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复苏怎么做

时间: 阅读:2228
新生儿复苏怎么做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1-12 09:34:12

新生儿复苏的做法是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畅通,让新生儿摆正位置,同时头部要稍往后仰,如果发现呼吸道存在分泌物,则要及时清理。之后要帮助建立正常通气,比如要进行正压通气等,能促使肺部发挥正常的功能,另外还可以做胸外按压。

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防止有过度紧张或者是焦虑的情绪。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13 16:16:34

    婴儿和儿童现场心肺复苏术与成人做法基本相同。以下只简单介绍几点特殊之处。具体比较请参阅:婴儿、儿童与成人心肺复苏比较表。

    1.判断意识

    婴幼儿对言语如果不能反应,可以用拍击其足跟部或捏掐其合谷穴的方法,如能哭泣,则为有意识。

    2.人工呼吸

    婴儿以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以口对口、鼻吹气为宜。应注意的是开放气道时,头不可过度后仰,以免气管受压,反而影响气道通畅。

    3.触摸肱动脉判断有无脉搏

    婴儿因一般较胖且颈部短粗,颈动脉不易触及,可以用触摸肱动脉的方法来判断心跳是否存在。

    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和肩之间。抢救者大拇指放在上臂外侧,食指与中指轻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

    4、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和方法

    婴儿按压部位应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与胸骨正中线交叉点的下方一横指处。用两个手指进行按压。

    按压时,抢救者应该用一只手的手掌垫在患儿的背部,由于头的重量和双肩稍垫起,头会自然后仰;儿童只需用一只手掌根做胸外心脏按压;按压其胸骨中1/3段。

    5、胸外心脏按压频率与人工呼吸比例

    婴儿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应大于100次/分;儿童应80~100次/分。婴儿和儿童的单人和双人抢救的按压与吹气的比例均为5∶1。

    (七)现场心肺复苏的开始和终止

    1.现场心肺复苏的开始

    一旦遇到伤病者,如果能确认已猝死,就应立即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抢救者一定要牢记时间就是生命。

    (1)抢救者应充满自信心,不要犹豫和等待救护人员到场指导。

    (2)不要把时间白白耗费在推算心跳、呼吸停止的时间上。

    (3)不要作不必要的繁琐检查。

    (4)在患者病情稳定前,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2.现场心肺复苏的终止条件

    (1)伤病者已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

    (2)有他人或专业医护人员接替抢救,或伤病者已转送医院。

    (3)医务人员确认伤病者已死亡。死亡的指征是:

    ①深度昏迷、无意识;

    ②无自主呼吸;

    ③心肺复苏抢救持续1小时以后,心电活动不恢复(无脉搏);

    ④瞳孔固定性散大30分钟以上。

    3.对于儿童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

    如在低温下心搏停止时,应坚持较长时间的复苏努力,不要轻易放弃。

  • 蓦山溪
    回复
    2024-03-13 16:16:34

    窒息为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的主要死亡原因。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质量还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成功的抢救可以大大降低窒息新生儿将来残疾的发生率和残疾程度。

    1、抢救措施

    (1)迅速清理呼吸道。

    (2)刺激呼吸。无自主呼吸者,可轻弹足底并使用促醒药纳络酮,必要时进行人工口对口呼吸,同时给予面罩吸氧。

    (3)循环兴奋药的应用。对于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的,给予肾上腺素0.1ml/kg-0.3ml/kg静脉注射。

    (4)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给予维生素K1肌内注射。

    (5)保暖。

    (6)纠正酸中毒。静脉输入碳酸氢钠。

    (7)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护送至新生儿室观察。

    2、护理措施

    复苏的ABCDE方案是指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重点是通畅呼吸。复苏前准备对有发生窒息可能的高危分娩应有儿科医师在场,加强产儿科合作,避免因错过抢救时间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抢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纳络酮、碳酸氢钠、维生素K1、可拉明、洛贝林、氨茶碱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儿复苏囊、给氧面罩、不同容量的注射器、输液器、吸痰管等。

    (1)畅通气道,摆正患儿体位,头轻度伸仰位,不可过度伸展或过度屈曲。还要注意保暖,选择适宜的吸痰管,先口咽后鼻腔地清理分泌物。吸引器负压不超过13.3Kpa,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0秒。

    (2)复苏囊加压供氧时,最初几次压力较高为30-40厘米水柱,以后维持20厘米水柱,以胸部轻度起伏即可,频率40-60次/分,呼吸比1:2.放置面罩时应注意面罩和面部之间的密闭性和有效性,位置不能盖住眼睛或超越颏部,以防皮肤损伤。

