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是可以喝蜂蜜水的。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发烧情况,可以适当的喝蜂蜜水,从而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疾病的恢复有帮助。
宝宝发烧可能跟体内存在炎症有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莫西林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
可以冲蜂蜜水喝。
蜂蜜味甘、性平,对发烧、咳嗽没有副作用,但不能确定治好发烧、咳嗽。虽说蜂蜜归脾、胃、肺、大肠经,能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主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军皮)裂。但对发烧就不一定有效。
发烧的医学术语是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或腋窝体温检测6-10分钟超过37.4℃可定为发热),其机理是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EP)的产生并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反馈示意图体温调节中枢,更进而导致发热中枢介质的释放继而引起调定点的改变,最终引起发热。
发热的原因诸多,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外致热原(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和内致热原(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内生致热原(EP)来自体内的产EP(细胞)如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6(IL-6)等。EP作用于位于POAH(下丘脑前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致使正、负调节介质产生发热(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所以发热原因不明、不知何病、蜂蜜是不能治的。要想治好病,必须经医院通过各种仪器检查诊断后,才能对症下药。
在未诊断前可作些物理的或药物的退热处理:1、物理降温:当体温没超过38.5℃时,可35%—45%的酒精或温水进行擦浴(主要部位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大腿根部),这样能达到退温的效果;有条件可用毛巾包裹冰块(冰棍)之类凉的敷在额头,有一定效果。2、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泰诺林、美林等,但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附:蜂蜜小常识:
蜂蜜(别名:石蜜、岩蜜、石饴、蜜糖、蜂糖),是蜜蜂采集花蜜经自然发酵而成的黄白色黏稠液体,营养成分(100克NRV%):能量1450千焦17%、脂肪2.5克4%、碳水化合物79.8克27%、纳25毫克1%。化学成分(100克)是果糖40克、葡萄糖30克、蔗糖0.3克、水分17克、酶值15.9、酸度1.5。蜜的比重为1.401~1.443。
如何认识真蜂蜜:
1、光泽及颜色:淡黄(琥珀)浅淡色(浅白色)为佳;光泽不是很透亮。
2、含杂质鉴别:可以用烧红的铁丝插入蜜中,冒气的是真蜜,冒烟的有假。将蜂蜜和水按1∶5的比例混合,放置一天,无沉淀者为佳品。
3、含水鉴别:蜂蜜滴于白纸上,纯正蜂蜜成珠状,不会渗开,而掺水蜂蜜则会渐渐渗开,渗开速度越快,掺的水分越多。
4、重金属鉴别:取蜂蜜一汤匙,加入小半杯很浓的凉绿茶中,如蜂蜜已受重金属污染,茶水中的单宁会与蜂蜜中的重金属起化学作用,生成灰色或褐色、黑色盐类。颜色越深,说明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也越重。
5、淀粉鉴别:将少量蜂蜜放入杯中,加适量水煮沸,待冷却后滴入几滴碘酒摇匀,如果溶液变成蓝色或红色、紫色,说明蜂蜜中掺有淀粉类物质。
6、含糖鉴别:掺有糖的蜂蜜其透明度较差,不清亮,呈混浊状,花香味亦差。掺红糖的蜂蜜颜色显深,掺白糖的蜂蜜颜色浅。可用两手指揉搓,以感到粘腻为好,有颗粒感的则含糖。
7、口感鉴别:真蜂蜜香甜可口,有轻微淡酸味,结晶块入齿即酥,含之即化,而假蜂蜜有苦涩味,结晶块咀嚼如砂糖,声脆响亮。
8、味道鉴别:真蜂蜜有淡淡植物味花香,假蜂蜜闻起来有刺鼻异味或水果糖味。
9、结晶鉴别:真蜂蜜结晶较为松软,放在手指上能很容易捻化有细腻感。而假蜂蜜析出的白糖沉淀较为致密,放在手指上捻时有沙砾感。
蜂蜜的营养价值相信我们都有耳闻,其实蜂蜜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糖浆类的药物都加入了一些蜂蜜,那么孩子发烧可以喝蜂蜜水?
