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还是比较严重的,建议家长可以适当的给新生儿吃一些去除黄疸的药物,同时家长一定要适当的增加宝宝阳光照射的时间段,这些对于去除黄疸还是有一定的辅助性作用的。一般新生儿黄疸,多数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是针对长期黄疸的症状,则需立即就医,对症治疗。
初生儿黄疸怎么办
初生儿黄疸怎么办,黄疸是一种初生宝宝常见的疾病,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会自行消退的,黄疸会被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和母乳性的,以下了解初生儿黄疸怎么办。
初生儿黄疸怎么办1初生婴儿黄疸怎么办
如果宝宝精神好那就是生理性黄疸不用担心,让宝宝多晒晒太阳给他点开水喝,水里放点葡萄糖,注意不要放太多,3-4天就会消失了。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有60%的足月产宝宝在出生后一周内会出现黄疸,80%的早产儿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又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黄疸都需服用药物的,像婴儿生理性黄疸,这种情况一般是宝宝出生第三天开始有的,第四天到第五天为高峰期,一直到第七天。从第八天开始慢慢的退去。一般生理性黄疸半个月退光。所以这种黄疸是不需服用药物的。
黄疸不退的危害
黄疸不退的危害有:皮肤、巩膜等地方都被染成黄色,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那么尿液、汗液、眼泪、口痰、鼻涕等液体都会被弄成黄色,所以出现这些情况时应该马上到医院进行就诊,赶紧查出病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黄疸的时候也会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腹部有胀感、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此外还有胆盐血症的临床症状,比如有气无力、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心跳加快、皮肤会出现大面积瘙痒,更有甚者会出现夜盲症等。
最后黄疸患者会伴有发热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小孩,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物理等降温手段,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黄疸还会影响肝脏的功能、胆囊的功能、脾脏的功能、扑翼震颤、肝性脑病等都是较常见的黄疸危害症状。
初生儿黄疸怎么办2一、治疗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一般办法
1、给宝宝喝白开水。不管宝宝是母乳喂养还是喝配方奶粉,宝妈都要给宝宝补充一定数量的水分,每天早晚喂孩子30毫升的白开水,让宝宝尽快把黄疸通过小便排出身体。
2、给宝宝喝葡萄糖。当我们如果发现宝宝黄疸的数值偏高的情况,要给孩子喝点儿葡萄糖水,办法是把葡萄糖放入温白开水里,直接喂给孩子喝就行,这种去黄疸的方法是最有效果的。
3、给宝宝晒太阳。宝妈妈要在每天上午十点时候,特别是在阳光不强烈的情况下抱着孩子晒太阳,要让宝宝的皮肤尽量多的晒到,但宝宝的眼睛一定不要晒到。
4、给宝宝停止母乳。假如以上3种方法都没有效果,宝妈妈就要停止母乳喂养2到3天,因为母亲的'乳汁有可能是宝宝黄疸发生的根源,因此母乳停止喂养后,宝宝的黄疸数值就会得到下降。
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新生宝宝病理理性黄疸会出现胆红素数值增高、呕吐、抽搐、厌食、体重不增、嗜睡、烦躁等症状。当宝宝出现病理性黄疸时,就必须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且不可自行治疗以免误诊。
正常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只要宝妈妈按照常用的方法对宝宝精心照料宝宝症状会自行消失。年轻的宝妈妈平时要对宝宝的状况留心观察,当宝宝在治疗期间,宝宝家长要及时多给宝宝增加营养。
初生儿黄疸怎么办3新生儿黄疸怎么判断?
1、观察皮肤颜色。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是红润的,出生几天以后就开始一点点的变黄了,要是不严重属于正常现象,可要是黄的厉害那就是黄疸了,所以通过观察婴儿皮肤的颜色是判断孩子是否患上黄疸最直观的方法。
2、测黄疸值,在医院里,护士每天都会给新生婴儿测量黄疸值,根据数值的范围来判断黄疸情况,这种方法是最准确的,现在有适合家庭使用的简易的测量仪,宝妈在孩子出生以后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月子里每天给孩子测一下黄疸值。一般出了月子就不用测量了,孩子如果在月子里没有出现黄疸,在月子之后就不会再发生黄疸了。
3、观察婴儿的饮食。婴儿出现黄疸之后会影响食欲,出现厌奶的情况,根据这一点也能够判断婴儿是否患上了黄疸。婴儿患上黄疸之后如果食欲不振,要多让孩子喝水,增加排泄也能够降黄疸值。
新生儿黄疸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区别
在宝宝出生后,会因为胆红素代谢的异常,而导致胆红素水平提升,这就会使孩子出现黄疸,其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这时候宝宝的皮肤会呈现出黄色。
足月出生的婴儿,出现了黄疸的时候,通常是在出生后第2-3天,面部、身上的皮肤会发黄,在第4-5天症状最明显,而到了7-10天的时候就会逐渐的消退。这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被称为生理性黄疸,是无需治疗的。
早产宝宝通常都是在出生的第3-5天发生黄疸,到了第6-8天达到高峰。而且黄疸会比足月婴儿来得重,一般会在3周退净。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的一天内就出现了黄疸现象,而且还有加重的表现,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比如足月宝宝2周还没有消退,早产宝宝4周还没消退,就属于病理性黄疸了。此外,出生后一周或者是数周后才出现的黄疸,也是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如何干预?
