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多久逗他有反应

时间: 阅读:11697
新生儿多久逗他有反应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10-13 20:40:43

刚出生的宝宝他是没有办法看到你逗乐他的,因为他的视线范围是有限的,大多数刚刚出生的宝宝,如果出现微笑的情况,是属于一种无意识的微笑,等到宝宝两个多月三个月的时候他就可以很好的被家长逗乐了,所以等到孩子两个多月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对他实施早教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05 14:14:41

    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做为两个孩子的妈妈,针对这个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首先, 从相貌上来看,不管宝宝相貌如何,自己家的宝宝都感觉最可爱、最好。

    刚出生的婴儿,虽然皮肤红红的、皱皱巴巴的,一着急或者大哭的时候,额头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像极了小老头,这时候也感觉宝宝丑得可爱。就连一哭起来,像极了震天雷的哭声也感觉美妙动听,有忍不住想亲一下的冲动。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初生的婴儿,只有一系列笼统的反射。随后的发展便是组织自己的感觉与动作以应付环境中的刺激。 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会对大人的挑逗做出相应的反应。你对他严肃,他会瘪嘴;一逗他笑,他就会咯咯地笑,嘴角还流着口水,可爱极了,看着就让人有亲一口的欲望。

    等宝宝到七、八个月,这时候宝宝长开了。脸蛋饱满,皮肤白嫩;眼睛清澈明亮,忽闪忽闪的;小嘴巴嘟嘟的,不管是厚嘴唇,还是薄嘴唇,都是那么精致,忍不住想亲一口。自己整天看都感觉赏心悦目,特别被外人那么一夸赞,更想去亲一口。

    其次, 宝宝是妈妈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其中的艰辛只有做妈妈的清楚。看着宝宝健 健康 康地来到人世,一天天抚养他长大,虽然很累,但是幸福的。所以,妈妈看着可爱的宝宝,就像艺术家欣赏自己的作品,心里是成功的,满足的。

    再次, 宝宝是爸爸妈妈爱情的结晶,也是父母爱情幸福与美满的见证。婚姻在有了孩子以后才是完整的,夫妻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可爱,父母心里是欣喜的,自然想去亲一口。

    最后, 从长远来看,一定程度上讲,孩子不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还是父母素养的延续。孩子遗传父母身上的骨血,父母抚养教育孩子长大成人,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影响孩子的人生。孩子的优秀,与父母的付出分不开。

    虽然孩子还是个宝宝,但是父母看着可爱的他,心里会有各种美好的憧憬和成就感的。毕竟孩子还小,不懂太多语言交流,父母就用肢体动作,比如亲吻他,表达对他的爱,每一个亲吻,都代表父母浓浓的爱意。

    我家两个孩子小时候也挺可爱的,平时也是忍不住想去亲一口。特别每次带出去玩,别人一说:你家宝宝好可爱,那时,当妈的心里更是美滋滋的,感觉自己辛苦都值得,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可爱。不知这是不是当妈的通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哈哈,我家宝宝也是每天都被亲,答案就是这是我们表答爱的方法,为了宝宝 健康 我家规定每天最多亲一下[捂脸]

    不是有句老话吗“庄稼别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灵光一闪]

    毕竟孩子自己生的,长相、神态、习惯、秉性都有自己或另一半的影子,自然是越看越顺眼了[大笑]能看到他的点滴变化,能猜到他的主意想法,又是他身边无所不能的“超人妈妈或爸爸”,一直被崇拜,一直被需要,自然也会很爱他啦[耶]

    所以啊,你会羡慕别人的任何东西,唯独孩子,还是自己的好[灵光一闪]就算有时被逼疯,会打骂,动完手不还是会内疚自责吗,跟自己孩子置什么气呢。咋看咋顺眼,打完了还是看着顺眼[呲牙]

    因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我生的我可以亲,可以骂,甚至是小小的惩罚,但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行,有护犊子心里,这是每个母亲都有的经历

    自家孩子,当然觉得最可爱啊。我也会经常亲宝宝的脸。不过我家宝宝总是很嫌弃,亲他一下,他还拿手擦脸,觉得有口水。

    看见宝宝可爱就想亲,当然这肯定是 喜爱宝宝的一种表达方式!

    同时,这种行为也是 自然界几乎所有动物的天性

    那为什么人们看见自己特别喜爱的人或物就想亲呢?

