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观察,如果宝宝的呼吸是比较急促的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呼吸中枢发育的不是很好或者肺部发育的并不完善,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可以多观察宝宝,这时候身体抵抗力比较差,有可能会出现感冒,就会出现持续呼吸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多给宝宝喝些水,也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小儿专用的感冒药。
呼吸的快慢受精神因素的影响很大,紧张时就会增快。所以数呼吸次数时必须让病儿安静,使呼吸处于自然状态。
一般数病儿胸、腹起伏运动的次数就可以。呼吸与脉搏最好同时测量,因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即一次呼吸的时间约为三至四次脉跳。测呼吸时不仅要数每分钟的次数,还要观察呼吸快慢是否一致,深浅是否均匀,有无呼吸困难的表现。正常呼吸是均匀、平衡、有规律的,吸气略长于呼气。新生儿呼吸可发生快慢、深浅不匀的情况,这也不一定是有病的表现。
各个年龄期儿童呼吸次数也不一样,年龄越小呼吸次数越多。正常儿童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新生儿期刊35--45次,周岁左右为30--40次,2--4岁为25--30次,5--10岁为20--25次,11--14岁为18--20次。高烧、肺部有病、心脏病、贫血时呼吸加快;某些药物中毒、脑子有病时呼吸变慢。呼吸过速或过慢,深浅不匀,快慢不一致,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
三方法判断新生儿是否呼吸异常
1、呼吸的频率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宝宝在出生后1个月内的呼吸频率约为35-45次/分钟,在初生2周内呼吸往往有波动,会有短暂的呼吸频率增快甚至超过80次/分,这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的成长,呼吸频率会慢慢下降,婴幼儿期呼吸频率降为20-30次/分。如果宝宝的呼吸频率超过以下次数,则为呼吸增快。
2、两个月以内的宝宝,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的宝宝,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的宝宝,呼吸频率≥40次/分钟。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呼吸过慢,甚至呼吸暂停,这也属于呼吸异常。
3、呼吸的节律和深度
宝宝在安静的状态下,呼吸平顺而有规则,并且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看到宝宝呼吸不规则,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喘息式呼吸,甚至看到宝宝的胸壁下部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即为呼吸异常。
呼吸的声音
宝宝在正常情况下呼吸没有声音,宝宝出现呼吸异常时,呼吸的声音会变得很大、嘈杂,甚至可以听到喘鸣声、哮鸣声等。
宝宝呼吸异常不同于打鼾
1、宝宝仰睡(面向上)时易打鼾,因面部朝上而使舌头根部因重力关系向后倒,半阻塞了咽喉处的呼吸通道。改变睡姿这种情况并不是病态,但妈妈还是应该加以重视,长此以往就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影响,排除问题的关键是试着给宝宝换一个姿势。平时宝宝睡觉时也一定要养成右侧睡觉的习惯。
2、宝宝的呼吸通道,如鼻孔、鼻腔、口咽部比较狭窄,稍有分泌物或黏膜肿胀就易阻塞。故半岁内的宝宝常有鼻音、鼻塞或喉咙有杂痰音。
3、当宝宝感冒造成喉咙部位肿胀、扁桃腺发炎、分泌物增多时,更易造成气流不顺而鼾声加重。
4、小儿打鼾的预防与治疗
儿童打鼾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平衡,保持作息时间有规律性。如果发现孩子睡眠过程中有打鼾,呼吸不畅,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情况,必要时带到医院专门做个检查。如果有必要,是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的,如扁桃体的摘除,腺体的刮除,上下颌的整形矫正,还有鼻腔的手术等,都是治疗儿童呼吸障碍的有效措施。
预防儿童打鼾还要注意在营养方面要保持均衡,防止因营养过剩而出现肥胖,保证他们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减少夜间的剧烈活动。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孩子身体素质,减少罹患各种急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避免炎症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呼吸异常?
