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黄疸换血副作用有哪些

时间: 阅读:8050
新生儿黄疸换血副作用有哪些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9-08 10:00:37

它的作用就是减少血液中的胆红素,也就是为了减少胆红素对神经细胞的伤害,因为胆红素值越高,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带宝宝出去晒晒太阳,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给宝宝做好防晒,毕竟宝宝比较小,避免将宝宝晒伤了,大概15分钟左右就可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5 03:03:24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5 03:03:24

    1 母乳性黄疸:正常现象

    如果宝宝患有的是母乳性黄疸,那么黄疸开始时间为生后4—7天,会持续2个月左右,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无临床症状。这时宝宝20天了还没消是正常的。

    2 生理性黄疸:根据情况而定1.正常现象

    如果宝宝是早产儿,并且排除了其他病理性黄疸的可能性,确定是生理性黄疸,那么新生儿黄疸持续了二十天也是正常的。

    2.感染病毒或细菌

    如果宝宝是足月儿,那么通常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黄疸,4—5天后最明显,7—14天会自然消退,而20天还没消的情况可能是因为宝宝被病毒或细菌感染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使得肝脏无法很好的将间接胆红素转化为直接胆红素排出体外。

    3 病理性黄疸:及时治疗

    针对病理性黄疸,通常宝宝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这时我们需要到医院及时治疗才行。

    4 宝宝出生20天了黄疸还没消怎么办1.相关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是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那么找出具体疾病病因,有针对性的治疗疾病去除病因,病因消除后黄疸自然就会消褪。

    2.药物治疗

    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相应的退黄药物进行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以达到消除黄疸的目的。

    3.中医治疗

    还可以选择中医进行治疗,具体可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中药等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4.光疗

    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都可以使用光疗,可到有相关器械的正规医院进行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5.换血治疗

    换血治疗可以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致敏红细胞,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溶血症或早期胆红素脑病等的新生儿黄疸患儿。

    6.增加喂奶次数

    若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以适当增加喂奶次数(每24小时8~12次),促进宝宝排便、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目的。

    7.暂停喂奶

    当血清总胆红素>257μmol/L(15 mg/dl),可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人工喂养,需要时加以光疗,以缓解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 芍药
    回复
    2024-05-05 03:03:24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发生胆红素代谢紊乱,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使皮肤、粘膜、眼球等处出现异常黄色的现象,称为新生儿黄疸。据统计,6成的足月儿和8成的早产儿都会发生黄疸现象,前者通常在1周内发病,后者多发于出生胡24小时内。新生儿黄疸主要由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

      这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有现象。一方面,胎儿在母体为满足自身对氧气的需求拥有许多不成熟的红细胞。出生后,这些红细胞会逐步破裂,将大量胆红素释放到血液中去,使得血液中胆红素含量远高于正常值。另一方面,新生儿的肝脏还不那么健全,不能代谢如此多的胆红素。这就造成了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

     1.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含有可以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的孕二醇,这就降低了人体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从而发生黄疸现象。其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在达到峰值后,新生儿继续出现黄疸现象并有加重趋势,哺乳后尤其加重,停止哺乳后黄疸现象有所减轻,但恢复哺乳后依旧加重。此种黄疸不会引起新生儿身体不适,也不会影响其食欲,故对新生儿健康并无大碍,可用牛奶或奶粉代替母乳喂养,待病情有所好转后再给婴儿食用母乳。

     2.溶血性黄疸

      此类黄疸是由亲子血型不同而产生,以ABO溶血最为常见,发病率大于10%。亲子两代血型,与患病几率和严重性的关系,如下表:

    母亲血型 O型A型B型 婴儿血型 A或B型B或AB型A或AB型 溶血性黄疸几率 较高较低较低 病情严重性 较为严重较为轻微较为轻微

      该类黄疸一般在新生后一天内发生症状,随时间推移,病情日趋严重。

     4.感染性黄疸

      此病症是因为肝细胞被细菌或病毒所感染,代谢能力下降所致。其中,病毒感染大多发生于子宫内,以巨细胞病毒和乙肝病毒最为多见,细菌感染则容易产生败血症黄疸。此种黄疸的特点是持久不退,或退后有发,周而复始。

     5.阻塞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如果新生儿胆道出现了畸形发育,如胆道阻塞等,则会出现该型黄疸。其主要表现:出生1-2周后(有的新生儿会达到3-4周)出现相关症状,且病情逐步加重,甚至大便也变黄,或出现类似陶土样的白色。通过B超,可以发现并确认病情。

     6.药物性黄疸

      若是新生儿使用VK3、VK34,或新生霉素等药物,均有引发该病的可能性。

     7.其他

      某些遗传病可能是诱发因素。比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球形红细胞增多,?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新生儿黄疸的症状

