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眼珠发黄正常吗?

时间: 阅读:5238
新生儿眼珠发黄正常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3 13:59:51

新生儿的眼珠部位感觉有点发黄的反应症状,有可能是新生儿血液里面胆红素的含量升高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引起的临床表现症状,平时注意根据小孩子身体的临床表现症状使用调节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药物进行改善新生儿的眼珠局部位的黄色的情况,注意给你小孩子多喝水,定期进行胆红素检查确诊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6 17:17:42

     宝宝出生后都会表现脸色发黄的症状。这样的现象是新生儿的黄疸。通常情况下未能满月的孩子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宝妈们也要注意新生儿黄疸正常值不要过于偏高了。那么, 婴儿白眼球有点发黄黄疸严重吗?

    婴儿白眼球有点发黄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一般在7---10天后就会自然消退,但如果两周后黄疸仍不消退,又再生出来,就应该去医院检查。黄疸有三种,一种是生理性的,这种十五来天就会消退了。二种是病理性的。这个就要用药治理。三种是母乳黄疸,可以暂停三天的母乳就好了。

     判断黄疸是否消退以及消除黄疸的方法:

     1、保持房间光线明亮,最好不要在灯光下查看。

     2、用手压一下孩子的皮肤,松开后如果颜色为白色,说明黄疸已消退,如果是黄色说明仍存在。

     3、在黄疸期间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不需特殊治疗。

     4、若黄疸提前或推迟出现,或出现上面所述各种异常情况,应立即送医院系统检查。

     5、平时要多喂白开水和晒太阳可以加速退黄的。

     6、初生儿都会有的,有些会慢慢自己褪去。

     7、如果严重的话可以买点去黄疸的药,给宝宝喝点金银花水吧,妈妈也要喝点,用金银花水擦擦脸的话很快会好的。

     作为宝宝爸爸妈妈不用那么担心着急,每一个新生的孩子都会度过这样的时期。相信现在的医学这么的发达,小小的黄疸是一定会被治疗好的。仔细的呵护好宝宝,才是我们最大的责任。愿天下所有的小宝宝,尽快的度过这样有黄疸的日子。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17~51?mol/L(1~3mg/dl)逐步上升到86?mol/L(5mg/dl)或以上,临床上出现黄疸而无其它症状,1~2周内消退。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互足月儿不超过204?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mol/L(15mg/dl)。但个别早产儿血清胆红素不到204?mol/L(12mg/dl)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对生理性黄疸应有警惕,以防对病理性黄疸的误诊或漏诊。

     临床症状:

     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

     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婴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溶血性黄疸能吃母乳吗宝宝拉肚子屁股红怎么办新生儿能睡摇篮吗怎样选择宝宝按摩油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6 17:17:42

    你好;宝宝出生7天眼睛四周发黄症状多见于生理性黄疸的。
    宝宝的情况可以喝点葡萄糖水或服用茵栀黄颗粒退黄治疗。会有所缓解。
    出现在出生后28天内的黄疸都是属于生理性的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的黄染。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可以到医院测量一下黄疸值就知道严不严重了。

  • 景天
    回复
    2024-05-06 17:17:42

    白眼珠有点儿黄,或是有点儿黄疸,不严重的,很可能是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4~7天发生黄疸,2~4周达高峰,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症或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黄疸一般连续3~10周。黄疸期内若停母乳喂养3~4天,黄疸显著缓解,若再用母乳喂养,黄疸不一定再发生,即便发生亦不容易做到原来水平。

    一般三甲医院,或是正规儿童专科医院,都是有机器设备,高清蓝光是把总胆红素水融化,能通过小便排出来。母乳性黄疸是由于奶水中一种酶抑止总胆红素排出来,因此,中止母乳可以使黄疸指数值降得迅速。新生儿皮肤柔嫩,不建议立即太阳光触碰,紫外光会烧灼婴儿皮肤,而早晨的温度较低,仅有直接接触肌肤的光源才合理,更何况,太阳光线中,高清蓝光仅是一小部分罢了。母乳性黄疸指数值降低较为迟缓,因此,确定是母乳性黄疸后,不要太急切为减少指数值,而改为奶粉喂养,终究,奶水才是最适合宝宝的粮食!

    假如小宝宝在出生后的头几日里,可以尽快品尝到奶水,而且摄取的母乳量充裕,一般能够防止出现母乳性黄疸。由于假如小宝宝并没有获得充足的水份,身体内过多的是总胆红素就没法根据排泄物立即清除身体之外。

    当新生儿出生2星期过后可能发生母乳性黄疸,假如新生儿体重平稳提升,排便都没有出现异常,人体并没有副作用,宝妈妈能够少食多餐再次喂养母乳,还可以配搭配方奶粉喂养。倘若孩子的黄疸情况事情较为久,还不断,而且伴随深灰色的便便,也出现了生长缓慢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宝宝的肝部出现了难题,宝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就诊医治。

