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耳屎是湿黄的

时间: 阅读:10428
新生儿耳屎是湿黄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0-13 18:19:44

新生儿的耳朵里面的耳屎是湿的,伴有黄色的反应症状,有可能是新生儿耳朵里面有炎症感染反应引起的临床表现症状,平时注意小孩子的清洁卫生,根据小孩子的临床表现注意耳朵局部位的消毒,根据具体的反应使用抗生素进行耳朵局部位进行治疗,是可以改善症状好转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5-07 01:01:03

    一般来说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伴有臭味就不是很正常了!
    若是这样一般属于慢性中耳炎乳突炎,乳突炎为中耳炎进一步发展的疾病,其表现为炎症缠绵难愈,并有并发胆脂瘤的危险,其可通过X线检查来确诊。 传统的乳突炎治疗方法是手术,其破坏比较大,治疗效果也不肯定,我们对此病的治疗采取保守是治疗,避免了手术。但对胆脂瘤类型,只能手术治疗。因此您目前要做的是先在当地拍摄一个X光片确定有无胆脂瘤即可来长治疗。
    在耳朵的疾病中,耳垢栓塞、急性外耳炎及耳霉菌蛮常见的。
    耳朵的构造分为外耳、中耳及内耳。平常一般人看得见的是外耳的一部份,就是耳廓及外耳道靠外侧部分。至於外耳道靠内侧部位,则需利用专业的检耳镜或头镜才看得到。外耳道的尽头就是耳膜。
    一般人较为迷惑的是耳垢该不该掏?耳垢是耳道外侧的皮肤腺体分泌物,混合著脱落的表皮、耳毛而成,有呈黄褐色黏性油脂物(俗称油耳、湿耳)或与耳道皮肤落屑混合形成乾硬块(俗称乾耳)。耳垢具有润滑外耳道皮肤、沾黏异物、阻挡昆虫侵入、保温、防水的功能,而且口部运动及耳道皮肤生长的运动方向,可以自动排出耳垢。只要不完全阻塞外耳道,只要有一小细缝,耳朵就听得见声音,并不需要掏挖耳朵。所以最好不要去掏耳朵,如果非要掏不可,顶多是等耳垢已经跑出外耳道口,很明显看到,又很容易掏出时,才请别人用细棉花棒,先把棉花棒的棉花拉松,然后轻轻地、温柔地把耳垢掏掉。
    有些人喜欢掏耳朵,结果不但没掏乾净,反而把耳垢推进耳道更深的地方,如此反反覆覆,日积月累就形成又硬又大的黑耳垢。一旦有一天洗头时或游泳时,水跑进耳内,耳垢一吸到水就膨胀变大,把外耳道整个完全塞满,结果不但听不到声音,甚至还会压迫到外耳道的皮肤,产生剧烈耳痛。因为外耳道的皮肤很薄,皮下组织很少,耳垢胀大后和外耳道的骨头内外夹攻,外耳道皮肤就被压至肿胀的非常疼痛,非找医师处理不可。幸运的话当场可以完全取出,运气不好的只能部分取出,再加上点三天的耳垢软化剂,等复诊时再完全处理乾净,至於外耳道另有发炎到很厉害,甚至破皮流血者,还要加上口服药治疗。要注意的是点耳剂要存放室温下,不可放入冰箱,以免药水温度与体温相差太大时,滴入耳内后会产生短暂眩晕。另外要注意的是点耳剂每次要点三到五滴才够融化耳垢,否则点太少会变成好像在浇花,没有效果,同时要注意耳药水点三天后要趁耳垢成融化状态时尽快复诊,不要等到点完药水后又隔了几天才来复诊,这样拖久了会使得原本已被融化的耳垢又乾掉变成硬块,枉费前几天这麼努力的点耳药水。
    耳朵痒的原因可以是耳垢、霉菌、过敏或太乾燥。常挖耳朵的人把耳垢随时挖得光光的,耳朵皮肤变得太乾燥就会痒,痒就会想再挖,挖后又更痒,如此恶性循环就越来越糟。
    当不小心挖伤外耳道后,当时可能痛一下后就不痛了,也就不知道耳朵受伤。等隔一、两天后耳朵就会变成很痛,这时早已忘了是两天前挖耳自伤的因果。急性外耳炎会引发持续性耳朵灼热痛,甚至同侧头痛,厉害的还会流脓。轻者可用滴剂或敷药膏,重者还要加用抗生素、止痛剂才治得好。
    如果有得耳霉菌症时,那耳朵更是痒死了,而且很会长耳垢,常常一、两周后就长满了整个外耳道。耳朵长霉菌的原因可以是环境的因素、耳膜破洞的分泌物及被传染等。台湾气候温湿,外耳道因洗头、淋雨、游泳而跑进脏水,久没清理就有机会长霉。本身有慢性中耳炎,脓从中耳破洞流到外耳道,没有去治疗,久了就会长霉。有香港脚(足癣)的人用手指抠脚长癣处止痒,之后没有洗手又用手指去挖耳朵,就把足癣传到外耳道上。上理发厅理发,不幸使用没消毒乾净的公用掏耳器械以致感染耳霉菌。耳霉菌症治疗很费时,这是因为外耳道霉菌症的耳垢会紧附在表皮下,剥离非常困难,就算表层剥下了,残留的根部依然会很快地蔓延起来。所以除了要找耳科医师治疗外,每天更要自己点药水或擦药膏,有耐心地治疗至少两周以上就会根治。
    外耳道的病症有百分之八十是由掏耳得来的,最好不要掏,非得要掏也要小心轻柔地用抛弃式的棉花棒,而不要用重复使用的掏耳器。不掏耳朵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外耳道疾病。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7 01:01:03

