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是可以吃对乙酰氨基酚的。对乙酰氨基酚具有退烧以及止痛的功效,吃了以后能够改善发烧的情况。但是在服用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用药。
而且在服用药物的过程当中,还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一些温热的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宝宝发烧了,作为家长,你一定很担心。但别急,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安全使用退烧药的建议。首先,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因为适合宝宝的药物和剂量很重要。
?选对药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常用的婴儿和儿童退烧药。但务必遵医嘱哦!
?适量用药
严格按照医生或说明书上的剂量给宝宝喂药,避免过量。
????观察反应
密切注意宝宝是否有过敏、呼吸困难、皮疹等严重副作用,若有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避免混用
除非医生特别建议,否则不要同时使用多种解热镇痛药,以防副作用增加。
?补水
发烧会使宝宝脱水,确保他们喝足够的水、果汁或电解质饮料。
??物理疗法
除了吃药,也可以尝试温水擦拭身体、调节室内温度等物理降温方法。
?及时就医
若宝宝症状持续不减或恶化,发烧时间过长(超过3天),务必咨询医生。
对乙酰氨基酚
首选安全性高的退烧药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布洛芬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副作用相对较小。布洛芬有较强的退烧作用,会导致大量出汗,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者,肾功能不好者也要慎用。
阿匹斯林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临牀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尼美舒利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消炎痛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安乃近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
中药退热药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注意事项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的身体状况而定。身体素质好的3天左右就会好转,身体素质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要保持镇定。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高烧达到39.5℃以上,或者出现惊厥,不易叫醒,呼吸有喉喘,呼吸加快等不良情况应及时就医!
如果七个月宝宝晚上发烧,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测量体温
使用电子体温计或耳温计测量宝宝的体温。正常体温范围为36.5°C-37.5°C。
?给宝宝退烧药
如果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8°C,可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请务必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上的剂量给药。
??保持室内通风
打开窗户或使用空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降低宝宝的体温。
?给宝宝多喝水
发烧时,宝宝的身体会失去水分,因此需要给宝宝多喝水或其他液体,以避免脱水。
?让宝宝休息
让宝宝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有助于身体恢复健康。
?观察宝宝的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呼吸急促、皮肤发红、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小孩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度到37度之间,一般体温超过了37度就算是发烧的表现了。对于一些婴幼儿来说,机体的代谢率会快一些,体温要比常人稍微高一些,一般体温超过37.5度,算是发烧的现象。
??高烧危险
小孩如果出现了高烧的现象,是比较危险的,容易发生高热惊厥,会对孩子的脑细胞或者脑功能产生一些损伤,建议及时的使用退烧药来帮助退烧。
?药物治疗
一般体温大于38.5度的时候,可以给小孩口服小儿布洛芬混悬液,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来进行退烧的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
??物理降温
另外体温比较低的时候,在38.5度以下,如果没有高热惊厥的病史,或者抽搐的病史,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帮助退烧,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
????专业指导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