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吸氧的危害

时间: 阅读:7416
新生儿吸氧的危害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13 19:45:17

新生儿吸氧的危害要视情况而论的,如果用的是呼吸机长时间吸氧的话容易对宝宝的视网膜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视力;如果是通过高压吸氧的话对婴儿眼睛的危害更大,一般不会采取;还有就是面罩吸氧,面罩吸氧是属于低压氧,对新生儿危害几乎不存在,如果是面罩吸氧的话,家长则不必过分担心。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3 20:20:09

     早产儿的身体或多或少有一点问题,有些早产儿是肺部有问题,可能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这个时候需要做吸氧治疗,吸氧治疗的副作用虽然没那么高,但也不能长期做吸氧治疗,因为早产儿的身体可能承受不住,那么长期吸氧对早产儿的危害是什么呢?

    长期吸氧对早产儿的危害

     适当的吸氧,对宝宝发育有一定好处,但是如果吸氧时间长,或者吸氧的浓度高的话,容易引起眼底血管增殖性病变,最好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合理治疗,如果孩子早产,容易引起脑神经受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可以预防留下后遗症。

     本身氧是没毒的,它是抢救早产儿不可以缺少的东西。早产的新生儿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必须吸入人工氧气。但是,即使氧可以将早产宝宝从危急状态中解救出来,我们也需要意识到,给早产的宝宝吸入高浓度的氧,或者长期吸氧,会导致他们出现视网膜方面的问题。这是因为高浓度的氧气会干扰视网膜血管的正常发育,导致其发生病变。它通常在吸氧后出现。因此,医生在给早产儿进行氧疗时,一般会将氧浓度控制在40%以下,吸的时间也要注意。此外,家长应定期带早产儿到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发现婴儿有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应该及时治疗。如果错过了治疗机会,婴儿可能会失明。

     早产儿长期吸氧时可引起肺功能及肺实质的损害,抑制细胞内代谢,去氧核糖核酸和ATP的合成,使很多酶失活,从而影响肺脏的正常呼吸功能,进一步对早产儿的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而且长期吸氧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管具有携带氧的功能,因此一旦血栓形成对早产儿的生命有严重的影响。

    早产儿如何护理比较好

     宝宝出生后的几天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左右,即除哺乳时间外,基本上处于睡眠状态。白天睡眠时可使用窗帘、晚上可使用小夜灯等,不要让灯光直射宝宝的眼睛,避免持续直接的光线照射影响宝宝的视网膜发育、生物钟节律和睡眠习惯。早产宝宝体内的铁储备低,非常容易发生贫血,而贫血直接影响到体格和神经系统发育。目前建议,早产儿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元素铁2毫克~4毫克/(每千克/每天),直至矫正年龄1岁,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早产儿比较虚弱,最好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度左右,湿度控制在55%-65%之间,为了保证宝宝可以有个舒适的环境,室内阳光一定要充足。如果担心温度调控不好偏差太大,可以将宝宝放置在辐射台上,来进行温控,或者是给宝宝盖上保暖的毛毯、穿上舒适的衣服,在给宝宝做这些的同时不要太过于频繁,尽量集中进行,减少打开包裹的次数,可以平均每4-6个小时给宝宝测量一次体温。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03 20:20:09

    新生儿湿肺就是指肺中液态过多会造成呼吸困难、口腔内部发蓝、又哭又闹无力、反映欠佳、呼吸困难等表现,这在足月剖宫产少年儿童中更加普遍。由于剖腹产的孩子不容易历经产道挤压,肺脏会出现过多的液态。这类病症一般出现在出生后六小时内。12-24小时后,她们里的多数人不用独特医治就可以自主减轻。假如发生口腔内部发蓝和显著呼吸困难,必要时可开展鼻导管吸氧医治。

    新生儿湿肺又被称为短暂性吸气增快或短暂性呼吸困难。新生儿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来,其他在创建吸气后由肺间质纤维化内毛细管和淋巴血管消化吸收,如消化吸收延迟时间,则发生湿肺病症。患者发生这样的事情后,必须给予足够的氧合来保持患者的主动脉血氧和保持日常新生儿的照料。供氧前要最先吸净新生儿口腔里的黏液,维持呼吸系统顺畅。

    供氧时,含氧量不适合太高,供氧时长不能太长,由于新生婴儿很多长期吸氧可让眼结晶遭受更改而产生不可逆损害。维持净化室内空气。太闷太热对肺部感染小宝宝而言十分不好,会让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吸气更加艰难。新生婴儿室温应在20℃—24℃最合适,空气湿度保持在60%,并保证房间内空气商品流通,但是防止热对流,防止着凉。