    1、耳屎是湿的,这是正常现象,大部分人耳屎都是干的,就是片状样的,少数人耳屎,就是说的耵聍是湿的,并且是油性的,也是跟遗传有关系。

    2、多数耵聍能够自己排出来,尤其是干的片状耵聍比较容易,但是湿的油耳不太容易自己排出来。如果耳朵有比较堵的感觉,影响听力,这时候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3、如果有耵聍比较多的情况下,医生可以帮助进行清理。还有特别少的人,当时去了之后用器械取也不容易取,这时要用耵聍水进行泡,一般1-2天,再取的时候耵聍软化了之后就容易取出,或者是用水冲出来。

  • 木槿
    回复
    2024-05-07 01:01:03

    ?多种颜色
    小孩的耳屎会表现为多种颜色,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健康的耳屎形态
    给宝宝掏耳屎时出现黄色,或是淡黄色,而是的状态是干燥或是略微湿润的,都是代表健康的一种形态。
    ?湿润的耳屎
    除了耳朵进水导致耳屎是湿润的状态外,耳屎呈现湿润也不要着急,这主要是身体为了让耳洞内更加湿润,起到保湿作用才形成的。
    ?清理耳屎团块
    需要对堵塞的耳屎团块进行适当的清理,避免引起不适感或者影响听力。

  • 龙葵
    回复
    2024-05-07 00:00:53


    我们都知道,长期不清理耳朵就会长出耳屎。但是有一种情况是经常清理,却仍旧每天都长耳屎,并且还油油的、湿湿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小编今天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有些人耳屎是湿的。
    湿耳屎产生的原因
    “湿耳屎”又被常称为“油耳”。油耳屎产生的原因是人体的耵聆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多,排出的呈棕黄色、油性粘稠物质,在尚未干燥后就已积满在外道眼里。
    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团,这些统称为软耳屎,俗称“油耳”,医学上叫油性耵聍。大致来说,是因为人体分泌的过多造成的。
    油性耳朵的注意事项
    一两个月就要清理清理,防止耳塞。发烧或者上火会使油耳屎容易增多;最好用棉棒,轻轻在外耳道口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让耵聍自行排出,避免使用指甲铁签
    挖耳勺等尖锐物挖耳;少带耳机,洗头是尽量避免耳朵进水。
    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这个问题,只要平时注意清洁以及注意少带耳机、尽量避免耳朵进水,还是可以保持清洁。而且基本来说,是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新生儿眼睛肿怎么办

新生儿重度贫血治疗的方法有哪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