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钾血症一般可以通过口服调理心率的药物进行治疗。新生儿高钾血症通常是由于肾功能发育不良的原因导致的,一般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酸中毒的现象,可以通过心电图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治疗,通过服用药物的方式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
序言:如果患有高钾血症的话,具体的恢复时间是根据患者的体质以及病情发展来决定的。因为血钾在人体内有一个正常的标准范围,如果身体里的浓度过高就会出现高钾血症,这也是因为患者在平时吃了太多含钾的食物而导致的,有一部分的患者可能是因为肾功能衰竭或者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的,这些情况都可能会患上高钾血症。可以选择用药物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用透析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可以让身体里的血钾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但正常情况下在一个月左右就能够痊愈。
一、治疗方法也要注意进行复查,多喝一些热水,这样也能够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在治疗的期间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样才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是选择用药物治疗的话,最好是选择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听从医生的建议,服用合适的剂量,这样才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二、调整饮食如果是用透析方式来治疗的话,一定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饮食,最好是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也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避免出现体质虚弱的情况。因为透析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所以提前的补充营养和能量,也能够让身体更好的承受,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注意不要去吃一些,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
三、治疗时间一般正常情况下,高钾血症的治疗时间是不超过一个月的,之所以身体会出现高钾血症,原因也是比较多的,不同的原因治疗方法也会有一定的差别,而且每一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恢复的时间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有一些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所以恢复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首先要控制引起高钾血症的原因及治疗原发病。一旦发现高钾血症时,应立即停止补钾,积极采取保护心脏的急救措施 对抗钾的毒性作用;促使钾向细胞内转移;排除体内过多的钾,以降低血清钾浓度。
急救措施:
静注钙剂(10%葡萄糖酸钙10~20ml),可重复使用,钙与钾有对抗作用,能缓解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或30~40ml加入液体滴注。
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60~100ml,或11.2%乳酸钠溶液40~60ml,之后可再注射碳酸氢钠100~200ml或乳酸钠溶液60~100ml,这种高渗碱性钠盐可扩充血容量,以稀释血清钾浓度,使钾离子移入细胞内,纠正酸中毒以降低血清钾浓度,还有注入的钠,对钾也有对抗作用。
.用25%~50%葡萄糖100~200ml加胰岛素(4g糖加1U正规胰岛素)作静脉滴注,当葡萄糖合成糖原时,将钾转入细胞内。
.注射阿托品,对心脏传导阻滞有一定作用。e.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肾功能不全,经上述治疗后,血清钾仍不下降时可采用。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应用,15g,口服,4次/d 可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亦可加入10%葡萄糖200ml中作保留灌肠。
钾是一种我们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但是钾又不是一个需要经常补充的元素,因为我们的身体是不能很快的代谢钾元素的,但是也有人会因为钾元素的偏多偏少而患一些疾病。那么,高钾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及心电图表现具体是什么呢?
1、明确高钾血症的诊断
假性高钾血症由静脉采血方式不准确、实验检查处理过程不当、溶血反应、血小板增多症、白细胞增多症引起。为了排除假性高钾血症,需注意血小板诱导的血清高钾血症,淋巴细胞诱导的血浆假性高钾血症,晃动引起的假性高钾血症。
2、高钾血症心电图表现
血钾升至5.5~6.5mmol/L,出现T波高尖、PR间期延长、血钾进一步升高出现QRS波宽大畸形、束支传导阻滞、室速、室颤、甚至心室停搏。但是心电图用于诊断高钾血症并不敏感。
3、高钾血症的治疗方法
1.静脉补钙
钙能够拮抗细胞内高钾对阈电位和脉搏波的影响,高钾血症患者常规使用10~20ml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高钾血症对心脏节律的不良影响,使用地高辛需考虑其潜在副作用。
2.促进细胞内钾吸收
骨骼肌储存人体超过70%的钾,通过钠-钾泵转运细胞外钾入胞维持钾稳态。胰岛素、β-2激动剂、碳酸氢盐能加速细胞外钾入肌细胞内,这些药物广泛用于严重高钾血症。