    小宝宝患上肺部感染通常不肯喝奶,需要注意填补充足的液态和发热量,除留意喂母乳外,可输葡萄糖液。假如喂母乳的情况下,宝宝口鼻四周发生乌青、呛着,要立刻终止,并为他供氧。病情稳定后,喂母乳也应少量多餐。因而,维持气体的分销,每天要按时自然通风新生婴儿发生精神状况很不好,或呈现出以上病症,父亲、母亲一定要造成当心,注意观察,便于立即送医院诊断。

  • 景天
    回复
    2024-05-03 20:20:09

    吸氧不当会造成“氧中毒”。“氧中毒”一般发生在长期吸氧的病人中。尽管适当吸氧能提高人体细胞新陈代谢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但长期吸入高浓度氧气也会发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引发肺泡内渗液,出现肺水肿,出现头昏、面色苍白、心跳加快等诸多问题。
    更为严重的是,氧中毒当时不容易被觉察,往往在2-3天后才会发生临床症状,此时再进行抢救往往容易贻误时间。一些家庭用氧者往往不注意吸入氧气的浓度和时间,认为氧浓度越高越好,吸氧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就增大了氧中毒的危险性。
    氧中毒一般分为三种:
    1.肺型氧中毒
    开始为鼻粘膜充血,有发痒感觉。即可出现口干、咽痛、咳嗽、胸骨后不适;发生频繁咳嗽、吸气时胸骨后灼痛;胸骨后剧痛、难以控制的咳嗽,肺活量已出现下降,危及生命。
    2. 脑型氧中毒
    最初出现额、眼、鼻、口唇及面颊肌肉的纤维性颤动,也可累及手的小肌肉;面色苍白、有异味感。继而可有恶心、呕吐、眩晕、汗、流涎、上腹部紧张;也可出现视力丧失、视野缩小、幻视、幻听;还会有心动过缓、心悸、气哽、指 (趾)端发麻、情绪反常(忧虑、抑郁、烦躁或欣悦)。接着出现极度疲劳、嗜睡、呼吸困难等。少数情况还可能发生虚脱。
    3. 眼型氧中毒:
    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萎缩。 早产婴儿在恒温箱内吸氧时间过长,视网膜有广泛的血管阻塞、成纤维组织浸润、晶体后纤维增生,可因而致盲。

  • 景天
    回复
    2024-05-03 19:19:59

    新生儿惊厥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惊厥有什么危害,婴儿惊厥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症状哦,宝宝的小身体会出现剧烈的抽搐,妈妈会发现,宝宝的眼睛会斜视、法制或者上翻等症状,那么新生儿惊厥有什么危害呢?

      新生儿惊厥有什么危害1

      发热说明身体内部出现了炎症,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当中比较多见。如果长时间处于发热的状态,很可能会导致惊厥的情况。出现惊厥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多数家长对新生而惊厥,并不是很了解,新生儿惊厥发病比较急切凶险,如果能尽快发现并及早治疗,能够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对此,妈妈必须都去了解一下,以下是新生儿惊厥常见的症状。

       1、姿势

      正常新生儿的四肢经常弯曲,但并不会过度弯曲。如手腕、膝盖、手肘、脚踝或其他的关节角度通常都不会小于90度,当把包裹新生儿的被子打开时,四肢就会有不规则的舞动。

      如果发现四肢,每个关节的角度小于90度,则表明肌肉张力增加,如果四肢非常柔软且直,整个身体都比较大,表明肌肉张力降低了。

       2、面色

      当惊厥发生的时候,父母可以仔细的观察新生儿的面色。新生儿如果出现严重的惊厥,这时面色看起来比较苍白,而且还会发青发紫,有时也会伴有口吐白沫的情况,如果父母发现有这样的异常行为,应该尽快的带新生儿到医院诊治,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3、眼神

      当新生儿惊厥发生的时候,大多数新生儿都会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如失神、眩目或斜视等。新生儿惊厥会导致肢体和肌肉抽动的症状之外,也会使患儿神志、面色以及肌张力发生改变,这时父母就要仔细的观察,通常并不是非常难以辨别。

      综上所述,新生儿惊厥的症状就说到这里,这种疾病带来的危害性很大,会使孩子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必须马上接受治疗。

      本病可到医院进行确诊,然后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尽快恢复新生儿的健康身体。父母可以多去关注新生儿的行为表现,如果有异常特征,就要引起高度警惕。

      新生儿惊厥有什么危害2

       什么是婴儿惊厥

      惊厥,又称“抽搐”、“抽风”或“惊风”。在儿科中,惊厥是最常见的小儿神经系统症状,也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急重病症。

