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宝宝肚子疼,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来改善,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进行调理,能够有效的缓解腹痛的症状。
在治疗期间,家长需要严格的控制孩子的饮食,也需要多注意腹部的保暖。
宝宝原本食欲非常好,消化各方面也比较正常,宝宝的食欲骤减,原本以为是吃的东西出了问题,宝宝吃坏了肚子,但是一检查却发现根本没什么问题。每当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都会让爸爸妈妈们特别着急,不知道孩子到底是怎么了。突然性的腹痛,如果和食物没有关系,那么很可能是孩子出现了肠叠套的症状。肠叠套是什么呢?可能大多数的家长都不太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是肠叠套吧?
肠叠套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急性肠套叠多见于肥胖儿童,好发年龄为5个月至1岁半的宝宝。男童发病率高于女童。由于婴儿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小肠末端容易嵌入大肠,导致肠套叠肠叠套的发病时间不确定,一年四季都是发病期,尤其是春末夏初这一段时间,是孩子发病的高峰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出现了腹痛、食欲不振的现象,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多多注意。肠叠套一旦患上,就会让孩子肚子疼,不想吃东西,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严重情况之下,还会危机孩子生命。父母们一定要多多的警惕注意孩子,以防止孩子患上肠叠套,一定要把它和普通的小儿腹痛区分开来。
肠叠套,它主要有以下4个症状
1、孩子突然开始哭闹,而且是一阵一阵的,持续时间大概是10-20分钟左右。肠叠套出现之后,孩子的肠道中的肠叠套鞘部位会产生剧烈的收缩,这种收缩就会带来一定的疼痛,但是这种收缩不会一直都存在,所以孩子就会一会痛,一会不痛。阵发性的疼痛是肠叠套和普通的腹痛的区别之处,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很好的判别孩子到底是腹痛还是肠叠套。
2、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的症状。肠叠套会使得肠胃的容量略微的变小,孩子出现了肠叠套之后,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吐出刚刚吃下的食物,例如乳汁、食物的残渣,如果孩子患上肠叠套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那么孩子吐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就是肠道的内容物了。
3、出现便血的情况。医学研究统计,百分之八十的小儿肠叠套患者都会出现便血的症状,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在患病后的6到12小时便血,但是也有的小孩在3到4小时以内就会开始便血。
4、孩子在患上肠叠套之后,一般身体都会比较的虚弱,面色苍白,身体无力,精神也不怎么好,很多都会出现嗜睡的情况。
当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尽早的带孩子就医,不要耽误孩子的治疗时间。虽然家长不能在送孩子去医院前就对孩子进行简单的救治,但是却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预防孩子出现肠叠套的症状。肠叠套的出现很多都是因为孩子的饮食出现了改变而引起的,6个月之后的宝宝已经开始接触辅食了,这个时候的肠道可能就会因此出现不适。
肠套叠的治疗
一般情况下,发病不超过8小时可以保守治疗。在透视下做气或钡剂灌肠。利用气体或钡剂的压力缓缓推开套叠的肠管使之复位可免除手术。复位后口服活性炭0.5—1克在医院观察6—8小时,若木炭末能随粑粑排出证明保守治疗成功。发病后超过8小时或更长时间则需手术治疗。
肠套叠患儿的护理
经保守治疗成功法的患儿回家后,除一般的生活护理外,主要注意饮食管理。患儿的饮食以易消化、清淡又丰富为宜。如稀粥、鸡蛋汤、糯面条等,每次食量不可过多。
到了孕晚期的时候,胎儿基本上都已经发育完全了,所以这个时候孕妇可以感受得到胎儿的存在了,也能够听到胎儿的胎动了。孕初期所发生的孕吐反应也基本上消退了,不过在孕后期也有一些孕妇会发生一些孕期反应,所以怀孕8个月时不时肚子痛,怀孕初期压肚子会疼吗?
