豆大小的碎丁,加入凉开水适量。

    (2).放上笼蒸20-30分钟,待稍凉后,将蒸苹果压烂即可。

    4.胡萝卜汤

    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适合上吐下泻的宝宝喝。

    做法:

    (1).将胡萝卜洗净,切成丁。

    (2).加水煮烂后去渣取汁。

    (3).然后加小米和水煮成汤(按500克胡萝卜、20克小米、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煮沸即可。

    (4).每天让宝宝喝2-3次,每次100-150毫升,轻度腹泻1-2天即可止泻,中度腹泻2-3天即可止泻。

    小贴士

    除了脱脂奶是6个月内拉肚子的宝宝可以吃的,焦米汤、蒸苹果、胡萝卜汤都只能是6个月以上的宝宝才能吃。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多东西都不能消化,需等到6个月后才能开始添加辅食。

    方法五:热敷治疗

    1.热水袋热敷

    作用:当宝宝是由于着凉、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拉肚子,使用热水袋热敷宝宝腹部能够减轻宝宝腹痛、拉肚子的症状。

    怎么做:

    (1).将温热的水灌入热水袋中,拧紧盖子。

    (2).使用干的毛巾或者旧衣服包裹住热水袋,注意要完全包住,避免热水袋直接接触宝宝皮肤引起烫伤。

    (3).将包好的热水袋放在宝宝腹部,热敷30分钟左右,注意中间一定要有人时刻看护。


    2.贴肚脐贴

    作用:肚脐贴有健脾温中、散寒止泻的功效,可辅助治疗小儿泄泻、腹痛等症。

    怎么做:

    (1).将肚脐贴揭开胶纸,注意不要把中间的黑色药物弄碎了,也最好不要用手接触中间的药物。

    (2).然后将肚脐贴贴在宝宝肚脐上,原则上24小时换一次,但如果宝宝的皮肤感到不舒服了,或者腹泻、呕吐症状好转了,都可以揭掉肚脐贴。

    (3).使用肚脐贴后,家长还可以打圈按摩宝宝的腹部,缓解拉肚子引起的腹痛。

    注意:如果宝宝肚脐处如果存在伤口、破溃则不能使用肚脐贴;在使用肚脐贴后如果发现宝宝肚脐有瘙痒、红肿有皮疹的情况,那么应该立即停止使用。

    4 宝宝拉肚子要如何护理1.及时补充水分

    对于拉肚子的宝宝来说,是处于一个缺水的状态,为了预防宝宝出现脱水症状,这个时候一定要为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口服补液盐,也可以在500毫升温开水中加入10克(约2小勺)白糖、1.75克(1/2平啤酒盖)食盐慢慢给宝宝喂食,一次50毫升左右,隔15分钟喂一次。

    2.暂缓添加辅食

    如果是4-6个月正要添加辅食的宝宝,在拉肚子时需要暂缓添加辅食,因为添加的原则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宝宝健康时添加”。而宝宝拉肚子时,肠胃适应能力差,此时添加辅食可能会消化不良、加重腹泻症状。

    3.勤给宝宝换尿片

    宝宝拉肚子几天了吃药也不见好,大便次数增多,家长们在宝宝每次大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肛周,再用软布轻轻擦拭,涂上护臀膏,注意及时更换尿布,避免尿液浸渍皮肤。当宝宝屁股发红时,要暴露臀部,晒晒小屁股,保持局部干燥。

    4.腹泻患儿要做好隔离

    家长护理患儿前后都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继发感染。同时也要做好消毒,患儿用过的所有物品(尿布、衣被、玩具、图书等)都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这样可以阻止传染。

    5.多安抚宝宝

    当宝宝出现拉肚子的时候,应该多去抱抱、哄哄他,让他的心情保持愉快。此外,还应该保持宝宝的屁股干燥,必要时还可涂些爽身粉。

45天婴儿腹泻怎么办

4个半月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