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打嗝什么办法可以止住

时间: 阅读:14925
新生儿打嗝什么办法可以止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15 01:22:48

家长可以选择先把宝宝抱起来,轻轻的拍拍后背,然后在适当的喂一些温开水或者是奶,其次可以用食指指尖轻轻的阻挠宝宝的嘴角或者是耳旁,以便刺激神经系统,直至宝宝发出哭声为止,随后宝宝的打嗝现象就会消失,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宝宝嘴角或者耳边的神经比较敏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03 13:13:20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03 13:13:20

    打嗝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的症状,新生儿刚出生时神经发育尚不完善,当新生儿受到轻微+++,如吸入冷空气,吸奶急促、过急时,就会出现打嗝现象。但是,一些奶爸奶妈还是不放心,因为他们遇到新生儿打嗝频繁的事。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新生儿打嗝频繁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
    ?孩子成长需要过程
    人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样需要一个过程。一般情况,孩子3个月后,频繁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
    ?轻拍背部、喂奶或温开水
    当新生儿打嗝频繁时,家长可以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拍他的背部,然后喂一点奶或温开水。
    ?挠痒神经放松
    并用一只手的食指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不要在婴儿哭得很凶时喂奶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在婴儿哭得很凶时喂奶,防止因为婴儿吃得太急将大量空气吞入胃内,引发打嗝。

  • 芍药
    回复
    2024-05-03 13:13:20

    新生儿打嗝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比如爸妈护理不当,宝宝着凉,喂奶姿势不对,吸入空气过多,吸奶急促、过急,腹部受凉和哺乳不当等等都会使宝宝打嗝。妈妈可以在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喂奶姿势也要正确,不可太急、太快。
    ?喂奶姿势要正确
    平时喂奶时要注意,不要让婴儿喝得太撑,在哺乳时,要让宝宝的头抬得较高一些,喂完奶之后就要竖起来,轻轻的拍一下后背,以防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出现溢奶的症状。
    ?拍嗝有利于消化
    哺育宝宝之后,最好把宝宝竖起啦,轻拍背部,有利于吃奶过程中吸入的空气排出,减少打嗝溢奶现象的发生。此外,轻拍宝宝背部,对宝宝也是一种安抚,有利于入睡长身体,减少哭闹。所以最好是给宝宝拍嗝,一举两得。
    ?吸入空气过多
    孩子的消化系统功能不健全,所以喂奶后,最好拍嗝,轻柔按摩腹部,有利于消化,减少溢奶打嗝的发生。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03 12:12:10

    宝宝在吃了奶之后,经常会打嗝,而且还打的声音挺响,打嗝时间也挺长。有时候喂了水也不见得好转,那么今天就教大家制止婴儿打嗝6个小妙招。

    相信每位妈妈都遇到过,婴儿喝完奶打嗝的情况,尤其是新生儿时期,打嗝特别频繁,而且时间还长,看着宝宝胸脯一动一动呆呆的样子,很是心疼。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他,说来也奇怪,这小宝宝在肚子里面就爱打嗝,出生以后还爱打嗝。

    不过,新手妈妈们不用太紧张,宝宝打嗝并不是一种疾病,由于刚出生的宝宝神经发育还不成熟,打嗝是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不会造成影响和后遗症,通常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现象自然就会好转。

    那事出必有因,宝宝们为什么这么喜欢打嗝!

    婴儿打嗝的原因

    多数原因是由于进食过急或者是哭之后进食,使大量空气进去体内,一时哽咽就会打嗝。

    制止婴儿打嗝6个小妙招

    1、喂完奶以后,一定记住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背,这个动作就是为了帮助宝宝排出胃里的空气。

    2、平时喂养宝宝呢,尽量不要让宝宝过度饥饿或是哭的很凶的时候喂,这种时候不适合喂奶。

    3、当宝宝打嗝时,家人可以用玩具,音乐等来转换宝宝的注意力,这样可以有效制止宝宝打嗝。

    4、可以用指尖在他的唇边或者是耳边轻轻来回搔痒,使他放松下来,慢慢的打嗝变消失了。

    5、让宝宝喝点温水,也可以缓解宝宝打嗝。

    6、如果宝宝打嗝厉害了,你可以让宝宝哭,哭完以后打嗝就停止了。

    如何预防宝宝打嗝

    1、喂奶姿势一定要正确,尽量别让宝宝平躺着喝奶。

    2、在给宝宝喂奶时,有时可以中途停一停,让宝宝缓和一下,在继续。

    3、妈妈喂奶时,经常吃冷的食物,宝宝很容易打嗝。

    宝宝的任何不适,都会引起妈妈的紧张,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不知道今天的6个小妙招大家学会了吗?

新生儿15天需要补充什么

新生儿窒息评分怎么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