    1、人类的进化过程使嘴部神经非常敏感

    人还是婴儿的时候,本能的会用嘴去寻找妈妈的乳汁,获取成长的能量,这种本能的需求促使嘴部神经成熟的比较快,并且要比其他部位敏感得多。

    2、亲亲能更好的表达亲密关系

    人们在表达爱情、亲情等亲密关系的时候,都喜欢用嘴去触碰对方的身体,嘴部敏感的神经可以把感知到的信号转化成一种兴奋的刺激。

    3、亲亲更能让人有强烈刺激感

    因为嘴部神经非常敏感,所以一个简单的触碰都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刺激感。


    用亲亲表达喜爱也是自然界动物们的天性

    1、 有一种观点认为,亲吻源于“嘴对嘴喂养”,也就是妈妈先讲食物嚼烂然后再喂养到孩子嘴里,在很多小动物们出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就是靠这种方式来获取食物的;

    2、 在很多动物之间也存在各种饱含感情的亲亲行为,比如黑猩猩,,他们在打完一架之后,时常会表现出这种行为以表示和好。

    3、 当然,有研究已经表明,有亲亲行为的不只是猩猩这类的灵长类动物,很多非灵长类动物之间也会用这种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喜爱,比如兔子、猫鼬等。

    最后提醒!与宝宝亲密接触时,请确保大人的卫生和 健康

    成人的口腔里存在很多细菌和病毒,随便亲吻孩子可能会传染疾病给孩子,比如:患感冒、口腔疾病或肝炎、结核等传染疾病的人亲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得病。

    另外,成人脸上的化妆品、口红大部分含香料和各种化学物质,直接与孩子接触,会伤害孩子稚嫩的皮肤,可能造成孩子得皮炎等疾病。

    所以,如果有人用亲吻来表达对宝宝的喜爱,妈妈一定不要不好意思,为了宝宝 健康 要学会委婉决绝,因为你并不能确保对方唾液里是否携带尼古丁、一氧化碳、各种病菌病毒等对宝宝 健康 有害的东西。

    作为一名二胎宝妈,我能说我到现在都没亲过我女儿吗?

    这个问题其实特别简单,小孩子小的时候白白嫩嫩的大家看着都喜欢,然而有些亲戚觉得表达喜欢的方式就是亲近,也包括亲亲,我老公就是这样,我很喜欢骂他,因为其实很多细菌,特别在小孩很小的时候。抵抗能力很差的时候。我公公婆婆更厉害,喜欢亲嘴唇,我因为这个事还争吵过,我公婆说我老公当初喂饭都是他们嚼着喂的也没什么,就我们现在孩子养的娇,我当时就发火了,

    说真的自己的孩子自己注意,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该说的还是要说。这样对孩子好,其实因为亲吻出事的例子也有。

    我也是一样的,我家也有萌宝一枚。我也看到宝宝会去亲,我可能会觉得这个是母性泛滥吧

    这是一个母亲的天性,也就是母爱的呈现方式之一!

    我的儿子出生5斤,很瘦,很小,不过,我当时并没有觉得我儿子很小,可能当时是冬天吧,裹的比较厚,但是,实际上是皮包骨,身上没什么肉,很干巴,当时觉得,我儿子好可爱啊,好乖啊

    后来我儿子在我的母乳的帮助下,长得胖嘟嘟的,感觉每天都亲不够他,不过,又不敢亲他的脸,就每天亲他的脚,觉得,除了屎,他全身都是香的,我简直太爱我儿子了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5 14:14:41

    3个月的孩子,头能够随自己的意思转来转去,眼睛随着头的转动而左顾右盼。大人扶着孩子的腋下和髋部时,孩子能够坐着。
    3个月的孩子,头能够随自己的意思转来转去,眼睛随着头的转动而左顾右盼。大人扶着孩子的腋下和髋部时,孩子能够坐着。让孩子叭在床上时,他的头已经可以稳稳当当地抬起,下颌和肩部可以离开桌面,前半身可以由两臂支撑起。当他独自躺在床上时,会把双手放在眼前观看和玩耍,扶着腋下把孩子立起来,他就会举起一条腿迈一步,再举另一条腿迈一步,这是一种原始反射。到6个月时,他的下肢才能掌他的全身。
    3个月的孩子在语言上有了一定的发展,逗他时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快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地发出咿呀的学语声,似乎在向妈妈说着知心话。
    3个月的孩子视觉有了发展,开始对颜色产生了分辨能力,对黄色最为敏感,其次是红色,见到这两种颜色的玩具很快能产生反应,对其他颜色的反应要慢一些。这么大的孩子就已经认识奶瓶了,一看到大人拿着它就知道给自己吃饭或喝水,会非常安静地等待着。在听觉上,发展也较快,已具有一定的辨别方向的能力,听到声音后,头能顺差响声转动180。