最好不要,首先,灰尘中和土壤中往往含有被称为肉毒杆菌的细菌,蜜蜂在采取花粉酿蜜的过程中,有可能会把被污染的花粉和毒素带回蜂箱。年纪幼小的婴儿体内,几乎没有可以对抗肉毒杆菌的机制,所以这微量的毒素可能会使婴儿中毒。
其次,周岁以内婴儿的饮食结构应是母乳加添加辅食,不主张给宝宝额外添加别的食品,即便是很有营养的蜂蜜。
第三,婴儿的味觉在出生后是不健全的,只有在4个月以后才开始建立,如果过早地给宝宝添加太甜的食品,如蜂蜜,则很可能会影响宝宝将来的味觉功能。
第四,蜂蜜储存不当易变质,而宝宝的抵抗力又弱,大人吃了没事的蜂蜜,宝宝吃了则可能导致疾病的产生。
第五,有的蜂蜜中有少量蜂王精,后者含有激素,很可能令宝宝早熟。
孩子发烧治疗方法
1、孩子风寒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风寒发烧
风寒发烧的中医辨证要点:清鼻涕,清稀痰,淡红舌,不出汗。
判断孩子是否风寒发烧,一定要完全符合以上证型,才可以确定,只要有一个不符合就要继续辨证,比如说孩子的鼻涕、痰液不是清稀的,而是黄的,就说明是化热了;或者孩子的舌头是红色的,也说明是化热了;或者孩子老是出汗,也不是风寒发烧,家长一定得综合起来判断才行。
②治疗孩子风寒发烧的食疗方:葱姜豆豉汤
配方:
葱白1 段(留根须)、生姜2片(带皮)、淡豆豉(药店买)5 克。
用量:
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
具体方法:
葱白切成3厘米长短的一小段,鲜姜切成一元硬币大小、薄厚的2片,放5 克淡豆豉,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2、孩子风热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风热发烧
风热发烧的中医辨证要点:黄浊涕,黄黏痰,红肿痛(舌头、咽喉、扁桃体、淋巴结),微有汗。
②治疗孩子风热发烧的食疗方:菊薄豆豉汤
配方:
菊花6克、薄荷6克、淡豆豉5克。
用量:
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
具体方法:
菊花、薄荷、淡豆豉用水煮,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
3、孩子积食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积食发烧
积食发烧的中医辨证要点:不想吃,肚子胀,口异味,红厚黄,便不调,睡不香。
事实上,除了上边提到的三点之外,积食的症状还有:呕吐酸臭或不消化食物、口腔溃疡、手足心热、汗出以及过敏等,但这些都不是必然出现的,所以家长主要还是以上述三组症状作为判断证型。
②治疗孩子积食发烧的食疗方:山楂陈皮大麦汤
配方:
山楂8克、陈皮6克、大麦8克。
用量:
三岁以内的孩子,一次喝小半碗。三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喝半碗。六岁以上的孩子一次可以喝多半碗或者一碗。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
具体方法:
山楂、陈皮、大麦用水煮,煮开锅后再熬5分钟即可。饭后半小时以上服用。
4、孩子夹惊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夹惊发烧
夹惊发烧的中医辨证要点:惕哭闹,睡不安,手足动。
②治疗孩子夹惊发烧的外用疗法:菊花枕
用药:
100克白菊花、100克绿豆衣、200克蚕沙。正规中药店可买到。
菊花枕是治疗孩子惊吓上火的一个特别好的外治方法,源自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是专门针对小儿容易化热生火的体质特点而制。
5、孩子寒包火型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寒包火型发烧
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烧的初期多是风寒发烧,但如果孩子的体质偏热或治疗不当,便可能很快转变成风热发烧,这个由风寒发烧向风热发烧转变的中间状态,就叫作“寒包火型发烧”,又称外寒内热型发烧。
“寒包火”,顾名思义,就是寒在外、火在内,内火被外寒给包住了。此时,孩子的皮肤肌表是风寒发烧的特点,表现为发烧、不出汗,但再往里走就表现为风热发烧的特点了,表现为鼻涕、痰变黄变稠,舌头变红,舌苔变黄。同时,咽喉、扁桃体、淋巴结也可能变得红、肿、痛,并且因为风寒邪气入里化热,所以孩子也可能会出现心烦哭闹等症状。
②治疗孩子寒包火型发烧的中成药方:麻杏甘石颗粒
孩子有寒包火型发烧,家长可选择麻杏甘石颗粒。
具体用量:
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成人的三分之一量,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二分之一量,六岁以上的孩子按成人量服用。服至微微汗出烧退后即可。
6、孩子少阳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少阳发烧
首先是往来寒热——孩子一会儿感觉到冷,一会儿感觉到热,或一会儿发烧,一会儿又不烧了,这就叫往来寒热。除了往来寒热外, 孩子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口苦、嗓子干或红肿、眼睛发红、发酸、看东西有黑影,或者常常流泪,以及耳痛、耳痒、耳聋、心烦哭闹、不想吃饭、舌边尖红、苔白微黄等症状。
少阳发烧的症状比较多,也比较杂,不一定会全部出现。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发烧后,以上症状中有三个症状同时出现,比如往来寒热、恶心、口苦,或发烧、呕吐、嗓子干等,那么我们基本就可以判定这个发烧是少阳发烧了。
