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的话宝宝能自主吃奶。而且吃奶的量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身体的体温相对稳定,而且也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体重的话也比之前增加稳定。这时候宝宝体重达到4斤半左右的话,一般来说就是可以出院了。出院以后,生命体征虽然稳定,但是仍然比较弱,所以护理一定要注意,随时注意孩子的体温。
早产、喂养
建议中都说了啥内容?评估早产儿体格生长要按校正年龄;
早产儿的生长要校正到2岁,小于28周的要校正到3岁;
适于胎龄的早产儿达到第25百分位数(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达到P10以上视为追赶满意。追赶不足则发育落后,追赶过快则增加成年后的慢性病风除;
对于胎龄小于34周,出生体重小于2000g的早产儿,采用母乳强化剂;
早产儿配方适用于34周以下2000g以下的早产儿住院期间应用。出院后可采用早产儿过渡奶粉或母乳加强化剂;
早产儿配方、过渡配方、强化剂都属于强化营养;
根据生长指标在校正后的同月龄的百分位数来定是否停止强化,达到以上的追赶满意指标可考虑渐停用;
辅食的引进在校正月龄4-6个月;
生后即补维生素D,800-1000U/d至3月龄,后改为400U/d至2岁;
维生素A推荐量1332-3330U/kg.d,一粒伊可新中的维生素A是1500U;
铁于生后2-4周开始补,2mg/kg.d,至校正年龄1岁;
DHA及ARA对脑发育至关重要,母亲要注意膳食保证供应;
小于胎龄儿(SGA)的喂养应主要根据胎龄而不是出生体重;
出院后管理的重点是喂养和生长代谢的评估;
早产儿早期生长可参照正常胎儿宫内生长速率,15-20g/kg.d,不同胎龄有所不同;
血营养指标包括:血红蛋白、尿素氮、碱性磷酸酶、钙、磷、前白蛋白、25羟维生素D等;
早期铁缺乏指标:血清铁蛋白、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母乳喂养的早产儿要注意:如果磷小于1.8mmol/L,碱性磷酸酶高于500U/L可能提示代谢性骨病;
骨密度的金标准是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超声骨密度仅作为参考;
保证监测频率,头6个月每月一次,6-12个月两个月一次,这也适合正常儿童。
早产儿营养风险程度分类 早产儿出院后喂养指导流程图 胎儿宫内的生长速率 早产儿半岁内的生长速率 早产儿出院后监测表
?基本生理指标
早产儿出院前应该自己可以吸水、进奶,在一般室温中体温平稳,体重稳定增长,并且已经达到2千克以上,近期没有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发作,已停止用药和吸氧一段时间。
?听力筛查
应该对早产儿出生以后完成听力筛查,部分先天性出生缺陷病筛查。
?眼底检查
出院前做眼底的检查,排出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红蛋白检查
常规进行血红蛋白检查,有没有贫血。
???????家长护理指导
出院前应该对家长进行护理指导,出院后,对其定期做回访,并且给予相关的指导干预。
过早的出生,使早产儿先天不足,体内各器官发育不成熟,体质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
?早产儿的存活率
胎龄越小越不容易存活,有的早产儿不到28周就出生了,在医院要呆长达8~9周,一般要到37周,体重达到2.5公斤才可以出院。
?注意呼吸
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呼吸,由于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旦早产儿‘忘’了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如弹弹他的脚板底,提醒他呼吸。
?喂养方法
早产儿的喂养通常是由稀释奶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奶量也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以适应其未发育成熟的胃肠道。
早产儿出院的标准是什么
早产儿出院的标准是什么,女性怀孕的时候都是很高兴的,但我们也要了解分娩方面的知识,而早产儿的出现也是很多妈妈需要了解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早产儿出院的标准是什么。
早产儿出院的标准是什么1一、出生后达到相当于宫内胎龄34周以上,或者体重达2kg以上。
二、能自行的吸吮乳汁,吸吮与吞咽、呼吸相协调,体重稳定增长,每天20g-30g。
三、在22度-24度之间的室温下,能维持正常体温。
四、不需要吸氧,生命体征稳定,无呼吸暂停发生,各系统无威胁生命的病理情况出现。
主要是以上这四方面的原则,具体还要根据早产儿本身具体的情况综合分析。如果目前还不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不要急于出院,等孩子各方面稳定以后再出院,相对更为合适。
早产儿出院后居家环境应如何安排
早产儿出院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作为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大部分早产儿出院时还没足月(没到预产期),身体各系统和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活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发生问题,所以不能像对待足月儿那样来对待他们。一方面,家长要有信心能够养育好你的宝宝;另一方面,要遵照医生的指导,给宝宝特别的关注,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早产儿回家后,由于体弱、免疫力低,居室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但不要有穿堂风。室温适宜(冬季24摄氏度~25摄氏度,夏季27摄氏度~28摄氏度),湿度50%~60%。尽量减少外人来访,家人如有感冒症状要避免接触宝宝,妈妈感冒时,喂奶要戴口罩。