    (3)胸外按压位置应放在胸骨体下l/3处,按压深度1.5cm-2cm,频率100次/分以上。心脏按压与人工通气频率比为3:l。

    (4)应用药物。要严格按医嘱执行,用药剂量应准确无误,技术操作熟练。

    (5)复苏成功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无青紫,呼吸频率及节律的变化;有无惊厥、凝视、尖叫及肌张力变化等脑受损的表现。另外,还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注意保暖,详细记录出入量,并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工作。


    新生儿窒息复苏

  • 木槿
    回复
    2024-03-13 16:16:34

    当患儿突然昏迷,一部分患儿还会有一过性抽搐,呼吸停止,面色灰暗或发绀,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如做心电图检查可见等电位线、电机械分离或心室颤动等。以上这些都是心脏骤停会出现的表现,但是我们知道对于心跳呼吸骤停,抢救十分重要,应争分夺秒地进行,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及氧供应,以避免发生后遗症。所以一般在患儿突然昏迷及大血管搏动消失后我们即可诊断,不必反复触摸脉搏或听心音,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那接下来就带大家学习一下小儿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就是循环支持(C),在确定婴儿或儿童无意识、无脉搏后,应给予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的指征是:新生儿心率<60次/分;婴儿或儿童心率<60次/分伴有灌注不良的体征时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对新生儿或小婴儿按压时可用一手托住患儿背部,将另一手两手指置于乳头连线下一指处进行按压,或两手掌及四手指托住两侧背部,双手大栂指按压。对1?8岁的儿童,可用一只手固定患儿头部,另一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下半段(避开剑突),手掌根的长轴与胸骨的长轴一致按压。对年长儿(>8岁),胸部按压方法与成人相同。每次按压与放松比例为1:1,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频率至少为100次。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之比在新生儿为3:1,婴儿及儿童为30:2或15:2(两名医务人员实施复苏)。按压后2分钟判断有无改善,观察颈动脉、股动脉搏动,瞳孔大小及皮肤颜色等。在临床上当触及大动脉搏动提示按压有效;如有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其值上升也提示有效。

    第二步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A),儿童低氧血症和呼吸停止使病情急剧恶化和心跳呼吸停止。因此建立和维持气道的开放和保持足够的通气是基本生命支持最重要的内容。首先应去除气道内的分泌物、异物或呕吐物,有条件时予以口、鼻等上气道吸引。方法:将患儿头向后仰,抬高下颌,一只手置于患儿的前额,将头向背部倾斜并处于正中位,颈部稍微伸展,即嗅气位。用另一只手的几个手指放在颏下,提起下颌骨向外上方,注意不要让嘴闭上或推颌下的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当颈椎损伤完全不能运动时,通过提下颌法来开通气道。也可放置口咽导管,使口咽部处于张开状态。

    第三步就是建立呼吸(B),气道通畅后,将耳朵贴近患儿的口鼻部判断有无有效呼吸。如仍无自主呼吸时应采用人工辅助通气,以维持气体交换。对于新生儿,如无自主呼吸或为无效喘息、有自主呼吸但心率<100次/分、在80%浓度的氧吸入后仍有中心性发绀时即可进行正压通气复苏。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复苏囊的应用和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法。

    第四步快速除颤在复苏过程中当出现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用电击除颤复律。

    第五步就是药物治疗了,常用的药物有肾上腺素、阿托品、碳酸氢钠、葡萄糖、钙剂、纳洛酮和利多卡因。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13 15:15:24

    新生儿窒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会威胁到宝宝的生命。正确的复苏步骤对于处理新生儿窒息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三个30秒,帮助你掌握正确的复苏方法。
    ?快速评估
    第一个30秒,我们需要根据宝宝的足月情况、羊水是否清澈、是否有哭声或呼吸、以及肌张力等四项指标来进行快速评估。如果其中任何一项为“否”,就需要赶紧进入下一步了!
    ?初步复苏
    第二个30秒的初步复苏包括保暖、摆正体位、吸引、擦干和刺激等步骤。完成这些操作后,我们还要对宝宝的呼吸、心率和肤色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进入第三个30秒的步骤。
    ?高级复苏
    如果宝宝的情况仍未改善,就需要进行正压通气和气管插管,甚至心外按压等高级复苏措施了。这些措施需要专业医生或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新生儿复苏什么意思

新生儿腹泻该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