  • 半夏
    回复
    2024-05-05 14:14:41

    从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孩子就会发出伊呀学语的声音,如a—a、h—h、k—k等单音,到半岁左右,孩子就会发出m-m-m-m、b-b-b-b等等声音,有些父母听后常常高兴得心花怒放,以为孩子真的会叫“爸爸”、“妈妈”了。其实,这还不是婴儿真正的语言,他更不懂词意,然而语言的发生就是从这儿开始的,所以说乳儿期称为“语言前期”。
    要想孩子早点学会说话,从两三个月开始就要不厌其烦与孩子搭话,虽然最初宝宝听不懂母亲的话,但母亲或其他家人反复的语言会在孩子身上慢慢地起作用。语言可以刺激宝宝的听觉,而说话的口形及神态又在宝宝视觉中留下印象,反复重复多次以后,言词的声音便开始成为物体或动作的信号。

  • 芍药
    回复
    2024-05-05 13:13:31

    在我们国家,平均不到2秒钟就出生一个人,每一分钟就有38人出生。这些新生儿宝宝,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新生儿宝宝的一个重要指标??新生儿必须有的4个正常反射。

    一、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

    吸吮反射是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一种,指的是在宝宝饥饿时,将乳头、奶嘴或手指放在宝宝的嘴里,宝宝会进行积极的吸吮。吸吮反射,在宝宝出生3-4个月后会自行消失,逐渐被主动的进食动作所代替。但在睡眠和其他一些场合,婴儿仍会在一段时期内表现出自发的吸吮动作。

    为什么会有吸吮反射?这是因为,初生婴儿的咀嚼功能尚未完全,只能通过吸吮动作来摄取母奶或配方奶,因此将如棉花棒或手指头等物体放进婴儿嘴巴里时,婴儿便会自然地出现吸吮的动作。

    二、觅食反射(rooting reflex)

    觅食反射,指当用手指触碰新生儿一侧的口角或者脸颊,宝宝会转向碰触的这一侧去寻找。比如,当新生儿面颊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出现寻觅乳头的动作。用手指抚弄新生儿面颊时,他的头也会转向刺激方向。

    觅食反射,也称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生需求。当有物体碰触到他的嘴角,婴儿会试图寻找到物体来源并做吸吮的动作。也因此婴儿在出生后,医护人员都会尽快将他抱到妈妈的身边,让婴儿与妈妈开始有一些肌肤接触。

    三、拥抱反射(moro reflex)

    拥抱反射是婴儿最具防御性的反射,让3-4个月以下的宝宝平躺,让宝宝握住我们的双手,把宝宝稍微提起,然后放开宝宝,宝宝恢复平躺之后,会出现双手向外展,再向前拥抱的动作。

    家长会发现,如果让刚出生的宝宝平躺着,你把手指放到他的小手里,他会马上牢牢地握住。这时可以很轻松地将宝宝拉起来,使他的上半身离开床面。将手指从宝宝的掌中抽出,宝宝会仰面倒下。

    四、握持反射(grasp reflex)

    当我们手指通过宝宝的尺侧,放进宝宝的手掌心,这时候宝宝会紧握我们的手指,这就是握持反射。正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就会有握持反射,握持反射在宝宝2个月后逐渐减弱,宝宝4~6个月会逐渐消失。如果我们把手指放在宝宝的手心,宝宝没有积极抓握,家长就要警惕宝宝是否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

    小tips

    以上4种反射,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始反射。需提醒家长的是,检查宝宝是否有这4个反射,应该是在宝宝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切勿在宝宝困了,想睡觉的时候测试。此外,一些比较复杂的反射,比如巴氏反射等等,是宝宝在医院时医生就要帮我们检查的,这些反射,家长就不必过分钻牛角尖,一定要自己弄懂。

宝宝发烧用不用盖被子吗

刚出生几天的婴儿手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