      有些抽搐具有潜在危及生命风险,一般短暂的抽搐几乎对大脑没有明显影响,但长程抽搐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则可能导致永久神经系统损害。

      任何季节中都有发病的可能,一般以婴幼儿为主要发病人群,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婴儿惊厥的原因有几种可能,缺氧缺血性脑病会导致婴儿惊厥,脑膜炎、脑脓肿、破伤风、败血症,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会引起婴儿出现惊厥的症状。另外,药物过量或中毒也会造成婴儿惊厥,还有一些是家族性的良性惊厥。

      颅内疾病以缺氧缺血性脑病为主,在婴儿惊厥中发病率占60%-70%,多数与出生后几天内发病。感染多发于脑膜炎、败血症、破伤风等疾病,也多发于婴儿出生的几天。

      药物过量或中毒一般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多是在分娩后药物供应的突然中断,一般在出生后6个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内会恢复正常。

       婴儿惊厥的表现

      婴儿的惊厥若是频繁的发作或持续状态,会危及到婴儿的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婴儿的惊厥表现为无定型多变的各种各样的异常动作,有时仅表现为口角、眼角抽动,一侧肢体抽动或双侧肢体交替抽动,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抽动的新生儿很少,多是以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脸色阵发性青紫或苍白,两眼凝视,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

      惊厥在发作前少数有先兆,小孩会表现出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精神紧张;神情惊恐,四肢肌张力突然增加;呼吸突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体温骤升,面色剧变;瞳孔大小不等;边缘不齐。

      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直性抽搐。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整、青紫或大小便失禁。

      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分或更长,继而转入嗜睡或昏迷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不久检查,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

       婴儿惊厥怎么办

      惊厥,是大脑神经元暂时性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严重时也会危害到婴儿的性命,所以家长要学会在婴儿惊厥发作时该如何处理。

      一般婴儿在发作时需将婴儿放在床上侧卧,同时松开裤带和领口,家长们千万不可乱搬动婴儿,要保持安静,减少对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的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还要守护在床边防止婴儿跌落床边。

      在婴儿的上下牙之间放一布垫,防止婴儿腰上舌头。也可以用压舌板外包纱布,若是惊厥时牙齿是紧闭的话也不能硬撬。婴儿在抽搐时不会咳嗽,也不会吞咽,所以要将婴儿侧卧

      让嘴里的分泌物自行流出,如果婴儿分泌物太多的话要用吸管吸出,注意婴儿的呼吸,确保呼吸畅通,以免堵住气管引起窒息。惊厥发作时,也要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待惊厥停止、神志清醒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以流质或半流质。

      有些婴儿在高热时也会有伴有惊厥的表现,所以在高热时,要及时给以物理或药物降温,还有若是惊厥发作时间较长,无论有无紫绀,均应给以吸氧,以减轻脑缺氧。

      新生儿惊厥有什么危害3

       惊厥的症状

       新生儿期

      产伤、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脑膜炎、破伤风和胆红素脑病多见。也应考虑到脑发育缺陷,代谢异常,巨细胞涵体病及弓形体病等。

       婴幼儿期

      高热惊厥、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手足抽搦症,婴儿痉挛症多见。有时候也应注意到脑发育缺陷,脑损伤后遗症、药物中毒、低血糖症等。

       年长儿

      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癫痫、中毒多见,有时须注意颅内占位性病变和高血压脑病等。

       小孩子惊厥怎么办

      1、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惊厥发作不可将患儿抱起或高声呼叫。

      2、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患儿平卧,松解颈部衣扣,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

      3、根据医嘱迅速应用止惊药物,必要时可以用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备好气管插管和吸痰用具等急救物品。

      4、惊厥发作时,禁忌任何饮食,包括饮水。当患儿惊厥停止、意识清楚后,根据病情适当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口腔上下臼齿之间(如果没有压舌板可用铝匙柄裹以手帕)以防舌被咬伤,牙关紧闭的患儿不要用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

      6、惊厥发作时,不能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

       高热惊厥的紧急处理分为五步:

      第一步:患儿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立即使患儿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切忌给患儿喂药(防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用手帕包裹压舌板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及时清除患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第三步:控制惊厥。用手指按压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儿。

      第四步:降温。冷敷———在患儿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常更换;将热水袋中盛装冰水或冰袋,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儿的额部、颈部、腹股沟处或使用退热贴。

      第五步:及时就医。

      因为大多数家庭距离医院并不是很近的,而且一旦发生高热惊厥的孩子也不能立刻就送到医院,所以这些急救的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给孩子进行急救才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减轻痛苦,瞎着急只能帮倒忙。

宝宝唇干怎么办

新生儿一般多久忌肚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