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放屁一般是相对较好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出现发烧的情况时,有可能会导致哭闹的情况发生,从而就会导致空气摄入过多,就会导致腹胀的情况发生,还有可能会导致痉挛的症状产生。如果体出现了放屁的现象,就说明发烧的情况得到了好转的现象。
护理婴儿的知识技巧与禁忌
关于黄疸:
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2--3天后出现,7天达到高峰,15天左右消退,黄疸值在12以下无需担心,多吃多拉即可,严重需要去医院照蓝光或药物配合。②黄疸期排便多,父母要勤换纸尿裤,洗完屁屁后要擦护臀膏防止红屁屁。
关于脐带:
未脱落前,脐带用棉签取碘伏或者75%医用酒精进行清洁,每天早晚各1次,15天左右脱落。保持脐带干燥才能早脱落。不要用手抠!
关于胀气:
①母乳喂养是含乳晕,不是含乳头,避免吸入空气:瓶喂宝宝注意奶瓶不要大力摇晃防止气泡被吸入引起胀气,用手心搓即可。②经常做排气操,顺时针按摩宝宝肚子,或用热毛巾给宝宝进行热敷、也可趴着来缓解肠绞痛;哭闹严重时可以尝试飞机抱。
关于鼻塞:
如果是轻微的,用热毛巾轻捂鼻子,让热气重鼻;如果影响呼吸,可以往鼻腔滴一滴鱼肝油,过一会儿宝宝就会打喷嚏把鼻屎喷出。
关于头型:
两侧换着睡,喂一次奶的频率换一次方向,新生儿不要枕枕头,3-4月龄的宝宝可以用1-2cm的枕头,7-8月龄的时候用3cm。
关于湿疹:
①湿疹不是因太湿产生,皮肤太干反而会加剧湿疹,过度清洁也会造成皮肤水分流失,注意日常的保湿工作,保持皮肤清洁和衣物干燥,尤其是皮肤褶皱处。②定期帮宝宝修指甲,避免指甲过长抓挠皮肤。③宝宝湿疹特别严重时,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膏。
关于红屁屁:
宝宝整天带着尿不湿很容易得尿布疹,需勤清洗,温水擦,不要用湿巾,轻度可涂橄油、茶油等,重度需使用药膏。
关于喂养:
①新生儿出生后半小时就可喂奶,越早下奶越快。②喂奶时,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不要平躺,喂完奶后竖抱拍嗝,防止呛奶。③不要再宝宝哭泣、欢笑或宝宝很饿时喂奶,吃的太急容易呛。
关于睡觉:
①禁止摇晃宝宝,可能会导致颈部损伤或脑部短暂性出血。②不要养成抱睡、奶睡、哄睡的习惯,防止以后受累。③白天拉开窗帘、晚上关灯,培养宝宝白天黑夜意识。
关于穿:
①给宝宝准备纯棉柔软透气的衣服,不要一次准备太多,宝宝长太快,衣服会经常换。②新生儿的体温要比成年人高,如果太热容易导致湿疹。③判断宝宝冷还是热,可以摸摸后颈部,新生儿的手腕神经末梢发育不完全,有点凉是正常的。
关于粑粑:
①新生儿肛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放屁带屎是正常现象。②母乳喂养每天8次左右大便,金黄色,稀糊状,小便10次左右:混合喂养每天3-6次,软条状,小便约8次。
关于洗澡:
①洗澡水保持在37-40°,室内温度在28°。②脐带掉落之前不要碰水,要用碘伏消毒。③给宝宝洗澡时要先洗干净自己的手。④洗完澡后可以给宝宝做抚触操,好处非常多。
关于发烧:
①多补充水分。用来补充发烧所流失的体液。②帮助散热降温,发烧是一种炎症,是宝宝身体自带的一种保护机制,发烧可以捂汗,但要在快痊愈的时候才可以。发烧初期应该及时散热,当宝宝体温呈现快幅度上升时,立即进行低温辅助(少穿、少盖、开空调等),在通风的环境中帮助散热。③喂宝宝母乳。一是增加抵抗力,还能安抚宝宝情绪;④当宝宝体温超过38.5°,就要给他服用婴幼儿专用的退烧药,可以先咨询医生。
其他 常识:
①宝宝出生后姿势还是维持在蜷缩的状态,这是正常状态,月份大了自然就直了。千万别用绳子把宝宝腿捆直,对髋关节发育不好,会影响宝宝一辈子。
②宝宝前三个月会有惊跳反射,动不动就把自己吓醒,闹得宝妈睡不好,可以用包被包起来。
③宝宝还没有出牙时,宝妈用纱布按摩牙龈,可以缓解出牙时的不适,减少长牙后磨牙、不进食的症状,长牙后用宝宝专用口腔清洁器,蘸水后轻轻擦拭乳牙和舌苔,然后慢慢过渡到牙刷。
④不要过早架着宝宝腋下,会影响关节发育。
⑤要经常和宝宝说话。
⑥宝宝抱姿:一月横抱、二月斜抱、三月竖抱或拖抱。
⑦建议不要给新生儿带手套,不仅会影响宝宝触觉发育,还会影响抓握能力的练习,导致精细动作延缓。
宝宝胃肠消化不良时,食物残渣在大肠内积存过久,肠道细菌会大量繁殖、分解,导致宝宝频繁放臭味浓烈的屁。如果宝宝还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发烧、腹痛等症状,需要警惕是否肠道感染,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及时拍嗝
宝宝吃奶间隙和吃奶后,大家要及时给他拍嗝。方法是:让宝宝挺直后背坐在妈妈腿上,妈妈轻柔拍打宝宝背部,直到他打嗝为止。
?注意饮食
大家在哺乳期要少吃果汁、咖啡、酵母、花生、花生酱和一些产气的蔬菜(比如洋葱、豆角和包菜等等)。另外,辛辣、生冷、刺激、油腻等食物也不宜多吃。如果宝宝放屁非常臭,且是奶粉喂养的话,应让他适当多喝水,少吃些辅食。
?按摩缓解
若宝宝消化不良,不妨给他做按摩。用手指按住宝宝的肚脐,沿着顺时针方向螺旋向外按摩,这样可以加快肠道蠕动,促进胃肠道消化吸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