接触宝宝前和换尿布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奶瓶清洁和消毒,妈妈哺乳时先将乳房清洁再喂奶。
早产儿的皮肤很娇嫩,要勤换尿布或尿不湿,大小便后用清水冲洗,少用湿纸巾,保持臀部皮肤干燥,预防尿布疹。经常给宝宝洗澡,不需每天使用沐浴液或洗发水。在宝宝脐带未脱落之前,每天用碘伏消毒脐带残端2次,保持其干燥。
宝宝的衣物选择全棉制品,经常清洗更换,被褥经常晒晒,注意卫生。宝宝的衣被厚薄要适宜,不要捂得太热,以手脚暖和而头颈部没有汗为准。在家里不要用包被将宝宝包裹得太紧,要方便宝宝四肢活动。
早产儿出院的标准是什么236周早产儿出院标准
36周早产儿的出院标准在临床当中并不是固定的,这需要根据每个宝宝的生命指标来定。总的来说只要只要宝宝的生命指标已经完全稳定,那么随时都可以出院。
一般来说需要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且身体的总体重已经达到2300克以上;在室内温度21—24摄氏度的情况下能保持正常体温;身体并没有其他的并发症;不需要吸氧。那么即可出院。
36周早产儿一般多重
如果单纯的从双顶径大小来计算胎儿体重,正常的标准是:孕36-40周胎儿在4.4~7.2斤左右的范围都是正常的。早产儿体重可能会偏轻一点,而且需要放到保温箱内进行观察。
早产儿要注意保暖,对体重小于2000g者,箱温调至32摄氏度~33摄氏度;1500~2000g者,箱温调至32摄氏度~34摄氏度;1500g者,箱温调至 32摄氏度~36摄氏度。必须合理喂养,以母乳喂养和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奶量由少到多,根据每个早产儿的耐受力而定。
早产儿具体护理对策
保暖:为早产儿保暖是治疗喂养不耐受的有效途径。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困难,因此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高。暖箱保暖可防止小儿因热水袋保暖而引起烫伤。
喂养:尽早开始喂养:>1000g,病情稳定,生后12小时内喂养,一般在3天内,2-3周达到全肠道喂养:150-160ml/㎏/d。<34周或体重<2000g,胃管喂养。﹥34周或体重﹥2000g,奶瓶喂养。
避免使用无菌水、糖水喂养。由于考虑到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并且很多并发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等易增加误吸呛奶风险,很多医生倾向延迟开奶,而用静脉营养取代。如果开奶时间超过48小时,将增加不耐受发生率。
早产儿母乳或早产儿配方乳经口喂养、微量间断胃管喂养、滴服喂养>34w无喂养禁忌症、病情稳定、R<60次/分、吸吮、吞咽功能较好者,可用滴管或奶瓶经口喂养。奶瓶喂养应选择合适的奶嘴防呛奶,以奶瓶倒置不流奶为宜,使奶液充满奶头,避免吸入过多的空气,喂奶后置右侧卧位,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呕吐时吸入的机会。喂奶后几分钟内要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胸部抚触:以排除肺内浑气,达到畅顺呼吸的目的。推举胸廓,有利于刺激、锻炼早产儿胸大肌、膈肌等呼吸肌的运动,以增强呼吸,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腹部按摩:可促进肠道激素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均有所提高,进而改善胃肠喂养耐受性。
早产儿消化系统不健全,喂养后早产儿经常出现呕吐、腹胀等不耐受问题,严重阻碍了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喂养时间及方式喂养的选择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积极处理喂养不耐受的问题。
早产儿出院的标准是什么330周早产儿出院标准是什么
1、体重持续增加,体重平均每日增加20~30克,体重达2000~2200克,已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2、室温下(摄氏24~25°C),在一般小床上以衣物包裹,可维持正常体温。
3、足够的吸吮能力,不分母乳喂食或配方奶粉喂食,而且喂食中不会引起心肺功能异常变化。
4、生理上已达成熟,以及心肺功能稳定,并己有足够的观察时间。
30周早产儿怎么护理
1、注意保暖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25℃,被窝的温度应保持在30—32℃,房间要经常开窗通空气。换尿布时动作要快,不要凉着孩子。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2、精心喂养
早产儿体重增长快,营养供给要及时,最好是母乳喂养。住院时,妈妈挤出奶来由护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据孩子的体重来确定,一般说来,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婴儿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数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