方法一:数1分钟呼吸次数
妈妈可以数出宝宝1分钟呼吸次数,来决定宝宝是否有呼吸增快或缓慢。可以在宝宝安静或睡眠状态时数宝宝的呼吸次数,因为如果宝宝害怕、咳嗽、哭闹或恼怒,都会影响他的呼吸,则无法正确地数出宝宝的呼吸次数。数呼吸的方法有:
1、观察宝宝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情况。宝宝的腹部或胸部的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一般情况下,即使宝宝穿着衣服,也可以看清他的腹部或胸部的起伏,如果看不清,家长可以掀起宝宝的衣服后再观察,还可以将一只手轻轻放在宝宝的腹部或胸部来感觉宝宝的起伏运动。
2、观察棉花纤维的来回运动情况。用一根棉签,将棉签上的棉花抻出细细的棉纤维,将棉签放在宝宝的鼻孔处,计数棉纤维的来回运动,一个来回为一次呼吸。
除以上两种方法外,如果家中有听诊器,妈妈也可以将听诊器直接放在宝宝胸部听呼吸音,计数呼吸次数。
方法二:观察胸凹陷
观察宝宝的胸壁的下部(靠下边的肋骨),如果宝宝在吸气时胸壁下部凹陷下去,表明宝宝有胸凹陷。宝宝如果有胸凹陷,会一直存在,如果仅在宝宝哭闹或进食时见到胸凹陷,不能认为宝宝有胸凹陷。在观察胸凹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掀起宝宝的衣服后再观察。
宝宝的身体必须伸直,如果宝宝没有伸直身体,很难看清胸壁下部的运动。
方法三:听喉喘鸣
当宝宝喉部、气管或会厌部出现水肿时,就会出现喉喘鸣。安静时就能听到喉喘鸣的宝宝病情严重应立即送宝宝到医院;如果宝宝只是在哭闹时才听到喉喘鸣声,表明宝宝的病情不是非常严重。听宝宝的喉喘鸣时,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吸气时听。在宝宝呼气时听到的喘鸣音不是喉喘鸣。
耳朵要贴近宝宝的口腔部位听,因为听喉喘鸣比较困难。
当宝宝鼻腔堵塞时,要清理鼻腔后再听,因为宝宝鼻腔堵塞时,会听到通气不畅的声音,可能掩盖喉喘鸣。
妈妈在观察宝宝的呼吸时,还要注意观察宝宝呼吸节律是否规律,呼吸深度是否一致,胸廓两侧的呼吸活动度是否对称,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有无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口唇发青等。
呼吸异常给宝宝带来的危险
当宝宝出现呼吸异常的现象时,最可怕的是造成呼吸衰竭或是无法换气,进而缺氧,导致器官组织的伤害甚至死亡。这类危险可能会随病情恶化而发展成呼吸衰竭,也可能突发为呼吸道阻塞(例如痰阻塞),或是呼吸暂停而无法换气。如果在缺氧的过程中造成脑部伤害,将来的神经发展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新生儿呼吸异常的三种现象
1、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为呼吸次数增加、呼吸浅表、急促,进而表现鼻翼翕动,再重时可以看到三凹征(即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3个部位同时凹下),同时小儿出现面色及口击发青,严重时出现呻吟样呼吸,吭吭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这些均表示病情进一步恶化。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遇病情恶化,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2、呼吸暂停。
正常新生儿有时可以出现不规则的呼吸,有时两次呼吸间隔5~10秒钟,但不伴心率和面色改变,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是指呼吸停止10~15秒钟甚至更久,同时心率减慢,每分钟少于100次,还出现紫绀和肌张力减低。呼吸暂停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因:早产儿易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因式胎龄小,呼吸中枢功能差,呼吸暂停发生率较高,胎龄愈小愈易发生。呼吸暂停与睡眠有关,常发生在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时;此外,新生儿面部与躯干温度感受器功能相反,当面部温度高于躯干时易发生呼吸暂停。当中枢神经对喉部肌肉运动控制失灵时,易出现吸气时梗阻,致梗阻性呼吸暂停。少数婴儿呼吸暂停为惊厥发作的一种表现。早产儿还可能由于低血钙、低血糖、颅内出血、颅内感染、败血症等发生呼吸暂停。继发性呼吸暂停原因很多,如颅内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肺炎、窒息、冠心病、低血糖、低血钙、败血症等。
怎么办: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吸高浓度氧气,人工呼吸,尽量避免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动作,插胃管动作要轻,喂奶时注意奶量、吃奶的速度和姿势,以免胃液返流引起呼吸暂停。对频发的`呼吸暂停,可采取面罩给氧及采用机械辅助呼吸。同时应治疗原发病,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3、窒息。
胎儿娩出后,若1分钟无呼吸或仅有不规则、间歇性、浅表呼吸者,则可断定为新生儿窒息。
原因: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是呼吸中枢抑制、损害,或呼吸道阻塞。宫内缺氧严重或时间过久可损害呼吸中枢;或滞产胎头受压过久,脑组织充血、水肿,颅内压升高;或颅内出血累及延髓生命中枢的氧供应;或分娩前不恰当的应用全麻或镇静药物,使胎儿呼吸中枢受阻;或在娩出过程中发生深呼吸动作将羊水、黏液和胎便吸入呼吸道等。这些均可便新生儿出生后原发性无呼吸或呼吸功能不全。
怎么办: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做人工呼吸、供氧等。多数患儿处理后情况能迅速好转,呼吸转为正常,但仍应仔细观察其呼吸及一般状况,并注意保暖,大部分孩子日后发育不受影响;但如窒息程度严重,经抢救后面色仍苍白,并迟迟不能出现正常的呼吸,四肢松弛,这类小儿存活率低,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或智力障碍。
预防新生儿窒息要做到孕妇定期接受产前检查,以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适当的治疗。胎儿音异常提示胎儿缺氧,应及时给产妇吸氧,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临产时产妇情绪要稳定,因过度换气后的呼吸暂停可使胎儿的氧分压降至危险水平。此外,产妇用麻醉剂、止痛剂、镇静剂时一定要严格掌握表征及剂量。
如何预防呼吸异常?
