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用药禁忌具体如下:1、在使用时尽量避免使用胶囊或片状的药物。2、在服用时尽量避免使用温度过高的水,以免导致喉咙出现烫伤的情况。3、尽量避免空腹服用药物,容易引起肠胃痉挛。4、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影响正常发热。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有什么副作用呢?小孩子的身体体质差,一旦没有注意好,就会感冒发烧,这也需要家长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身体状况如何。治疗孩子感冒的药物非常多,但是不能随意使用,要对症服用药物,那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几度可以吃呢?一起来看看吧。
1、用药注意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成分有柴胡、桂枝、葛根、白芍等等,这些都是清热降火的中草药,并且对于身体几乎不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这一个药物的退热效果,以及安全程度,都是受到家长们的认可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家长去选择这一个药物,来治疗婴幼儿发烧这一个疾病。
但是,任何药物都会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去了解,避免我们在使用这一个药物的过程当中出现问题。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这一个药物的注意事项就是不可以使用过量。从这一个药物的功效与作用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一个药物是属于寒性药物。如果服用较多的话,会导致婴幼儿体内阴阳失调,寒气加重,容易导致婴幼儿的内脏出现问题,各位家长一定要记得。
2、功效如何
药师指出,作为中成药的一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成分是柴胡、桂枝、浮萍、黄芩、白芍、葛根、蝉蜕,药物颜色是棕黄色的,而且气味微甜,不会让小孩子难以入口。问到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怎么样的时候,从药品的功效上可以看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能够缓解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等小儿外感发热所引发的诸多症状,让孩子可以逐渐地恢复正常。而市场中生产此药的厂家中,最属贵州百灵牌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受患者以及医生的欢迎。
发汗解表、清里退热是药品作用的体现,在用药的时候,为了让药效可以更好地发挥,建议家长朋友们在药师的指导下,给孩子用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是要用开水冲服的,至于剂量方面,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定,一般越小的孩子,剂量上就要相应地减少。
3、用法用量
一般来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的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发汗解表以及清里退热。具体来说,对于小儿发热、头身痛、口渴以及咽红等症状,都具有不错的效果。另外,对于可能出现的流鼻涕以及溲黄或便干等情况,也可以选择使用该药品进行治疗。该药品服用的时候,要选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的患者,一般每次的用量为2g;1到3岁的患者,每次的用量为4g;4到6岁的患者,一般每次服用6g;7到14岁的患者,一般每次服用8g。用药频率一般为每天4次,通常情况下3天为一个疗程。具体的用药剂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家长朋友切勿私自给孩子用药或是改变孩子的用药剂量。
到目前为止服用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禁忌都不明确,因此家长朋友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要仔细观察。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用药,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循医生的建议是继续服用还是改变用药方案。
儿童的用药安全,一直是父母关心的话题。
最近几年,许多我们常见的药品,已经被国家药监局划为儿童禁用药。 如安乃近、庆大霉素、柴胡注射液……
而去年,国家药监局又对一批孩子常用的药品,进行了说明书修订:
看完这个公告,很多爸妈就担心: 孩子已经吃过这个药,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吧?!
新的一年,我们整理2022年儿童用药黑名单,同时还准备了儿童家庭常备药清单,方便大家收藏保存!
这次提到的14款药物,都是儿童常见的复方感冒用药,包括:
氨酚麻美口服溶液、氨酚麻美糖浆、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氨酚伪麻那敏咀嚼片、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小儿氨咖黄敏颗粒、氨金黄敏颗粒、氨咖愈敏溶液、儿童复方氨酚肾素片、氨咖黄敏口服溶液、氨酚伪麻那敏分散片(Ⅲ)、小儿氨酚那敏片、小儿氨酚黄那敏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而主要不是在禁用这些药物,是对说明书进行了修订,增加了:
简单理解,就是 2岁以下的孩子,家长不能自己买这些药给娃吃,怎么吃,吃多少,都听医生的!在用药期间,不要混搭其他感冒药使用。
因为这类复方感冒用药,使用不当容易导致用药过量,可能有抑制呼吸、心律失常等风险,威胁宝宝的身体 健康 。
其实这已经不是药监局第一次发布儿童药品修订公告了, 还有一些儿童药物,早已经被列入慎用、禁用名单。
1、发烧用药黑名单
退烧药尼美舒利可造成儿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说明书禁忌明确“ 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 ”。
安乃近可能会引起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本品还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重症药疹、过敏性休克等。
本品禁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即使是成人也不能作为首选用药。
安痛定容易引起白细胞减少症和过敏性休克。 任何情况都不建议用。
