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的睡觉姿势怎样才是正确的

时间: 阅读:4822
宝宝的睡觉姿势怎样才是正确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10-14 05:16:36

宝宝的睡觉姿势一般情况下以自己舒服为主,最常用的姿势为平躺或者侧卧,可交替使用。

宝宝尽量不要睡在大人中间,避免氧气不足或感染大人病菌。睡觉时要注意腹部与脚部保暖,避免着凉。喂奶后尽量采取侧卧位睡姿,避免宝宝呛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4 03:03:51

    新生儿睡觉姿势正确图

     新生儿睡觉姿势正确图。宝宝出生以后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注意的,刚出生的宝宝们,被周围人们爱不释手的精心护理着。但是当宝宝出现了看上去并不舒服的睡姿,身边很多人也会禁不住想去帮一把。下面分享新生儿睡觉姿势正确图。

      新生儿睡觉姿势正确图1

     小宝宝侧卧入睡正确姿势有二种,分别是左侧卧和右侧卧,这二种侧睡有分别的益处。左侧卧和右侧卧对比,右侧卧对小宝宝消化吸收食材更强,并且由于人的心脏在左边,常常左侧卧非常容易对心脏导致被压迫,给心脏产生挺大的工作压力。

     自然有时候左侧卧也是有益处的,如有时候被压迫心脏,可以提高心脏的承受能力,能够防止得心脏病。小宝宝最好的睡姿是左侧卧、右侧卧、平卧常常换着睡,由于一直维持一种睡觉姿势,非常容易导致偏头。

     小宝宝的睡觉姿势有时会给我们传出一种身心健康出现异常数据信号。第一婴儿睡觉时突然冒出蹬褥子的状况,而且嘴巴发红和出现口干状况。这有可能是小孩感冒、肺炎的数据信号。第二小宝宝入睡后,出现脸朝下、臀部往上抬的状况。

     而且小宝宝出现情绪激动的状况。这可能是小宝宝得了亚急性热症。第三小宝宝在晚上睡觉,出现摆头、发烧、抓耳朵里面病症时,可能是患了神经科病症。第四是小宝宝晃来晃去,出现口臭、便秘病症,可能是胃肠道疾病。

     以上是小宝宝侧卧入睡的正确姿势的一些专业知识,期待对有一定的协助。小宝宝在晚上睡觉,宝妈妈最好是防止让小宝宝侧卧着睡,而且常常给宝宝翻个身,由于长期维持一个睡觉姿势。

     非常容易影响小宝宝的头形,使小宝宝出现小扁头和歪扁头。并且婴儿睡觉能够不用枕头,用枕芯不能用较高的枕芯,由于较高的枕芯不利小宝宝吸气,比较严重的会造成室息。

      新生儿睡觉姿势正确图2

     新生婴儿的睡觉姿势一般有3种,仰睡、侧卧和趴睡。我们倡导新生婴儿只能一种是正确睡姿,便是仰睡。现代科学倡导新生婴儿仰着睡,躺着玩,趴着睡觉有可能会造成宝宝卒死综合症。

     关键觉得趴着睡觉会导致宝宝脑缺氧,由于头部肌肉生长发育和肺脏肌肉生长发育没有健全,再加趴着睡觉,可能会影响到新生婴儿血液循环系统,造成脑缺氧,导致猝死。

     数据调查报告,仰着睡造成的宝宝卒死综合症患病率显著降低,因此如今倡导新生婴儿仰着睡。侧卧也不可以彻底替代仰着睡,侧卧的情况下,宝宝也非常容易导致氧气不足。

     也是有数据信息显示信息,侧卧也会导致宝宝卒死综合症的产生,和趴着睡觉的.占比没有显著差别,只能仰着睡才可以显著防止宝宝卒死综合症的产生。

      怎样调节新生儿睡姿

     婴儿睡觉不可以长期性保持一种睡觉姿势,假如新生儿睡姿需要开展调节,以便不把入睡的小宝宝叫醒,爸爸妈妈要应用2条纯棉毛巾协助好梦中的小宝宝调节睡觉姿势。

     1、将一条毛巾卷成圆柱状。

     2、另一条纯棉毛巾以反过来的方位各卷成圆柱状,可是纯棉毛巾的正中间要留一点空间,不必所有卷起来。

     3、让小宝宝躺在流程2里卷好的毛巾卷里,两侧翻卷的一部分能够协助小宝宝的人体维持侧躺、不倾斜。

     4、将流程1里卷好的毛巾卷放到小宝宝的背部,如此一来,就可以彻底支撑住小宝宝的小躯体。

      新生儿睡觉姿势正确图3

      刚出生的婴儿正确睡姿

     新生儿睡姿有仰卧、侧卧和俯卧。一般情况下,宝宝最好不要用俯卧睡姿,因为这样容易使宝宝窒息。新生儿睡姿最好是侧卧和仰卧一起交替进行,即左侧卧、右侧卧和仰卧交叉进行。

     1、 仰卧:仰卧利于宝宝的`面部五官发育端正、匀称,可以使肌肉放松,对心、肺、胃肠和膀胱等全身脏器不会形成压迫感,还可以让爸妈直接观察到宝宝睡觉时的脸部情况。

     但一般刚喂完奶的新生儿最好不要立即采用仰卧的姿势,因为这样容易引起宝宝吐奶,使乳汁沿着脸颊流入中耳内而诱发中耳炎。正确的做法是:喂完奶后,先抱起宝宝,让他直立地靠在你的肩上,并轻拍他的后背,直到宝宝打出气嗝,然后再让他采用侧卧的睡姿。

