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可能会留下发育迟缓,智力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家长可以向医生进行详细咨询,如果患儿的胆红素指数过高,同时患儿也出现反应比较慢,不吃奶等表现,就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避免患儿留下后遗症。另外家长也需要带患儿到户外进行运动,通过紫外线照射能够使症状得到改善。
婴儿对于环境的变化是很敏感的,宝宝因为脱离母体,体内低氧环境有所改变,导致胆红素的产生而引发黄疸。一般会在出生后的2周左右退消。很多家长会非常担心患有黄疸是否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那么,婴儿得黄疸有影响吗?
婴儿黄疸高,最大的危害就是胆红素和脑细胞结合,引起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嗜睡,肌张力低下,继而出现抽搐,后遗症期可以引起牙釉质的损伤,听力下降,智力语言功能障碍。到正规医院检查并根据医嘱规范治疗。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升高导致的,如果考虑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黄疸比较严重,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的给予药物治疗和照射蓝光治疗改善。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还没有发育完善,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升高,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胆红素脑病,所以需要及时的给予降低黄疸改善预防胆红素脑病。
平时一定要多给孩子喝水,注意保暖,多晒太阳,预防缺钙,促进黄疸的排泄,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处理,不要盲目用一些药物,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只要停掉母乳喂养就可以了.
母乳性黄疸一般预后良好,但却并非绝对安全,未结合胆红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潜在毒性,处理不当可以引起智力、听力、神经系统损害而造成永久后遗症
无特殊并发症,黄疸明显时需暂停母乳
不过,从专业的角度,还是建议你正确对待母乳性黄疸,如果孩子的胆红素很高的话,还是应该遵医嘱治疗的。
下面这段文字是关于母乳性黄疸的预后论文摘抄,你可以参考下
母乳性黄疸的愈后良好。但最近仍有测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发现一组胆红素浓度256~427?mol/L(15~25mg/dl)母乳性黄疸患儿有1/3异常,将胆红素降至正常,则此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应注意合理处理。喂母乳的早产儿比喂配方奶的早产儿更易发生黄疸且黄疸延迟消退。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产生神经毒性。早产儿母乳性黄疸与胆红素神经毒性关系处于研究阶段,初步认为对于早产儿母乳性黄疸应相对积极,因为由于母乳性黄疸带来的神经毒性不应忽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