怀孕8个月时不时肚子痛1、胎动造成肚子疼
当肚子里的宝宝胎动频繁的话,可能会让准妈妈出现肚子疼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这种胎动的疼痛感会自然消失,胎动造成的疼痛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胎儿的胎动过于频繁,而且已经引起了准妈妈的不适,这可能是由于胎儿出现了宫内缺氧等症状,这个时候的肚子疼就需要特别小心注意,最好是及时就医,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2、出现了宫缩的可能
其实怀孕4个月的时候,准妈妈们的肚子就时常出现“假宫缩”而导致肚子疼的情况。如果孕妇久站或者是久坐的话就可能出现“假宫缩”的情况,而怀孕到8个月的时候宫缩就会变成真宫缩了,临产前子宫会出现下垂,这种下垂会牵扯到腹部其他组织,主要是由于牵扯而导致肚子疼的情况。
3、流产的征兆
虽然说怀孕已经有8个月一般是不会出现流产的可能了,但是如果是腹部疼痛特别严重,子宫收缩也特别明显会导致胎盘剥落出血,这种情况下就不容乐观,八个月的时候胎儿是一个较为敏感的时期,腹疼需要多加注意,腹疼严重者及时就医才能保证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怀孕足月时胎动会减少吗通常是足月后宝宝可能已经入盆了,入盆后的宝宝因为处在的位置可能变得陕小了,所以活动的空间就小,宝宝动得就没有以前那么频繁了。
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在妊娠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胎动是胎儿在妈妈子宫内的活动。正常胎动是胎儿向母亲报平安的一封特殊“家书”,也是胎儿情况良好的一种表现。而胎动异常,则预示胎儿目前遇到了困难或危险。所以,你要学会观察胎动。
孕妇能感觉到的胎动,最初出现在下腹中部,常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其中有翻身运动,这是胎儿身体的左右转动,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为3~30秒,翻身动作较大,你会觉得有翻滚、牵拉的感觉;
有时,你会觉察到胎儿的四肢运动,如拳打、脚踢,一般持续1~15秒,这时你能感到孩子在腹中踢动或跳动;
有时,你还会觉得胎儿在颤动、慢的蠕动或像是打膈似的。
1 手足口病宝宝肚子疼吗
手足口病不会导致宝宝肚子疼。
手足口病的病症表现为:发热、口腔有疱疹或溃疡、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不会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若得了手足口病的宝宝表达自己有肚子疼的症状,说明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可能是以下病因导致的,家长可对症参考。
2 哪些病因会导致宝宝肚子疼1、腹部受凉引起如果宝宝睡觉时没有盖好小肚子,也会肚子痛。疼痛的程度稍重一些,宝宝会哭闹。妈妈还能听到宝宝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大便很稀。一般排便后腹痛可以缓解,不再肚子痛。
2、消化不良引起宝宝吃撑了或吃得过于油腻,就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主要表现为胀痛,肚子像个小鼓,拍一拍“砰砰”响,疼痛的程度比较轻,宝宝会比较“懒”,不爱笑、不爱玩儿。
3、肠绞痛引起肠绞痛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可以反复发作。这种疼痛非常剧烈,宝宝哭得特别厉害,甚至有出冷汗、面色发白的表现。肠绞痛多发生在吃奶以后,按摩腹部及俯卧位能缓解疼痛。
4、胀气导致如果母亲在哺乳期间吃太多全麦面包、豆夹或花椰菜及高丽菜之类的蔬菜,婴儿常会有胀气发生。非典型胀气疼痛的症状有:呕吐(超过好几口才算)、脸色苍白、肚子鼓胀、拉肚子(两餐间多次解稀便)、发育不良或因剧痛而突然哭喊。有这些情形时,一定得求助医生了解原因。
5、胃肠生长痛胃肠生长痛是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儿童不但骨骼在快速增长,内脏的胃肠也在同步生长,其血液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身高增长比较快的孩子),加上幼儿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导致胃肠平滑肌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生痉挛性收缩,随之出现阵发性疼痛。