     2、侧卧:侧卧有左侧卧和右侧卧。对宝宝来说,右侧卧同时也增加了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的机会,降低感染的危险,从而避免中耳炎的发生。

     缺点是对于短胳膊短腿的宝宝来说这个姿势不容易长久保持。另外,长期朝同一个方向侧睡,可能会使头部及脸部左右形状产生大小不对称。

     3、俯卧:有利于头部面部轮廓的塑形,但容易堵塞宝宝的鼻嘴,造成窒息的危险。且该睡姿是导致宝宝猝死综合症(SIDS)最直接的原因。

     除了俯卧睡姿是最不提倡的,其余两种睡姿有利有弊,为宝宝选择舒适的睡姿,并经常为宝宝变换睡姿,避免头型不正。

      新生儿睡姿哪种最好

     让新生儿采取什麽样的的姿势睡觉最好?在正常情况下,大部分新生儿是采取仰卧睡觉姿势,但新生儿如果习惯性的仰卧睡觉,时间久了宝宝的后脑勺扁平,面额显宽,十分影响面部五官的比例和美观。

     新生儿睡姿哪种最好?新生宝宝最好采用侧卧位睡觉,这种睡姿不仅可以限制宝宝下颌骨的过度发育,防止两边脸蛋过大,也不会让后脑和前额受到挤压。

     要注意的是,妈妈要经常帮助宝宝左右换位侧睡,避免宝宝一侧睡眠时间过久,造成偏头。其实,宝宝睡出匀称、漂亮的头型并不难。不过,如果宝宝天生头骨前后径比较大,脸型偏小,面部五官比较贴近,也不适合侧卧位。

     到底新生儿睡姿哪种最好,医学界目前没有给出唯一的标准答案。宝宝的睡姿可自行选择,不必固守于某一种,可以根据爸妈的喜好和宝宝的习惯或特殊需求来决定。不过请记住,宝宝睡觉时,需要大人随时看看,确保宝宝的安全。

  • 南絮
    回复
    2024-05-04 03:03:51

    最好仰卧、俯卧、侧卧3种姿势交替睡。
    ?仰睡
    便于大人观察宝宝的表情,内脏器官受到的压力小,四肢能够自由活动。但对宝宝呼吸不利,容易发生呕吐易呛入气管发生危险,身体较脆弱,容易着凉。
    ?俯睡
    趴着时宝宝的胸部压迫床,床会给一个反作用力正好可以按摩宝宝的胸廓,能提高宝宝的肺活量,促进呼吸体统的发育成熟。但父母不易观察宝宝的脸部和表情,宝宝口水不易下咽,造成口水外流,口鼻容易被被褥等外物阻挡造成呼吸困难,宝宝四肢活动不方便。
    ?侧睡
    最好采用右侧位,可以避免心脏受压,也可以预防吐奶,有利于胃内食物顺利进入肠道,即使溢奶也不会引起窒息。但容易发生脸部两侧发育不对称以及歪偏头,也有可能造成斜视。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4 03:03:51

    其实,宝宝和大人一起睡觉坏处多,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易被宝宝吸进体内,他可能因大脑供氧不足而出现睡不稳、易惊醒等情况,从而影响生长发育;另外,爸爸妈妈睡觉翻身时,也易压伤宝宝。
    ?小床独睡
    宝宝一出生,爸爸妈妈不妨在大床边安置一张宝宝的小床,这样既可以让宝宝从小习惯独睡,又可以随时照顾他;而宝宝也能时刻听到爸妈的声音、得到他们的爱抚。
    ?小被子保暖
    因为孩子才六天,不必担心宝宝的睡姿会改变,所以只要给他盖小被子就可以,既保暖又轻省,也不必受大人的影响,可以安稳的睡觉以便生长。
    ???方便喂奶
    把小床安排在妈妈伸手可以碰到的地方,既可以很方便的喂奶也不必担心晚上劳累,压着小宝宝。由于产妇这个时候很虚弱,容易劳累过度,更要好好的休息。
    ?注意保暖
    我们做大人的一定要注意不要冻着小宝宝,把他裹好,因为他太小了,怕冷。
    ???避免呼吸影响
    如果你们要把他放在身边的话,千万不要脸对着孩子呼吸,因为他没有抵抗力,很容易被细菌侵袭的。

  • 半夏
    回复
    2024-05-04 02:02:41

    宝宝刚从妈妈的腹中生出来的时候,骨骼还未发育好,所以一定要注意睡姿的规范,如果对于宝宝躺不正的情况不进行纠正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宝宝以后骨骼方面的发育情况,那么,想知道宝宝几个月可以斜躺
    ?0-5个月
    宝宝在出生后5-6个月之前最好不要选择斜躺的睡姿,因为此时宝宝的骨骼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如果斜躺的话很可能会造成骨骼出现变形的情况,应该采取平睡的姿势,也就是说背部要贴着床面睡觉对宝宝的发育才是有益的。
    ?6个月
    当宝宝6个月之后就可以斜躺着睡觉了,因为宝宝在这个阶段身体的各项功能几乎都逐渐的完善了,骨骼发育也有了很好的改善,所以此时可以让宝宝的身体偏向一侧来睡觉,如果宝宝喜欢这种睡姿的话,会使睡眠的质量更佳。
    ?8个月
    当宝宝在大一点到了8个月左右不仅可以斜躺睡觉,还可以让宝宝采取趴着睡的方式,让其身体的腹部贴在床面上,但是要注意将宝宝的脸偏向一面,这样可以让宝宝的呼吸功能有很好的提高,虽然这种睡姿会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但是要注意宝宝趴着睡的时间不要太长。

宝宝的手起了疙瘩怎么办

宝宝的头发竖直长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