(1)胰岛素:严重的高钾血症使用10U常规胰岛素,治疗一个小时后会出现低血糖的原因:葡萄糖用量不足以抵抗外源性胰岛素作用;胰岛素的半衰期在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延长。基于生理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对于70kg患者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是:短效胰岛素6U负荷剂量后,继续短效胰岛素20U/h+葡萄糖60g/h。仍然还需临床试验评估这些治疗方案。
(2)β2受体激动剂:使用沙丁胺醇血清钾30min内下降0.3~0.6mmol/L,β2受体激动剂联合胰岛素降钾更明显,并且低血糖发生率较单纯使用胰岛素低。但是其与足量胰岛素联合足量葡萄糖的优劣尚未比较。
(3)碳酸氢钠:碳酸氢盐使骨骼肌通过促进Na-HCO3同向转运体和Na-H交换,从而增加细胞内钠,进一步激活钠钾ATP酶活性。CKD患者滴注5%右旋糖苷含碳酸氢钠溶液4h,碳酸氢盐每升高10mmol/L,血清钾平均下降2mmol/L。
(4)「鸡尾酒」疗法:1954年Meroney和Herndon将400ml25%葡萄糖+50U常规胰岛素+50mmol碳酸氢钠+钙剂应用于士兵外伤后急性肾损伤(AKI)出现的高钾血症患者。Janjua教授等使用乳酸钠替代碳酸氢钠控制青少年和儿童高钾血症,取得疗效。
3.清除血钾
降低体内总钾的措施包括降低钾的吸收、增强钾排泄、透析清除。提高血钾的食物有柑橘类水果、土豆、西红柿、含钾盐等;增加血钾的药物有:钾补充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甲氧苄啶、碳酸酶抑制剂、肝素、保钾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等。
(1)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是清除过多血钾最有效的治疗方式,降钾效率依赖于从细胞外液清除和细胞内补充的速率。对于70kg的患者,从细胞外液中清除14mmol钾,降低血浆钾1mmol/L。当血泵流速0.3L/min,血浆比透析液浓度5mmol/L,血钾在数分钟内下降。4h透析时间可清除100mmol钾,注意透析结束后血钾反弹。
(2)尿液排泄钾: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结构正常保证尿液清除血钾。使用氢化可的松、碳酸氢钠促进钾排泄,大剂量激素会出现醛固酮抵抗。
(3)降钾树脂:降钾树脂是一种通过Na-K交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大剂量降钾树脂会出现肠梗阻,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分析了33例CKD中度高钾血症(5.0~5.9mmol/L)患者,结果发现持续7天服用30g/d不含山梨醇的降钾树脂降钾优于安慰剂。
Chernin教授等回顾分析心脏病患者服用目标剂量RAAS阻滞剂,血钾≥6.0mmol/L,长期服用15g/d不含山梨醇的降钾树脂289个月,血钾从6.4±0.3mmol/L降至4.6±0.6mmol/L。此研究未设立对照组,也没有定期随访血钾的变化。而与降钾树脂相关胃肠道并发症如结肠坏死、穿孔也有报道。
(4)Patiromer:Patiromer的活性成分主要是α-氟羧酸钙,体内外研究证实其呈剂量依赖性降钾,剂量15~30g/d增加15~20mmol钾排泄;如果限制钠钾饮食,Patiromer7小时内降低血清钾达0.23mmol/L;一项纳入603例高钾血症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证实其能将高血钾降至正常水平。一项52周开放性研究证实其安全性,其副作用表现为8.6%患者在治疗第1个月发生低镁血症。由于进行钾-钙交换降钾,可出现钙紊乱和异位钙化风险。为避免药物的相互影响,建议6h后服用其他药物。
(5)锆硅酸钠ZS-9:ZS-9是一种对K+、NH4+高选择性的晶体结构,大鼠体内试验证明其剂量依赖性降钾。一项纳入1101例高钾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其能有效维持正常血钾;一项为期28周的开放试验也证实了其安全性,胃肠道副作用较小,服用10g/d和15g/d的ZS-9发生水肿的副作用分别是6%和14%。45例血钾6mmol/lL的患者服用ZS-9的剂量为10g,1h降钾0.4mmol/L,2h降钾0.6mmol/L,4h降钾0.7mmol/L。
4、高钾血症的治疗人群
血清钾达到多少被认为是严重或者需要紧急治疗的观点不一。一般认为血清钾6mmol/L伴随心电图改变比较严重,血清钾6.5mmol/L需要紧急干预。然而一个小样本研究发现血钾6mmol/L的院外患者预后较好。一项纳入242例血钾6mmol/L的住院患者的试验发现延迟治疗也未出现死亡。
5、高钾血症的死亡风险
一项纳入245808例退伍军人为期1年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血钾5.5~6.0mmol/L的CKD患者其死亡风险是血钾5.5mmol6mmol/L时的死亡风险是血钾5.5~6.0mmol/L患者的13倍。血钾5.5~6mmol/L时的绝对死亡率是0.2%,血钾6mmol/L时的绝对死亡率是0.9%。
因此控制高钾血症与降低死亡率、延缓慢性肾脏病(CKD)进展、延缓透析、改善心衰预后等结局相关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否则,50年后高钾血症的治疗仍然令人沮丧。
6、人体缺钾的危害
严重缺钾可以造成各种组织的损伤,其中以肾和心脏受损最为严重。
缺钾时可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者有肠麻痹,腹泻和肠道梗塞。
钾对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关,当机体缺钾时可致全身乏力,四肢肌肉最为突出,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时可发生瘫痪。呼吸肌受累,可引起呼吸缓慢,严重时可造成呼吸困难或骤停而死亡。
缺钾可因心肌兴奋增高而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因心室颤动而致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