这种肚子疼的现象多见于2-12岁的孩子。表现为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发作的时间较短,不超过10分钟,疼痛部位以肚脐为主,没有规律性,程度也不一致。
有时也表现为腹部绞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但是这种腹痛家长不必太着急,一般这种情况给予腹部顺时针、逆时针按摩共10分钟左右即可,宝宝会很快平静,解除腹痛的现象,精神恢复常态。
6、肠道感染引起当宝宝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发生肠炎、痢疾时,都会有肚子疼,伴有腹泻、呕吐、发烧等。这种腹痛常为阵发性的,所以宝宝的哭闹也是一阵一阵的。排便后腹痛可以暂时缓解,但过一段时间还会痛。
7、肠套叠引起这是一种宝宝常见的急腹症,由于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造成肠梗阻,肚子疼非常剧烈。这种腹痛也是阵发性的,隔一段时间疼一次,宝宝哭闹一阵停一阵。最明显的特点是腹痛越来越严重,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宝宝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常伴有巧克力酱样的血便。
8、蛔虫病引起宝宝肚子有蛔虫的主要症状是脐周出现阵发性疼痛,一般用手揉后,疼痛会缓解。这是因为寄生在肠道里刺激肠粘膜,促使肠蠕动,导致出现脐孔周围腹部隐痛或阵痛。
9、盲肠炎引起对学步儿及稍大的孩子来说,盲肠炎的典型症状为——持续数小时、缓慢渐强的疼痛,最后集中于右下腹。腹痛经常伴随着缺乏精力、恶心、舌苔,及走路或跳跃时感到疼痛等症状。
10、急腹症引起绞痛或持续剧烈腹部疼痛并伴随着呕吐、脸色苍白及腹壁内侧僵硬紧绷的疼痛(孩子的肚子摸起来像“硬板块”),那可能是会致命的急腹症。有些突然发作的急遽疼痛让孩子痛到哇哇大叫或尖声哭泣,并且常常有呕吐的情形。
但没有出现腹壁僵硬的症状,在数个小时之内也没有好转的征兆,这种症状有可能是肠套叠(一段肠子滑进邻侧的肠子内:大肠套小肠)所致。
11、其他原因造成的肚子疼如:游戏或运动过度所造成的腹部肌肉疼痛、腹泻造成的腹部疼痛、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或经历了父母或老师发的脾气、焦虑的期待,或孩子的好胜心过强、忌妒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宝宝肚子痛的现象。
3 宝宝肚子疼怎么办1、判断是否就医对于孩子肚子疼的症状,虽然有上述多种病因但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方式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就医,如:
(1)看孩子精神状态
注意看孩子的表情,如果表情比较放松,还能说笑,那多半没什么大问题,如果孩子脸色不好,出汗,喜欢弯腰,动也不想动,话也不想说,那就要小心一点,上医院保险一点。
(2)可以摸摸孩子的肚子
如果整个肚子摸起来软塌塌的,按下去没有阻力,也不叫疼,那也多半没大问题。如果肚子不让碰,或者肚子摸起来比较硬,或者总是摸到一个地方就叫痛,那就要上医院检查一下。
(3)看能否跳跃自如
可以让孩子试着跳一跳,如果跳得很自如,那多半肚子里没什么严重的炎症,可能无须就医。
(4)看有没有别的问题
比如:有没有发烧、呕吐、大便情况,肚子痛合并发烧,有可能是单纯的肠炎,也可能是腹膜炎,保险起见还是上医院看看;如果在肚子痛的同时有吐黄的绿的东西,要警惕肠梗阻的情况,也要及时上医院看看;如果肚子痛的同时大便有血什么的,也要小心肠梗阻或者美克尔憩室炎,也需要及时去医院,如果是外伤之后的腹痛一直不缓解,最好是去医院。
(5)看疼痛的时间
如果孩子肚子痛不是那么剧烈,有时也可以自己好,但如果痛得越来越厉害,或者好了又痛反复持续很长时间,也需要上医院检查一下。
2、不就医采取家庭护理(1)热敷腹部止疼
宝宝因受凉肚子疼时,可采用热敷肚子方法,能散寒、疏通经脉,缓解肚子疼痛。
做法
用热毛巾热敷痛处,或用盐炒热装布袋热熨痛处,保持5-10分钟后,更换热毛巾。
(1)按摩腹部
宝宝消化不良肚子疼时,可以按摩肚子周围,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有效缓解肚子疼。
做法
用指腹按摩肚脐周围,先以顺时针按揉,再逆时针,按摩10分钟左右。