1、小心观察为上策
呼吸是维持生命基本的能力,家长不需要像惊弓之鸟,但是把握小心观察的原则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新生儿,了解异常状况并能发觉异常,做出及时的反应,这是许多父母必须学习的。
2、怀孕期就开始预防
在怀孕期间,注意过敏性食物要适当摄取,以减少宝宝发生气喘的几率。此外,不要随便使用药物,一定要戒烟。
3、生产方式的考量
选择到有能力处理新生儿急救的医院生产,在第一时间就给宝宝最好的保护。宝宝瓜熟蒂落是最好的自然过程,择日剖宫产反而可能弄巧成拙。在婴儿出生以后,妈妈要尽可能地哺喂母乳,给宝宝提供自然的抗体来源,以增加身体抵抗力,并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呼吸异常和婴儿猝死症
婴儿猝死症是婴幼儿的一大杀手,一直是婴幼儿死亡(尤其是1岁以内)的3大原因之一。目前医学界仍然无法解释婴儿猝死症的具体发生原因,也无从得知为什么会莫名地呼吸暂停,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早产儿、低体重儿、趴睡、父母抽烟、感染等。
因此,请高度注意和呼吸有关的2个主要临床表现,即睡眠动作异常和睡觉打鼾。如果婴儿睡眠时的呼吸时断时续,而且手脚乱动,就要及时保持警惕了。另外,睡眠时不要让婴儿吸吮乳头,要保持正确的睡姿,头略微侧偏。
新生儿宝宝的呼吸节奏不规律,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深有时浅,甚至会有呼吸暂停的情况。这是因为宝宝的呼吸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呼吸能力比较弱,主要依靠膈肌进行呼吸。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新生儿宝宝的呼吸情况,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宝宝的生理现象。
?第一次体验呼吸的感觉
新生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是通过脐带获取氧气,而不是通过肺呼吸。所以,当宝宝第一次尝试自主呼吸时,会有一口气喘得特别大,这是宝宝第一次体验呼吸的感觉。
?腹式呼吸为主
由于宝宝的呼吸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他们的呼吸能力比较弱,主要依靠膈肌进行呼吸,也就是我们说的腹式呼吸。宝宝的胸廓比较软弱,随着膈肌的运动,气体进出肺部受到限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不高,有时会导致宝宝缺氧。
?睡眠时呼吸更不规律
宝宝的呼吸中枢调节功能还在发育中,所以在睡眠时,宝宝的呼吸节奏可能会更加不规律,甚至有时会暂停呼吸。只要宝宝的皮肤颜色红润,没有出现青紫或青灰色,就不用担心哦!这是宝宝正常的生理现象。
睡觉是月子里宝宝的主要课题,平均每天要睡上16个小时的宝宝总是对妈妈不理不睬,但是细心的妈妈却发现睡梦中的宝宝呼吸时快时慢,还有的时候好像呼吸停止了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
新生儿呼吸中枢的调节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中的呼吸神经元发出冲动,经中枢神经整合、协调而实现,其调节机制与成人相似,但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不稳定,处于不断的发育中,因而其呼吸常不规则,时快时慢,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由于呼吸的中枢调节易受睡眠的影响,所以,宝宝在睡眠时更易出现呼吸不均匀的现象。这些特点在早产儿尤为突出,均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疾病也会导致呼吸节律不规整或者出现呼吸暂停,不容忽视。比如呼吸窘迫、肺部感染、颅脑损伤等都会对呼吸造成影响,不仅影响呼吸节律,还会影响摄氧能力,甚至威胁生命。所以,如果宝妈发现宝宝的呼吸确实异常,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正常情况下,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中枢神经系统的不断发育,宝宝的呼吸调节能力就会逐渐增强,睡觉时呼吸不均匀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