16 岁以下的儿童使用本品可能发生瑞氏综合征。1~2周内患有水痘或流感样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不应使用本品。
16 岁以下慎用,3 个月以下禁用
柴胡注射液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会造成休克。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了柴胡注射液说明书并发布公告。 公告显示,修订要求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容易引发过敏休克, 4周岁及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2、咳嗽用药黑名单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孩子使用有抑制呼吸的风险,甚至有死亡的风险。除此之外长期超剂量使用有成瘾性和依赖性等问题。
PS:除可待因,还要注意成分表中“罂粟壳”、“阿片粉”、“阿片酊”也有同样副作用。
2018 年 9 月6日,药监局修订含可待因感冒药说明书: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
异丙嗪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两岁以下的孩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常见有伤风止咳糖浆、复方桔梗枇杷糖浆。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警告:非那根(异丙嗪)禁用于 2 岁以下儿童,禁止作为镇咳药物来使用。
3、胃肠道疾病用药黑名单
属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论是注射、雾化还是口服,如果孩子携带“药物性耳聋基因”,可能存在致聋风险。建议 儿童慎用。
牛黄解毒片含有雄黄成分,摄入过量可能会出现肝硬化,周围神经病变等,造成三氧化二砷中毒,严重时可能致死。
2018年药监局就牛黄解毒片说明书修订中,增加本品含雄黄,不可超剂量或长期服用;婴幼儿禁用。
藿香正气水当中含有40~50%的酒精,外用内服都存在酒精中毒的风险,除此之外当中的成分生半夏,过量服用也存在毒性。
不建议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
2018年7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公告,在【禁忌】项增加:葡萄糖-6-磷酸脱氯酶(G-6PD)缺乏者禁用。 在【儿童用药】项下增加:14岁以下儿童禁用。
4、抗病毒用药黑名单
利巴韦林服用之后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反应,出现晕眩、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另外对骨骼及呼吸系统都有风险,严重时会发生溶血性贫血、癌症。
婴幼儿不建议用
PS:孕期和哺乳期女性禁用,服药前后 6 个月,男女都需要避孕。
5、其他
注射后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另外含有茵陈、栀子、黄芩、金银花制剂及成份中所列辅料,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建议: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存在消化系统损害、皮肤损害等多种不良反应。 3岁以下儿童禁用。
6、含硼酸及硼酸盐
2020年4 月 8 日,药监局发布《关于修订含硼酸及硼酸盐药品说明书的公告》, 要求注明“婴儿禁用本品”“大面积皮肤损害者禁用本品”。
含硼酸及硼酸盐的药品常用在宝宝湿疹等皮肤问题上,常见药品名有以下几类:
*药物用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及医师嘱咐使用,切勿随意增减用量。
1、退烧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童学会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有两个,分别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2、腹泻药物
3、便秘药物:
4、鼻塞药物
5、抗过敏药物
孩子 健康 无小事,家长一定要仔细再仔细,安全用药一定做好两点,看清说明书和咨询医师后再使用!
这份超实用的儿童安全用药指南,记得 「收藏」或「分享」 ,让更多人知道!
《宝宝安全用药指南升级版》百度网盘免费下载
链接: /s/1PG6GtfDb3FnIBV4vQx3xRQ
提取码: fj4h ? ?一旦涉及到孩子,所有问题都成了大问题。
为了帮助每个家庭安全用药,邀请了在三甲医院从业?10?余年的刘子琦药师,整个团队历经?3?个月,精心打磨了一套丁香妈妈
查看更多关于?丁香妈妈?的文章
《宝宝安全用药指南》。
我们把儿童常见的?13?种疾病的护理方法、推荐用药及不推荐用药,全都整理了出来,并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及症状,推荐了安全的服用剂量及用药方法。
各位爸妈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照着来做,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法
儿科用药与成人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小儿绝不是缩小的成人版。家长需要向医生进一步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原理、吸收、代谢和排泄以及适应症、毒性反应以及禁忌症,做到合理用药,正确喂药,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以及家长的负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药物剂型
目前儿童药物多以液体或者颗粒制剂为主。此外还有滴剂、混悬剂、咀嚼片、泡腾片剂以方便患儿口服。
?增加宝宝的喜好
为了减少药物的不良味道,多采用糖浆或者加入甜味剂和香味剂的制剂、或者包以糖衣以增加宝宝的喜好,达到安全、顺利口服药物的目的。
??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
为了孩子依从性,还开发了一些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可以每天吃一次或者两次的药物,减少了喂药时的困难。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接受药物,家长最好选择宝宝易于接受的药物剂型或者半衰期比较长的药物。
????用药注意事项
止泻药饭前服。对胃有刺激的药和祛痰药饭后服。感冒时尽量不用抗生素。体温38以下不用退烧药。咳嗽时不要乱用止咳药。
???幼儿园用药注意事项
保健人员负责喂药,送药时间日托为餐后20分钟,不许幼儿自己随便拿药吃。鼓励幼儿自己吃药,甜药先吃,苦药后吃,保健人员必须看着幼儿把药吃下再离开。只接受家长送治疗性药物,不接保健药和滋补药。用药前要核对班级、姓名、药名、用药时间、剂量、药物是否沉淀变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