(2)食疗止痛
荔枝姜皮饮
原料:荔枝核20克,生姜、陈皮各5克。
做法:荔枝核捣碎,与生姜、陈皮一同加水煎煮,给孩子饮用。
功效: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姜枣茶
原料:生姜1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生姜、大枣一起煎煮,最后加入饴糖进行调味,稍煮片刻即成。每日2次。
功效:可以益气散寒,温中补虚,适宜于宝宝寒性腹痛。
(4)按揉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孩子若出现肠胃生长痛,麻麻可以用双手拇指按揉孩子的这个穴位,等到有酸麻胀感后再坚持3—5分钟,胃肠生长痛就可以明显减轻。
(5)按摩神阙穴
位置:神阙穴就是肚脐的中点。
手法:用掌心对准神阙穴下按,并按顺时针方式连续按揉30—50次。神阙穴也可以用吹风机加温。
功效:和胃理肠、散寒止疼,治疗肚子疼,特别是受寒后肚子疼。
(6)小儿推拿止痛
功效:理气止痛。
方法:平肝15分钟,运八卦15分钟,推大四横纹10分钟,揉板门10分钟。如图所示。
3、就医需尽快如果宝宝肚子疼是因为急性肠炎、胃炎、胰腺炎、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食物中毒等因素引起,伴有腹泻、呕吐、发烧、疼痛剧烈、出冷汗、精神不振等状况时,应及时就医治疗。在就医过程中需注意:
(1)尽量不要给宝宝喂食喂水,减轻胃肠内的压力;
(2)不要给孩子使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影响医生的诊断;
(3)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确保自己能够详细地向医生讲述病情。
4 宝宝肚子疼注意事项1、不能盲目按摩当宝宝出现腹痛现象时,家长们会习惯性地采取按摩腹部的方式来试图缓解宝宝的疼痛,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你并不了解导致宝宝腹痛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如果宝宝是因为肠胃不消化而腹痛腹胀,那么,可以顺时针按摩来帮助宝宝促进消化,但是,如果腹腔内部感染发炎或梗阻,这些原因所造成的宝宝腹痛,就不能随便按摩,盲目按摩容易造成宝宝的肠坏死等危险,应在检查具体原因后再做护理。
2、不能盲目热敷宝宝腹痛时,有些家长会用热毛巾或暖宝宝给宝宝敷在腹部,这样的做法也十分片面,我们热敷的目的是希望促进宝宝的腹部的血液循环、保暖腹部,这种方法在宝宝的腹部受凉后可以通过热敷护理缓解,但是,其他原因所导致的腹痛就不宜热敷,尤其是急性阑尾炎所造成的腹痛,热敷的话很容易促进炎症加剧,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宝宝腹痛时不能盲目热敷。
3、不能盲目吃驱虫药有些长辈们认为宝宝肚子疼是因为肚子里有虫子,要将肠子里的虫子给打掉才能够缓解宝宝的腹痛。其实,这只是很多老一辈人的传统的陈旧观念,宝宝肚子痛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肠道里有虫,反而盲目地吃驱虫药,容易造成宝宝肠胃的痉挛和损伤。宝宝腹痛要找准具体的诱因,再做针对性地护理。
小孩由于社体较为娇弱,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出现肚子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护理,饮食不当导致的,一般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调节,那么小孩肚子疼吃什么食物好?小孩肚子痛吃什么好?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对小孩肚子疼有好处的膳食吧。
1、小孩肚子疼饮食原则
1、小孩肚子疼时,适宜吃稀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青菜汤等,能减轻肠胃负担,缓解肚子疼。
2、不宜食用辛辣刺激和干硬、油炸之类的食物,如辣椒、花椒、油条、炸鸡等,不利于病情恢复。
3、不宜食用生冷食物,如冰激凌、汽水、冷饮、凉菜等,以免加重寒性腹痛。
2、高良姜陈皮粥
原料:高粱姜25克,陈皮5克。
做法:将姜切片与陈皮煮米粥吃。
功效:祛寒止痛,主治寒冷腹痛。
3、姜枣茶
原料:生姜1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生姜、大枣一起煎煮,最后加入饴糖进行调味,稍煮片刻即成。每日2次。
