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脉络丛囊肿需要看囊肿的大小和身体情况来决定什么时候能吸收。因为每个新生儿的体质不同,所以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性。可以先进行观察,定期检查囊肿有没有增大和变小的情况,如果囊肿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反而囊肿变大了,就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孕期检查
脉络丛囊肿是指于孕龄在14-24周胎儿发育中的侧脑室脉络丛超声检查发现的、散在的、直径≥3mm的小囊肿。
?进一步检查
建议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或脐带穿刺取脐血培养。
?消失率高
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
?无明确病理意义
单纯脉络丛囊肿常常没有明确的病理意义。
脉络丛囊肿是什么意思
脉络丛囊肿是脉络丛内出现的充满脑脊液的假性囊肿,孕期大部分胎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大部分胎儿会很快缩小,不会在检查时发现。
有1%-2%的胎儿会在孕14-24周的B超检查中发现脉络丛囊肿,这其中90%以上的胎儿脉络丛囊肿会在28周前消失,但还有少数囊肿不仅不会消失,还会呈进行性增大,一直持续存在到儿童期,梗阻脑脊液,引起患儿急性脑积水。
脉络丛囊肿的表现脉络丛囊肿主要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
典型超声表现为 :脉络丛内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孕中期超声横切胎头显示侧脑室的前角或后角,脉络丛内出现直径≥2mm的边界清晰的无回声区即可诊断为胎儿脉络丛囊肿。
其他结构异常表现 :
①孤立性脉络丛囊肿:除了脉络丛囊肿外超声声像图上再未发现其他结构异常;
②复杂性脉络丛囊肿:除了脉络丛囊肿外超声声像图上还同时伴有其他结构异常(如心脏畸形等结构异常)。
脉络丛囊肿是怎么形成的胎儿脉络丛形成于妊娠第7周,是产生脑脊液的重要场所。
妊娠10~16周,脉络膜绒毛生长迅速,占据了大部分的侧脑室,疏松的脉络膜绒毛内可包囊部分脑脊液,形成囊肿样结构,就是脉络丛囊肿(CPC)。
妊娠19~28 周,脉络丛内疏松的结构逐渐被致密的结缔组织取代,所以脉络丛囊肿大多在28周前消失。但还有少数囊肿不会消失,会呈进行性增大,对出生后的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脉络丛囊肿的影响正常情况下,胎儿脉络丛囊肿会在28周前自行消失,这种情况就无需担心。
若是胎儿28周后囊肿还没消失,且是双侧囊肿,则要小心了,这可能跟胎儿染色体异常有关,很有可能患有18-三体、21-三体症,这样的胎儿出生后会出现智力低下或其他畸形的情况。所以,医生通常会建议孕妇做羊水穿刺或脐带血穿刺检查进一步确诊,孩子生后也应该做颅脑的检查及脐血细胞的染色体检查。
胎儿脉络丛囊肿怎么办一般来说,单纯的孤立性脉络丛囊肿是不需要去特殊处理的,渐渐地“囊肿”会消失,每隔2~3周复查一次B超,动态观察囊肿的变化直至分娩即可。在儿童期,加强随访,监测其神经发育情况即可。因为单纯的脉络膜囊肿预后比较好,宝宝出生以后也会慢慢吸收。
若胎儿是复杂性脉络丛囊肿,不仅会出现染色体疾病,还可能有其他畸形,比如心脏畸形、神经系统畸形、脸部畸形和手畸形等,这种情况都需要做羊水穿刺或脐带血穿刺排查,然后根据结果制定预后方案。若是确诊有异常的话,通常会建议孕妇终止妊娠。
考虑为胎儿脉络从囊肿,单侧还是双侧?可以观察,脉络丛囊肿是指于孕龄在14-24周胎儿发育中的侧脑室脉络丛超声检查发现的、散在的、直径≥3mm的小囊肿。 90%以上胎儿脉络丛囊肿在妊娠26周以后消失,仅少数呈进行性增大。检出脉络丛囊肿时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一步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或脐带穿刺取脐血培养,以除外18三体、21三体等染色体异常。 正常的胎儿也可以出现脉络丛囊肿,但大多26周后消退。如果26周后还不消退,而且是双侧的,应该在孩子生后做颅脑的检查及脐血细胞的染色体检查。 如果能够消失,就不会出现压迫和脑压增高,出生后的智力或其它方面也不会因“双侧脉络丛囊肿”而受到影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