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能不能吃七厘散

时间: 阅读:5800
新生儿能不能吃七厘散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7 00:51:14

麒麟山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热解毒以及解热,主要用于治疗孩子出现外感风鞋以及惊风抽搐的症状,但是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的肝脏以及肾脏的代谢功能都是较为弱的,所以要服用这种药物很容易出现中毒的现象,平常还是不建议孩子使用这种药物的,不过既然医生已经开药,只要按药量服用就可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3 14:14:16

    七厘散是根据中医临床药方研制而成的,专门治疗低龄儿童的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中成药,七厘散还能外敷治疗跌打损伤。接下来就具体的跟大家讲一下,七厘散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七厘散适用于哪些症状,快一起来看看吧,了解清楚才能保证用药安全。
    1、功能主治
    七厘散是一种小儿常用药,它的制作成分非常多,有19味中药材配置而成,因此七厘散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比较多的。它之所以能够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就在于它在清热镇惊方面发挥的显著功效,当然了即便是一般的感冒发热也可以服用此药来祛风化痰。而且此药成分中全蝎具有散瘀止痛的作用,也能有效的活血止血,而朱砂能清热解毒,也可以帮助患儿们镇心安神,由此看来,该药物的治疗效果确实是不错的。
    2、用法用量
    香港七厘散为经验儿科用药,本品选用燕窝、珍珠、琥珀及上等正药配制而成。用于治疗睡眠不宁,肠胃不适,不思饮食,气咳痰多,伤风感冒,胃气过多,呕吐乳及夜啼惊跳。在使用的时候小编提醒您注意使用的剂量,如果孩子未满半岁,每服半瓶,半岁以上,每服一瓶,三岁至十岁,每服二瓶,每日二至三,。健康的婴孩子,每星期服用一次,能强身健体,预防婴孩子疾病。
    3、适应症
    1、褥疮:治疗初期创面渗液较多,若辅料被渗透,给予更换,大概3-4日就有会明显得减少。
    2、外科疮疡:七厘散有包括治疗外科疮疡、化脓性指头炎、腱鞘炎、乳痈、跌打损伤等。
    3、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日久,咽部黏膜瘀血肥厚,咽后壁滤泡累累者,选用七厘散治疗,疗效尤佳。
    4、痔疮:治疗期间,避免重体力劳动及饮酒。
    5、肱骨外上髁炎:取七厘散适量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外贴代温灸膏。
    6、腱鞘囊肿:取七厘散适量与风湿骨痛药酒混合,调为药糊,外敷患处,固定,每日外敷12小时以上,连用5-7天。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3 14:14:16

    儿科七厘散是一种药物,主要功效用于小儿急热惊风,感冒发热,痰涎壅盛。
    ?婴儿易于接受
    七厘散药物无异味,婴儿易于接受,便于以水、奶、稀粥等配合服用。
    ?清热镇惊,祛风化痰
    儿科七厘散,中成药名。由人工牛黄、人工麝香、全蝎(姜,葱水制)、僵蚕、珍珠、朱砂、琥珀、钩藤、天麻(姜汁制)、防风、白附子(制)、蝉蜕、天竺黄、硝石、雄黄、薄荷、牛膝、甘草、冰片组成。具有清热镇惊,祛风化痰的作用。用于小儿急热惊风,感冒发热,痰涎壅盛。
    ?化痰止呕,祛风镇惊
    七厘散乃古老配方研制而成。主要成份为珍珠、燕窝、黄莲、钩藤、苦杏仁、半夏、麦芽、茯苓、桔梗、陈皮、神曲、甘草、琥珀及多种名贵药材,具有化痰止呕,祛风镇惊功效,是治疗婴儿各种常见疾病。

  • 景天
    回复
    2024-05-03 14:14:16

    1 新生儿可以吃惊风七厘散吗 新生儿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专门的小儿惊风七厘散。 小儿惊风七厘散是由牛黄、麝香、琥珀等中药组成,主要成份为珍珠、燕窝、黄莲、钩藤、苦杏仁、半夏、麦芽、茯苓、桔梗、陈皮、神曲、甘草、琥珀及多种名贵药材,主要用于小儿外感风邪、惊风抽搐、咳吐痰涎、食滞呕吐、腹痛、泄泻等症。

    2 小儿惊风七厘散适用病症 1、清热祛燥: 婴孩饮用奶粉,易引起肠胃燥滞,肠热便秘,小便见黄,烦躁啼哭,发脾气,生疮疥。 2、化痰熄风: 受风热,伤风感冒,咳嗽流涕,痰多身热。 3、定惊安神: 受风热引起之惊风身热,手握拳头,坐立不安,夜睡惊。 4、开胃消积: 胃口不佳,饮食缓慢,多吃食滞,肚腹胀痛。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3 13:13:06

    宝宝还太小,不可以吃儿科七厘散。经常吐奶看宝宝的肚子有没有着凉或喂养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如宝宝情绪正常,大便正常,就不会有事,妈妈每次喂完宝宝可把他竖着抱起来轻拍后背,等宝宝打嗝后再放下,宝宝就好多了。如吐奶呈喷射状,就赶紧去医院啊。小婴儿最好不要给他乱吃药,有事最好去医院。如果宝宝已经吃了,也不要心慌,如观察宝宝一切正常就无大碍。

新生儿吸奶时间要多久

新生儿第五天奶量是多少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