一般情况下来说,其实大多数的新生儿黄疸都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但是如果经过检查确定需要进行治疗的可能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治疗有以下两种方法:
1、光照疗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2、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益生菌、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中药治疗等。舒黄健添加白蛋白,促进胆红素排泄,配合蓝光治疗并协同母乳喂养,帮助宝宝退黄。
3、换血疗法
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4、其他
抗感染、纠正酸中毒、供氧等,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新生儿出生3-5天会出现黄疸,如果黄疸指数在15mg/dL以下属于正常,如果黄疸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且黄疸指数远远高于正常指数,那么就可能是病理性的了,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新生儿出现黄疸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不用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己消失,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这两种黄疸的治疗方法。
生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经常喝白开水。可以给孩子早晚多喂一些白开水,白天也要经常喂,当然是只要能够喂进去就喂一点,同时如果是母乳喂养还比较好,如果是吃奶粉就更加要注意补充适量的白开水,这样就能够让宝宝尽早的排出自己体内的黄疸。
2.发现孩子黄疸过高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喂一点葡萄糖,可以将葡萄糖放进水中给孩子喂进去,这是一个能够尽快改善黄疸过高的有效方法。
3.每天十点钟左右是阳光比较温暖又不会太热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让孩子晒晒太阳,要让孩子的皮肤接触到阳光哦,同时注意不要晒到孩子的眼睛。
4.如果以上的方法都不是很管用,那么就停止母乳喂养,可以停几天,这样能够让黄疸归于正常。
生理性黄疸的预防措施:
1.新生儿出生后应该立刻哺乳,在手术室就应该哺乳可以哺乳五分钟,回到母婴室后可以哺乳三十分钟,同时对于宝宝要按需哺乳,哺乳的最长间隔不要超过三个小时。
新生儿的哺乳能够有效的促进肠胃的蠕动,使得婴儿及早的排便,这样就能够让胆红素在粪便中排出体外,有利于降低婴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所以有利于黄疸的消失。
2.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后如果黄疸指数大于9mmol/L,需要在两次喂奶中间加喂一次糖水,这样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小便的增加,新生儿小便的时候可以将胆红素排出体外。
3.新生儿出生二十四小时后可以在经过特殊培训的人员的看护下进行游泳,游泳的时候戴上特制的游泳圈。
新生儿游泳经过活动能够促进胃肠道激素以及胃泌素的分泌,同时胰岛素分泌也会增多,这样就会让新生儿食欲增加,有利于胃肠蠕动加强,排便就会自然的增多,这样有利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的排出,能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黄疸。
4.新生儿出生二十四小时后,需要对新生儿进行按摩、抚触,这种抚触需要在新生儿心情感觉比较好的时候进行,比如游泳后、午睡前、两次哺乳中间以及其他任何新生儿不饥饿不烦躁的时候进行。
这种按摩、抚触可以很好的促进神经系统的兴奋,使得胃泌素以及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这样就可以使得婴儿吃的多一些,有利于婴儿排便增多,排便可以有效的排出胆红素,使得体内胆红素减少,有利于黄疸的消失。
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1.可以去医院让医生给开点治疗黄疸的药,喂给孩子。
2.如果以上的方法不管用,而新生儿已经出生一个多月了,这个时候可以去医院照一下蓝光。
宝宝黄疸指数偏高,属于病理性黄疸,建议到医院系统检查治疗(足月的宝宝黄疸应该在出生后14天完全消退)
去医院住院检查清楚最好,以决定下一步诊疗方案。!(宝宝黄疸高很多因素可以导致: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
(不排除可能合并“母乳性黄疸”,你可以选择停喂母乳或少量多次喂母乳,对缓解“母乳性黄疸”均有帮助。也可以给宝宝口服“茵栀黄”“四磨汤”及“妈咪爱”退黄治疗。
关于“母乳性黄疸”,以下信息提供给你了解:
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黄疸期间若停喂母乳3~4天,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出现,即使出现亦不会达原有程度。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20%~30%。也已成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预后良好,严重者才需治疗。母乳性黄疸导致“高胆红素脑病”少见,但是过高的血清胆红素亦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损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