②治疗孩子少阳发烧的中成药方:小柴胡颗粒
和解少阳,可以给孩子服用小柴胡颗粒。
具体用量:
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成人的三分之一量,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二分之一量,六岁以上的'孩子按成人量服用。
7.孩子寒湿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寒湿发烧
寒湿发烧,除发烧本身外,首先的表现便是头痛昏重。如果孩子在发烧的同时总是抱着头,或者总敲头,那么我们就要考虑,这个发烧可能是寒湿发烧。同时,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胸脘痞闷、不想吃饭、上吐下泻等症状,都是湿浊之气影响胃肠功能的表现。吐泻,是身体本能地想把寒湿之气排出去;不想吃饭、胸脘痞闷,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症状也可以辅助家长判断孩子是否是寒湿发烧,比如身体倦怠、肌肉发疼、干什么都懒得动等。因为引起发烧的是寒湿性的邪气,并且孩子脾胃的阳气也比较受伤,所以寒湿发烧的舌象是偏淡色的胖大舌、白腻苔,并且水滑。舌苔水滑的原因是因为孩子的体内有湿邪,那么,白腻是什么意思呢?苔白,说明体内并没有热,邪气是偏寒性的;苔腻,则是因为有湿浊之气盘踞在体内,所以在舌面上表现为厚厚的、非常致密的一层舌苔,就像奶油雪糕一样。
②治疗孩子寒湿发烧的外用疗法:藿香正气水贴肚脐
可以用卫生棉球蘸藿香正气水后,用胶布固定贴在孩子肚脐上。藿香正气水里有很多祛寒除湿的药物,寒湿之邪一除,则发烧、头重如裹、胸脘痞闷等症状自然就好了。
用藿香正气水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1、藿香正气水里有酒精,孩子皮肤很娇嫩,尤其是肚脐则更为娇嫩,因此贴上去孩子可能会感觉到刺痛。所以,如果孩子还小,可以用藿香正气胶囊,把胶囊里的颗粒倒出来,用温水调匀以后贴肚脐。
2、贴到孩子微微汗出,不发烧就可以了,不可贴太长时间,否则容易上火。
8.孩子湿温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湿温发烧
湿温发烧的症状,基本上就是风热发烧、少阳发烧和寒湿发烧的结合,如往来寒热、微有汗出、流黄涕、头重如裹、胸脘痞闷、恶心、吐泻、倦怠身疼、口苦、嗓子干或红肿、眼睛发红、发酸、心烦哭闹及不想吃饭等。
湿温发烧后,因为邪气化热的缘故,所以虽然舌头也胖大,但却不像寒湿发烧一样颜色偏淡,而是要偏红一些,尤其是边尖较红。同时,舌苔也不再是白腻水滑,而是变为白中带些黄色发腻了。
②治疗孩子湿温发烧的外用疗法:用小柴胡颗粒、藿香正气水给孩子贴肚脐
孩子湿温发烧用小柴胡颗粒兑藿香正气水给他贴肚脐即可。如果孩子能口服这两味药,就更好了。
口服用量: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成人的三分之一量,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二分之一量,六岁以上的孩子按成人量服用。
9、孩子营卫不和型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营卫不和型发烧
事实上,还有一种发烧,也是流清稀的鼻涕,吐清稀的痰,舌头也是淡红色的,但是却会出汗,并且是时不时地出虚汗,出得还挺多,烧却怎么也退不了,同时,还伴有怕风、鼻子堵等症状。
②治疗孩子营卫不和型发烧的中成药方:桂枝颗粒
营卫不和型发烧,可以服用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方子桂枝汤做成的中成药——桂枝颗粒。
具体用量: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成人的三分之一量,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二分之一量,六岁以上的孩子按成人量服用。
喝完桂枝颗粒后,再喝点儿热大米粥,然后盖上被子好好睡上一觉,待周身微微汗出后,烧自然就退了。
10、孩子阳虚发烧
①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阳虚发烧
首先,孩子也发烧,并且像风寒发烧一样不出汗。同时,孩子还会表现得比较怕冷——虽然风寒发烧的孩子也怕冷,但并不像阳虚发烧这么厉害——总喜欢在暖和的地方待着,总喜欢用衣服或被子捂着身体以保暖。
此外,孩子的状态也会变得很“蔫儿”,面色也不是红扑扑的,而是有些淡白,没有光泽,甚至晦暗,而不像风寒发烧的时候,孩子的面色基本正常,精神也好,该吃吃、该睡睡、该玩玩。除此之外,舌象也很重要。风寒发烧的时候,孩子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但是阳虚发烧时,就一点儿也不红了。因为孩子的阳气偏虚,热量偏少,所以舌头的颜色也比口腔黏膜内壁的颜色要淡,舌苔也发白。
②治疗孩子阳虚发烧的中成药方:麻黄细辛附子颗粒
阳虚发烧的中成药可以选择麻黄细辛附子颗粒,也是医圣张仲景的方子。
具体用量:一般情况下,三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成人的三分之一量,三岁以上六岁以下的孩子一次吃二分之一量,六岁以上的孩子按成人量服用。
病情分析:小孩发烧可以喝蜂蜜水
意见建议:一般来说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不适宜喝蜂蜜水,1岁以上可以。
另外发烧是要进行退烧才行的,光喝蜂蜜水是不行的。肺热容易引起感冒、咳嗽等,蜂蜜具有很好的润肺功效,还可以清理肠道是家家必备的好东西哦,大家记住一定是纯蜂蜜(没有加工过的蜂蜜)效果才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