功效:可以益气散寒,温中补虚,适宜于小孩肚子疼。
4、荔枝姜皮饮
原料:荔枝核20克,生姜、陈皮各5克。
做法:荔枝核捣碎,与生姜、陈皮一同加水煎煮,给孩子饮用。
功效: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5、羊肉枸杞粥
原料:枸杞子30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
做法:羊肉切碎,与枸杞子、粳米一同煮粥即可。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疼。
6、桂蜜饮
原料:肉桂5克,蜂蜜适量。
做法:将肉桂洗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水煎取浓汁,过滤去渣,加入蜂蜜,调匀即成。
功效:补中润燥、通血脉、补脾胃,适用于小孩肚子隐痛,消化不良。
7、醋浸大蒜
原料:大蒜数颗,醋适量。
做法:醋浸大蒜数颗,1次吃光。
功效:驱风寒,止腹痛,适宜小孩受寒引起的肚子疼。
8、小孩肚子疼的原因
1、肠痉挛。这是小孩肚子疼最可能的原因。在儿童医院小儿外科门诊,孩子肚子疼绝大多数是小儿肠痉挛(肠子抽筋)造成的,从1、2岁到11、12岁的孩子都有。最常见的是4、5岁到5、6岁之间。造成肠痉挛的主要原因是吃得不合适(比如吃多了;吃了大量凉食物等)。这时孩子没有一定的压痛点(肚子上都是软软的),能吃能喝,精神挺好。医治办法是配合颠茄与非那根、扑尔敏等一块吃。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很着急,但一般没有大问题。
2、急性胰腺炎。2、3岁的孩子得的不是很多,4、5岁之上的孩子发病率相对较多。原因大多是暴饮暴食,且大多是油腻、不易消化的东西;胆道蛔虫堵塞胆管引起的胰腺炎(这种情况不多);白血病患者用了L-门东酰胺酶。症状是肚脐眼左上侧疼痛。家里父母发现,孩子吃了很多东西,肚子疼(圈着腿),不让摸肚脐眼的左上侧。胰腺炎一般的情况下都可以治愈,但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很快就能导致休克。症状是肚子剧烈疼(孩子不让父母摸肚子),呕吐,精神状态不好,脸色发灰。如果抢救不及时,可以导致死亡。得了胰腺炎急救的第一条是禁食,然后是流食调节。
3、肠炎。主要是以脐周为中心整个下腹部疼痛,伴有呕吐、腹泻,肚子摸起来软软的,没有固定的压痛点。肠炎一般是吃了不洁的饮食造成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即可。
4、阑尾炎。主要是右下腹疼痛,2、3岁的孩子有肚子疼,并且有明显的肚子涨,伴有呕吐,全腹都有压痛,不让摸,可能发烧38度多。2、3岁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因为很容易造成穿孔,成为腹膜炎。10岁以上的孩子患阑尾炎开始是上腹部疼(或者说是胃疼),几个小时之后转移到右下腹痛,有的孩子伴有恶心、呕吐,右下腹有很明显的压痛点,不让摸。疼后可能伴有低烧,37度多到38度,也可能烧到39度。
5、肠套叠。6个月-1岁孩子哭闹,这时家长要考虑是不是孩子肚子疼。如果孩子是一阵一阵哭闹,10-20分钟哭闹一次,每次持续5-6分钟后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绝大多数可能是肠套叠,某一个肠管突进到另一个肠管里,造成痉挛,一阵一阵疼(圈着身子),属于原发性肠套叠。然后紧接着是呕吐,几个小时之后,大便拉血(象红果酱或者象酱豆腐汤似的)。饮食习惯的改变,是肠套叠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5、6岁的孩子多是回盲部上长一个小肿物,以小肿物为起点,缠在肠子上,造成肠套叠,这属于继发性肠套叠。细心的父母可以摸到孩子肚子上有一个胞块,象根腊肠,大约4-6厘米,随着时间的变化,肠套叠也不断变化。开始,可能在右上腹,然后上腹,然后左下腹,有的套叠特别松,从肛门就可以突出来。
6、肠梗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肠梗阻,孩子曾经患有胎变性腹膜炎,也可能患有肠梗阻。孩子做过腹腔手术,也可能形成粘连性肠梗阻。症状是肚脐周围一阵一阵疼,伴有呕吐,呕吐没有消化的食物,小的孩子吐奶瓣,然后吐胆汁样的东西。有时,孩子的肠子一排一排看得很清楚,摸起来肚子上有压痛点(不定位置的疼痛,不让摸)。
7、肿瘤。肚子疼也可能是肿瘤造成的。孩子肚脐下部疼痛,仔细摸能摸到一个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