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水银温度计测量5~15分钟,可以选择在宝宝起床后,进食前半小时测量体温,相对来说更准确,宝宝的体温在36~37.3度之间,如果超过37.3度,说明宝宝发烧了,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使用温毛巾擦后背,腋下,减少衣物,如体温继续升高并伴有其他症状就需及时就医。
宝妈在照顾宝宝过程中一定要掌握测量体温的知识,如果测量体温之后,发现宝宝的体温高于正常值,那么就需要重视起来,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如果温度过高需要吃药,一定要在医生知道下进行。一般给宝宝测量体温建议使用专用的婴儿体温计,那么婴儿可以用水银体温计吗?水银体温计怎么用?
婴儿测量体温是可以使用水银体温计的,但是家长使用水银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时,需要先检查水银体温计是否损坏了,千万不要让水银不小心残留在宝宝身体上。同时,测量宝宝体温也是为了检查宝宝有没有出现发烧的现象,如果宝宝体温一直上升,需要警惕宝宝的身体有问题。
水银体温计怎么用
1、给孩子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前,应该检查一下水银体温计有没有出现损坏,一旦水银体温计损坏了就不可以再使用。
2、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测量体温,需要避开婴儿吃饭、喝水、哭闹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会让体温出现一些变化,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水银温度计检查完好无损之后,看看上面的水银柱,温度是不是在35摄氏度以下,然后将它放在婴儿腋下夹住,等五分钟之后将体温计取出来就可以。
4、体温计取出来后,不能晃动它,也不要用手去触碰上面的金属头,而看到上面的水银柱线到的数字就是需要测量的体温。
5、使用完的体温计可以用酒精擦拭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毒和将水银柱上面的温度降下去。
测量婴儿体温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肛温测量法、口温测量法、腋下测量法。其中,腋下测量法比较方便、安全、卫生,所以我们目前经常使用的是腋下测量法。
腋下测量法主要使用水银体温计,使用前先将水银头一端朝下,用前臂摆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把水银头一端夹在宝宝腋下,让其胳膊夹紧,保持5-10分钟。这时候量取的度数就是真实的温度,我们注意采用腋下测量体温时,一定要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腋窝没有汗的时候,测量体温的度数才能反映宝宝的真实温度。
因为有些情况可以影响测量体温的度数,比如宝宝出汗、运动完或者活动完、吃完奶、哭闹完、洗完澡,宝宝身体会有所出汗,这时候腋下也会出汗,如果马上测量体温,可能会偏高。所以,腋下测量体温注意一定要在宝宝安静的状态下,腋窝没有汗的时候,测量体温的度数才能反映真实温度。
此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红外线测温仪等电子体温计进行测量。使用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正确操作,并尽量在宝宝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
儿童发烧时,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或病情选用测体温的方法,最常用的是腋下测温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安全、方便的方法。但测量时间稍微偏长,方法是将消毒的体温计水银头放在儿童的腋窝中,将上臂夹紧腋窝,一般保持5-10分钟,36℃-37℃为正常体温。口腔测温法比较准确、方便,一般保持3分钟,37℃是正常值,用于神志清晰配合检查的儿童,6岁以上儿童比较常用该方法。
肛门内测法测温时时间比较短,而且也比较准确,小儿取侧卧位,下肢屈曲,将已经涂满润滑油的体温计水银头轻轻地插入肛门内3-4cm测量3-5分钟,36.5℃-37℃是正常值。1岁以内的儿童或不配合的儿童以及昏迷或休克的患儿,常用采用此种方法。还有耳内测温法,这个测温方法比较准确、快速,而且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但因为仪器相对较贵,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
宝宝的正常体温是36℃到37:5℃之间,你可以通过测量口腔、腋下、肛门和耳内的温度来确认。其中,肛温和耳温是最常用的标准。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四种测量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口腔温度测量
测量口腔温度时,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放在舌下,量3~5分钟。取出体温计后,静待10秒再读取数据。正常口腔温度应在36.2℃到37.3℃之间。
?腋下温度测量
测量腋温时,先甩下水银柱至35℃以下,擦干腋下汗水,持续测温5~10分钟。所测得的温度一般比实际体温低,因此需要加上0.5℃才是正确的体温。正常腋温范围是35.9℃到37.2℃之间。
?肛门温度测量
测量肛门温度时,需要酒精消毒温度计,抹上凡士林后缓缓插入肛门约3厘米,持续测温3分钟。正常肛门温度范围是36.5℃到37.5℃之间。
?耳温测量
耳温测量只需1秒即可获得准确数据。耳温枪测得的温度即宝宝当时的体温,正常范围同样是36.5℃到37.5℃之间。
??判断发热
如果四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就称为发热。其中,低于38℃为低热,超过39℃为高热。为了宝宝的健康,请定期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异常变化。如有疑虑或出现发热症状,请及时就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