      1.生理性黄疸:首发于面部和脖子,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通常在出生2至3天时出现,4至5天时可达到顶峰,约1周后大多可自行消退。症状较为严重的新生儿,黄染部位遍布全身,甚至呕吐物也呈现黄色,时间可持续至少1周,但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贫血和肝脾肿胀等现象。从发生几率上看,早产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几率高于正常新生儿,其程度也较为严重。

      2.溶血性黄疸:往往伴随有贫血和水肿现象,新生儿的肝脏、脾脏等也会随之肿大。

      3.感染性黄疸:有原发性疾病,往往伴随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黄疸,患儿食欲将严重下降,并有肝功能损害。

      4.阻塞性黄疸:皮肤泛黄或呈现绿色,肝肿大,硬化,大小便皆变深色,粪便呈现出类似陶土的灰色或白色。血胆红质超标,有出血的可能。部分病人会出现骨骼疏松。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现象,有如下几种治疗措施。

     1.光照疗法

      将新生儿全裸,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可以选择单面接受光照射,也可以两面同时接受照射。治疗时,需要将眼睛遮蔽避免伤害视网膜,另需将生殖器和肛门用尿布遮住。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身体内多余的胆红素将转化为某些水溶性物质,随尿液外排。该法可使新生儿胆红素含量回落到7毫克/公升。或用毯式黄疸治疗仪(形似一张毯子)包住新生儿周身来接受光照治疗,可达到相同效果。

     注意事项

      (1)该疗法一般不能连续使用超过4天,4天不愈者需考虑换血疗法。

      (2)主要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结束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2.换血疗法

      此为严重溶血性黄疸患儿之急救措施。该疗法的机制:

      (1)可以将体内免疫抗体排除体外;

      (2)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降低;

      (3)改善因溶血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作用,如贫血、供氧不足等。

     3.阻止胆红素再吸收法

      通过给予新生儿母乳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消化道益生菌群。这些益生菌群可以将胆红素分解并使之由粪便排出体外。或给予新生儿口服活性碳来防止胆红素的再吸收,此法宜与光照疗法联用。

     4.酶诱导剂疗法

      典型的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以激发肝细胞的功能,使胆红素由游离状态转化为结合状态,与可拉明联用疗效更佳。注意:如果黄疸时间较长,病情较为严重时,应考虑病理性黄疸之可能,应接受光照疗法,并带婴儿做进一步的体检。

     5.白蛋白

      白蛋白可吸附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阻止其与大脑细胞结合。该疗法对治疗核黄疸有良好效果。

     6.肾上腺皮质激素

      该类产品阻碍抗原和抗体相结合,进而减少溶血。同时加强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加速胆红素的葡萄糖醛酸化。可口服强的松,或静滴氢化可的松。因有诸多副作用,故病势一旦好转,应予以减停。不建议与光照疗法合用。鉴于该类药物的抗免疫作用,故感染者谨慎使用。

     7.中药

      如消黄利冲剂、三黄汤等药剂。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5 02:02:14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皮肤和眼睛白色部分呈黄色的情况。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超过50%的新生儿患有这种疾病。早产儿黄疸尤其常见,且男孩患病的概率大于女孩。它通常出现在宝宝生命的第一周。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黄疸是如何引发的以及黄疸的症状。

    一、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黄疸是由胆红素过多引起的,胆红素是一种废物,在红细胞分解时产生。它通常在肝脏中分解并从粪便中排出体外,在新生儿出生之前,它有不同形式的血红蛋白。一旦他们出生,他们很快分解旧的血红蛋白。这会产生高于正常水平的胆红素,必须通过肝脏从血流中过滤出来并送至肠道进行排泄。然而,不发达的肝脏不能过滤出胆红素,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过多)。

    二、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危险因素有哪些?

    1、早产。早产儿肝脏严重不发达,排便次数减少,这意味着胆红素过滤缓慢且不常排泄。

    2、母乳喂养。没有从母乳中获得足够营养或脱水的新生儿更容易发生黄疸。

    3、ABO血型不相容。当母亲和新生儿血型不同时,母亲的抗体会穿过胎盘并攻击胎儿的红细胞,从而加速分解。

    三、新生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

    1、新生儿黄疸最普遍的征兆是黄色皮肤和巩膜。通常从头部开始,并传播到胸部,胃部,手臂和腿部。

    2、儿童嗜睡,喂养不良,黄色的腹部或四肢。

    3、苍白的粪便。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应该有绿黄色的粪便,而喂奶瓶的新生儿应该是绿芥末色

    4、深色尿液。新生儿的尿液应该是无色的。

    对于足月出生的其他健康新生儿来说,新生儿黄疸很少会成为危险因素,它往往会自行消失。但是如果需要治疗,新生儿倾向于对非侵入性治疗作出反应。在少数情况下,未经治疗的新生儿黄疸可能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所以了解黄疸的症状并且及时采取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刚出生的婴儿头尖怎么办才好

新生儿拍x光片的危害是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