  • 龙葵
    回复
    2024-05-06 16:16:32

    黄疸吧!
    不要担心,新生儿大多数都有,喂点葡萄糖水,很快就下去了
      多晒晒太阳,不过可别感冒了
      小儿黄疸 黄疸,是指皮肤发黄,眼睛发黄、小便色黄的一类疾病:新生儿黄疸则指小儿出生后周身皮肤、双眼、小便都发黄为特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胎黄。

      新生儿黄疸,有真有假,真黄疸是指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先天性胆管闭锁等等。而假黄疸特指小儿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

      小儿出生24小时以后发现黄疸,并能够在14天以内自然消失,没有其它症状,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有50%正常出生的小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对于早产儿来言,生理性黄疽的发生率要更高,可达80%。

      生理性黄疸,大都在生后第3天出现。早者在生后第二天出现,迟者可在第5天出现黄染,其色泽—般较轻浅,呈浅黄色,—般2-3天消退。稍重者可延迟到出黄疸的5-6天后消退,而早产儿的黄疸,最多也不应超过7-10天。超过14天的黄疸为迁延性黄疸,或由它病引起的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出现的顺序,一般先见于面部、颈部、然后遍及胸腹及四肢,巩膜——即眼睛中发白的部分也出现黄染。生理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与小儿山生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有关。有一种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胆红素的转移酶,要在小儿小生后3—5天才能成熟,所以此期间,新生儿体内会出现过多的胆红索而表现为黄疸。当这种转移酶成熟后,就会将多余部分的胆红素消除,黄疸也就消失了。所以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它是人生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

      病理性黄疸则不然,它是因各种病因引起。有些疾病还相当严重,可危及到小儿的生命。新生儿溶血是最常见的黄疸性疾病,它是由于新生儿与母亲的血型不合而导致胎儿红细胞凝集破坏出现溶血,引起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高胆红素血症。若体内大量的胆红素侵犯到人的中枢神经细胞核,其发生的黄疸就比较严重,医学上称之为核黄疸,其病死率较高,并且容易留有后遗症。最常见的治疗办法是换血。轻症可采用光疗,又叫蓝光照射,此法为治标之法,不能治本。因此,光疗不能代替换血,但可减少换血的次数。新生儿肝炎的主要表现为黄疸,常常出现在新生儿期,因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而就诊,在检查确诊后,经一定的治疗60—70%的病人可以治愈,并且预后较好。先天性胆管闭锁的病人出生时,外表均正常,在生后1—1周后,开始出现皮肤黄染,并逐渐加重,其黄色较暗,略带棕绿色。西医称之为绿色黄疸,中医认为属阴黄范畴,其粪便为灰白色是其另一大特点。由于外科手术技术的限制,只有部分病人可采用手术治疗。此外还可采用激素疗法,但本病预后较差,儿3个月后,肝脏开始硬化,6个月到2岁内因肝功衰竭而死亡,仅少数患者存活较长。

      中医一般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阳黄是热毒实邪所为,其黄如桔色鲜明。阴黄为寒湿所致,其黄色晦暗。但临床发现仅用阴黄、阳黄尚不能全面反映其复杂病情,所以临床一般将小儿黄疸分为湿热型、热毒型、瘀滞型、脾湿型四种。

      湿热型黄疸可见到小儿皮肤黄而鲜明,其色如枯色,伴见发热、烦躁、啼哭、口渴、呕吐、尿黄、便秘等症状,常用茵陈、栀子、大黄、黄芩、车前子、竹茹、陈皮等中药治疗,也可使用茵栀黄注射液静点,每日1次

      热毒型黄疸的发黄多在生后较晚的时间出现,伴见高热、烦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并且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型—般病情较重,多为核黄疸病人。中成药可灌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汤药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栀子、黄连、茵陈、菖蒲、大黄、钩藤等药,水煎服。若患儿已昏迷则中药灌不进去时,可用茵陈、栀子、大黄、甘草煎汤,保留灌肠,一日一次,或采用针灸,西药抢救等办法综合治疗。

      瘀滞型黄疽可见面目及全身发黄,黄色较深且晦暗,并逐渐加重,身体消瘦,饮食减少,大便溏稀,并伴有皮肤出血而见瘀斑瘀点等,中医认为此为热邪深入,伤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疗要活血化瘀,养肝健脾,中药可用柴胡、赤芍、白芍、当归、桃仁、红花、川芎、佛手、陈皮、茯苓、山药、鸡血藤等药物。

      脾湿型黄疸的小儿皮肤发黄,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无华,体质消瘦,乏力纳少,大便溏软,四肢欠温,治疗可用健脾化湿、和中之法,中药可用茵陈、白术、干姜、党参、山药、茯苓、佛手、菖蒲、郁金、焦山楂等,中成药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剂等。

      总之,新生儿黄疸多有不同,应在婴儿出生后密切观察,其皮肤黄疸的变化。对于肤黄过早出现或逾期不退者和黄疸逐渐加重者,或黄疸退后复出者,应特别注意并及时就诊。当婴儿出现黄染时,还要注意观察小儿精神、呼吸、吃奶、大便颜色等情况,以便及早发现病理性黄疸,及早治疗。

新生儿喝了凉奶怎么办

新生儿鼻孔发红怎么回事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